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我是男儿当卫国 > 第101回 组织伪军大起义(十二)

第101回 组织伪军大起义(十二)

书名:我是男儿当卫国 作者:沃土456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9:25

心里这样想的,但是韩行的嘴里不能这样说,策略还是要讲的。韩行对他说:“既然你的弟兄们不愿意到冠县,那也没有什么办法。希望徐团长回去以后,还是要长期隐蔽,等待时机,做到心在曹营身在汉,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啊!”

徐冠五也不说自己要单独跟着韩行了,连连点头说:“那是,那是,中国人的良心我还是有的。我坚决按照韩司令的指示办,长期隐蔽,等待时机,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冠五的队伍占着起义伪军的将近一半儿,他这一不去,当然影响是巨大的。其他几个区的伪军也有不少的人不愿意去冠县。

这样算来,只有李长江、周庆余、王子兰的三个中队,再加上一些确实愿意投诚八路军抗日的伪军基层官兵愿意去。还有一些秘密党员,暴露了的,不得不跟随韩行的部队行动。

这样算起来,一共有五百来人,愿意到冠县去。

对于这些不愿意到冠县去的伪军们,韩行和王安玉还是一一地送走了他们,招手告别。临走的时候,韩行一一地告诫他们:“希望你们好自为之,好好地隐蔽自己,一但时机成熟,东山再起。”

他们走了后,窑厂的阵地上,只剩下了这些抗日最坚决的战士了。韩行又悄悄地对张小三说:“你亲自去,带上一个排,把李长江的三个中队秘密地接回来。”

张小三答应了一声:“明白!”立刻执行任务去了。

原来好不热闹的窑厂周围,走了一千多人的伪军后,立刻变得冷冷清清起来。但是韩行的心里反而踏实了许多,这些毕竟是抗日最坚决的战士啊,而且里头还有一部分是党员,这样更使韩行的心里充实了许多。

带这样的队伍,原比那些鱼龙混杂的伪军队伍要好带得多。

到了这个时候,韩行的心里突然又有了一个想法,他对王安玉说:

“王书记呀,我原来的想法是,把起义的队伍撤到冠县去。如今只有五百多人,人是少了点儿,可是也更有利于隐藏了。我们是不是变个思路,半路上拐个弯,撤到清平县去。清平县离着我们这里近,就在那儿整编,然后找准了机会,再潜回来。”

韩行突然改变了思路,也让王安玉吃了一惊。他想了想说:“太妙了。原来如果整个伪军大起义,将近2000人,确实在武平县吃饭、住宿都是个大事儿,不得不到冠县去。现在人少了,如果我们躲在了清平县里改编,一但时机成熟,就可以随时潜回来。好,好,太好了。”

韩行说:“如果你也同意的话,这个事就不要商量了,暂且保密。我们还是装着往冠县撤退的样子,半路上秘密的折回清平县王化先那里。我也怕队伍里有奸细,保不住密,所以半路上再通知有关人员。”

王安玉高兴地说:“好,就这样办。”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处理,那就是来的几个抗日区长,临时动员来的这些秘密党员。王安玉叫他们秘密回到自己的阵地,发动群众,继续抗日。王安玉呢,必须跟随韩行行动,韩行离不了这个好帮手。

很快地,张小三把李长江的那三个中队和吴小明的那个排接回来了。韩行做了一番动员后,队伍立刻向冠县方向进发。

夜,静的有些彷徨。冬天的暗夜总是最难猜透的,月清纯得如初恋的女孩,晰白的脸颊隐隐浮现一丝微微的羞涩……嘘,不要吵醒属于冬季的梦,安静,安静地。

周围的枯树萧然默立,荫影浓重,看上去一重重的,似乎你就穿越不过去。韩行抬起头,望了望疏朗的树梢,没有树叶,枝头空旷,没有语言,一副冷峻的神情。在浓重黑色的夜幕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七月亮瘦圈圈,十八月亮晚出山,十九月亮天狗吃半边,二十月亮羞答答不见面……

月亮照得星星也看不见了,天空朗朗的一片。

要上冠县,得从武平县的三区得穿过四区、六区,然后往南,进入到七区,从七区进入到聊城县,从聊城县再进入到冠县。还有一条道,是从武平县七区进入到堂邑县,从堂邑县再进入到冠县。

甭管比哪里进入到冠县,聊城、堂邑、冠县的鬼子和伪军都在封锁着韩行这支队伍前进的道路。

韩行叫张小三的警卫连为前卫突击,悄悄地向前行进,遇到敌人,要想办法避开,尽量不要武力解决。在武平县,四区、六区、七区的伪军刚经过了大起义,他们还不能翻脸不认人,估计一路上不会遇到多少麻烦。

尽管是这样,张小三还是摆出了一副临战前的战斗状态,叫吴小明的一排为突击排。吴小明呢,又命李大中的班为突击班。李大中手端着突击步枪,一马当先,在黑暗中瞪着他那双大眼睛,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前面道路上一切可疑的物体。

当队伍走到武平县四区的时候,韩行叫张小三的前卫连向北,进入到五区。张小三眉头一皱,对韩行说:“不对呀,韩司令,上冠县去不是这个道呀。你这是到哪里去呀?”

韩行这才对他说了实话:“张连长呀,到冠县去得越过几道鬼子的封锁线。我们临时变了地方,不到冠县去了,是到清平县的四区,张化先那里,就在那里我们住下来。”

张小三一听,心里也是大为高兴,说:“绕了一个圈,原来又回来了。不到冠县去,我们连的压力也小了。今晚上要是到冠县去,弄不好,又要大战一场。”

从武平县的五区,渡过了马颊河,然后进入到了清平县的四区,从四区直接到了张化先住的堡垒村小赵庄。

战士们悄悄地来到了小赵庄,早有清平县的县大队暗哨拉动了枪栓,大喊一声:“什么人,哪支部队的?”

张小三早就和清平县的县大队熟了,赶紧说:“我是韩行部队的,我叫张小三。”

对面清平县县大队的人也早就和张小三认识,赶紧枪往背上一背,上来迎接说:“原来是张连长啊,你们不是正在武平县搞大起义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张小三说:“说来话长,请把我们带到王化先那里。”

清平县县大队的同志,把韩行的队伍带进了村子。村子里面,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进了村子,韩行的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急忙找到了王化先住的屋子。

王化先听到了有人敲门,急忙披衣下床,把韩行迎到了屋里。见韩行领着一些穿草绿色军装的人来了,心里也是猜透了几分,连忙说:

“起义搞得怎么样了,我心里真是怪着急的。光知道你在三区的窑厂和鬼子打了一天,也不知道打得怎么样了?有心派我们县大队前去支援,也是势单力微,白天敌人封锁得又严,没法帮助呀!你来了就好了,先把队伍住下。”

接着王化先是叫村里的抗日村长动员村里的地下党员,堡垒户,腾房子,把起义的官兵都安排住下。接着又是升火做饭,烧开水,给起义的官兵安排吃饭,然后是洗刷、休息。

韩行、王安玉呢,当然是住在了王化先的这个屋子里。吃完了饭,喝上了开水,坐在了热炕头上,在忽明忽暗的小油灯下,韩行的心里顿时觉得非常的踏实,就和王化先把武平县的起义情况大致地说了一下。

王化先说:“至于343旅的8团为什么没来,据我所知,这几天,日军和伪军正在组织对根据地的大扫荡。塞翁失马,安知祸福,你们没到冠县去,可能也是个好事,如果你们去了,正赶上鬼子的大扫荡,那岂不更是麻烦。”

韩行叹了一口气说:“我说呢,怎么这个8团一等不来,二等不来呢,连联系的齐老庆也没有回来。真是的,可急死我了。”

韩行喝了一口开水又说:“起义的这500伪军,正好我们县大队缺人,就把这500人的伪军经过改编后编成我们武平县的县大队。”

王化先高兴地说:“那好啊!你们这次伪军大起义总得来说还算是成功的。虽然没有全部起义,500多人的队伍也不算个小数目呀,这就把县大队的架子撑起来啦!”

王安玉也高兴地说:“我们武平县有了县大队,也和清平县一样啦,如果区中队也拉起来了,那就更好啦,就能和鬼子、伪军、三支队抗衡一阵子了。”

韩行说:“县大队和区中队一块儿拉,没有武装就没法和敌人抗衡啊,这个是崇尚实力的社会。”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清平县县大队的岗哨进来报告说:“武平县的齐老庆找来了。”正说着话,齐老庆灰尘扑扑地进来了。他脸上蒙上了一层的灰土,身上的土也有老厚,嘴上起了不少的泡泡,衣服都烂了几处。

不用说,他准是摔了不少的跟头,着了许多的急才赶到这里的。

齐老庆一看韩行也在这里,恨不能的都哭了,苦丧着脸说:“韩县长啊,我没有完成任务,是我的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