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1618:燎原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嘱托

第二百五十一章 嘱托

书名:1618:燎原 作者:闪烁的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05

乾清宫中的御榻之上,皇帝朱常洛静静地躺在上面,面色苍白,因为腹泻脱水的关系,他脸上也没有什么光泽,內侍们正在为皇帝喂药,药汤极苦,朱常洛每喝一口,就皱一下眉头,好不容易将半碗药喝了下去,他有气无力地摆摆手,一旁的王安赶紧示意內侍下去。

“万岁爷,方太师以及内阁的两位大人都已经到了您跟前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人一字排开,跪在了御榻之前。

朱常洛微微地转过身,看着眼前的三位朝廷重臣,缓缓地道:“朕近日身体沉重,朝廷里的事情已经是不能决断了,有赖三位爱卿了。”

“皇上龙体微恙,臣等当为皇上分忧,不敢有丝毫怠慢。”

朱常洛轻轻点点头,他摆摆手,看了一眼资历最老的太师方从哲,叹了口气道:“方卿,朝廷里的事情就由你来代朕朱批,若有不能决断的事情则可与首辅,次辅商量,另外,朕的儿子生性懦弱,自小便长于妇人之手,朕担心他不能成器,希望方卿能多多教导,使他成器,朕后宫的妻妾,还没来得及册封,方卿可按旧制册封。”

跪在御榻前的三人立刻面面相觑,皇帝的这话无疑是在交待后事,一时之间他们三个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方从哲立刻道:“皇上春秋正富,如今不过是龙体偶感小疾,本无大碍,还望皇上能够听从太医院的话,静心调养,不要胡思乱想,如此,则是臣等的万幸。”

朱常洛也不说话,沉默了片刻,接着缓缓地道:“寿宫可否备好?”

一旁的首辅刘一燝立刻接口道:“礼部已经回复,大行皇帝已安葬好了,天寿山的寿宫已经开始复土,不日便可完工…..”

朱常洛却在御榻上摇摇头,盯着一旁的刘一燝道:“朕问得是朕的寿宫可否备好?”

三人闻言大惊,立刻俯首叩头道:“皇上不过偶感小疾,不过出此不详之语,太医院的御医们说,皇上不过是小疾而已,只要稍加调养,不会出现天崩地裂的事情的。”

哪知朱常洛却摇摇头,叹了口气道:“太医院的那帮人,不过是群碌碌无为之辈,朕落到如今的这地步,便是这群庸人所为。”

方从哲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一旁的刘一燝道:“皇上若是信不过这些太医,可以下一道圣旨,广召天下名医,不可轻言其他。”

朱常洛一听这话,勉强点点头,接着看了眼身旁的王安,又看了看内阁的两人,接着道:“说起来,之前鸿胪寺有个人要来进药,人来了吗?”

这一下,方从哲和刘一燝都愣了一下,接着齐齐看向孙承宗,孙承宗便立刻俯身叩头道:“皇上,李可灼并非医官,他上书说有仙药可以医治皇上的病症,但内阁诸臣都以为此话并不可信,臣等不敢让此人进于御前。”

“皇上,孙公所言甚是,臣也没有听说过此人,皇上现在这个时候,应该静心调养,实在不宜轻信他人之言,尤其是这种无名之人,老臣担心这人是想借机弄名,还请皇上三思。”

方从哲叩头上奏,他身为朝官,心里自然清楚,这个时候,有无数人想借机出名,这个李可灼怕就是其中之一。

“御医们昏庸无能,你们又说仙方不可使用,那你们的意思,就是让朕束手待毙吗?”

朱常洛努力挣扎地从御榻上扶了起来,他看着面前的三位重臣,面有怒容。

“皇上!”眼看刘一燝和方从哲都默然不语,孙承宗却立刻犯颜抗谏,“李可灼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鸿胪寺丞,他自称有仙方,可治百病,可大行皇帝重病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进献?若是出世的仙人,又怎么会一直待在京师,贪恋权位,如今他上仙丹,不过就是要借机媚上,如此心怀不轨的人,怎么可能有仙丹呢?”

朱常洛摇摇晃晃地看着孙承宗,身体微微有些发抖,一旁的王安赶紧给皇帝递上了一碗热水,他却挥手挡住。

他本来是想斥责孙承宗的,可缓了一会,便又不再说话,他看着方从哲和刘一燝,叹了口气道:“方卿,传朕的旨意,朕要试试李可灼的仙丹,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方从哲愣了一下,半晌也不说话,见皇帝看他,他才叩首道:“待臣和内阁诸臣商议过了之后,再来禀报皇上。”

听他这么一说,朱常洛这才点点头,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然后有气无力地倒在了御榻之上。

“朕还有一件事情。”

“皇上有何吩咐?”

朱常洛缓了口气,接着歪着头看着御榻边的三位辅臣。

“朕听说了朝廷里有很多大臣议论吴王行营的事情,朕知道当初先皇在的时候,朝廷就有很多人反对,但是先皇却执意建立吴王行营以平定闻香教乱军,由桢这个孩子,比由校聪明朕是知道的,先皇活着的时候就很疼爱他,朕也很喜欢这个侄子,但朕也知道,这国事与家事不能混为一谈,刘卿,你告诉内阁,等朕的病好了,朕自然会考虑这件事情,现在这个时候就不要再讨论吴王行营的事情。”

“皇上,吴王受封的这件事,朝廷里很多大臣本来就反对,自打太祖爷开始,这吴王就没人坐过,还是请皇上多多考虑这件事。”

朱常洛摇摇头,他看了方从哲一眼,接着道:“这件事方卿知道的最清楚,这是先皇的意思,既然是先皇的意思,那朕就不会不考虑,这件事就不要再说了,等到了以后由桢不在了,改封就可以了。”

“皇上圣明!”方从哲立刻叩头称颂。

“其实朕还是想让吴王待在京师的,”朱常洛喘了口气,看着御榻上方的天井,那里,雕花琉璃,五彩斑斓,但是朱常洛却不知道怎么的,总觉得这个宫殿异常压抑,“李选侍的事情,诸位想必也是知道的,都是朕太纵容了她,让她变成了这幅模样,由校那个孩子了,自小就是西李养大的,生性懦弱,还怕人,尤其是对西李,朕是担心万一朕有个三长两短,由校怕是压不住他。”

“皇上,您想得太多了,皇太子聪明仁善,日后定是大明社稷的顶梁柱。”

皇帝却是苦笑一下,他看着方从哲道:“知子莫若父,朕的儿子是什么样子,朕心里还不清楚吗?朕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由校,他架不住西李那悍妇的唆使,万一做出对国家不利的事情,那朕便是愧对祖宗了。”

“皇上放心,皇太子有您在,定能扛得起咱们大明的天的。”

朱常洛摆摆手,他看着一旁的方从哲,问道:“先皇封由桢为吴王的原因,朕也是知道的,他是希望吴王能够帮助朕或者是由校,朕本来是想不通的,但是这几天染病在床,朕倒是想明白了先皇的这一片苦心。”

他看着方从哲,叹了口气道:“方卿为先皇独相七年,受了许多的辛苦,朕在东宫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先皇的遗诏,也是方卿来写,外人不知道,都攻击方卿,也是委屈了。”

方从哲一听这话,立刻激动不已,俯首叩头,老泪纵横道:“皇上能这么说,老臣真是感激涕零,老臣为先皇,皇上效忠是老臣的职分所在,老臣不敢贪求声名其他,只盼皇上能振作精神,早日康健。”

朱常洛也不说话,只是看了眼方从哲,接着道:“如果朕万一……朕的遗诏就还是由方卿来写。”

“皇上!”

“朕虽然不想坐以待毙,但是如今的境况,朕还是要有所准备,今天你们三位在,便正好一并交待了,朕的遗诏,由方卿来写,除了照例的那些以外,还有一件事务必要写。”

方从哲抬头看着皇帝。

“皇太子继位之后,由吴王陪伴,诸事由吴王处置,直到皇太子顺利继承大统为止。”

这一下不但方从哲愣了,就连孙承宗和刘一燝都愣住了。

“皇上……”

刘一燝刚想说话,却被皇帝打断,示意此事不必讨论,接着他又看了眼孙承宗,笑道:“孙公,由校和由桢都是您的学生,这件事情也就拜托你来监督了。”

孙承宗自知道责任重大,他立刻上前,给皇上行礼。

“臣遵旨!”

朱常洛摆一摆手,王安会意,接着从一旁取出一封黄绢诏书,捧在了双手递给了孙承宗。

“这封诏书,确保朕说的话是真话,万一有什么不好的时候,孙公就拿出来,方卿、刘卿你们两位做一个见证。”

王安将诏书递给了孙承宗,孙承宗双手接过诏书,一旁的方从哲和刘一燝立刻俯身向皇帝行礼。

皇帝歇了口气,他看着眼前的三位重臣,不再说话,只是摆了摆手,一旁的王安立刻会意,接着冲着三个人道:“皇上累了,三位大人就请先回去吧。”

三个人互相望了一眼,也不敢怠慢,便叩首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