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是男儿当卫国 > 第105回 斗争徐冠五(一)

第105回 斗争徐冠五(一)

书名:我是男儿当卫国 作者:沃土456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9:25

王安乾从此以后是一病不起,一是吓得,二是忧郁的,成天困在了这个炮楼里,又不能出去,和坐监狱什么两样啊。不多久,也就病死了。

韩行对付完这两个叛徒以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敌人,那就是徐冠五。

徐冠五原名叫徐炳魁,今年已经有30岁了,他家原住在五区的徐庄,紧靠马颊河东岸,真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他父母早逝,从小跟继母一起生活,也是武平第三高小的学生,算是一个小知识分子。

他和冯保平有点儿远房亲戚关系,每年都到冯保平的家里吕庄过寒假和暑假,冬天睡在一个火炕上,夏天钻进一个蚊帐里,可以说是一起度过了幸福的少年时代。

以后他又娶媳生子,在家务农,过起了小康生活。如果没有抗日战争,他也会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

抗战开始后,徐冠五在范筑先的29支队里,当了几个月的自由兵。鲁西北沦陷以后,他带领着五区的民兵南渡黄河,声言去找中央军。

临走时,他到了吕庄,对冯保平发誓说:“兄弟你放心,我一定抗战到底。”

冯保平也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说:“五哥呀,你一定要安全地回来呀!我等着你,你带着我打日本。”

徐冠五在南行途中,被日军打散,便只身回到了家乡,加入了青红帮,结拜了12个兄弟,被称为12只虎,从此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势力,闯荡天下。

不久,他又投入了顽军齐子修的部下,被任命为营长。

齐子修原是国民党第29军下面的一个连长,1937年在南撤途中,带着一部分人逃离了部队,在鲁西北地区攻城掠地,打家劫舍,成了一支土匪武装,后来被范筑先收编为第三游击支队,一度参加过对日作战。

聊城失守,范筑先牺牲后,齐子修公开依附了国民党,并同日军勾结,驻扎在武平县西南部的运河两岸,积极进行**活动。

徐冠五当了营长以后,便被齐子修派驻在武平县境东北角徒骇河的一个渡口——徐家河口。

而这个时候,武平县还有一支大的皇协军武装,那就是罗兆荣。罗兆荣表面上是皇协军,暗地里也和国民党勾勾搭搭,所以暗中就收买了徐冠五的队伍。徐冠五摇身一变,又变成了皇协军的队伍,成了团长。

这时候的冯保平早已经成为了武平县的秘密党员,所以党就派他和同是党员的王春山以拜师的形式,加入到徐冠五的队伍,做徐冠五的工作。

这个时候的徐冠五,还没有正式加入到国民党,所以**还没有太坚决。他这时候的身份,表面上是皇协军,暗地里通国民党,还不愿意得罪**,所以很容易地接纳了冯保平和王春山。

在1940年正月十七的伪军大起义中,徐冠五真是两面三刀,四面玲珑,八路放光,又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他那三面派的狡诈与虚伪。

韩行和王安玉、王化先商量了一番,还是要努力争取徐冠五,只要是他不和**最后摊牌,就要把他争取过来。

争取徐冠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徐冠五占领的徐家河口,是清平县、武平县委通过运东地区秘密交通线的咽喉,党内的一切文件、信函、报刊和工作人员,均经此路运送。

自从徐冠五进驻这里以后,对这条秘密交通线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徐家河口必须要变成红的。

冯保平又来向韩行汇报情况,借着这个机会,韩行决定带着几个人,穿着便衣,要再去“拜访”徐冠五。

这回冯保平带路,韩行、王安玉、李大中几个人,骑着自行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向徐家河口驶去。

韩行这几个人骑的自行车也挺有意思的,真是除了铃铛不响,其余的都响,连闸也没有,几十里地能不打炮就算不错了。

几个人向东南行进,便进入了沙区。这里原来是满目黄沙的古河道,历史上黄河的几次改道,在这里形成了深深的痕迹。

各种杂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随着寒风摆动。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灰蒙蒙的颜色,就像一幅年代久远、失去光泽的水墨画,呈现出一片萧杀的冬日景象。

狂风突然间铺天盖地的卷来,把黄河故道上的黄沙抛到天上,像千万条黄龙在天上翻滚。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狂风怒吼,满天沙石发疯似的狂飞乱舞。村庄、河流瑟瑟地萎缩在那里,不敢展示自己丝毫的风采。没有了天,没有了地,风沙主宰了一切。

就像恐龙时代一切由恐龙主宰着一样,现在是一切由风沙说了算。

眼前的黄河故道,不是宽宽的长长的干涸的壕沟,而是一眼望不见源头的黄而泛白的土梁。土梁上没有残垣断壁式的一段段堤石,也寻觅不到被水冲刷光滑的“河溜子”,只有那踏上去感到绵软而厚重的沙土。

这里的沙土颗粒,松散而具柔性,像遍地撒着的砂糖,那么自然亲切。这种黄土,不单单堆积在黄土梁般的黄河故道上,而且遍布在一望无际的广袤的鲁西北平原上。这里是古黄河经年淤积的土地,鲁西北人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成了他们的生命之本、立足之地。

那高出平原的黄土梁,是古黄河淤积泥沙后而抬高的旧河床。从这高低起伏的旧河床上,可以尽情地想象当年黄河水越过坝堤汹涌咆哮的骇人残状。丰水季节,这里肯定是一片黄黄的汪洋。

立于黄河故道上,俯首贴近黄土梁,仿佛听到妇女孩子被水追赶的呼救声,仿佛听到屋墙泡塌的撞击声,仿佛听到因糊口卖儿卖女母子分离的哀求声……

黄水过后,这里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了,留下的只有人迹罕至的广阔平川。在这里觅不见历经沧桑的辉煌古老的建筑,也看不到古建筑倾塌后遗留下来的秦砖汉瓦,也许是黄河水反复淹没难以留存的缘故吧。

随着沧海桑田的朝代更替,这里的一切都成了历史的记忆,一个个新的开端在这里反复着。

越过了黄河古道,便进入了三区较为富庶的平原。

这一片地方靠近马颊河,是红土地,也算是风景秀丽的一个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当进入了马颊河桥头时,冯保平遇见了一个熟悉的农民,他对冯保平说:

“昨天夜里,听到了东南方向几十里地以外,枪声响成了一片。今天早晨,又在杨槐庄附近发现了八路的游动哨兵,准是八路来了。”

这位农民说事的时候,满脸上表现出喜悦的神情。

杨槐庄建党较早,党员也多,党群关系比较融洽,是党的地下人员往来落脚的地方。

冯保平一听,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他对韩行兴奋地说:“八路来了,你这县长快去和八路接头吧!”

韩行也高兴地说:“杨槐庄是进入徐家河口的必经之地,我们去和他们联系一下。如果真是大部队来了,我们也和他们配合一下呀!”

王安玉却皱着眉头说:“如果真是大部队来了,开辟武平、清平一带,也该通知我们一下啊,我们怎么不知道呀!不管是什么部队,不见确实的情况,不要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当几个人骑着自行车走进了杨槐庄村口的时候,突然从街巷的角落里钻出来两名士兵,一下子用枪口对着韩行四人说:“干什么的,站住!”

韩行定睛一看,这两个士兵穿着一身灰军装,左臂上挂着印有“八路”字样的菱形布质臂章。冯保平已经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了,回过头来对韩行低声说:“是”,就要上去和这些八路军联系。

韩行咳嗽了一声,对冯保平使一个眼色,冯保平才不吭声了。

韩行对这两个士兵说:“你看我们像干什么的?”

“谁知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个八路军士兵吼道,“我看你们像八路。”

那两个士兵还要上来搜查,李大中往前一站,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面前。这两个士兵一看,李大中大高个子,身材魁梧,满脸的凶相,不像个好惹的人,所以没敢动手。一个士兵只好说:“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韩行说:“我们都是小学教员,到徐家河口去看看徐团长。”

这个士兵听了,满脸的不高兴,对韩行吼叫着说:“你不看看我们是哪一部分的,还说去看看徐团长?”

韩行说:“到徐团长那里,就是到徐团长那里,实话实说呗!”

“我看你们就是些汉奸!”这个士兵生气了,怒吼着说。

这时候,王安玉一回头,看到了村头墙壁上用石灰刷写的大标语,上面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平均地权,节约资本!”心里就打起了鼓:这是哪里跟哪里呀,现在党的口号是“减租减息”,这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一下子就露出马脚了。

王安玉一边念着这些标语,一边给冯保平、韩行和李大中使着眼色。这三个人是干什么的,早就心领神会了。

韩行继续“招惹”着这两个盘问的士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