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1618:燎原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弹劾

第二百二十四章 弹劾

书名:1618:燎原 作者:闪烁的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05

这一声吼,座中不少官员都是面色苍白,黄之焕却起了气势,一脸激昂,他环顾左右,朗声道:“应天府、凤阳府、太平府、庐州府、安庆府、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广德州、和州、滁州,南直隶十四府四州知府、知州有负圣恩,致使南直隶乱贼四起,天下大乱。”

这一下,便是满座皆惊,众人各个变色,皆不敢说话,那被弹劾的知府知州,除却被围在安庆府不能来应天的知州知府们也都是一脸愕然,不敢说话。

座中一个知府,已经六十多岁,穿着官服,颤颤巍巍地从座中站了起来,走到了堂前,朝着朱由桢和冯君晨各行了一礼,便悠悠地道:“下官无能,不能为圣上分忧,本是死罪,但是教贼横行于徐州、滁州、庐州、凤阳、安庆之间,就算是黄推官要问罪,也是问罪于这些府州,我们其他的府州官员虽不敢说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但也算得上尽忠职守,不敢懈怠。如今黄推官这么说,便就是有口无凭,凭空诬陷,究其根本,就是希望以此扰乱视听,弄一个极大的事情,以此来换取自己的名声,请殿下、部堂能够严惩擅动无妄之口的人,若不然,教贼还未平定,到让各府各州的官署同僚们人心惶惶,请殿下明鉴。”

“钱知府说的极是,这种时候有些人不思量着报效朝廷,却只想着趁着这个时候显摆自己嘴上的功夫,这种人,若是论出谋划策,治理一方都是为难,但这要是论以言获宠,便是高手,殿下明智聪睿,不能受这种人的蛊惑了。”

坐在上首的朱由桢看了眼两旁的冯君晨、严玉和张子云,只是苦笑了一下,正待要说话,黄之焕却怒发冲冠,他踏步向前,喝了一声:“钱府台好一句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的话,换做是平常人家,倒也没错,但身为朝廷官员,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却不知道体恤百姓,反而趁着兵乱的时候以吴王行营征募平叛粮草的名义,在本府下属州县各地拼命搜刮,以致于生起民怨,请问,这么做是为朝廷分忧,还是为朝廷添乱?现今闻香教作乱,安庆危在旦夕,南京内外惶恐不安,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倘若因此强征之事,引起一府百姓造乱,这样的事情,钱知府要当什么罪呢?”

黄之焕站在堂前,毫无畏惧,说得慷慨激昂,这话说完,朱由桢又与张、冯、严三人对视一眼,便道:“寡人是第一次听说此事,钱知府,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那个钱知府立刻跪倒在地,禀告道:“殿下,下官自从接受了殿下与部堂的命令,便一刻都不敢怠慢,便领着府中的差役下乡筹募粮草以备军用,百姓听闻是为朝廷讨逆,纷纷表示义不容辞,便将家中的钱粮悉数捐出,下官也依照殿下与部堂之前的命令,以时价用银购买,不敢有所违背,奈何有些贪墨之徒,趁着国家危难之际,提高粮价,甚至鼓动乡里,与官府对抗,下官依着大明律令,逮捕了数十乱民,已判了绞监候,只待刑部回文,便就地正法。”

黄之焕听他这么一说,立刻啐了一口,冷笑道:“好一个以时价用银购买,去岁冬寒,各地歉收,粮价本就极高,你所依照的时价怕是永乐年间的时价吧!”

“黄忠之,你别得寸进尺,老夫奉了殿下与部堂的命,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你要诬蔑老夫,老夫要与你搏命,不死不休。”

“钱府台既然这么说,在下也就奉陪到底,”受到了钱知府的威胁,黄之焕却丝毫没有胆怯,反而越发激昂,他双拳一抱,跪倒在地,朝朱由桢和冯君晨都各行了一礼,接着朗声道:“殿下,钱均亭枉顾国法,他拿了兵部与殿下下拨的用于购置军粮的银款十万两,便先贪墨了其中的七万两,接着以余下的三万两收购各州县的百姓储粮,其收购储粮的价格,乃是以永乐七年南直隶大丰之时平准司所收购的储粮价格,与当下时价差以数十倍之多,百姓若有不从,便苛以重罪,或打或拘,不一而足,本来冬尽,多数百姓储粮已然不足,有些百姓为了应付钱均亭的征募,只得向地主或者粮商借贷,其中,又以与钱均亭勾结的粮商肖金明为最,他趁机抬高粮价,大肆敛财,往往百姓一石粮食所获的官府银款,连肖金明家的一碗米都买不到,为了方便,肖金明还直接派人与钱均亭的官差一起,强买强卖,现今正值冬春,百姓家中的余粮,多数都是为了开春准备的种粮以及备至夏收的口粮,但经此一事,钱均亭所辖府县百姓,小康之家,破败凌乱,而普通之家,家中为之一空,而钱均亭不但将拨给他的粮款十万中的大部分尽数贪墨,还多收了粮商肖金明的好处银共计一万二千三百余两。”

“你,你信口雌黄!”跪在一旁的钱均亭浑身打颤,“殿下,下官治下的百姓敦厚善良,与下官最为相善,这个黄之焕也不知道是受了谁的蛊惑,还是与那些乱民早就有所沟通,才要冤枉下官,请殿下明察啊!”

“殿下,诸位上峰,那些百姓虽说家中的存粮被抢掠了大半,但却还未到粮尽的时候,就算是粮尽了,也还有卖妻彀子的买卖,最后实在不行,便就是卖田卖宅,到时候如钱均亭,肖金明之流便又可大赚一笔,而那些良善百姓,无处可走,便只能如今日那些闻香教贼一般,举兵造反,等着朝廷来收拾残局了,以此观之,那些乱贼虽可杀,但朝廷里的有些官员,便更该千刀万剐。”

黄之焕这一通话,说得朱由桢背后发凉,他“腾”地站起,喝问着跪在地上的钱均亭道:“可有此事?”

钱均亭立刻俯身叩首道:“这个都是黄之焕的满嘴胡言,下官是朝廷官员,又是一方的父母官,怎么会做这种事情?这十万两银子下官是按着殿下和部堂的吩咐,如实用掉的。”

黄之焕却冷笑一声,接着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将册子双手高举,道:“下官所言,一字一句皆为实话,不敢有半字虚言,除却钱均亭以外,南直隶十四府四州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他们借助兵祸灾乱,盘剥百姓,贪墨国孥,这是前些日子一位无名的义士将一些与这些官员勾连的商人的账本送到了下官的家中,下官翻查一番,胆战心惊,不敢不据实报告殿下,报告朝廷,而这其中,尤以钱均亭最为贪婪,不但贪墨了部的粮款,还大肆逮捕那些违抗他的百姓,在狱中毒打暗杀,他所逮之百姓,已有二三十人都死在了狱中,钱均亭只是报了狱中不幸而死,实际上是狱卒受了钱均亭的指使,下了毒手。”

朱由桢一脸冷霜,他环顾堂中之人,抬了抬手,一旁的侍从便从黄之焕的手中取过了账本,那钱均亭不知道账本的真假,只是跪在地上,浑身打颤,虽是初春时节,尚有寒意,但是他的两鬓之上,已经满是冷汗。

朱由桢翻了几页,面如死灰,他不做声,便将账本递给了一旁的冯君晨,接着看了看一旁的张子云,问道:“将军在这里,我想请问一句,在军中违反军纪,当属何罪?”

张子云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便立刻答道:“回殿下,当死罪。”

他看着跪在堂下的钱均亭,冷笑一声道:“钱均亭,你是朝廷的命官,是皇祖亲任的官,本来轮不到寡人一个宗室亲王来治罪,但寡人如今不一样,寡人受了皇祖与朝廷任命,为吴王行营统制,节制文武,便就是如冯部堂,张将军一般的人物,犯了国法,便也照样治罪,如今国家危难,你不思报国尽忠,却如此贪墨,为害本府,却是容不得你了,来人,请尚方剑。”

朱由桢话音一落,一旁的侍从便从旁端来了一座剑架,上面放着一柄宝剑,众人连忙跪下行礼,朱由桢也同时跪下,接着向宝剑行了叩拜之礼,复而转身,喝道:“寡人受皇祖与朝廷之托,镇守南京,今日奉旨,知府钱均亭违背军命,贪墨刻毒,世所罕见,今寡人受命,钱均亭斩立决,妻子宗族,流放,奸商肖金明,勾结命官,盘剥百姓,令即刻逮捕,就地正法,妻子宗族不问,两人家财府邸,尽数抄没,充作军资,抄没之事,着江南提督张子云处置!”

钱均亭呆若木鸡,立刻瘫倒在地,一言不发,片刻才想起什么似的,立刻放声大哭道:“下官冤枉啊,下官是奉了殿下的意思筹募军粮,下官不敢了,下官不敢了!”

几个如狼似虎的王府侍卫立刻将钱均亭拿住,架了出去。

朱由桢扫了一眼大堂之中的其他官员,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不敢喘气,“寡人奉命总制江南文武,镇压乱贼,今者闻香反叛,各位不死报效国家,却与贪商勾结,祸乱地方,该当何罪?”

官员们立刻都跪倒在地,连声称罪。

“既然你们都说有罪,”朱由桢冷哼一声,他看了立在身旁的严玉道:“好,既然如此,黄推官所说的十四府四州的诸官,以及南京六部侍郎以下诸官,便数交由南京留守严玉负责清查其有无其他罪行,务必查清。”

“臣领命!”严玉立刻跪倒在地。

不等南京各部的尚书官反对,朱由桢站了起来,喝道:“至于各府州的军政要务,一律终止,等到这些人严公审查清楚了,有罪的,依着大明律定罪,无罪的,便回府州继续任职,寡人亲自为其送行告罪!至于目下各府州的军政,因为目下闻香教作乱,形势危急,就交由冯部堂与张将军二人共同派人暂代,等到行营撤回,既由行营撤销。”

“交待下去,各府州所属各县,也不能幸免,严公也会派员详查,请吏部的言官们仔细看着,若是有什么包庇与借机敲诈的事情,请务必上报于寡人,寡人自有严惩。”

朱由桢这一句,众人都不敢再说,便只能跪下,称赞道:“大王英明!”

“既然如此,交待下去,各官暂退,请张将军所带的武官上来,共议进剿的事情。”

诸官不敢怠慢,便立刻起身退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