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1618:燎原 > 附录 帝国海军的初期

附录 帝国海军的初期

书名:1618:燎原 作者:闪烁的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05

*** 海军前夜

历史上,大明帝国的海军的第一次造舰高峰在明太宗年间,帝国在南方建造了史无前例的庞大舰船,并建立起了庞大的海上舰队,舰队通过七下西洋的宣誓保证了帝国海上利益,而用以维持帝国海军的军费首次超越了同等规模的陆军,庞大的舰队标志着帝国对于海洋的野心,但最终因为庞大的海军军费支出引起了朝廷的极度不满,最终舰队计划终止,大多数的船舰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而最终被停止使用或者停在港慢慢腐烂。

郑和舰队的悲剧预示着帝国海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强有力的保证,由于帝国缺乏海上的敌人,帝国仅仅维持了一支沿岸海军的规模来维护帝国的海上权益,这只舰队被严格控制规模,大型远洋船舰的建造被认为是极为不适当的,研究帝国海军雏形的专家们认为,明代没有庞大的海上贸易需求,帝国在整个东亚的声望足以保证帝国在海上的权威,尽管如此,帝国海军还是保持着一支由福建、广东诸地的水师船队组成的远洋舰队,他们负责清剿流窜的海盗,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但即便如此,这支远洋舰队也并没有经受多少考验。

在15世纪到17世纪这漫长的两百年间,大明帝国的海军几乎完没有发展,其外在的因素就是帝国缺乏足够的海上威胁,帝国内部也缺乏足够的扩展海军的动力,相反,海军意味着大量国库的投入,这对于大明帝国当时每况愈下的财政,是极为恐怖的一笔开支,在早期帝国都无法维持一个强大的海军,在中晚期帝国就更不可能维持这样一支舰队,这导致了帝国在万历朝鲜之役之中未能完歼灭倭国的部舰队。

在这种状况下,海军训练废弛,船坞得不到妥善的维护而遭到废弃,帝国海军萎靡不振,毫无生机可言,而在同时期的欧洲,则正是海军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机,通过开辟远洋航线,他们积累了航海和造船技术上的经验,他们正将数学以及机械设计的成果逐步应用于海军建设之上,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海军技术的储备上,欧洲人正在超越当时的华夏。

到了17世纪初叶,帝国的海上权益基本是由那些下海的华夏子民们维护的,他们是大明最早的海权主义者,他们聚集在帝国的东部沿海,建立起零星的海上基地,购买或者建造船只,通过武装货船,资助建造新式的舰船来扩大海上力量,并最终形成了足以抗衡当时西班牙的远东舰队的实力,并且和西班牙形成了在海上的抗衡实力。

登州商会和龙威号

1618年,在凌雨柔和李旦的倡导之下,登州商会建立,这个商会的宗旨在于扩展贸易,保护大明商人在陆上、海上的基本权益,其中,当时还是登州卫一个千户的张子云首先提出了制海权的基本雏形,并向李旦和凌雨柔介绍了控制海洋航道的巨大作用,这些话很可能打动了凌雨柔,据当时还并没有对张子云产生好感的柳依依在听闻张子云的这些话之后对这位狂妄的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这一向被研究柳依依的学者当做是爱情萌芽的开始,而一些有关张、柳二人其实在天一镇时候就产生了感情的非主流的一些作家和家对这个观点不屑一顾。

总之,在张子云的力推动之下,凌雨柔开始建造了后来成为登州海军船坞主体的甲号船坞,这原本是大明登州水师的其中一个废弃的船坞,在花费了近两个多月的改造之后,该船坞建成,随即,帝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列舰之一——龙威号正式开始了建造。

有关海军史研究的大部分专家相信,龙威号的建造是由张子云推动的,但是根据一些私人日记的记载,尤其是龙威号的主设计师,英国人格林的日记记载,龙威号开始建造的时候,张子云并不知情,根据日记中的记录,他“有一天,凌姐带着她的未婚夫来参观这艘庞大的战舰,我极为惊讶,这位未婚夫相当的博学,他和绝大多数大明的人不一样,他似乎对于这艘战舰有着足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事后,我对雷斯卡,这位名为张子云的大明人,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格林日记》P102)

这本日记现在保存在登州商会博物馆之中,关于凌雨柔和张子云的传奇爱情故事似乎并没有影响海军史专家们对于龙威号的推测,至少主设计师格林就是由雷斯卡推荐的。

龙威号对于当时整个大明甚至是整个世界来,都是一个庞大的火力怪物,这艘超级巨舰达到了二等战列舰的武备水平,船装备了整整92门火炮,这些火炮后来都换装了用杨氏钢改造的梅箜一式舰载加农炮,三层炮舱的设计在现在看来都有些冗余和浪费,实际上,自从龙威号服役开始,底层炮舱基本没有打开过,即使在后来龙威所经历的战火之中,底层炮舱因为设计的问题,在战斗之中都不会轻易打开。

龙威号的设计是如此糟糕,她在航速和适航性方面的差劲表现就连他的主设计师格林自己都感到“这真是一件糟糕的残次品”(《格林日记》P214),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战列舰之一,东亚地区包括西班牙远东舰队的舰船都无法经受住她的几轮炮火齐射。

龙威的意义,用海军史的法,“这艘船在设计上并非是第一流的,但是她对于帝国海军有着绝无仅有的作用,她的建造过程当中,一大批设计师跟随主设计师完成了许多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的设计,培养了帝国历史上第一代舰船设计师,为帝国后来的舰船设计理清了方向,同时龙威号的建造也为帝国培养了一大批工匠,他们将在未来为帝国海军的发展做出极为杰出的贡献。”(《帝国海军史》严俊、黄道益等著 P78)

龙威号的建造速度超越了后来的“威”字级战列舰,虽然她最终没有赶上琉球海战,但是萨尔浒战役结束之后赶上了接回参战将士的行动,并且于年中加入了登州舰队。

登州舰队

张子云在晋升为登州卫指挥同知和备倭游击的同时,正式提出了登州舰队的概念,“海军”一词也正式出现了历史的词汇之中,并且获得了新的含义,在登州商会的经济支持之下,张子云和雷斯卡分别在登州、那霸的船坞之中开始建造一些更能够适应战争态势和东亚海况的新式舰船,初期的造舰计划与后世的庞大造舰计划相比相形见绌,但是这毕竟是在登州商会的支持下开始的,也可以称之为最早的造舰计划,“它的意义在于,是时候需要一个海军委员会来统筹海军的建设了,这个不到二十艘军用船只的造舰计划与未来动辄百艘的超级计划相比,意义重大”(《帝国海军史》P92)

登州舰队最终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开始组建,由于张子云忙于辽东的战争,舰队计划主要由雷斯卡以及他的副官杨诚远联合进行,他们按照当时英国舰队的编组习惯编组了这支海军舰队,其旗舰为龙威号,舰队里包括两艘五等战列舰“超远”“威远”,以及十一艘新式“博望”级快速巡洋舰,这支海军舰队远远没有西班牙无敌舰队那样的规模,但是这支舰队足以击溃当时东亚所有可能的对手了。

登州舰队的组建是新式海军舰队编组的第一次尝试,其意义不亚于模范军对于新式陆军,海军的指挥体系被换成了完的西式,舰队提督,参谋长,舰长,副舰长乃至于水兵,海军陆战队,这对于当时大明其他地区的海军来,这只舰队完是新的,而这只舰队则为海军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模板,通过登州舰队,海军训练了大量的军官和水手,他们为即将到来的新的帝国海军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节选自《中华海军史》陈绍宽海军元帅主编***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