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是男儿当卫国 > 第277回 锦江浮桥

第277回 锦江浮桥

书名:我是男儿当卫国 作者:沃土456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9:25

李行当时全身鲜血染透,就像血人一样,他却说:“胡说!再撤就撤到湖南去了。老子死也要死在江西!死也要死在上高!!”

排里面战士伤亡很大,几乎打光了,李行亲自操纵重机枪扫射。日军集中各种武器攻击李行的重机枪,子弹如雨点一般飞过来。

李行顾不上躲避,用机枪猛烈扫射,毙伤了三十来名敌人,日军见状慌乱的退了下去。

突然,一串子弹飞来,李行的胸部也被一发毫米子弹击穿,血从后面喷出几米远,人也倒下了。旁边战友们赶忙扶住他,拿出一个急救包要替他包扎!

李行却用力推开战友的手,说:“我不行了!别浪费了!我们一个排也就这么几个急救包,留着给其他伤员吧。这就算我最后报效国家一次了。”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壮烈殉国了。

机枪排还活着的官兵,被李行的英勇所激烈,全排誓死守住阵地,再没有一个人说撤退。

就这样,华阳始终控制在74军手中。

李行殉国时,年仅0岁。

这个木本中队长,还想着和徐大的空军进行空中格斗?徐大才不上他的当呢,和日军的飞机拉开了一定距离,进行导弹攻击。不一会儿,又有4架零式飞机被j-0战机的导弹击落。

这个木本中队长一看,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被中国空军击落了8架战机,再打下去,老本就要输光了。况且也需要回去装弹,立刻一声命令:“立刻返回,装油装弹。”

他那剩余的架战机本来就不想打了,听到这个命令,立刻调转机头,向着他们的基地飞去了。

日军航空兵的威胁暂时解除,华阳的情况总算是稍微缓和了一步,韩行的心里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看到57师的情况,韩行的心里,又像一座山一样地堵得难受。

57师正面临着4师团正面强敌的进攻,可后面的锦江石桥在日军的反复轰炸下已经彻底报废了。桥面被炸成了几段,就连步兵通行也过不去了。前方需要往后方运送伤员,还需要弹药、给养,后方需要对前方进行支援,没有了锦江石桥,就等于断了57师的后路。

石桥修复起来太麻烦,不如重新架设一座新的浮桥更快更省。浮桥就是集中所有的船只,在锦江两岸排好一溜,船只上驾上木板,利用船的浮力,又能成为一条新的运输线。

74师也出动了一个工兵营去重新修建新的浮桥,可是凭着几百个人,去建设一座几百米长的浮桥,势单力微啊。

那时候的工兵营,不像现在,都是现代化的,一座浮桥,汽车把搭桥的各种器材卸下后,一座浮桥眨眼就成。那时候都是豁着人员上啊,效率显然差着不是十倍八倍。

韩行对侯大山说:“侯团长啊,司令部就有你坐镇了,我和刘致远看看桥去。”

侯大山有点儿着急:“韩司令啊,你在这儿坐镇,我去看桥不行吗?修个破桥,还用你去吗?”

韩行说:“不要小看了一座桥,它可是战役的关键啊!要是不尽快地修好桥,57师也就撑不住了。”

刘致远也愿意和韩行一起去,他早就对待在司令部里烦透了,对侯大山说:“侯团长啊,就麻烦你在这里守一会儿吧!修桥真的很重要。”

侯大山又朝着刘致远来了:“我说参谋长啊,是不是你早就在司令部里待烦了,也要跟着韩司令出去透透气去呀。你倒是舒服了,我可是在这里又不得劲了。”

韩行和刘致远赶紧到锦江石桥的地方上去看看。临走时,情报处长潘小安也跟来了,他在刘致远的耳朵边上,悄悄地说了几句话。

韩行也在竖起耳朵听着,只是听着潘小安说了“黄贤度,瞿文渊”两个人的名字。

这个黄贤度,韩行听王耀武提起过他,是上高县的国民党县长,必要时,可以找到他请求帮助。这个瞿文渊没有听说过。

对于自己的结拜二哥,背着自己说话,韩行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对潘小安说:“潘处长呀,有什么事还用背着人说吗?我还是外人吗?”

潘小安早就和韩行结拜成了把兄弟,大哥赵洪武、二哥潘小安,三哥倪时迁,四哥韩行,五妹王秀峨。但是潘小安早早地入了党,成了党的人,韩行由于军统局的身份,一直被党审查着,还是个党外人士。

虽然是把兄弟,韩行又是自己的上级,但是党内的机密,也不能告诉他。所以潘小安有点儿尴尬地说:“我和刘参谋长说的都是私人的事情,不好对外人说。”

韩行心里明白,真要是私事,潘小安倒是对自己无话不谈了,肯定又是党内的秘密。但是既然潘小安不愿意告诉自己,自己也就不再再问。

其实,刚才潘小安对刘致远说的秘密就是:“上高县有党的组织,必要时,可动员党的组织,支援上高会战。”

韩行、刘致远,还有潘小安,有警卫连保护着,很快地到了锦江大桥。几百米宽的江面上,74军的工兵营正在忙活着,不时地有一艘艘的小船从上游下游驶来,这是工兵营紧急调动的上高县的渔船。

宽阔的江面上,一个小小的工兵营显得人员是十分的单薄,要是这样的修法,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修好浮桥啊。

韩行的心里不禁着急起来,对刘致远说:“参谋长啊,这样太慢了啊,要不,调动我们剩余的南征军,帮着前来修桥。”

刘致远对韩行说:“再等一下,我们的南征军还要打仗。上高县的民众不会坐视不管的。”

“时间不等人啊,要是再等下去,黄瓜菜也凉了。”

韩行正在说着,忽然从上高县城的方向,走来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有的扛着竹子做的担架,有的扛着门板,有的扛着床板,有的拿着铁锨、木匠等工具,向着锦江大桥的地方浩浩荡荡走了过来。

韩行心中大喜,高兴地对刘致远说:“上高县的民众终于出动了,他们来帮着修桥,这个桥就快了。人心齐,泰山移啊!”

不一会儿,这些人来到了锦江大桥,领头前来的正是县长刘贤度。

刘贤度一眼就看上了,在众军官当中簇拥着一名年轻的军官,赶紧上来握着韩行的手说:“我是上高县长黄贤度,有事请长官训示。”

此人三十来岁正当年,身穿长袍,显得十分的朴实、精练。韩行首先上去和他握手说:“我是南征军的韩行,感谢上高县的民众,前来支援修桥。王耀武将军也提起过你,叫我有事找黄县长。还没有找,黄县长就亲自领着民众来了。”

黄贤度也紧紧地握着韩行的手说:“我们上高民众,早就盼着南征军的到来。”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满含着一种亲热、期盼的神情。

“不才黄贤度,支援军队修桥,实在是我们上高县份内的事情。在此,我再次向韩司令保证,一是保证担架队、运输队跟上去。保证弹药、军粮及时运到前方,伤员及时运到后方。二是保证电话畅通,前后方交通无阻。三是保证后方安全,防止汉奸放火、投毒和其他破坏活动。”

韩行听后大喜,说:“黄县长所做的贡献,非是一个团两个团所能完成的任务。”

黄贤度又给韩行介绍了一下县政府的几个工作人员,其中一个是民政科科员瞿文渊。

这时,上高县的民众在县政府有关人员的指挥下,热火朝天地干开了,有的人协助着工兵营修桥,更多的船只从水里调了过来,无数的民众上去帮着推船、紧固,上木板。

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好办事。没有多长时间,一座浮桥已经建好。

县政府的有关人员,带领着群众,冒着乱飞的子弹,带着运输队上了浮桥,给前方的弹药和军粮又送上去了,然后从前方撤下了一批批的伤员。

韩行观看着这场人民战争的宏伟场面,心里也引起了一番止不住的激动。整个的上高县,在战火的动乱中,还有1万人,可是在这1万人中,县政府就动员了将近4万人前来支援前线战场。

真可以说是除了老弱残疾走不动的,绝大部分只要是能动弹的,都来参加这场战争了。

韩行是懂历史的人,曾查过黄贤度的资料。江西省,就是国共联合抗日后,也在进行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198年,黄贤度的身份还是江西保安团第1团政治指导员,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名地下党员,受江西八路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的单线领导。

199年月4日,也就是南昌保卫战中。庐山前线第19集团军罗卓英打电话给参谋部值班参谋说:“我们要撤退了。新四军驻赣办事处有4辆汽车,让驻百花洲宪兵第8团团长,派一连宪兵,以征用其4辆汽车为名,把办事处干掉。”

黄贤度在保安处,听到了这一绝密消息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自己的单位政训处,不停地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联系,接通电话的时间已经是晚上11点钟,接电话的人说,黄道已经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