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 正文 第一四七章 三英聚首

正文 第一四七章 三英聚首

书名: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作者:玉苍闲人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18

且说古浩天与许贯忠谈话之间,高大夫的药已煎好,许母服下之后,不一会病情便慢慢缓解。高大夫建议其在回春堂住一晚上观察一下,许贯忠自然无话。

古浩天见其一个孤身男子,照料妇人甚是不便,便叫让潘金莲回家里,叫个一个细心的丫鬟过来侍候,许贯忠推托不了,只得谢过。

“世母身子似是不太好,先生为何大冷天的出远门?”

古浩天对这种太过巧合的事情,心里终究疑惑,于是借机旧话重提。

“唉,都是功名利禄所误。今春朝廷文、武两科均有取士,虽然明知没甚希望,但老母再三催促,自己也是心有不甘,便准备进京一试,可是让老母一人在家又不放心,于是年前两人便早早动身,可是终究被小官人的一首《送别》引到庄园来了。”

许贯忠说到此处,禁不住也莞而一笑。

原来是为了进京参加科举,古浩天突然想起《水浒传》对许贯忠的一段记载,“而且政和年间,似曾应举,得了个什么武状元之名。”北宋政和年间,正是1111年—1117年,今年刚好是1112年,难道在这个周朝,他也能得什么武状元,古浩天心里揣测着。又暗想,这许贯忠既然得过武状元,必定对朝廷有过某些期许,却不知当下对朝廷是什么态度。于是便试探着说道:

“算不得什么佳作,先生见笑了,不过倒也让我想起了徐知县,此等难得的好官,在大周官场蹉跎一生,最终却连一个七品县令的位置都呆不安心,不由的让人对科举心生失望。”

“徐大人奉调进京,难道不是好事?”

“恐怕没甚好事,他虽未对我尽言,但也可感知一二。”

“竟有此事,那小官人是去年济州秋闱三甲,今年的春闱可是要去?”

这个许贯忠对古浩天倒也了解地细致,如今却先问起古浩天对科举的态度来了。

“京城我一定是要去了,但那春闱去不一定要参加。”

“又是为何?”

“大周的官场在下真是绝望了,不过东京是天下大城,英才聚焦之地,去瞧瞧热闹,见见世面也是不错的。”

两人正谈论着,却见潘金莲带着一个丫鬟和闻焕章、萧嘉穗一起进来。

“师傅和萧先生怎的来此?”

“我俩见你送患者过来,久久不回,正好见到金莲,说你在此与名士说话,心里好奇便一并过来。”

闻焕章说着话,却把目光看着许贯忠。

“这位是大名府名士许贯忠先生。”

古浩天连忙起身介绍,又回头把进来的两位介绍给许贯忠。

“竟然是京东安仁村的闻先生和萧剌史后人萧六穗!”

许贯忠听了古浩天的介绍,也是大吃一惊,他久闯江湖怎么不知这两人的大名,想不到竟然都在这一个小小的庄园里,忙着站起来对两人见礼。

“未学后辈许贯忠,不知二位贤者在此,失礼,失礼。”

“初次见面,何来失礼之说。”

闻焕章上前把他扶起,细一打量,心里暗赞,却是一个出色的人物,自己这个徒儿,果是天幸之人,前番去淮水领回了一个萧嘉穗,这个许贯忠如今又不请自来,须得设法把他留住才是。

且说古浩天见三人在药堂里头谈的投机,心头却是一片恍然,《水浒传》里神龙一现的三大智者,如今竟然相聚于梁山上小小的回春堂,他总觉得有些不真实,但现实又明摆在他的面前,他觉得应该把握住这个难道的机遇。于是他沉吟一下便对许贯忠说:

“世母如今身体已经稳定,且有丫鬟照看,无须担心,此处不是久谈之所,不如几位一同到梁山食府小坐,也给在下一个作东的机会。”

“既是浩天请客,大家无须客气,不知贯忠对那处美食可是尝过,却是不逊天下任何一处。”

“在山上数日,倒是时常听说,却也未曾尝过。”

“如此正好,我们也托贯忠的福,好好的开销他一次。”

许贯忠见闻焕章说的有趣,且两人又是自己敬迎之人,再说母亲已无大碍,便答应下来。于是几人一起进内与许母见了面 ,劝慰几句,便出门向梁山食府而去。

“在下去年与周侗大侠,初到古家庄之时,便是被那小子一顿美食给俘虏了,此后两人只得卖身古家,教这小子读书练武,如今倒时欲罢不能了。”

一路上闻焕章说着当初趣事,许贯忠听得却是暗暗心惊。萧喜嘉穗见其一面惊讶,便知道他心中所想,于是开口说道:

“贯忠兄弟可是感叹于小官人的际遇,当初在下听得这个消息时,也是与你一般所想,天下恁大怎会有这般好运之人,只不过你若是在此呆上一段时日便会明白,上天若要眷顾一个人,那此人必定有不凡之处。”

几人说笑着,便进了梁山食府。今日是元宵,梁山食府的大堂里座无虚席,便是楼上的雅座也是客满。古浩天早就料到这种情况,之前便叫潘金莲先行过来安排,几人便进了后楼一处房间,却是平日卞氏等管事之处,这会已经收拾干净,一张小桌几碟小菜,倒也雅致。

萧嘉穗抢先拿过酒瓶,与众上倒上酒,说道:“这是上品的神仙醉,贯忠兄弟在外未必能品尝得到,且先尝尝。”

“这神仙醉,小弟如雷贯耳,不过说来惭愧,至今却未上口,更莫说甚么上品了,如今却是口痒难耐,诸位莫要见笑,在下先饮一杯。”

许贯忠却不做作,端起酒杯,先品一口,随即一口干下,回味良久才说:“好酒、好酒,不愧名满天下。”

“梁山庄园最不缺的便是神仙醉,贯忠若是喜爱,住下就是,自然不会短缺于你。”

闻焕章见进一脸陶醉,禁不住打趣道。

随后不断的有热菜上来,品尝之后,许贯忠感慨道:“难怪闻先生羁绊于此不忍去,换作在下也是舍不得走啊。”

“如此正好,留下大伙一起快活。”闻焕章笑着应了,随即又叹道,“可惜的是梁山终究是水中孤屿,世道不宁,恐怕此处也不长久。”

闻焕章的话信息量很大,但许贯忠睿智之人,完全听的明白。朝廷黑暗官场**,梁山虽然地理位置特殊,但终究逃不过世人的眼睛,那时此处恐怕便是权贵的猎物。他突然想到庄园里精锐的护卫队和庞大的水寨,这里莫不是早有打算。于是试探着问道:

“此处地型绝佳,稍有防备,一般人奈何不了。”

“哼,非是我等夸口,若求自保,这天下又有何人能进得了我梁山,即便是朝廷出兵又能如何。”

萧嘉穗不等他人开口,便霸气的说道。他明白古浩天想留下许贯忠,便故意的把梁山的实力透露了一些,其实也是身为梁山人的自豪感自然而然的流露。

“朝廷毕竟还是……”

许贯忠见萧嘉穗口气甚大,心想瘦死的骆驼也要比马大,不禁在些怀疑。

“我知道许兄弟心中所想,不过我倒想问,大周朝廷除了西北、河北还有一些尚能打战的军队,余下的可有能战之兵,即便能凑出一些来,那高俅、童贯之流,那个又懂的用兵、识的大局。不然也不会有联金攻辽的昏招出现,只可惜我汉家江山黎民又要生灵涂碳了。”

萧嘉穗是梁朝宗室后人,对周朝皇室本无敬意,因此话也说得入木三分。

“联金攻辽,萧先生莫非也认为不可取。”

许贯忠久居河北,对北方战事甚是上心,他听到朝廷联金攻辽的传闻后,再三推敲总结不妥,但又不敢确定,此时突闻萧嘉穗所言,突如找到知音,便也不探讨朝廷强弱问题,连忙询问北方战策。

“此事却不是在下的强项,我也是听小官人的分析之后,才完全明白的,只请他说说就是。”

竟然是古浩天的想法,许贯忠心里怔了一下,却有些不信,这两人莫非给他的小官人贴金。

“贯忠可是不信?”

闻焕章看出他的疑惑,继而说道:

“说来惭愧,当初我与周大侠到此时,也听了浩天的分析,这才想到这种可能的。去年济州秋闱,浩天的论边策曾写‘金乃稚虎,辽为老狼,周则为圈中田马,助狼拒虎,或有一线生机,驱虎吞狼,则早晚为虎口之食矣。’,此文济州士林也有流传,只是褒贬不一罢了,若要打听并非难事。”

闻焕章的话,使许贯忠相信了萧嘉穗方才所言,但他已经为“稚虎、老狼、田马”的说法所震撼,心中对三国局势原本存有的一丝困惑,顿时解开。不由的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官人,以及这个与众不同的庄园重新审视起来,他突地想起萧嘉穗刚才的霸气之言,莫非……

“小官人以为,若真有那一天,梁山庄园当如何?”于是许贯忠忐忑的问了一句。

“身为炎黄子孙,皆能让汉家儿女沦于胡虏铁蹄之下,我梁山若还有一分力量,我古浩天若尚存一息,决不让五胡乱华悲剧重演。”

古浩天神情肃穆,掷地有声。

“小官人若马踏北疆,萧嘉穗必附骥尾,”

“闻焕章年纪虽长,但有生之年若能去漠北走一走岂不快哉。”

且说许贯忠听了三人之言,早已热血澎湃,他长笑一声,豪言道:

“这等汉家盛事,千年难遇,怎能少了我许贯忠。”

“得诸位贤能相助,浩天幸甚,梁山幸甚,天下苍生幸甚。”古浩天说着站了起来,伸出右手,“原与诸位齐心协力,戮力前行。”

“齐心协力,戮力前行。”

闻、萧、许三人同声重复着,随后四支手紧紧的搭在一起。

公元1112年元宵节的晚上,梁山食府里这四把紧握的手,对梁山事业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无人可以估量。后世史书在描述这一事件时,写的标题是:

“三英聚首,龙腾梁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