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欢紧紧地握着指挥刀,在他的身旁,是第一团的东宁连,第一排的连护旗队的旗手举着东宁连的连旗,站在他的身边。
他们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就被配属在正面,他们刚刚击溃了两阵的攻击,现在正在面对联军的第三阵。
东宁连所有的士兵都沉默不语,他们握着手中的火枪,死死地盯着那些正在缓步前进的第三阵,从战斗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在期待着岛津本部的到来,期待他们等待了许久的复仇。
东宁连的士兵们在统一的步伐下缓步前进,郑欢握着指挥刀呼喊着各种口令,下达着前进的命令。
两阵已经极为接近了,双方的士兵都在各自阵营的指挥官的指挥之下缓缓接近,双方的士兵阵列齐整,一语不发,只有整齐的踏步声回响。
战场上炮火连天,弹丸带着呼啸而凌厉的刺耳声响从连队的头顶上飞过,第一排的士兵甚至清楚地看到炮弹飞入岛津军的方阵之中,被炮弹削掉脑袋的,打碎肢体的,惨叫声,呼喊声,收拢队形的声音响成了一片。
那些穿着斗笠,端着竹枪的足轻士兵们一脸胆战心惊地在武士们的约束之下缓缓地接近东宁连。
双方接近到极近的距离。
郑欢将指挥刀一举,大喊着下令:“停!”
士兵们立刻停下了脚步。
“枪放下!”
士兵们整齐地将火枪放下了肩膀,握枪立正。
双方的士兵几乎都能看清对面脸上的表情了。
那些曾经在东宁村肆虐的倭寇,那些杀死了他们亲人、朋友、挚爱的倭寇仿佛又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的脸上仍然是凶神恶煞的表情,几乎扭曲成一团,口中呼喊着恶毒的语言。
但是,这些来自东宁村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是手无寸铁的待宰羔羊了,他们是东宁连,他们是大明军队,他们是模范军,而这支军队战无不胜,华夏之魂眷顾着他们,就如军旗上的龙星,照耀着三瓣莲花。
“我们是?”
“东宁连!”
“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预备!”
在统一的号令声中,东宁连的士兵们举起了手中的火枪,而他们身后的连队也做好了战斗准备。
“卡卡来!”
在武士统一的号令下,足轻们呐喊着,举着长枪,从防枪木板后猛冲向东宁连面前,他们穿着各式盔甲,从厚重的铁甲到薄薄的纸甲,他们就像是决堤的潮水一样,从堤坝之中奔涌而出,冲向东宁连。
“开火!”
郑欢怒吼着,将手中的指挥刀一横。
枪声纷飞,冲在前面的足轻就像是被雨点打投的枯叶一样,不停地跌倒在地,后续的足轻却然不顾,涌了上来。
郑欢的连队立刻退到了后面开始装弹,然后看身后的连队走到前面开始射击。
整个战场枪声大作,惨叫声,呼喊声此起彼伏,足轻们就像是飞蛾扑火一样,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就算是偶然有接近线列的足轻,也被乱枪打死,受伤的足轻们只要还能动的,都在往后溃退。
但是等到三个连都打完第一轮的时候,武士们已经裹挟着前方的足轻冲到了重新站在前列的东宁连面前,羽箭乱飞,不断有中箭的士兵倒下,长枪足轻尽量想要低近,而东宁连的士兵们则在极为近的距离对接近线列的足轻和武士开火。
在几乎贴脸额距离开火,任何盔甲的防御都是无效的,有几个奔在最前面,穿着涂着红漆或者黑漆盔甲的武士就像是被开了无数窟窿的水桶,鲜血飞溅,他们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在了东宁连的阵地前。
有些武士已经冲到了东宁连的面前,开始挥刀乱砍,想要破坏队形,第一排还没有装上刺刀的士兵挥着火枪抽打,而后排的士兵则立刻开始装刺刀。
“上刺刀!”
郑欢大吼着,他要承担在前排顶住肉搏的压力,使得后排的其他连队完成射击后上刺刀。
东宁连的士兵们得到号令,开始装刺刀,装好刺刀的士兵则挺着刺刀掩护前排还未装好刺刀的士兵后退,在已经装好刺刀的战友的掩护下装好刺刀。
几乎所有的战线都陷入了肉搏战,身披着盔甲的武士同远征军的士兵厮杀成一团,这些身材矮小的武士远不及远征军士兵高大、健壮而富有纪律性,但是他们的身手灵活。
双方厮杀成一片,战场上各阵线都在呐喊,厮杀,各种捶打与肌肉、兵刃的碰撞声响成了一片。
郑欢杀得眼都红了,鲜血已经溅了一身,肩膀上的军服被割破了一块,露出里面的一件链甲,这是每个士兵的标配,在军服的里面都会套一件轻便的链甲,虽然无法防御重兵器,但对付一些刀剑还有小锤还是有作用的,那些冲锋的足轻和武士已经杀红了眼,他们拼命往人堆中挤,希望能够杀开这重重的刺刀阵。
东宁连的士兵们在训练和体格上都站着优势,只要有武士跌倒,就会有人补刀,面对岛津家的士兵,这些东宁村来的士兵们满腔怒火,绝不后退。
身后的各连一直在进行零星射击,当然,更多的是加入了肉搏的士兵。
枪声,刺刀和武士刀的碰撞声,呐喊声,吼叫声,足轻和武士们怪叫着,发出咿呀呜咽的声音。
“卡卡来,卡卡来!”
第三阵最后的武士方阵发起了冲锋,他们吼叫着,往正在厮杀的阵线冲锋,零散的射击击倒了一些,但更多的武士汇入了战线之中。
岛津几乎投入了大部分的精锐,想要在正面强行撕开一个口子。
远征军不断有士兵阵亡,不断有人填上缺口,郑欢已经注意到,担任左翼的中山王家步兵团的第一线士兵已经有零散逃出队列,向两马川河对岸跑去。
作战开始前,刘威少将吩咐过,一旦进攻受阻,是可以稍稍后退以重新整理队形,毕竟他们还有修筑好的胸墙,可以利用胸墙进行防御和反击。
郑欢望向右侧,右翼的第二团似乎也有退却的准备。
他不能退!
这是东宁连的阵地,他们来自东宁村,他们是大明的子民,是华夏的子民,张帅多信任他们,他仿佛又回到了琉球,那次他在总务府见到了他们一直期盼的英雄,就是张帅将他们的久留米村改为东宁,意为东海安宁。
他绝不后退!
即使战到最后一人!
“东宁连,绝不后退!”
郑欢怒吼着,他挥刀砍倒了一个迎面冲上来的武士,接着将他的脑袋劈成了两半,然后纵身一跃,将指挥刀举得高高,冲着如潮水般涌上来的岛津武士们。
“大明万岁!”
他吼着。
“大明万岁!”
东宁连的士兵们怒吼着,接着挺着刺刀向武士们发起了反冲锋,而身后的第二连立刻在连长的指挥下怒吼起来,挺着刺刀开始了反冲锋。
怒吼声,冲杀声,地动山摇,擎着龙星旗和连旗的旗手们冲锋在前,引着所有的士兵发起冲锋,羽箭乱射,擎着龙星旗的旗手中间,他用力抱着旗,不让旗帜倒下,而郑欢则收起了指挥刀,扶住了旗手,那旗手还没有咽气,见郑欢来,也不说话,用尽了剩余的力气将军旗推给了郑欢,接着便任由自己栽倒下去。
郑欢含着眼裂,双手将旗杆一抖,接着猛然举了起来,在空中一扬,染了血的龙星旗瞬间成了战场上最为醒目的标志。
龙星照耀,宛如晨光。
“大明!万岁!”
“模范军!万岁!”
“杀!”
呼喊声震天动地!
左右两翼的各团似乎受到了感染,立刻高高地挥舞军旗,发起了反冲锋,就算是正在退却的士兵也立刻回身加入了战斗。
刺刀闪烁,各团的士兵将冲锋的武士们牢牢地压在了线列之前。
气势凛然,红色构成的线列就如同一面铜墙铁壁,武士们反复冲杀,却无法击破线列,足轻们渐渐不支,他们被刺刀不断驱赶,脱离阵线,只留下他们的武士主人们还在明晃晃地刺刀阵中苦苦支撑。
虽然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在训练和装备上,不要说足轻了,就连武士都比不上远征军士兵,刺刀构成的阵列几乎是重重叠叠地,武士们试图突破,却被刺刀牢牢压制,毫无反击之力。
战斗已经进行了快两个时辰,阳光洒满了两马川,战死者的尸体越来越多。
“咚咚咚咚!”
急促而猛烈的鼓声响起。
那是总攻击的信号。
“大明万岁!”
“模范军万岁!”
“前进!”
“前进!”
预备队都开始发起进攻,他们已经装好刺刀,迅速渡过了两马川,逼近正在激战的阵线。
郑欢感觉就像是被什么附体了一样,拼命地举着旗向前,他觉得自己脚步轻快,他挥舞着军旗,任由龙星飘扬,敌军弓箭手也在不停房间,他身边的卫兵和副官都有被直接射倒的,但是那呼啸着的冰冷箭簇却像是长了眼一样,从他的身边穿梭而过,却没有一支箭都射到他。
他和进攻的团一起,不断冲锋,压着岛津军且战且退,岛津第三阵很快就被淹没。
溃散开始了。
失去斗志的足轻和武士不断脱离阵线,整个第三阵都在慢慢崩溃,先是阵线的一脚,接着便是部阵线,那些足轻和武士们就像是满山乱跑的兔子向着两马川的四面八方溃散。
溃散一旦开始,就很难止住。
不到两个时辰,三阵溃散,联军的士气几乎跌到了低谷,他们完没有要救援第三阵的想法,开始收兵往密林里撤去,只留下第三阵的足轻武士,成为远征军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