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1618:燎原 > 第九章 广州会议(2)

第九章 广州会议(2)

书名:1618:燎原 作者:闪烁的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05

“总之,此次朝会礼仪部分需要福建、广东两省的诸位大人一起参加,之后殿下接见诸国使臣,诸位大人就可以待在广州,随时听候殿下的吩咐就好了。”总统事务府海外部的次务大臣说完,便抱起拳向诸臣行礼,诸官们立刻还礼。

朱由桢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从桌子上拿起那碗新倒的茶,饮了一口。

“这件事情也就大致如此,”朱由桢将茶碗放在了桌子上,扫了一眼在座的两省官员,“除了这件事以外,本王这次来广东,还有另外一件事,想必大家是知道的。”

姚闻和温茹南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心里咯噔了一下。

“自天启三年十月朝廷下诏,要求广东和福建两地力行朝廷颁布的各种法令,但两省进展缓慢,内阁和总统事务府从今年正月以来,半年内可是连下了三道责问书,还撤了派来的总督,结果依然是进展缓慢,皇上没办法,也就只能让本王来做这个恶人。”

朱由桢脸上依然笑容不变,但在座的诸臣心里却都开始忐忑起来。

“怎么?就没有人站出来和本王解释一下吗?”

一句话,议事厅中也没有人敢接。

朱由桢瞅了一眼两位布政使。

“两位布政,给朝廷上的辩诬奏疏是你们写的吧?”

姚闻和温茹南立刻站了起来,双手抱拳,躬身点头。

“你们有什么说的吗?”

一听王爷点名,姚闻便硬着头皮道:“殿下,臣等对于朝廷所议定的改革之事是支持的,但是凡事革新之事,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如今朝廷催促的急,臣以为急则生变,因此臣才在奏疏中说,广东能不能缓一缓,或是先在广州实行,然后一步一步才是。”

“温布政也是这个意思?”

朱由桢看了一眼一旁的温茹南,问道。

“是的,殿下,”温茹南赶忙接口,“臣久在地方,自然是知道这地方的情况,臣对总统事务府的革新之事绝无半分反对,但冯相也好,张总统也好,这两位都是年轻才俊,不在地方,因此所制定的某些举措,的确是有过分激进,臣为了革新大计,才上的此疏。”

朱由桢笑了一下,反问道:“这么说,冯相和张总统两位倒是要向两位大人道声谢咯。”

姚闻和温茹南立刻抱拳道:“臣等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身为朝廷大臣,受先圣教训,实在不敢不言,如今朝廷要与小民争利,这是撼动国家的大事,若是不考虑百姓,那是对朝廷不负责任啊。”

朱由桢一听这话,顿时笑了起来,笑完了,一脸冷凛,呵了一声便道:“这么说起来,诸位大人倒是成了为了百姓着想的仁义之士,冯、张两位倒是成了不顾百姓死活的罪人呢?”

姚、温两人还想争辩,却被朱由桢挥手止住,“两位,说来说去,你们的那些百姓反正就是不包括那些在田地里耕种的小民,凡是朝廷用度日蹙,要用钱的时候,就要和那些小民争利了,这个时候,小民又没有那些商人了,诸位,双重标准这个东西,从朝廷和地方,都是一个法子,一个说辞,还拿出来再说就没什么意思了吧?”

姚闻和温茹南被这么一句话堵了回去。

“殿下,臣等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朱由桢轻轻咳嗽了一声,看了眼前两人一眼道:“你们怕得罪那些人,我不怕,你可以把那些反对的人都叫来,本王一个一个的和他们说,我倒是要看看都是哪些小民,若不是小民,本王就让他变成小民。”

这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姚、温两人也不敢说话,只能躬身听训。

“本王知道,这里还有一个拖字诀吗?”朱由桢站起来,环视诸臣,“明着说是老成持重,其实不过是不思进取,你们说推行的改革过分激进,我就一句,朝廷下的旨意你们动了没有,若是动了,就算是出了问题,朝廷会责问?这诸位地方上还没动,就说过分激进云云,那就是屁话,那就是借口,改革之事,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这皇上也好、朝廷也好、总统事务府也好,心里都清楚的很,但哪些人是为了改革好?哪些人是阻扰改革?这所有人心里都要清楚一些。”

这一番话,说的诸官都是一脸紧张。

朱由桢盯着在座的这些官员,接着又看了看两位布政使。

“两位大人,朝廷派本王来广东,就是要给两位大人看看朝廷的决心,自天启元年皇上登上大宝,这四年以来,山东、浙江、南直隶三省的改革的结果,朝廷和皇上都看得仔细,当初这三省的百姓和商户们都曾经反对改革,可如今了,这三省的人支持改革的人最多,除却那些顽固不听劝的,多数的百姓和商户们都已经尝到了改革的利处,这便是革新最好的证明,朝廷要广东和福建做第二批的省,就是对两位大人寄予厚望,可两位大人却要虚与委蛇,这就是辜负了朝廷的厚望。”

姚闻和温茹南一听这话,立刻撩起官服,跪倒在地。

“殿下,臣等辜负朝廷和皇上,理应问罪,但是殿下,山东、南直隶、浙江的改革牵连甚广,很多人都被朝廷派出的督查人员问罪,这其中,既有官员,也有百姓,这人心惶惶,甚至还闹出了如杭州民变这样的事情,臣等身为广东、福建的父母官,实在是要为两地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安居乐业着想啊。”

朱由桢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位布政使,冷笑了一声。

“说起杭州民变,”朱由桢手一挥,“亲自办理此案的严公最有话说,严公!”

严玉大踏步走上前,接着朝朱由桢俯首示意,然后转身面向堂中的官员,朗声道:“杭州之事,是本官亲自办理,事情查明,乃是当地的一些官员,对朝廷清丈土地,厘定商税不满,便与当地的一些商人勾结,以朝廷加税的名义,解雇了一大批在工场里工作的工人,这些工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在一些人的煽动之下,集结于杭州总务府门口示威抗议,其中一些受雇与商人的流氓若干,趁机挑起了双方殴斗,致使双方出现伤亡,酿成民变,而那些官员则借机煽动,以致于那些工人进一步上街抢掠。

杭州驻军得到消息之后,便派出了一个团的兵力进入杭州,逮捕了大量的人员,本官则奉旨彻查此事,其后查明了真相,便出告示,逮捕官商以及暴动首要分子若干,具以朝廷严旨严惩,没收工厂、织机,重新组织工人进入工厂,事情便很快平息,之后这些工人还帮朝廷揪出了官员走私以及一些商人密谋勾结之事,有些工人还受到了奖赏,其他苦于这些官商的商人也对朝廷大加赞赏,踊跃与朝廷合作。”

姚、温二人跪在地上,互相望了一眼。

“这件事情朝廷已经以邸报的形式发布各省,两位大人,”朱由桢站了起来,盯着跪在面前的两人,“你们是不是乌纱帽戴的太久,不想要了是吗?”

姚、温二人也不敢说话,只是跪在地上,头不敢抬起来。

“革新乃是朝廷大计,但革新绝不是要与民争利,相反,革新是要开民之利,这一点,革新开始之后,便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朱由桢朗声发言,“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本来就是要交给诸位在地方上的官员来处置,可以急可以缓,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以缓行为名,阳奉阴违,完全不动者,朝廷也绝对不会姑息,朝廷的意思,是要本王杀鸡儆猴,但是本王不愿意杀鸡,本王就是要在广州,看着诸位去做这件事,本王倒是要看看,诸位大人是怎么为国、为朝廷、为百姓来使自己的聪明才智的。”

诸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诸位,”朱由桢站起来走到了大堂中央,“改革的事情诸位尽管去做,孰是孰非,孰优孰劣,朝廷和百姓自有公论。”

“臣等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