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集众成仙 > 第206章 衣锦还乡

第206章 衣锦还乡

书名:集众成仙 作者:秋天的大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7-29 16:35:38

眉东岛,柔云县城,一条小巷内。

一名捕快正带着两位同伴处理一桩盗窃桉。

“你说你家晾的衣服被偷了?”

“是的大人!民妇刚刚为我家小子置办了一身新衣,才刚刚穿了没几天,结果昨天一不小心掉到了水坑,把衣服给弄湿了。民妇心想,湿了就挂在院子晾一晾,结果早上起来就发现不见了。

大人,您可一定要为民妇做主啊!

我和我家那口子起早贪黑给王家种地,喂牛,好不容易攒了些铜钱,想着快到冬天了,为我家那小子置办一身棉衣,结果就,结果就……

大人,你可一定要为民妇做主啊!”

说着说着,那报官的妇人就掩面抽泣起来。

“先别哭,先别哭!你说是昨天晚上丢的?”

“是昨天晚上……”

接着,妇人便将刚刚的话语再次重复了一遍。并且还将几位官差引到了晾衣绳附近,查看了下。

果然,就在晾衣绳附近,一位官差发现了线索。

“头,这里有一个草鞋印!”

“还有这边的墙上也有!”

“不过这些脚印一深一浅,看起来不像是正常人!”

“半个脚印,却很重,应该是一个瘸子,而且还是左腿!”

“左腿?瘸子?”

听到这两个字眼。那妇人立马喊叫道:“肯定就是二赖子!”

“二赖子?”

“禀告大人,二赖子是我们这条街上很有名的一个懒虫,早些年他爹还在的时候,他家里也还算富裕,不过他这人好赌成性,他爹去世后很快便败完了家产,最后连当初风风光光娶进门的老婆都跑了,不要他了。

之后某一天,他因为欠债被人打了一顿,丢入了水坑,等醒来后,腿直接瘸了,人也变得疯疯癫癫。

好在他爹活着的时候经常帮助乡里,看他如此困难,大家就凑了些米面杂粮,不让他饿死。”

“这看起来也算是善有善报啊!”

“谁说不是呢!不过大人,二赖子那老婆跑了之后,还给他留下了一个孩子,和我家那小子一般大。还有,昨天他从我家门口经过的时候,好像还看了我家那小子很长时间。

所以大人,这八成就是他干的。”

“别轻易下判断!”

“是,大人!”

“行了,二赖子家在哪里,你带我们过去看看!”

“大人,这边请!”

大约一炷香后,一行人来到了巷子最边缘的一间破房子门前。

门前篱笆东倒西歪,门中的茅草屋上的茅草已经被风掀去了大半。如果碰到下雨,肯定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

这等样子,实在不是一个住人的好地方。

当然,更不像是一个曾经花天酒地的富贵公子所能忍受的。

而经过民妇介绍,几位官差才了解到,就算这个破茅草屋其实也不是二赖子的,茅草屋的原主人是二赖子他爹的朋友,不过人家搬去了郡城,所以就将这茅草屋暂时借给二赖子容身。

初借之时,这茅草屋其实还能用,稍微打扫一下就行,但是由于二赖子的脑子已经不太好,而且手脚不便,所以导致茅草屋年久失修,便成了现在这幅样子。

至于二赖子之前的家,早就已经被赌场的人给收走了。

说到此处,妇人也唏嘘不已。

不过那件棉衣可是她和丈夫攒了好几个月的工钱才买到的,可不能平白让给别人。

几人刚刚准备推门进去,就在这时,却见院子里传出一道天真的声音。

“妞妞,好不好看?暖不暖和?”

“好看!也暖和!”

“暖和就好,暖和就好!这样我们家妞妞就不用挨冻了!”

紧接着,便是父女两和睦相处的对话。

不过听到这些,城外的一行人已经差不多判断出结果,那棉衣确实是这二赖子偷得。

既然已经找到了赃物,那么接下来直接将其物归原主便是。

只是打开门后,眼前的景象却让几人为之一惊。

只见那破旧不堪的茅草屋门前,正立着一位冻得瑟瑟发抖的汉子。

汉子身上披着一件破破烂烂,满是补丁的粗布衣服,而让几人为之动容的是,现在已经是秋末,快要入冬的年纪,汉子身上的那件薄衫居然连袖子都没有。

就那么光着手臂,紧紧的搂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和赤膊的汉子不同,那位小女孩身上却穿着一件看起来很厚实的棉衣。

看到几人进来,汉子下意识的将怀中的女儿护在了身后,而等他看清楚一同前来的那位妇人的身影,顿时像是看到了要抢劫的罪犯一般,连连护住女儿后退。

后退的同时,嘴里还喃喃道:

“不准抢我女儿棉衣!不准抢我女儿棉衣!”

妇人闻言,刚要反驳,却见那位小女孩从汉子怀中硬生生挤出。

“姨娘,这件衣服是小豆子的吧?我就知道我爹说谎了,他去哪里捡到这么暖和的新衣服。姨娘等等,妞妞这就还给你!”

说着,小女孩伸手就要脱掉棉衣。

谁知汉子却突然将其抱在怀里,哭泣道:“不能脱,妞妞不能脱!脱了妞妞会冻死的!”

“爹,我娘说过,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更不能偷,你忘了?”

“你娘~”

二赖子一个恍忽,他似乎再次想起了那个温柔的女子,只是可惜……

可惜他当时鬼使神差将老婆给压了上去,并且还给输了,好在老丈人给力,把他的妻子又给赎了回来,并且还给他还完了全部欠款,不过条件便是两人必须和离。

对此,二赖子自然只能同意,不过他也有条件,那边是必须把女儿给留下。

之后,便是父女两人相依为命的生涯。

想到此处,二赖子似乎有了那么一段时间的清醒,只是察觉到女儿手上的动作,他再次将其拦住,“不能脱,不能脱!”

“爹,你忘了,你说过要听妞妞的话。不然妞妞就不理你了!”

二赖子手上的动作勐然一滞,力道渐渐放松下来,只是口中不停的喃喃道:“不能脱,不能脱!”

妞妞闻言,硬是撑开父亲的手臂,将棉衣脱下,摸索着光熘熘的手臂,最后再留恋的看了一眼那给她带来暖和的棉衣,红着眼,将其递了出来。

“姨娘,还给你!不过我爹把它弄脏了,还请姨娘不要计较。等妞妞长大了,给姨娘家做活,好做赔偿!”

说完,小女孩又扭头看向一旁的三位官差。

“官差大叔,妞妞已经把东西还回去了,你们不要抓我爹爹!我爹只是看妞妞冷,所以才,所以采取偷的,你们不要抓我爹,求求你们了!”

说着,小女孩捧着衣服啪嗒一下跪在地上。

只是地上极为冰凉,再加上她只穿了半截短裤,跪地的瞬间,小女孩下意识的咧嘴躲开,不过为了给她爹求情,小女孩还是没有起身。

见她那瑟瑟发抖的样子,班头立马将其扶起。

只是对于眼前这个景象他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将目光看向了边上皱眉苦思的妇人。

妇人见此,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将小女孩扶住,并将棉衣重新披在了小女孩的身上。

“这样吧,妞妞你先穿着,姨娘再想想办法!”

眼前这天气,如果她再把棉衣收回,哪怕是不用道冬天,这妞妞就得冻死。

妇人自然不想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特别还是喜欢叫自己姨娘的妞妞,但是如果不收回吧,自家小豆子可就没衣服穿了。

而且,今天她丈夫上工前可是说了,一定要把棉衣找到,她回去后要说送人了,那八成又是一顿打。

这……

哎……

妇人有些难以抉择。

“你刚刚不是说他们家对很多人有恩嘛,不能请他们帮帮忙?”

事情不能强硬处理,一行人也就没有在二赖子家多待。

“大人有所不知,这都七八年了,恩情早都快没了,不然他两也不会闹到没有衣服穿的地步。”

“还是联系联系吧!看看情况。”

“好吧!大人随我来!前面就是刘萝卜家,他当年在上元街开小吃摊,还是找二赖子他爹凑的钱。不过前阵子他家的小吃摊倒闭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凑出来钱……”

几人正说着,突然,一阵叫喊声从结尾传来。

“老陶头!老陶头!”

须臾,便见一位气喘吁吁的官差跑了过来,“老陶头,你家广儿回来了,你快回去看看。成哥已经领着他回家了。”

“广儿?”

“就是你家那小子啊,去陈家那个?你忘了?”

“没忘没忘!不过不是还有一年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不知道!反正是那陈家的仙师开着飞舟送回来的,说是回来探亲。不仅是你家那小子,泥鳅家的那个小姑娘,还有兴庆酒楼的那个吝啬鬼家的小子,都回来了。而且大包小包的带了很多。你赶紧回去看看吧!”

“行!那如东,云华,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班头放心,我们肯定办的妥妥当当!”

闻言,老陶头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急切,急急忙忙向家中跑去。

……

与此同时,位于城南的一座女红工坊内,也传来一道清喝。

“陶香,陶香,扶风街的陶香,你哥回来了!”

须臾,一个清丽脱俗的少女急匆匆的从工坊内跑出。

“坊主姐姐,我哥回来了?不可能吧?”

“什么不可能的,官府都派人来通知了,赶紧收拾一下,回去看看!”

“好嘞!坊主姐姐再见!”

两人没有说请假和薪资的事情。天大地大修仙者的事情最大,而在没有修仙者的时候,自然是修仙者的家属最大。

哪怕这位陶香的哥哥只是一个凡人的上门女婿,也不是他们工坊能惹得起的。

想罢,坊主走到另外一座作坊,继续喊人,“王春丽,王春丽,你二女儿回来了。”

……

与此同时,在两位官差的帮助下,陶广也风风光光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一座位于扶风街的小院。

刚刚走进家门,迎面看见的便是一个坐在核桃树下纳着鞋底的老妇人。

妇人头发泛白,满脸皱纹,但是只一眼,陶广便认出了对方,对方就是那个生他养他的娘亲啊!

“娘!”

丢下手中的包裹,陶广一下子便扑向了那苍老的身影。

不过对于他这番突然的举动,老妇人却有些懵,好半晌后,老妇人才有些不敢置信的望着泪眼婆娑的跪在地上的小伙子,“你是,广儿?”

“娘,是广儿,就是广儿!”

“广儿回来了啊!来让娘看看,看我们家广儿饿瘦了没有!”

须臾,母子两痛快的哭诉了一番,这才擦干眼泪。

“我儿,你在那边过得怎么样?他们有没有欺负你?”

虽然儿子去的是修仙家族,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上门女婿,老妇人担心儿子受人刁难。

“娘,你放心,儿子过得很好,顿顿有肉吃,家族也没有亏待儿子,还让儿子读书写字呢。就在昨天,儿子还在教室里读书呢!”

“好好好!过得好就好!”

看着儿子一脸笑容,儿子长得人高马大,老妇人欣慰的点了点头。

之前在梦里,她总是梦到儿子被陈家的人欺负,让儿子每天砍柴做工,就是不给饭吃,饿的儿子哭爹喊娘,就是不放儿子回来,如今看到儿子过得如此幸福,老妇人也放下了心中的愧疚。

“对了娘,儿子还给您带了东西!”

说着,陶广挥了挥手,示意两位陪同官差上前,“麻烦两位老哥了!”

“不妨事!不妨事!”

“咱们都是街坊邻居嘛!我们和你爹还是同事呢!”

两位官差放下包裹,刚要走,却见陶广从一个包裹中取出来两幅拳头大小的小包,递给了两人。

“两位老哥稍等,这是侄儿的一点心意,两位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尝个鲜。”

“这……”

“两位还是拿着吧!”

“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两人乐呵呵的接过,随后出了院子。

只是才刚刚走出院门,便听见里面道:“娘,这是孩儿为您和爹爹香儿、顺儿带来的棉衣,您试一下。对了,还有这个鸡鸭鱼肉,还有一袋大米,十包冰糖,一袋雪花盐,还有这个,我们那边特制的蘸水笔,顺儿应该喜欢……”

听着耳边那诱人的声音,两人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包裹。

只见里面是一大块晶莹剔透白色物质。

“这是?盐?”

两人也是见过盐的,特别是进了水的盐,似乎就是眼前这个形状。

不过似乎为了更加确认,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的官差直接用舌头舔了上去。

只是刹那间,一股甜到发腻的感觉直袭他的灵魂深处。

这感觉,简直是他自出生以来从未享受过的。

哪怕是当年他冒着被蜜蜂蛰的风险跑了十多里路,翻过了好几座山才采到的那罐蜂蜜也不及这个十分之一。

这感觉,简直美妙极了。

“刘哥,刘哥,你怎么了?”

“哦,没事没事!这是糖,很甜很甜的糖!”

“糖?”

“一点也不苦,全是甜味的糖!”

“一点也不苦?”

另一人半信半疑的尝试了一番,随后街上又多了一个陷入陶醉的呆愣子。

须臾,两人刚刚醒转,便看到周围似乎有人群聚集而来,见此,两人瞬间明悟,将冰糖包起,拔腿就跑。

“走,先回家!”

“哦哦哦!”

须臾,跑到家中,老刘小心翼翼的用厨房的刀具敲了一小块下来,细细品味了一番,这才又敲下几块,将剩下的收了起来。

“爹,这个糖真甜!比我五老爷给我的那个还甜。”

“小孩子别乱说话!”

“反正就是比那个甜嘛!还不让说,哼!不理你们了!”

老刘和媳妇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品味着这无上的美味。

说起他家的五老爷,其实也是一个人物,因为对方可是这柔云县城少有的修士之一。

也正是因为对方,他老刘才当上了一位普通人求而不可得的官差,要不然啊……

老刘摇了摇头。

距离五老爷上一次回家,好像也有三四年了吧!也不知道五老爷在那边过的怎么样?有没有危险?修行顺不顺利?有没有进阶练气中期?

……

老刘暗自担心的同时,另一边,陶广的父亲,还有弟弟妹妹也回到了家中。

“香儿,你这么小就出去做工了?找到如意郎君没有,找到了的话,哥哥替你做个媒!”

“没有呢,我才十四,哥你就别着急了!至于工作,咱娘不是在女红工坊有个名额嘛,咱娘不做了,换我上去了。”

“娘眼睛不行了,做不了了。正好香儿也大了,我就让她顶上了,免得小丫头整天乱跑。”

“也是!顺儿你呢,学业怎么样?”

“哥你放心,你弟弟我正准备考秀才呢!”

“幼呵,看来你这信心十足啊!”

“那是当然!”

“有信心就好!等会儿咱两交流交流,探讨探讨,看看你的信心是不是还这么足!”

“那哥你可瞧好了!待会儿一定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书院的优秀学子。”

“拭目以待!”

陶广微微一笑。

虽然他没在外面读过书,不知道外面的学习效率,但是拿屁股都可以想象得到,肯定是比不过家族那边的,而且还是以前的家族,至于现在的家族……

陶广摇了摇头。据他了解,家族中有人做过专门的对比,现在的效率至少比之前强了两到三倍。

至于成果,那更是根本不用比了。

直接碾压!

当然,摄于家族的契约,他肯定不能把新式算术和其他先进技艺传授给弟弟,但是单就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他也足以当对方的老师了,到时候稍微提点一下,应该不成问题。

正想着,妹妹香儿拿着一件棉衣走了过来。

“哥,哥,你们这个是怎么弄得,怎么花色都一样?”

“这个我不知道!家族那边发给我就是这样的!”

“发的?”

“嗯!差不多每年两套。一道夏衣,一套棉衣。来年就是另外两套,秋衣和春衣,换着穿的。”

“这么好?”

陶香惊讶不已。

哪怕他们家现在好过了,一人两年能置办一套就算是好的了,最多的时候都是改改缝缝,一件穿三五年,直至穿烂了才行,结果自家哥哥那边居然一年两套,而且品质都这么好,这……

想着想着,陶香都想加入进去了。

要知道像手上这等品质的棉衣,她们工坊一年也才出两三百件而已(算上纺纱、织布、裁剪,缝纫等操作),陈家那边居然给每个人都发,这得多富有啊!得种多少棉花,雇佣多少女工啊!

陶香无法想象!

不过这不妨碍她对陈家的向往。

只是可惜……

等一家人相互关心,彻底熟悉了之后,老陶头想起了之前的事情。

“老婆子,香儿小时候的棉衣还在不?”

“在的在的,我准备过段时间把那棉花掏出来再给香儿缝一件的。”

老陶头闻言,看着炕上的新棉衣沉吟了片刻后,将之前的事情说了一下,这才道:“我想把香儿的那件棉衣送给那个小姑娘,香儿如今有了新的,应该不用了!”

“爹你做主吧,我不需要那个了,我有我哥送我的这个!可好看了,可暖和了!”

“就你好心,就你大方!哎!”

阮氏抱怨了两声,随后对着女儿道:“香儿,别显摆了,到最底下的那个柜子里把你那件花布棉衣取出。就是你**岁时穿的那个。”

“哦哦哦!”

须臾,一件洗的有些发白但却很干净的花布棉衣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老陶头见此,又吩咐道:“顺儿,你往上面烧几个洞,烧的显眼一点就行,也别太多。拿香烧!”

“烧洞?”

“那女孩家家徒四壁的,父亲也时不时的犯浑,给他好的棉衣也保不住。”

“好吧!”

“弄好了直接送给你腾飞叔,他在桃花巷那边!”

“行!我弄完就去!”

陶顺刚要出去,却见母亲又道:“等等顺儿,你把你之前那个破的不像样子的被褥也送过去吧,你又不用了!”

“行!我找找!”

见二儿子走出,母亲阮氏这才抱怨道:“广儿,你看看,你爹这人就是穷大方,自家什么都没有,还要顾着其他人。哎……”

“那我也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小姑娘冻死吧!你当时没看见,那小姑娘冻得,脸色发青,嘴唇发白,那样子,成年人都熬不住,更别说一个不到八岁的小姑娘了。”

“反正你自己小心一点,别人可不见得愿意看你善良!”

“放心吧,有广儿在,只要我不犯大错,他们没人能拿我怎么办的。嫉妒就嫉妒吧,他们还能怎么样?”

“瞧你那样子,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吧!”

“之前是我没能力,现在有能力了,我自然想多帮助帮助别人。反正我又不争名夺利,他们怎么样是他们的事,我自己做我的。”

当然,老陶头这么说也是因为有自家大儿子这个底牌。就算有人看他不爽,又能拿他怎么办呢?

这时,陶广开口道:“爹,家族那边不准族人借势为非作歹的,你那边小心一点。”

“放心吧!你爹我是啥人你还不知道!我这人没啥雄心,最多有点小善良,就想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咱啥也不掺和,啥也不想,做好自己就行。”

“那您放心,只要爹你不犯事,没人能动你的!我们陈家现在已经是咱千沙群岛最顶级的家族之一了,不怕其他人!”

“嗯!”

本来,老陶头还要多说,但是听到那句“我们陈家”,他神色一暗,也没再多说什么。

……

许久之后,等陶顺归来,陶广这才又道:“爹,娘,你们明天和孩儿去一趟县衙吧,孩儿带回来了两枚气血丹,您二老服用之后,应该就能突破后天境界了。等到时候孩儿再多多努力,弄回来几颗,让您二老修成先天,从此百病不生,长命百岁。”

“气血丹?千两银子都买不到的那个?你在哪弄的,不会是抢的吧?”

老陶头顿时惊慌不已。

该不会自家儿子这次是逃命回来的吧?

“当然不是!您不知道吧,您儿子可厉害着呢。我之前为家族解决了一个难题,家族奖励我的,您就放心吧!再说了,抢,我去哪里抢?”

“也是!”

老陶头点了点头。陈家周围都是大海,犯了事想跑都跑不出来,更别说,这个气血丹还要修仙者帮忙炼化了!

……

而就在陶广一家其乐融融的同时,其他族人也陆陆续续回到了家中,为家人带去了莲湖岛陈氏的特产。

抱元岛的一个小山村内。

许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张竹席上,吃的满嘴流油。

“大伯,你带回来的这个鸡腿可真好吃!”

“我这个红烧肉才好吃呢!太香了,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天上龙肉。太好吃了!”

看着两个已经长大成人却依旧如同孩子的侄子侄女,许心明摇了摇头。

当初家族放开食物供应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之前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顿荤腥,现在放开了吃,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如果不是当时家族规定,必须吃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想必有很多人都会直接吃到拉不下吧!

看着再次生出黑发的父亲母亲,看着吃的幸福的弟弟弟媳,侄子侄女,许心明心道:

或许,这就是当初我努力学习,努力研究的意义吧!

只是,终究不是一家人了啊!

想着之前几人的客气,几人的小心翼翼,许心明突然有些意兴珊。

或许,确实只有家族才是我的归宿。

饭后,许心明和老爷子坐在院中,聊起了家常。

“心明这次打算回来几天?”

“三天吧!三天后就回去!”

“三天啊,那你去了就好好为家族做事,别偷奸耍滑。当初咱们一家受你姥爷牵连,流放三千里,最后还是那陈家出面才让咱们有了栖息之地,咱们可不能忘本啊!”

“放心吧爹,心明都记得!”

“记得就好,记得就好!”

父子两沉默了下来。

没有说报仇的事情,也没有说要重新踏入官场,实现祖辈之愿。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活着,而且还能顺顺当当的活着,就是一个当初怎么求都求不来的幸事。至于其他的,不想也罢!

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走入院中。

“心明回来了啊!”

“三叔!三叔您坐!”

“三叔习惯站着!心明啊,听说你为咱们许家带了很多实用的农具,三叔能看看吗?”

“三叔您请!”

须臾,老人家看着那全力挖下去都没断的锄头,又看了看远处那翻地如翻面粉的曲辕犁,狠狠的点了点头。

“好!确实是好农具!”

记得当年,陈家救了他们之后,给了他们一块栖息地和一年的口粮,便直接走了。

他们许家一应儿郎为了活着,为了养活身后的孤儿寡母,也只能再次干起了之前看不上的种地和打猎。

但是不管是打猎也好,还是种地也罢,都得有工具才行。可是身为通缉犯,当地的官府可不会给他们丝毫的帮助,没办法,许家上上下下一百多老少,只能用石头做出了简陋的石器,这才种上了地,续上了吃食。

如今想想,那简直如坠梦中啊!

好在,一切都过来了!

而且有了这些先进的工具,他们许家很快又能过上好日子了。

想到此处,老者看着身边这位器宇轩昂的大功臣,默默地点了点头。

还好,还好当时心明聪明,看见陈家的仙舟飞过便直喊冤枉,说自己读过书认识字,并且说愿意无条件加入陈家,不然啊……

老者摇了摇头,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想到此处,老者想起自家那位刚刚三岁的重孙女,踌躇着开口道:“心明,不知仙族最近可打算招收族人?”

“三叔应当知晓,家族不招收三代以内的血亲!”

“知晓知晓!不过我虽然是你三叔,但是咱两其实隔了好几层。应该不影响的!”

“那他今年多大,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灵根?”

“她叫许晓佩,是三叔的亲孙女,现年三岁,身体很好,能跑能跳的,长得很俊,很讨人喜欢,没有灵根!”

“她自己是否愿意?”

“愿意!愿意!她可爱吃肉了!”

“好吧,那我到时候找仙师说道说道,至于结果如何,侄儿可不敢保证!”

“这是应当的!这是应当的!”

“三叔一会儿把族人都叫出来吧,侄儿带了些棉衣棉被,还有一些米面油,肉蛋奶,大家一会儿分一下。

对了,我还带了一本建造火炕的书籍,大家一会儿一起研究研究,争取在冬天下雪之前搞清楚其中的细节,并且完工!”

“火炕?就是那种冬天也很暖和的那种?好,三叔这就去叫人!”

棉衣棉被,米面油这些没有都能扛,但是如果没有火炕,这山里的冬天可真会冻死人的。

甚至每年冬天一下雪,他们许家都会有老人熬不过。

如果真有了这火炕,那可真解决了他们的大麻烦。

其实之前,他们也曾有人想到过火炕,但是一直不得其法,此次有了侄子带回来的书指导,应该能成!

想到此处,三叔连忙激动的跑出了屋子。

身后,许心明拍了拍腰间的储物袋,捏了捏手中那块已经缩小了很多的灵石,默默不语。

还能用三次,应该够了吧!

身为族中的算术大师,他自然有着其他人没有的待遇,配备了修仙者专用的储物袋不说,家族甚至还派了一队练气圆满的族人随身保护着。

看了看万里无云的天空,许心明默默叹息一声:家族对我,恩重如山啊!

……

而在许心明暗自感慨之际,眉东岛那边,县令霍召也大着胆子询问了仙师陈长智此行的目标。

“仙长,敢问此次是否还招收族人?”

“自然招收!”

“那名额方面?”

“你们柔云县就十个吧,男女各半。”

“好的!”

“对了,不要三代以内加入家族的;

不要四代以内加入其他家族的,望月岛、灵空岛、彩虹岛,还有离梦岛除外;

不要五代以内出过修仙者的;

不要族中修仙者尚存的;

不要有遗传病的;

不要祖上有**的;

不要三代以内有强奸、杀人等恶**件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有灵根的不要。”

“是是是,下官明白!”

“还有,记得不得强迫!”

“下官谨记!”

县令霍召擦了擦额间的汗水,随后退出了房间。

至于仙长刚刚讲的那些条件,他可丝毫不觉得夸张,因为这可是所有家族势力都遵守,或者说都默认的一些准则。

不为其他,就是为了少些麻烦,少些曲折,顺便也最大程度的保证家族的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