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二,夜。
夜色宁静,秋夜里,冷风凛凛,让人打了一个寒颤。
张子云穿着一身银色的盔甲独自站在乾清宫外,宫内在是新登基的皇上和王爷,他们两个在为大行皇帝守灵,宫内外,则都是新调来的吴王卫队的士兵守卫着,这些士兵们身穿崭新的礼服,英姿飒爽的,腰间则悬挂着细长的佩刀,佩刀的刀鞘镀了一层银,装饰十分华丽。
他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萨尔浒。
那也是寒冷的夜,他也是一身盔甲,坐在萨尔浒的冷风之中,期待着与建奴,与努尔哈赤的大战。
恍惚之间,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了,他也再也不是那个在萨尔浒里等待着决战的千户了。
“张将军,辛苦了!”
便在这个时候,王安从夜幕中钻了出来,他的身后,跟着一个提灯的小太监。
“王公公,您也辛苦了,都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张子云连忙回礼。
王安来的目的他心里清楚的很,但这个时候他还要稳住。
王安笑着将手中的拂尘一抖,接着低声道:“老奴哪有张将军这般的勤快啊,奉了皇上的口谕,请张将军到偏殿召见。”
果然!
张子云早就预料到了。
从进宫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在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那就请王公公带路吧。”
两人一前一后,在提灯的太监引领之下,便往乾清宫的一个偏殿,这偏殿外面也都是卫队士兵在守卫,周遭也无旁人,在王安的引领之下,两人一前一后便进了偏殿。
殿内燃着数十盏无烟灯,将殿内照得通亮,內侍们也都退下,殿上的台阶上,大明新继位的皇帝朱由校正坐在御座上,同当初在秦淮河一样,这个年轻人依然是一脸的苍白,看上去气血不足的样子,这位新皇帝远没有他那位做了几十年皇帝的祖父那种威慑的气势,他依然只是个年轻人,只不过他那一身红色的刺绣龙袍显示着他的身份与地位。
吴王朱由桢就坐在御座的一旁。
这位年轻的王爷相比皇帝来说,精力要远远好些,在制造总局的工作让这位年轻的亲王保持着相当充沛的精力,因此此时的他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疲惫,倒不如说见到张子云,他反而更兴奋了一些。
“臣甲胄在身,不便行大礼,请皇上恕罪!”
张子云双拳一抱,弯腰施礼。
“将军不必多礼,今日没将军,本……朕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了。”
朱由校的身子很胖,御座似乎并不怎么舒服,他总是需要调整一些姿势,让自己更舒服一些,这和他那位端坐在御座上的祖父完不同。
“保护皇上和王爷是末将的职分所在,更何况内宫之中,戒备森严,皇上也不需要有太多顾虑。”
张子云这话一半是劝勉,一半是诱饵。
朱由校苦笑着,他看了看一旁的朱由桢,朱由桢也是一脸苦笑。
“你在外面,这宫里的事情你不知道,”朱由桢在一旁帮腔,“今天找你来,皇上是有事要你帮忙。”
“皇上是想说,臣能不能带着吴王卫队的人进乾清宫,将选侍娘娘请出去?”
朱由桢和朱由校一听张子云说这话,都愣了一下。
“张将军你是怎么知道的?”朱由桢立刻问道。
“王爷,您是个聪明人,您难道不知道这件事臣要是做了,对臣,对您有多大的问题吗?”
打从张子云进宫宿卫,他就知道朱由校和朱由桢就抱着这个目的,方从哲那里已经打算甩锅给他了,他没接,皇上和吴王也想把这口锅甩给他。
“子……张将军,”朱由桢叹了口气,“你不知道,这两天来,六部上了好多折子,都是希望选侍……选侍娘娘移宫的,可娘娘却怎么也不动,她是希望皇上能封她做皇太后。”
诸臣们可都是费尽了心机,但都是无功而返,毕竟历史上移宫的关键人物王安已经在严玉的嘱咐之下暂且按兵不动了。
张子云看着坐在御座上的朱由校。
“朕是绝对不会封她为皇太后的,她一辈子都不要想,朕能封她为皇太妃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那就请皇上下旨,册封李选侍为皇太妃,然后派人请太妃娘娘离宫不就可以呢?”
身为皇帝的朱由校一听这话,立刻便默然不语起来,一旁的朱由桢看了眼张子云,也不知道他这句话是认真的还是故意刁难皇帝。
“张将军,皇上和选侍娘娘之间的事情,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皇上的事情臣是了解的不多,但也不算少,”张子云看了眼朱由桢,“王爷,移宫这件事,王爷也好,臣也好,皇上也好,这会都不能动,动了,这移宫的罪名就是臣的,也是王爷的,更是皇上的。”
朱由校愣了一下,接着看了眼张子云,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上,”张子云双拳一抱,“臣进宫宿卫,这可是本朝开国以来破了天荒的第一次,内阁和六部虽说反对了,可皇上和王爷觉得这次反对的声音为什么这么少?方太师和内阁的诸位大人就是希望皇上让臣带兵进乾清宫,这样等事情结束了,朝廷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可以脱掉干系,而让臣、王爷和皇上来背这口逼迫太妃的大锅,到时候就算是皇上想保臣和王爷,也是很难的。”
朱由校一听这话,便默然不语。
“难道你要朕一直忍着那个女人吗?”朱由校“腾”地从御座上站起来,喝了一声,“朕下诏,你去把那个女人赶出乾清宫,事成之后,朕就封你做大将军!”
朱由桢愣了一下,接着也站起来,想要劝住朱由校,张子云却双拳一抱,立刻道:“皇上,就算您下诏,臣也不能奉诏,就算是皇上您现在下诏夺了臣的官职,臣也不能奉诏!”
“你!”
朱由校完没有料到张子云会抗旨,立刻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他双拳紧握,一副要发怒的样子,一旁的朱由桢也愣住了,他赶忙站起来拦住朱由校,希望他能够冷静下来。
“皇上,登基大典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张将军,皇上也是着急,这两天内阁也好,六部也好,都是折子,皇上就是因为拿不定主意,才想请张将军出主意。”
张子云双拳一抱,看着满脸怒容的朱由校:“皇上,让选侍娘娘离宫的法子很多,硬来是最不可取的一个法子。”
朱由校本来还一脸怒气冲冲,可听到张子云的这句话,立刻愣住了,他看着朱由桢,朱由桢也愣了一下。
“张将军,你的意思是你有法子让选侍娘娘离宫?”
张子云望向朱由校,朱由校则是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臣不想要这口锅,但臣也不能让王爷和皇上束手无策,臣已经和冯侍郎、严公三人定下了一个法子,若这法子没用,臣自当率卫队为选侍娘娘移宫。”
朱由校愣了一下,接着问道:“你说的是实话吗?”
“臣所说句句属实,这法子有用的话,皇上、王爷和臣也都不会有逼宫之名。”
朱由校沉默了一会,接着点点头。
“朕相信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