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跃马大唐 > 第二二零章 堂审

第二二零章 堂审

书名:跃马大唐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40

(二合一,求订阅。)

李邕挪用公钱之案终于在四月十七日,亦即是查案使抵达三日后正式过堂问审,事实上内行之人恐怕早已觉得有些蹊跷,这种案子在查案使抵达北海郡的次日便该立即提审主犯李邕,而两位查案使硬是拖到三日之后,让人觉得甚是奇怪。

这样的耽搁其实是杨慎矜一手造成的结果,抵达伊始他便要搞大规模的询问,这才办案程序上是没有必要的。但杨慎矜料定王源是不懂这些审案的程序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让他得以用三天的时间来完成自己所要的布局和所有的案件走向证据的整理。

这三天时间,王源既也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甚至连案情都没过问。

但无论如何,真正提审李邕过堂审案,杨慎矜不能不邀请王源在列。不仅是因为王源最后在结案卷宗上的签名极为重要,而且还因为需要王源做个审案现场的见证。今后这件案子若是有人提出什么异议或者是吹毛求疵的找碴,有了王源这个见证,显然会堵住不少人的嘴巴。

上午巳时,两位查案使大人登堂入座。杨慎矜坐的主审之位,另摆一张桌案在侧首让王源落座。四名负责记录的文书书记一字排开坐在一旁的长桌边手中握着笔管准备记录。堂下十六名衙役挺胸叠肚分列堂下,手中握着杀威长棒,气势甚是摄人。

一名师爷举着名单念了一长串的人名,北海郡别驾柳绩,司马赵坚、长史刘成功等十余人鱼贯上堂,跪拜已毕垂首站立堂下。待这些人带到之后,杨慎矜冷声道:“带李邕上堂。”

衙役们的鼓噪声中,发髻散乱花白的李邕从侧首缓缓走出,身后跟着两名衙役。李邕面色虽然沉静,但步伐显然不太稳当,虽竭力控制自己的步态,但在众人的目光中踏上堂前青石地的时候,脚步虚浮趔趄了一下差点摔倒。

李邕缓缓跪在堂下行礼,起身后默默站在那里。杨慎矜面色冷峻,举手拍了拍堂木,发出啪的一声响,开口问道:“堂下所立何人?”

王源心中暗骂,这杨慎矜摆的什么狗屁谱儿,堂下何人还要问吗?殊不知这是问案的程序,问出这句话便是审案的开始,而一问一答也将被文书书记记录在审案卷宗之上。

“罪官李邕。”李邕沉声道。

“官居何职?”

“北海太守之职。”李邕答道。

一旁长条桌子旁的书记官走笔如飞,将这段对话如实记录。

杨慎矜威严再道:“北海太守李邕,你犯了何罪?”

李邕声音变小了些,轻轻答道:“罪官有负圣恩,不自节俭,不自自重,挪用了北海郡公钱。”

杨慎矜点点头道:“李邕,你承认北海郡账目上不明去向的三千四百余贯钱是你挪用么?”

“承认,是罪官所为。”

“这些钱款被挪用何处了?”

“……罪官宴饮无度,尽数挥霍了。”

“当真尽数挥霍了么?如何挥霍了?请详细的说与本官和王副使听听。”杨慎矜看似毫无目的性的发问道。

“……”

李邕沉默着,他自然知道杨慎矜想要自己说些什么。昨晚的那场谈话之后,李邕被送去和家人团聚。面对全家人沉默的目光,他甚至不敢直视他们的目光。而家里的人对自己依旧恭敬,苍老的儿子儿媳依旧恭恭敬敬的磕头奉茶,孙子辈们也同样的恭敬垂手立在一旁。李邕愧疚难当,他甚至没有勇气对他们说句话,只能轻揽几名年纪幼小的重孙子在怀抱里,看着月光沉默到天明时分,才被带回郡衙。

李邕当然明白,杨慎矜开恩让自己跟家人团聚,正是要让自己对家人多一分的眷恋之情,从而让自己明白,一旦自己不合作的话,这些自己愧对的家人便都要受到自己的拖累。这是高明的心理战,确实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昨夜在见家人之前,杨慎矜的话让李邕甚为反感,甚至打算拼死不从;但在见到家人之后,李邕动摇了。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对自己恭敬孝顺的家人被自己害死。一想到一家上下数十口被自己拖累,全部被株连杀死的情形,李邕的心便绞痛无比,便要立即发疯。

但昧着良心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甚至是攀诬某人,将这把火烧到自己的好友身上,配合某些人的阴谋诡计,却又是李邕极度不愿意的。他便在两难的选择中煎熬,直到到了堂上他也没有个具体的答案,没有做好真正的选择。

“李邕,本官问你的话,你没听清楚么?你挪用公钱的款项的详细用途,必须一一在堂上交代清楚。”杨慎矜皱眉道。

“……”李邕依旧沉默。

杨慎矜面色阴沉,冷冷道:“李邕,你不要妄图抵赖,你不说本官也查的清清楚楚。你的账目一笔笔都已经被还原了,你若以为沉默便能糊弄过去的话,那你便错了。”

李邕身子一震,终于开口轻声道:“……罪官不是抵赖,罪官只是年事已高记忆减退,根本记不得这些钱款具体用于何处了。”

“好,那我便帮你回忆回忆,传北海郡其他涉案官员到堂。”

堂下首一干北海官员早已到位,闻言鱼贯上前来,站在李邕周围朝上行礼。

杨慎矜指着众人道:“一个个的说,谁敢隐瞒包庇,当堂打死。赵坚,你第一个说。”

司马赵坚面色晦暗,转身对李邕作揖道:“李太守,卑职得罪了,卑职不能替你兜着这些事情了,李太守要怪便怪你自己铸下了大错吧。”

李邕面无表情沉默着。

赵坚吸了口气朗声道:“堂上,李太守经过卑职手挪用的公钱五百八十七贯,除了支付部分宴饮酒席歌女红妓的费用之外,其中三百贯是去年八月二十七日让本官带到京城交给李左相府管事梁思归。此款因无名目,李太守命卑职以耕作机具入账……”

李邕的面孔扭曲着,这完完全全的是诬告和捏造,自己确实曾经让赵坚带了三百贯钱去京城交给左相府的梁思归。但那款项本就是是转交李适之代买本郡机具水车良种铁器等耕作用具。那是北海郡公用支出,只是自己图省事走了私人路子,也不过是想图个方便罢了,却在赵坚口中成了没名目了。

赵坚开了头,后面的人便更容易开口了。

“卑职经手的一千余贯的款项,除了随同太守出行支付诗酒费用之外,有三笔分别为二百贯,四百贯和一百贯是前年冬天去京城时,李太守命卑职置办厚礼拜见了京中几名朝臣。李左相和裴尚书府中都曾送礼。这些账目回来后太守命卑职以赈济灾荒入账上报。但直到现在,上面并没有将这些款项当做赈济款注销。”这是长史刘成功的交代。

司户蒋青的交代更是冗长,因为很多笔款项都是从他的账目上直接拨出,他不得不捧着一张进出明细的账目照本宣科。其中自然有李邕挥霍的项目,更是详细记载了宴饮何人,酒菜的价格,请的红妓的价格花费等等,可谓是精确到了极致。这其中,宴饮的人当中,淄川太守裴敦复的名字出现了八次之多,不断的被提及。更有一项以不明用途标注,便是李邕今年二月去京城参加梨花诗会时从账上拨的三百五十贯钱款。

李邕听着这些曾经对自己忠诚的手下官员们滔滔不绝的交代,他知道,杨慎矜已经将所有的局都已经做成了,自己再否认也是无能为力了。这些人交代的事情中固然有真实的事情,但大多数的真实事情中夹杂着一两项攀扯他人的重大款项往来,便可直接将另外一人拉下马来。所有的这些指控,都将矛头指向了左相李适之裴宽裴敦复等李林甫的政敌。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计划,而很不幸的是,正是自己给了他们这个实行的机会。

杨慎矜保持着冷静,虽然他的眼中掩饰不住兴奋之情。这些都是序幕,更为重要的指控将在后面,他要一鼓作气在今天将案件了结,紧接着便可大显身手大干一场了。

“尔等的证词可有虚假?可敢画押作证?”杨慎矜喝道。

十余名北海郡官员均拱手道:“卑职等句句属实,自然敢作证。若有半句虚假,堂上打杀了我等便是。”

杨慎矜喝道:“好,各自画押,证词存堂。那李邕,你对众人的指控可有异议?”

李邕不知该如何回答,良心告诉自己不能承认这些事,但眼前的形势却又不能不承认。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何种选择。

“李邕,你让本官很是失望。北海别驾柳绩何在?”杨慎矜冷冷道。

站在一旁的柳绩乍听到自己的名字愣了愣,赶忙躬身而出行礼。

“柳绩,对李太守的案子,你可有什么别情要禀报?”

柳绩回身看了一眼李邕,低声道:“回禀堂上,卑职有重大隐情举报。”

“哦?”杨慎矜故作惊讶道:“何种隐情?”

柳绩道:“卑职虽来北海数月,但接到北海城中数名头脸人物联袂举报,举报李邕不仅在职期间对他们巧取豪夺,而且还曾犯下大逆不道之罪。”

“什么大逆不道之罪?”

“李邕和淄川太守裴敦复曾数次醉后狂态妄议朝政,侮辱圣君和贵妃,说的话不堪入耳,卑职实不能说出口来。”

“什么?此事当真?”杨慎矜的表演水平炉火纯青,眉梢眼角的每一个表情都像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一般。

“绝对当真,闻李邕受审,几名北海郡的头面人家特意赶到郡衙外联名揭发,他们就在郡衙之外。”

“传进来。”

杨慎矜话音落下,衙役高呼声中,万春园的东家沈清、东湖田庄的东家鲁平章、北海酒楼的钱三通等几名北海郡头脸人物躬身迅速上堂而来。钱三通的脸上满是青紫,肿胀依然未消,他的目光无意间扫到王源的脸上,但却一片茫然,根本就没认出那天晚上的匪徒便是坐在他面前的查案副使。

“草民等叩见杨尚书王副使。”三人撅着屁股行礼。

杨慎矜一一问过姓名和来历,命人将三人联名呈递的状纸拿在手里,看了一遍后皱着眉头不语,半晌后佯怒道:“好个李邕裴敦复,你们简直是胆大包天,这般诋毁君上,妄议朝中重臣。若说挪用公钱之罪只是小恶的话,这等诽谤诋毁的大罪简直不可饶恕。”

王源伸手讨要这状纸来看,杨慎矜装作没看见他的要求视而不见,反而要将状纸收进袖子里,王源不得不起身来伸手,强行将状纸抓在手里。杨慎矜鼓着眼想发怒却没理由,因为副使显然有权利看这状纸。

王源只简单的扫视了数眼便明白为何杨慎矜不愿意让自己看了,着状纸上写的居然是裴敦复和李邕醉酒后竟然拿玄宗和贵妃之间的关系取笑,说什么公公和媳妇扒灰。还说他们两个骂李林甫是当朝巨奸,各种的污秽不堪之语来。

稍有脑子的人也都知道,骂李林甫倒也罢了,私下场合有的官员骂他也不算稀奇,但玄宗和贵妃的关系是整个大唐最为忌讳的话题,谁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多说一句,更何况是如此**裸的嘲笑讽刺。就算是李邕和裴敦复说了这样的话,那也不能直接写在状纸上呈上来。只能说,这种行为简直可以用愚不可及来形容。

杨慎矜也很是无语,这种状子是决不能当做证据的,这些事提也不能提,吉温这家伙太蠢,让他安排这件事他居然拿这等事来说事,这状纸只能做恐吓之用,事后一定要销毁了事,当事人也必须三缄其口。

“这状纸本堂已然过目,尔等暂且退下,稍后画押录证。那李邕,这份联名举报的状纸你心中有数,本官也不多言了,总之你犯上大罪了。”

杨慎矜也没什么词,只能含糊将此事带过。本来他是打算多吓唬吓唬李邕的,但现在看来,只能退堂之后拿那张状纸去吓唬他了。好在有个酒后乱说的前提,醉酒之后什么话都能说出口,李邕自己怕也弄不明白是否会酒后说了那样的话。

“柳绩,你可还有什么隐情要禀报。”

“禀杨尚书,王副使,还有重大隐情相报。卑职大义灭亲举报外父杜有邻不轨之行的案子堂上当知晓,今日更要揭发李邕和本人外父杜有邻之间交往甚密,私言密语,有同谋之嫌。前面蒋青说的数笔不明支出,我却知道其用途,那便是用于结交杜有邻。至于结交的目的是否是要攀附太子殿下,或有什么另外的企图,便请堂上明察了。”

绕来绕去,终于合二为一,将李邕的挪用公钱的案子和杜有邻的案子并轨起来。杨慎矜松了口气,堂上众人松了口气,甚至连王源和李邕都松了口气。事实已经在面前,李林甫就是要一石二鸟,既将大火往太子身上引,又要将李适之等人一网打尽,目的很明显。虽然之前便有过这种猜测,但当事实就在眼前的时候,不免还是让人惊叹李林甫等人的胃口实在太大。

“李邕,以上指控你可都听清楚明白了?你挪用公钱交够朝廷官员贿赂往来已成事实,即便你否认也无济于事。现在本堂问你,对于杜有邻一案,你有何要说?本堂知道此案杜有邻是主谋,你或者只是从犯,若你能揭发杜有邻,那么便可将功赎罪,不涉家人,你明白本官之意么?”

杨慎矜已经不愿再多加遮掩,说的话已经直接了许多,他已经对王源失去了尊重,在他看来,王源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何必对他有所顾忌,他只想早些搞定此事。

李邕无声的站在堂上,长袍飘飘像是穿在一个木头人的身上,他知道接下来自己便要做出抉择。其实他的抉择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只有一条路走了。就算他不愿承认这些强加在身上的罪责,他也不会幸免。就算他不愿去诬告杜有邻,杜有邻怕是一样不能幸免。而自己难道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对之有愧的家人被自己牵累么?

关键时候,本就不是大公无私道德楷模的模范君子的李邕心里已经做出了选择,所有的一切污点都自己扛着吧,他只想为自己的家人遮挡一次风雨。而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

“杨尚书,王副使,罪官对所犯罪行追悔莫及。堂上指控除稍有出入之外罪官愿意全部认罪,罪官也愿意将功赎罪揭发他人,但求堂上开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