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1618:燎原 > 第六十七章 京师夜访

第六十七章 京师夜访

书名:1618:燎原 作者:闪烁的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05

*** 大雪覆城,雪已经下了几天几夜,北风呼啸,京城的天气极为寒冷,尤其是深夜,寒风尤烈,几如刀绞一般,此时已近子时,门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大概是无人会来拜访了,府里的少爷姑娘们大概都已经进入梦乡了,只待老爷的访客离开,便可以收拾门板,插栓睡觉了。

哪知刚想打个盹,便听得门上的窗传来“咚咚”的敲击声,那声音又急又重,在夜里也是回响激烈。

“哪个狗儿子半夜出来找死啊!”

门房低声咒骂了一声,接着便从自己的炕上翻身起来,他凑到门窗前,拉开窗,朝门外探了两眼,想看看哪个不识趣的深更半夜来敲兵部尚书府的大门,也不看看是什么时辰了。

“哪位?”

从大雪纷飞的夜幕中走出了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青年官员,旁边还跟着一个提灯的厮,气死风灯上还写了一个斗大的“冯”字,两个人满身落雪,显得极为狼狈。

“在下兵部给事中冯君晨,有要事求见尚书大人,望请通传一声。”那青年官员双手抱拳,行了一礼,接着从自己的怀里取出了名帖,双手递到了窗之前。

门房自然不敢怠慢,毕竟是六部官员,不敢随意应对,他赶紧双手接过名帖,也不打开,然后赶紧走到了门前,拉开门闩,打开了门,一阵冷风立刻卷着雪花席卷而来,他冲着冯君晨弯腰施了一礼,接着躬身将冯君晨迎进了门。

两人进屋,门房关上了门,这才来抱拳施礼,接着道:“冯大人来的不巧,我家老爷正在会客,若冯大人身有要事,就烦请冯大人暂在此处歇息,待大人会完客,的再去通报。”

冯君晨正脱下斗篷打雪,闻听门房这么一,便将手中的斗篷递给了旁边的厮,问道:“这等时辰,尚书大人这还有客人?”

那门房心中暗道,你不也是大半夜来这里吗?嘴上自然不能,只能笑着搬来了一把藤椅,接着道:“这的就不知道了,这位先生来了两个时辰了,我家老爷吩咐的,这位先生未走之前,其他访客都需等着。”

冯君晨脸上疑惑了一下,便笑着抱拳向门房施礼道:“在下知道了,有劳了。”

那门房也不多话,便点头弯腰施礼,接着便将名帖放在了自己的书台之上,冯君晨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那件棉衣,端端正正地坐在了藤椅之上。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候,便听到外面传来踏雪的脚步声,那门房机警,赶紧开门去迎,冯君晨便也跟着起身出了门去看。

从雪幕之中走出两个一前一后的人,前面是厮打扮,挑着灯引路,后面的则是一个五十岁年级的老头,身形颇为高大,做书生打扮,头上还戴着一方软巾,一张宽大的国字脸,目光炯炯有神,剑眉微张,颌下的那缕长须直及胸,经过主人的仔细打理,长须极为工整,仿佛如长戟一般,在这雪夜之中,尤为显眼。

冯君晨看他从夜中走过来,只觉得这人颇为眼熟,只是一时半会不知道在何处见过,待到看清楚那人的五官棱角的时候,那人却也看见了他。

“唷,这不是文荀吗?”那老头一声招呼,立刻冲他走了过来。

“恺阳先生!”冯君晨登时惊呼起来,立刻走上去施礼。

来者正是冯君晨的旧相识,孙承宗。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直隶保定高阳人氏,乃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后来周转去了边关教授学业,虽然官场不顺,但是在边关摸爬滚打十数年,比那些个高高在上的朝廷官员们多了许多务实。梃击案发生的时候,孙承宗正在大学士吴道南家中做客,大学士吴道南因此以此案询问孙承宗,孙承宗便出了那个著名的只查主犯,不问根源的法子,后来的事情便都依着他的方法处理的,那个时候,冯君晨便与他有一面之缘,只是彼时交流不多。

两人再见的时候是孙承宗去南京的时候,因为梃击案的事情,孙承宗登门拜访冯君晨,两人仿效当年苏轼王安石钟山之游,作为梃击案中一个策划一个提供解决方案的人,两人相互唱酬,谈古论今,谈论起朝廷之内的事情,颇多共鸣,最后引为知己,成了忘年之交。

不过在那之后,孙承宗便因为万历四十五年主持应天乡试时在考题之中妄加自己的语录遭到朝廷弹劾革职。只不过承宗在朝中的人缘颇旺,最后并没有问以重罪,冯君晨自从到了京师,曾经托人询问过他的住处,只是自己这些天事情极多,不得空闲,却不料今夜在此地见到。

他打量了一番孙承宗,虽然南京一别,已经数年,但是精神风骨越发俊朗,倒不如比之当初,更是潇洒了,心内感叹果然是当世人杰,自己自认为才能见识不输于彼,但是这份风骨老练,自己实在是比不上他。

“文荀数年未见,依然风采潇洒不减当年。”孙承宗也是笑着抱拳行礼。

“南京一别,一晃经年,恺阳先生比之当初更显风骨了。”

孙承宗听他这么一,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道:“当年文采傲物的江西俊才,在这官场混迹久了,这见人话的本事倒是长进了许多,这可不是我认识的文绝东南的冯文荀啊。”

“这要是换做别人,怕还真是见人鬼话,但是恺阳先生可当得起风骨二字。”

孙承宗立刻大笑起来,接着又看了一旁的门房,见他双手捧着冯君晨的名帖,便笑着道:“文荀,老夫可否借观一下你的名帖。”

冯君晨自然不会拒绝,便朝身旁的门房行了一礼,那门房会意,便恭恭敬敬地将手中的名帖交给冯君晨,冯君晨也是双手接过,回礼之后,便将手中的名帖交给了孙承宗。

孙承宗双手接过他的名帖,接着打开仔细看了一眼,笑着道:“果然不愧是江西第一才子,这一手苏楷,当时之内,若论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了。”

他又看了眼名帖里的内容,脸上笑意更浓道:“兵部给事中,官微言重,好,好,好。”

完,孙承宗笑意绵绵地将那封名帖递还给冯君晨,笑着道:“今夜文荀来见尚书大人,莫非是为了辽东的事情?”

冯君晨顿时哑然,他看了眼孙承宗,不知道是承认好还是否认好。

孙承宗也不追问,接着看了看身后那偌大的府宅,叹了气道:“文荀,你的心思是好的,只可惜的是,你只一个人来,这辽东的事情,就算是尚书大人,都做不了主,你这议论的,可是内阁里的事情,是中堂和各位部堂大人议论定下的事情,是圣上定下的事情,这种事情,十几个给事中联名还的过去,这一个人,我只怕是独木难支啊。”

冯君晨顿时五味杂陈,他并非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所在,只不过现在的朝廷上下,为了官位礼仪这样的东西抡拳伸腿的不计其数,但是敢真正犯颜进谏的寥寥可数,冯君晨本来是想联络几个心学门徒的,但是都无一例外被以此事不可能成功而拒绝,一个个置身事外,不愿掺和。他自己也知道其中的关节,也知道现在这朝廷真正关心时事国家的没有多少,但是思来想去,自己终于过不了自己这关,便一个人独身前来。

这一路上,车马颠簸,风雪交加,冯君晨坐在车里是又哀又怒,哀的是国家开科取士三百年,取得都是些利己私欲之人,怒的是这些人自称孔孟弟子,却都是些顽固透顶,酸腐陈臭之辈。

孙承宗看了眼冯君晨,自然也知道他的处境,他叹了气,接着道:“文荀,辽东的事情,不是一般人所能左右的,杨经略若是论起文采理政,自是高手,可是若是谈起这兵事,恐怕也只有些书上的见识了,当年在朝鲜便是如此,虽有谋略,但是不知变通,临阵之时缺乏机变,这可都是要害。朝廷里明白人多得是,只是大家都觉得这建奴不过是些边地蛮荒,闹不起什么大动静。”

冯君晨看孙承宗也是一脸无奈,顿时明白他今夜为何会出现在兵部尚书府上,杨镐出任辽东经略以及在辽东的策略,兵部反对的意见最多,想来是因为孙承宗在背后谋划。

不过看孙承宗言谈之间是无语,冯君晨也明白他今夜的结果了。他看了看手中的名帖,又看了一眼身边的门房,今夜就算是见到了尚书大人,恐怕也只能是无功而返。其实他心里早就明白自己力有不逮,内阁那些部堂们是不会听一个给事中的话的,只不过关乎大军生死,自己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言不发吧。

不过正如孙承宗所言,自己就算是见到了尚书大人,尚书大人也改变不了首辅中堂的决定的。

“叨扰了,”冯君晨双手抱拳,冲着一旁的门房行礼道:“今夜夜深,在下便不打扰了。”

门房自然是得意不过,反正这两人所的话,与他无关,他只知道,这两人早点走,自己才能早点歇息。

冯君晨看了一眼孙承宗道:“恺阳先生,咱们出去再。”

孙承宗会意,两人向门房告辞,孙承宗拿了自己的披风毡帽,带着厮,和冯君晨一行一起出了门去。***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