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是男儿当卫国 > 第258回 王耀武的74军(二)

第258回 王耀武的74军(二)

书名:我是男儿当卫国 作者:沃土456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9:25

现在中国仅有4个攻击军,其中个在西北,只有个在西南。其中一个是杜聿明的第五军,这个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因为第五军的装备远远强于其他部队。剩下的一个名额,在74军和18军里面选一个。

相比起来,18军是中央军的元老军,也是委员长最器重的爱将陈诚起家的部队,资历远比74军要厉害。比起战绩,18军也是威名赫赫,以前的不谈,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也都有很好的表现。

不过,相比起来,显然我们74军更胜一筹,18军因为是中央军主力,一度入川拱卫陪都,实际作战就少了一些。委员长经过仔细思考,最终认为74军更有资格成为这支攻击军,所以不顾爱将陈诚的面子,亲自将74军定为攻击军。”

韩行听后大悦,高兴地拍了拍掌,对王耀武说:“可喜可贺,这个喜酒更要喝了。”

侯大山听了也是十分的高兴,跟着韩行鼓了一下掌,74军的装备大为提高,这就为上高会战奠定了良好的实力基础。

刘致远听了勉强地拍了一下掌,心里却有些不大高兴,这个74军本来就够厉害的,再改成了攻击军,装备一加强,说不定在以后的战争中成了敌人,那就更不好对付了。

韩行又问:“增加了一个炮兵团,都有多少火炮?”

王耀武高兴地说:“增加的这个炮兵团,有115毫米榴弹炮4门,毫米野炮8门,7毫米反坦克炮4门,全是苏式装备。”

韩行想,和一个日军师团下辖的炮兵联队有6门野炮、山炮相比,自然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和南征军相比,也是差了不少。可笑的是,中国最强的所谓攻击军的炮兵,还不如日军一个普普通通的乙种师团!

但是,这已经是不错了。

“那么,轻武器呢?”韩行又问。

“轻武器是,包括索科洛夫m1910水冷式重机枪5挺,这是马克西姆重机枪的苏联翻版,还有dp型轻机枪70挺,这大大地增强了74军的战斗力。”

韩行听了点了点头,武器虽然不是决定的因素,但也是重要的因素,74军成为了攻击军后,战斗力又增强了好大一截。

对于74军是怎样治军和管理军队的,韩行的心里确实是有一个很大的疑团?

吃完了饭,韩行对王耀武说:“王军长啊,听说你治军有方,我们南征军能不能学习一下你们的一些经验,回去以后也好推广一下。”

说到了治军,王耀武摇了一下头说:“我哪有什么治军经验啊,要说治军,还得向你们南征军学习啊。不过要说到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的。如果你们不嫌累,那走吧,我就领着你们转一转,先看看我们的基层部队,看看我们的工事。”

韩行听了十分的高兴,就是要看一看74军怎样修筑的战地工事。由于工事比较远,需要乘车,韩行只带了司令部的人员和吴小明带着一个警卫排,跟随前往。

韩行和王耀武坐在一辆小车里。王耀武对韩行说:“我们已接到罗卓英总司令的命令,要求立即加固和增加现有的野战工事。”

韩行一路上看到,74军备战的气氛浓烈,到处在修工事,到处在构筑防空设施。

不一会儿,上高城的一处野战工事到了,王耀武领着韩行的这些人下车参观。

韩行看到,工事以暗堡为主,明堡为辅。明堡只驻扎着少量部队,主要是吸引日军进攻,而暗堡才是防御主力。暗堡修筑上,务必保证每一个阵地都有正面射击,侧面射击,返回射击,俯仰射击等,绝对没有火力的死角。

韩行夸奖说:“明堡就不用说了,这些暗堡的修建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修成这样,真是不容易的。”

王耀武补充说:“碉堡和工事不要修建的太大,驻扎的兵力也不要太多,要将兵力分散,以防止被日军炮火集团杀伤。”

王耀武说着,亲自跳下了一处暗堡,韩行、侯大山、刘致远也跳了进去。这个小暗堡已经显得相当的拥挤了。

韩行看了看,估计着暗堡上面的盖土最起码有米厚,对王耀武说:“最起码是75毫米的山炮轰击没问题了。”

王耀武说:“不但是75毫米山炮的轰击,就是50公斤级的航空炸弹轰击也炸不烂才能算合格。”

韩行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射击孔,确实在里面看,外面的视野比较开阔,将近有70度的射击角度。

王耀武刚从这个暗堡里钻出来,又跳进了另一个暗堡里进行视查,几乎钻了这一个又进另一个,一个个的暗堡都钻过了,他才放心。

韩行想到,每一处暗堡的检查,这应该是营长、团长的事情,而王耀武每个暗堡都钻进去视查一番,这也说明了他的细微之处。

碉堡群的附近,有一个连的士兵正在训练。连长一见军长来了,立刻跑上前来,打敬礼,并汇报自己的训练科目。

王耀武叫他们立即训练,不要被外来人员所干扰。

连长十分的兴奋,立刻对士兵们鼓励说:“弟兄们,军长亲自来检阅我们的训练成果,这是我们的荣誉,我们不能给我们的连队丢人。下面训练的科目是匍匐前进,快速地接近敌人。”

在连长的命令下,一个连的士兵,拿着武器,趴在地上,快速地向一个目标爬去。

王耀武面色严峻地看着士兵们手拿武器,在快速地匍匐前进,脸上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他慢慢地跟着部队前进,观看着士兵们的动作,对着不规范的士兵,做了一个个的提醒动作。

接近了目标,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爬起来,快速地向“敌人”冲去。

这个科目完成后,连长跑到了王耀武的跟前,一个立整,对王耀武汇报道:“报告军长,这个科目有什么缺点,请指示!”

王耀武摇了摇头说:“不行啊!光顾了快啦,身子太高,这样得损失多大啊!我们不是在训练,前面就是敌人的机关枪扫射。”他随后把身子转向了全连官兵:“弟兄们,大家再跟着我来一次,有没有信心!?”

全连官兵一致吼道:“有!”

“那就再来一次。”

王耀武亲自趴在了最前面,在给全连官兵做着示范。

连长一声令下,全连官兵跟在王耀武的后面,迅速地向前匍匐前进。别看王耀武已经7岁了,但是动作还是相当的规范,行进的速度也是相当的快。全连士兵在他的带领下,既要身姿低,动作规范,又要速度快。

接近了目标,连长一声令下,全连的官兵迅速地爬起来,向着目标中的“敌人”,呐喊着冲了过去。

在旁边观察的韩行想到,这个王耀武,身为军长,能和士兵们一块儿训练,还能纠正士兵们不规范的动作,这也说明了他的过人之处,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

韩行对王耀武的家庭也了解一些,想到了他家庭的一些情况。

王耀武早年丧父,完全靠母亲将他一手拉扯大。当时王家很贫困,父亲死了以后,靠大哥做苦工,母亲做针线支持一家的生活。当时家里除了王耀武以外,还有另外个弟妹,生活几乎支持不下去。

没想到,短短几年后,王耀武的大哥因为积劳成疾,也不幸去世,这样所有的重担都落到王耀武母亲的肩上。

王耀武的母亲虽然一字不识,却是一个颇有主见的女人。她在丈夫和大儿子接连去世的重大打击下,仍然苦苦劳作,支撑着全家,毕竟他还有另外个孩子。

王耀武很小的时候就跟随母亲干重体力活,体味了人生的艰辛。

王耀武的母亲自己省吃俭用,却存钱给孩子出头。本来孩子一般是5,6岁开始启蒙读书,当时就是上私塾。由于王家太穷,王母存钱多年,直到大儿子王耀武已经11岁了,才存够他上私塾的钱。

于是,王耀武在11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如果不是母亲供他读书,他就绝对不可能考取黄埔军校,未来的所有辉煌也就不用提了。

由于家里贫困,王耀武也是一边上学一边干活,上了几年学,大体识字以后,王耀武不忍心看母亲如此操劳,就主动辍学了。

王耀武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务农赚不了几个钱,所以在10几岁年纪,就毅然离开家,外出打工。

他先去了当时北方最发达的城市天津,做了租界里面烟草公司的一个小工。苦干了1年,什么手艺没有学到,薪水也被扣了大半,甚至还被工头打骂侮辱。

他随后在一个远房亲戚介绍下去了上海,在上海泰康饼干公司跑腿。

上海的工头和老板对于工人的欺凌更厉害。王耀武是毫无背景的穷小子,又是底层员工,自然被整得很惨。王耀武一面忍气吞声地在工厂苦干了1年多,一面在晚上去夜校补习数理化知识,为自己积累技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