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战争与情殇 > 第十六章 刚出洞又遇雪

第十六章 刚出洞又遇雪

书名:战争与情殇 作者:金点子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2:12

得到了最高首长的夸奖,他有些激动,心里也美滋滋的,又不想当面表现出来,北方人的矜持这时侯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了不让人看出他的脸上表情,他随便双手抹了把脸,抹到嘴边时一阵刺痛痛的他跳了起来,原来一晚上着急上火,没有休息、没喝水,嘴角起了几个大水泡钻心的痛。

王排长从下面上来,看他疼的列着嘴,从身上解下水壶递给他,问道:“下一步怎么办?”

梁国成接过水壶,扯起衣角湿了湿捂在嘴上,减轻点疼痛,回答道:“再往大捅一捅,能过去人就可以了。”

王排长道:“一个个往外爬,几百人得爬到什么时候?”

“如果往大掘口子, 再掘的塌下来,咱们就真的要憋死在这里面了。”

半天没说话的焦团长加了一句:“听他的安排!”部队里首长的话就是命令。

梁国成用火杵又捅了几下,钻了进去,把捅下来的土石向前推到外面,觉的能过人了,钻了回来对焦团长说:“行了,能过去人了。”

焦团长道:“你和王排长先过去,然后把伤员接过去,其它的同志们,按车厢一个个过,新兵在前,带兵的同志在后,我最后一个。”

“牺牲的战友呢?”梁国成问。

焦团长声音低沉着说:“只好等修洞工程兵过来安葬了。”

梁国成问道:“为什么不能带走呢?

这是新兵才能问出的问题,焦团长没说话。王排长拉着梁国成,俩人一前一后顺着捅开的洞钻了过去。王排长解释道:“部队一般都尽可能带着伤员,因为只要当兵上战场,谁都可能受伤,看到伤员,就看到自己受伤,不带伤员会影响士气。牺牲的战友,都是后继部队就地安葬。”

梁国成心情沉重的向前爬,他不知道别的部队入朝什么情况,总觉的他们特别不顺,或着说倒霉。过桥桥被炸塌、过兵站兵站被炸、过函洞又被炸闷在里面,特别不能接受的是牺牲的战友不能带走留在洞里。他不懂部队的规定,心里憋的难受,想哭又哭不出来。他从八岁上学,这么多年在学校,没有见过流血,更没见过死亡。他恨美国飞机,更恨战争。入伍前他想像过战争的惨烈,可是没有想到生命脆弱,还没有上战场和敌人面对面的作战,就付出了伤亡。

俩人一前一后爬了出去,寒冷新鲜空气直冲心肺,俩人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好像每吸一口新鲜空气从头贯窜到了脚,精神都为之一振。洞里不流通的潮湿,烟务、灰尘,混浊憋闷快使人昏沉沉快窒息的空气,呼吸到洞外的空气把一天在洞内疲痨困倦一下扫光了。他俩顺着函洞往前一边走一边检查,走了一百米左右,洞的墙臂、洞顶没有凸出的地方,起吗暂时不会坍塌。他俩原路返回,把斜坡简单修了一下,便于伤员过来不至于摔倒。

第一个过来的是个背部和一条胳膊烧伤的战士,衣服袖子背上的棉衣烧掉了,裸着烧焦烟黑的胳膊和背部。当他一个没受伤的胳膊拖着整个身体艰难的爬过来,能感到巨烈的疼痛五官都扭曲了。他俩小心翼翼把伤员接下来,扶着他坐下。这时,他俩同时感到了严重的事情,伤员的棉衣己不能御寒,烧伤的部位没有医生治疗很快会感染,如果救援部队不能及时到来,伤员跟着部队行军,很难活下来的。他俩互相使了个眼色上去接人,过来一个双手烧伤,不能手挨地,用胳膊肘趴着过来的战士。梁国成看到他黑焦的双手裂着许多小细缝,鲜血从*中往出渗。他掺着他的胳膊,明显感觉到受伤的战士胳膊颤抖。又连着过来几个伤员,都是烧伤的,只有最后一个是飞机扫射中枪的,好像没伤着骨头不太重,掺着能一瘸一拐走下来。伤员越多梁国成心情越沉重,他相信了王排长战场不能带牺牲的战友,尽可能带着伤员的话。起码战场上伤员有医生,现在没医生如果感染冻伤,北方长大的他知道冻伤的严重性,这些受伤的战友,很难活下去。他感到问题有些棘手,心情也沉重甚至有些沮丧,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解决伤既能保暖又不感染。他拉了下王排长俩人下了斜坡,往前走了一段,伤员听不到他们谈话了。

梁国成焦急地问道:“医生什么时候能到?”

王排长答道:“待一会焦团长过来,问他,只有他能与上级联系上。”

由于焦团长在洞内指挥,按车厢顺序过,一切都很顺利。新战士们过洞似乎里面有恶魔似的,谁也不想在里面多待一分钟,比以往速度快的的多。只要头一从这边露出来,都有一种摆脱危机后胜利的微笑。很快几百人过来,都有些大难不死,人与人更亲热的感觉。

焦团长最后一个喘着粗气从洞里钻了过来,梁国成和王排长掺着他下了斜坡。看见部队没有按车厢有顺的站列,皱了皱眉头刚要说话,梁国成抢先问道:“和上级联系上了吗?救援部队什么时候能到?”

焦团长道:“联系上了,我们前后的铁路都被敌机炸坏好几处,公路也因大雪封山暂时通不了车。”

梁国成焦急地问:“我们怎么办?”

焦团长道:“上级首长指示,步行!”

梁国成又问:“健康的人步行,伤员怎么办?”

焦团长停了一下,用眼扫了下伤员,说:“你俩带几个人,马上去洞外山上,砍几根粗些的树枝,作几付担架抬伤员。”

梁国成和小雨谈恋爱,有意无意的学到了不少知识:“伤员伤处没医生处置要感染的。”

“战争时期,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了。不过冬天细菌繁殖的慢,伤处感染的也慢。”

战争年代废旧的东西到处乱扔,不用出洞找到了做担架的东西。很快做好了担架,把伤员安置好了,各车厢带兵的把部队也列好队。梁国成个子高选做抬架之一。焦团长简单讲了几句鼓励士气和注意事项,伤员在前面,部队跟在后面出发了。

火车车轨是在群山中环山修建的,一边靠山一边是悬崖绕山而上,悬崖下跟铁道基本同行的一条能走一辆车的山间凸凹不平的碎石山路,在当时已经是唯一的马路了。整个山上光秃秃的,偶而有棵老树,在冬季里也是树杆裂着缝,干枯的树枝在凛冽的寒凤下互相抽打着,像在诉说着沧桑岁月。有几棵干枯的小草,挺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待来年春季逢甘露发芽,像征着生命的延续。

梁国成在前王排长在后抬着一个烧伤的伤员走在队伍最前面,为了不影响后面队伍,他俩尽可能走的快一点。出了洞才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雪。熟不知,火车被堵在函洞里一天正好冷空气来袭,冷暖空气交绘,气温骤降下起了大雪。梁国成第一个走出函洞,眼前已经白茫茫的,鹅毛大雪打的人睁不开眼。他犹豫了一下,后面的人顶了上来,不容许任何考虑,一咬牙冒雪上了路。铁路上行军,并不像陆地上;陆地上行军,队伍是整齐的。铁路上行军,队伍是一扭一歪的,因为枕木不是按人的跨步设计的,人走上去,一步跨一个枕木是小碎步,跨两个枕木就的轻跳一下,所以有跳跨的,有走碎步的,加上下雪路滑,队伍总显的杂乱不齐,行军速度也比平时慢一个节柏。

队伍向前走了一个多小时,所有人头顶上背包上都顶了两个大雪陀,眉毛、胡子、嘴巴上都结了一层冰。抬担架的几次停了下来抖落伤员身上的雪。走在他们身边的焦团长发现一处断崖,就是悬崖到这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断了,留下一处很大的陡坡,可以下到下面的凸凹不平的公路上。焦团长命令全体下到公路上。战士们为防摔倒一个拉一个串成一串,慢慢往下顺。有的着急干脆坐在厚厚的雪地上顺着坡滑下去。最难的是抬伤员的,因为坡太大怕伤员顺担架滑栽过去,担架前面仨个战士把担架举过头顶,伤员才能横平躺着,一步一滑,滑倒了互相拉起来,不能让伤员滑下担架。顺利的到了公路上,焦团长按部队的习惯命令整列队伍,清点人数、查看伤员,有几个战士有轻微划伤并无大碍。部队排成四路纵队继续前进。天渐渐暗了下来,寒冷的冬季,太阳一落山,气温骤降,寒风从山道刮起大片的积雪迎面扑来,顶的人喘不上气来,雪片从大家脖子里贯了进去。所有人都缩起了脖子,双手拉着自己的衣领,最难的是抬担架的人,双手抬着担架,只能任由风雪从脖子往里灌。天完全黑下来后似乎温度更低了,首先反应在脚上,因为志援军战士发的棉鞋薄保温差,鞋里脚的温度往外散的快,外面气温太低,很快鞋底下结了冰,再踩在刚下的雪上,一层一层冻在脚底一个大冰陀子,所有人也长高了半尺,可是摔跤特别多,几乎走几步就摔一跤,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