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跃马大唐 > 第八七五章 留名

第八七五章 留名

书名:跃马大唐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40

太阳升起,将黄河河面上雾气渐渐驱散。王源仰面躺在小船上,眼望着白雾散去后湛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耳听着黄河的流水在船舷边静静流淌的声音,心情无比的放松。他的身旁坐着的是闭目调息的公孙兰。一名老艄公登上了小船替他们划桨,小船在河面上缓缓的往南岸悠悠荡去。

一个多月来,从蒲州出发奔袭平原城,乃至从平原城携数万百姓一路南下逃离虎口,所经历的艰险不计其数。这一路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次生死之战,歼敌数万之众,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一趟艰难的历程,其中滋味,每一位经历过的人心中自知。

王源只觉得心情轻松,但并没有为这一路上的作为而感到兴奋和骄傲。因为这一趟痛苦的旅程让王源失去了很多生死与共的兄弟。三千精锐亲卫骑兵活下来的只剩下千人,近两千士兵将热血洒在了这趟艰险的旅程之中。对于王源而言,这些士兵的死带给自己的痛苦甚至超过了以前率大军作战时死伤的数万士兵。因为这一路大家生死与共、共历艰险,情感上要紧密的多,彼此都是对方的依靠。正因如此,每一名士兵的阵亡都让人难以释怀,也让王源没有因为成功完成了既定目标而欣喜若狂。

河面上的流水仿佛也因为心境的不同而变得温柔起来,河水汤汤,像是在低声絮语。这让躺在小舟上的王源觉得很放松很放松。公孙兰身上的幽香钻入王源的鼻孔里,也让王源疲倦的精神得到安宁。终于,在桨声欸乃之中,在晃晃悠悠的小船飘摇之中,王源闭上了眼睛,沉沉睡去。

一个时辰后,渡船靠岸。岸边早已是人山人海,数万军民都已经在南岸码头上迎接王源的到来。鼎沸的人声传出数里之外的江面上。

小睡之后精神抖擞的王源和公孙兰步下小舟,木栈码头上,李珙、颜真卿、贺兰进明以及一干将领军官都已经站在前方迎接。当王源微笑来到码头上方的空地上时,李欣儿阿萝等人早已飞步跑上前来迎接,眼里的担忧全部化为笑意了。

“下官等恭迎相国平安归来,我等携数万百姓在此向相国跪谢搭救之恩。相国是我们的大恩人。”除了李珙之外,颜真卿贺兰进明等官员都齐齐跪地行大礼迎接,口中高声道。

王源忙上前搀扶道:“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不必如此。”

颜真卿没有起身,举手一挥,码头上五六万百姓扑通通尽数跪地,均高声叫道:“多谢王相国搭救之恩,王相国是我等百姓的恩公,请恩公受我等百姓一拜。”

“咚咚咚!”数万百姓开始磕头,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磕头,头碰在地面咚咚作响。

王源忙叫道:“不用这样,不用这样,大伙儿都起来,折杀我了。”

众人岂肯起身,依旧此起彼伏的磕头不迭。王源没法子,也忙跪在地上朝百姓们作揖,见王源也跪下了,颜真卿和贺兰进明这才起身上前来扶起王源,同时也让百姓们都起身来。

王源看着颜真卿和贺兰进明埋怨道:“二位太守这是搞得什么鬼?何必如此大排场?”

颜真卿呵呵笑道:“这可不是我和贺兰太守的意思,是百姓们自发的举动。相国智勇无双,以数千兵马横扫叛军盘踞的腹地,解救平原城之困,且保护数万百姓安全渡河,此乃不世壮举。百姓们表示感激崇敬之意也是应该的。而且相国一直以百姓为先,自己坚持到最后,这才是真正的大无畏且爱民如子的表现。”

贺兰进明也点头道:“我贺兰进明虽然第一次见到王相国,但只是这短短的数日,便为相国的人品胆略所折服。当世之人,能比得上相国凤毛麟角。总之我贺兰进明是衷心的拜服了。”

王源摆手笑道:“惭愧惭愧,如何当的你们如此言语?”

颜真卿笑道:“百姓们都是从南边的渡口行了十几里赶到白马渡南渡口,便是为了来迎接相国凯旋的。相国给大伙儿说几句吧。”

王源摆手道:“有什么好说的?”

“说几句吧,王相国,你给我们说几句吧。”众百姓纷纷叫道。

“既如此,我便简单的说几句便是。”王源拗不过,只得微笑点头道。

众人掌声雷动,无数只热切的眼睛看着王源。王源微笑点头,纵身跃上一块捆绑船缆的青石墩,抬眼环视全场百姓扬起的脸。目光所及之处,百姓们的喧闹之声立刻停止,片刻后场上一片寂静,唯闻河水滔滔之声。

“诸位乡亲父老,诸位同僚,诸位军中兄弟。今日我们终于全部脱险,成功渡过了大河来到了南岸北海郡。这也是我率三千兄弟奔袭平原城的目标。这个目标今日终于完成了。”王源朗声道。

“好!”

“王相国好样的!”

“王相国是大恩公!”

众百姓举手叫喊,声浪如潮。

王源压了压手,众人再次平静了下来。“这当然是件值得庆贺之事,然而能达成这个目标,我们付出的血泪经历的苦痛也着实不少。我不是煞风景,我只是想提醒你们,我们这些人能活着渡河站在这里,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为了保护我们而死去的人的庇佑。我的三千亲卫骑兵兄弟,此刻站在我面前的只有一千人。两千名兄弟已经永远长眠在我们的路途之中。还有平原城颜太守手下的兄弟,离开平原城时有三千人,现在活着的已经不足六百人。短短的月余时间,四五千人为了这一目标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庆贺脱险的时候,岂能忘了这些人?”

有人眼眶发红,有人泪水涌出,有人开始无声的哭泣了起来。想起这一路上的浴血战斗,想起死去了那么多的士兵,没有人能无动于衷。很多士兵其实就是平原城本地人,他们的亲眷就在人群之中,此时更是悲从中来,嚎啕不已。

“我提议,全场默哀十息,为这些英灵祷祝。期望他们在在天之灵能够安息。告诉他们,我们是记得他们的。”王源沉声说道,然后垂首鞠躬,沉默不语。百姓们也纷纷垂首默哀。一时间全场静默,唯闻四周风声飒然、树木摇弋、流水汤汤之声。

十息已过,王源咳嗽一声抬起头来,百姓们也有纷纷抬起头来。王源微笑道:“今日是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们也不必搞得如此悲伤。逝者已去,我们都该向前看。他们的死给了我们生的希望,所以诸位要好好的活下去才能对得住他们付出的生命。阵亡将士们的名单我会请颜太守贺兰太守呈报上来,朝廷也会给予抚恤。阵亡士兵的家眷,朝廷也不会无视,必会给予安顿。总之,善后之事我们会妥善解决。”

颜真卿拱手道:“下官会尽快将阵亡将士的名单统计呈交给相国的。”

王源微笑点头,朗声对百姓们道:“诸位父老乡亲,这一次我们能成功的从虎口脱险,不仅仅是因为将士们的保护。其实这次能成功的脱险,关键还是你们自己的自救。这一路上诸位乡亲父老吃了不少的苦,也协助将士们筑造各种工事拒敌,可以说能够成功脱险,那是军民一心的结果。在此,我王源代表将士们向诸位父老乡亲们表示谢意。”

王源拱手团团作揖,众百姓忙拱手还礼,有人叫道:“王相国忒也多礼,这是咱们都应该做的。你们为了救我们拼命,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王源微笑点头继续道:“诸位乡亲父老都是明理之人,倒也不用我多说。这一路上我王源以及手下兄弟若有得罪之处,便也请诸位不要介怀。当时也是情势所迫而已。”

“没事没事,那都是咱们自己不好,不知道情势危急。挨鞭子也是活该。”百姓们叫道。

王源哈哈笑道:“好好,此事不提了。诸位,本相此次率军至平原城救援,虽然是冒险之举。但能有今日成果,本相甚是满意。借此也要诸位明白一个道理,朝廷是记着百姓们的,只要心向朝廷,朝廷都不会弃之不顾的。陛下派了丰王爷同本人同来,便是告诉大伙儿,朝廷时时刻刻的记得深陷贼兵之手的百姓们的。丰王爷就在那里,让我们一起向丰王爷道谢。”

王源伸手朝站在一旁的李珙一指,众百姓也都拱手向他行礼。虽然对这位丰王爷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也没见他做什么事情,但这毕竟是陛下的儿子,他的到来便也代表了陛下的态度,故而都客气的行礼。

李珙本来若有所思不知在想些什么,见此情形忙拱手还礼笑道:“不敢当不敢当。本王没做什么,都是相国之功。”

王源笑道:“丰王爷不要客气,要不要跟百姓们说几句?”

李珙摆手道:“相国说话便代表本王的意思,也代表了朝廷,相国继续,本王听着呢。”

王源微笑点头,也不过多坚持,转头来对着百姓们道:“丰王爷是低调之人,我们也不难为他。说起来,此次平原城在叛乱起时能坚守九个月之久,这是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我只能说颜太守和平原城军民便是我大**民的典范。坚守不降,誓死拒敌,这便是我大唐臣民该有的态度。平原城的事迹该当大力宣扬才是。此次回去,本人会大力举荐颜太守,因为颜太守可为大事,可为朝廷中流砥柱。”

众人连连点头,纷纷瞩目颜真卿,有人高声叫道:“恭喜颜太守这次怕是要升官了。”

颜真卿忙拱手叫道:“诸位乡亲父老,升不升官的事颜某并不在意,颜某守城是为了平原城百姓,可不是为了升官的。要知道当初叛军劝降,许诺的官职也着实不低呢。若是为了官职,何须坚守城池?”

王源哈哈笑道:“颜太守说的很是,这是气节,这是责任,和官职没有任何的关系。但越是如此,便越要大力举荐,方显朝廷公允。”

“正是正是,王相国所言极是。颜太守若不受嘉奖,岂非是不公之举?理当升官嘉奖。”众人纷纷叫道。

王源微笑点头,待众人平复下来,高声道:“颜太守的事朝廷会妥善安排,关于诸位父老乡亲的事情,本人还有最后几句话要跟诸位说一说。咱们已然脱困,那么接下来的首要之务便是安顿之事。咱们四万多百姓若是全部安顿在北海郡,恐怕会给贺兰太守带来巨大的压力。今年全国大旱,朝廷又在多事之秋,叛军猖獗,四处狼烟,朝廷恐无余力救济。所以这安顿之事,需要一个妥善的方案。本人有个想法,虽然事前没有跟两位太守商议,但此刻正好拿出来跟诸位乡亲父老以及在场的官员们商议一番,若觉得可行,咱们便定下此事。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请相国明示。”颜真卿贺兰进明等人均道。百姓们自然是毫无疑义。

“南岸诸郡的首要之务是拒敌,空无余力安顿百姓。所以我想请贺兰太守派人将百姓们分散至南边最近的州府分别安置。济南府周边各郡都要承担收容之则,每一处可安顿数千人,既不增加太大的负担,又可妥善安置。百姓们暂时安顿下来,将来收复失地后再可回归故地。本相将会写信通知这些州府的官长,相信他们不会拒绝的。”王源沉声道。

“甚好,下官也是这么想的。下官北海郡也非全无能力收留百姓,我们可以带头收留五千百姓。只要有咱们一口吃的,便有百姓们一口吃的。”贺兰进明道。

王源微笑道:“我信你。”回头来对着百姓们道:“诸位父老乡亲可有异议?”

百姓们岂会有什么异议,只要有安身立命之所,那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于是纷纷道:“听凭安排便是,我等只要有口饭吃,什么都成。”

王源点头道:“好,那么事情便这么定了,至于哪些人去哪些地方安顿,下来后我会同两位太守商议决定。我对诸位只有一句话的忠告:他人的救助都是暂时的,咱们要自救才是最终的脱困办法。今年年景不好,安顿于何处都是大负担,所以我希望诸位父老乡亲能够想办法自救,安顿下来之后自己想办法找生机,尽量减少当地的负担,这样既可立足也有尊严。”

“相国说的很是,我等记住了。”百姓们纷纷点头道。

王源微笑点头,摆摆手叫道:“罢了,便到这里吧,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堆,大伙儿怕是都听腻了。散了散了。”说罢纵身跳下青石墩。

……

众人开进北海城停留休整。士兵们昨夜受了大罪,受冻风寒的不少,需要及时的处理。贺兰进明让人熬了大锅的姜汤给士兵们喝下,中午又饱饱的吃了一顿饭,王源传下令来,所有人全部睡觉,一个也不准起来晃悠。于是全体亲卫士兵蒙头大睡,睡了个昏天黑地。

到了晚上,吃了晚饭后亲卫们又是倒头便睡,这么多天没有好好睡觉的他们终于可以享受这简单的幸福时刻了。

王源午后也美美的睡了个觉,一觉睡到黄昏才起床来。起床后李欣儿等人告诉王源,贺兰进明亲自来过了,要请王源晚上赴宴,聆听相国教诲。

一听赴宴二字,王源眉头皱起。此时此刻正是物资最匮乏的时候,贺兰进明此举虽然是对自己的尊敬,但绝不能提倡。但王源也没有拒绝,他确实要跟贺兰进明交代一些事情,因为明天一早王源便打算离开北海郡了。很多事必须要在今晚交代清楚。

住处伺候的婢女烧了热水,王源好好的洗了个热水澡,身上疲倦尽去。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王源便在贺兰进明派来的小吏的带领下去贺兰进明的太守衙门赴宴。当王源带着赵青谭平抵达衙门的时候,丰王李珙、颜真卿等人已经先行抵达衙门,和贺兰进明一起在衙门口迎接了。

寒暄已毕,贺兰进明将王源等人引入内堂之中,但见衙门内堂简陋的一张桌子上只有几盘菜蔬和一盆鸡肉,菜肴简单无比。说是宴席,其实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

李珙脸上甚是失望,他跟随王源也吃了一个多月的苦,本以为可以赴宴打打牙祭,却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宴席。他本以为王源也会不快,但却发现王源脸上笑意更浓,竟然没有丝毫不快的样子。

“请丰王爷、王相国落座。我这里没有什么珍馐佳肴,只能略备薄蔬以示敬意了。这几样菜蔬都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