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1618:燎原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京之行

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京之行

书名:1618:燎原 作者:闪烁的云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1:05

*** 车马缓缓行着。

张子云坐在车中,看着眼前的两个穿着轻纱的少女,车内明眸闪烁,美艳芬芳,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这都是不可多得的香艳场景,与外面冷酷无情的现实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张子云随手将放在一旁的书拿了起来,相比于现代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而言,古人的方式就少了许多了,除了寻欢作乐以外,便是读书了。若是饮酒作乐,他又不是豪饮之徒,若是寻欢,雨若这次跟着,便就是要来监视他,怕他到了南京,上了秦淮河的花船之后,便迷失了本性。

“这淫贼若是没人看管着,怕是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呢?姐姐你放心,我提着剑去,若是他做了些辜负姐姐的事情,我便一剑刺了他。”

之后的路上,她便一直和张子云同乘,除了晚上休息和张子云需要方便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如影随形地跟着,一路上莺歌燕语,有时还像没事人一样,穿了个轻纱薄衣便在车中和照顾张子云起居饮食的柳依依欢笑,完把张子云当做空气一般。

为了路上安方便,雨柔做了许多准备,为了不透露消息,张子云扮作凌家的客商,依依和雨若则是雨柔安排的代表,随行的除了张子云的亲兵以外,都是凌家的干练中人。

香车美人,游山玩水,若不是一路上张子云遇到的变故,这本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旅行,后来为了再避免出现之前遇到的情况,依依改变了计划,张子云便再也没有机会离开马车了。

他也只能把这空闲的时间都花在读书上。

马车行的非常平稳,张子云悠闲地读着手中那本题为《原政》的册子,在现代他也算是读过许多古文典籍,个中道理也了解许多,有时候他总是感叹古人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并不差于现代人,也常常感叹许多典籍在兵火战乱之中散佚,亦有其他原因造成的古籍的毁坏,例如满清在修撰《四库书》的时候,将以修撰为名搜集的典籍古书,凡是不利于思想控制和统治的都付之一炬,使得晚明以来中国思想之成果,大多毁于一旦,以至于后世之人只能依靠考古,私人藏书亦或者存于海外的孤本,方可一窥其精要。

所以身处这个时代的好处之一,便是张子云可以看到许多未被满清禁毁的书籍,这本《原政》便是其中之一,原,在古文之中,代表批评,原政,便就是批评政治的意思,乃是直指朝政弊端,批评当朝政治的意思,类似于后世的政治批评册子,在晚明时期,因为朝政日渐衰弱,针毡时弊,批评朝政的文章书籍层出不穷,其中多数,都是粗鄙无知,见识浅薄的书生之言,但这其中,自然也有分析透彻,论断精当的文章,《原政》便是代表。当初雨柔推荐给张子云的时候,他还不以为意,后来看了一遍之后又忍不住看了第二遍,除了日常之外,这本书便是他的最爱。

“至于政者,关乎国家生死,百姓福祸,天地之盛衰,故不得不心万分,以求完,行政者,乃行正事而为天下也。故圣人教训:名不正,则言不顺。国家不正,则官不正,官不正,民何以正自出也?今天子授天之命,为万民首,当以正自立。官吏代天巡狩,为四方牧首,养育子民,教化百姓,亦当以正为重。

何以为正?天子为万民计,官吏为朝廷计,百姓为国家计,不论文武,不分东西,务实而避虚,行大德,除计,上下同体,左右同心,则国家振兴,朝政清涟,不过翻覆事而已。

然今者朝堂国家,上下汹汹,四方之臣,天子之右,以唇舌定是否,以名利定善恶,所谓理教儒者,摇唇鼓舌,言必称孔孟大义,论必为国家百姓,言者高,和者众,而附身行事者,何其稀矣。然天下之间,皆称言者之明,而不论行事,噫,此国之大不正也。”

作者几乎是一针见血地批评了大明内外的问题,朝廷上下的人,空话的人太多做实事的人太少,这原本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一堆空话的人去攻击做实事的人,这问题就太大了,不仅如此,文章中连着天子到官吏百姓都给批评了一顿,因为造成这种原因的,到底,不仅仅有皇帝的纵容,百姓们被人诱导,盲目跟从空话者也是造成当朝舆论不利实事的原因。

当然,这里的百姓并不是指那些张子云之前所见的饿殍,那些人,恐怕没有心思去关心这个,他们更多的只是需要一个安心立命之地和一碗饭,他们需要有人带领他们去反抗,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而不是亦如之前的朝代更迭,因为那样做的话,只不过救了一群饿殍而去制造另外一群饿殍而已。不过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如此的清醒,大多数农民起义一旦得势,往往会被上层变为夺取政权的工具,而这些人,限于时代,都只能是重新建立另外一个压迫体系而无法变革社会,所以才有诗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张子云翻看卷首,传来点点的墨香,在题目下方,则书着作者的名姓——孤室主人。想来也是个极聪明的人物,可惜的是不在当权,而那些在当权的人,要么是真糊涂,要么是假装糊涂,眼看着国家大事一塌糊涂而无所作为,也难怪惹得严玉一肚子不爽。

张子云微微地合上双眼,大明的这盘棋,几乎是当政的那几个人闭着眼活生生地下成了死局,任凭有心人如何指点解救,都无济于事。恐怕就算是来几十个严玉,也不过是强行灌上一气。此时的欧洲,已经一脚踹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而在这遥远的东方,大门的门缝虽然也打开了点,但是大明却只是闭着眼,在门乱走着,即使有人在门内声嘶力竭地在门大喊着进来,但是对着一个蒙着眼,捂着耳朵的人来,却是毫无用处。

这也是张子云为什么会对改变大明缺乏信心,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无数人去做的事情。庞大的帝国,辽阔的国土在过去的那个时代给华夏带来了无数的荣耀和伟大,但是在时代的变革之时,却成为前进的沉重枷锁。

“吱呀——”马车突然停下,还没等张子云起身询问,车外便响起了车夫的声音。

“姑爷,前方已能看到南京的城墙了。”

车门打开,随行的亲兵们已经搬来了下车的台阶,张子云从车上走下来,接着又转身扶着依依和雨柔下车,接着几步走到了队伍前面。远处,那座繁华南都的城墙在碧空青天之下,傲然屹立。

举目远视,碧蓝的天空之下,万里晴云,夏日凉风习习,那座巨城的城墙就这样横亘在他的面前,大道笔直,一直延伸到那座巨大的城墙之下。

南京。

秦淮汇聚之处,东南形胜之地,王气汇聚,金陵风华,这座千年古城用另外一个视角让张子云了解到她的伟大和美丽。

巨大的城墙像是一道极为强力的臂膀,将这座繁华南都护在其中,夏风猎猎,吹不散千年风华,云聚云散,道不尽悲欢离合,这座城市的荣耀与伟大仿佛就在眼前。

他突然之间觉得历史与现实在这久久的震撼之中变得极为模糊,他仿佛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夹缝之中,观望着这个伟大帝国的南都。

在这座伟大的城市之前,他似乎是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拼命延续帝国的千万般光荣,这种帝国的荣光仿佛璀璨明珠,在无尽的黑夜之中,也依然迸发着无尽的辉光,能让这种荣光延续千年,不正是一种自豪和光荣吗?

夏风吹拂千年,他第一次见识到了这座城市的伟大,没有高楼大厦,只有巍峨的城墙,在历经风雨之后依然不变。

文明之所以伟大,并非人物,而是文明本身。

“出发吧!”

张子云转过身,他和身后的两个女孩相视一眼,接着摆了摆手。***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