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铁血幽灵 > 第二十八章 蟊贼扫荡

第二十八章 蟊贼扫荡

书名:铁血幽灵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26

他冲进室内拉开电灯一看,门锁被撬坏了,室内一片狼籍,书本、资料、床铺被翻得乱七八糟,除了那床破棉被,其余粮食、衣服全部被盗光了。

他两腿一软,万分诅丧地一屁股坐到床上。母亲烙的炊饼,于月月婶子炒的盐水黄豆,二哥送的高腰军用胶鞋,家里带来的一袋大麦采子,一袋山芋干,全偷了。怔怔地坐了一个多小时,他忽然笑了起来。

罢了罢了,也许是那帮“官二代”寻仇,也许是一个境遇比自己还要倒霉的小偷所为。他想起厨房灶台后面,似乎有人睡过的地方,或许正是曾经住过厨房的哪个流浪汉洗劫了自己。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一种了结。

怎么办?向家里求助吗?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家里一贫如洗,什么都被计划生育小分队抢走了,连房子都是临时搭建的低矮草棚,天就要冷了,父母家人正在苦苦煎熬着呢。

小爷、于月月与王凤三家原来就很贫穷,都倾其所有相助了,怎么还能再去向家里伸手,怎么还忍心再到他们三家拿粮食!张老师那也不能去,够麻烦了。庄八那更不想去,他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竟然会落泊到向人求助的地步。

他决心一切都自己扛着,他得自己想办法活下去!

身上还有一元五毛钱,这是他全部家当了。第二天,他先到小卖部花二毛九分钱买了两斤粗盐,又花一毛五分钱买了十几枚一包的缝衣针,花五分钱买来两支蜡烛,从堆在学校食堂门口的麻袋上解下一根捆扎袋口的细尼龙绳。然后,仍然照常上学。他仔细观察了彭宇慧等人,确信不是他们所为。

整整一周,他没有吃过一颗大麦采子。每天饭盒内蒸的是新鲜的青罗卜块,学校学生食堂每天中午五分钱一大勺的白菜豆腐,他从没买过。每天中午和晚上的主食是蒸青罗卜,甚至是生吃大罗卜,每天的菜肴是盐拌大白菜心。

树林外的学校菜地底下,正埋着数不尽的大白菜与大罗卜,他一点不担心自己会饿着。只是,这东西实在不顶饿,甚至连每天排出的尿,拉出的屎,都是气味难闻的烂罗卜味儿。

周四下午,有两节是张老师的英语课,虞松远迟到了一节课。课间,张老师走到他面前,本来因他旷英语课还有些不满,见他脸色不对,便摸摸他的脑门,“松远,你是不是生病了,脸色这么难看?”

“老师我没事,就是前天吃坏了肚子。”他有气无力地撒了一个谎。其实,中午饭时饭盒内蒸熟的罗卜味,让他阵阵恶心,难以下咽。忽然感觉肚子不舒服,便到宿舍旁的厕所内蹲了一会,起来时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时,见自己趴在厕所地上,他明白是饿晕了。

周五晚自习后,等同学们都陆续离开教室后,浑身软绵绵的虞松远才站起来,眼前忽然金星乱舞,又一头趴在课桌上。

“虞松远,虞松远……”很遥远的声音,似乎有人在叫他、推头,他抬起头,只见有两个人影在眼前晃动。

虞松远努力睁开眼,原来是小胖妞田甜和同桌李云,正关切地看着他。“你们又回来干什么?”他虚弱地问。

田甜摸摸他的脑门,“我们俩今天值班,我忘记锁门关灯,便又回来了。你刚才怎么了,也不发烧,脸有点发黑啊,这么难看?”

“不要紧,我可能有点低血糖,起得急了点。”

李云关心地说,“你脸色很差,挺吓人的,要不要送你去校医室看看?”

虞松远说,“不用。这会校医室哪还会有人,我歇一会就好的。你们先回去休息吧,门窗我负责。”

田甜说,“那就难为你了。不过虞松远,以你的现有水平,考个重点大学一点问题没有,根本没有必要这么拚法。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别太玩命。”

两个女孩走后,虞松远闭目平静了好一会,才觉得身上有点劲了。他关上灯,锁好教室门,慢慢走回宿舍。平时没觉着,现在,他感觉这一千五六百米的路,是那么遥远。腿上象是绑上两大袋子粮食,很沉很沉,每一步都象是在挪。

怎么回事,几天咽不下水蒸罗卜,就变成了这样。师傅曾在父亲虞新河与小爷虞新民面前,夸过自己天赋好,说“就体力、耐力、爆发力而言,虞松远是千万人里难挑其一!”

训练轻功的后期,都安排在半夜里,陈老师让虞松远背负数十公斤的重物,从南一渠至北二道渠,整整六七公里,规定时间完成。其间,不准转弯,遇到沟河、建筑物等障碍,必须翻越、跳越或泅渡。轻功训练末期,他能背负百十公斤的砖块,轻松完成长途奔越训练。

他对自己的体力也一直很有信心,这回就饿了这么几天就这样,他很纳闷。

周六晚自习后,他点燃蜡烛,将缝衣针烧红后弯成鱼钩,把细尼龙绳折开,弄成若干更细的尼龙线。然后,将鱼钩穿上尼龙线,并用厨房内那把锈迹斑斑的破石刀(苏北方言菜刀),到屋后砍下几根弹性很强、两米多高的藤柳,制成钓鱼杆。

晚上饥饿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他不得已又起来啃了一个大青罗卜。虽然感到恶心,难以下咽,但他还是强逼着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周日早上,他空着肚子,用破铁锹挖好蚯蚓,用报纸包着,走到密林内的河沟畔。然后顺着河沟走向密林深处,只到一处地势较为开阔,且河沟也相对较宽处,才停下来。然后先在沟边挖一个封闭的小水塘,放进水后,与河沟封闭,再用树枝盖好,才将蚯蚓穿到钩上,开始钓鱼。

童年时代学到的戽鱼、抓蟹和很多捕捉动物的本领,现在要为自己闯出绝境发挥作用了。

住进“鬼屋”后,周末散步时,他曾仔细观察过,这条河沟与灌河的支流唐响河相通,肚大口细,交汇处不足两米,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大鱼塘。且水流舒缓,水质清新,水草丰沛,各种浮游生物丰富,沟边芦苇茂密,周围数公里没有人烟,少有人惊扰,绝对是刀鱼与红鱼(注:苏北人称鲫鱼为刀鱼,鲤鱼为红鱼)的栖息天堂。

果然,四个钩子放下去仅有十数分钟,就有一个浮子抖动,用劲一拉,哗啦一声,将一条刀鱼拖出水面。取下鱼,放进水塘内,再将钩穿上蚯蚓放进水里。整整一个上午,共钓起**条大红鱼,十七八条大刀鱼,十一二条大鲈鱼。

这些刀鱼都比巴掌大,大的超过半斤,小的也有三四两。红鱼与鲈鱼则都是大块头,大的少说有二三斤,小的也有一斤重以上。

虞松远估计,这些鱼差不多有十好几斤了。于是,他取出一条红鱼、一条鲈鱼和一条刀鱼,清理干净,点起火,穿上木棍烤起来。烤熟后,将烤黑的鱼皮撒下扔掉,研碎的盐末洒在鱼身上,然后,美美地吃起来。

三种鱼中,尤其鲈鱼味道更加鲜嫩可口。一周来,这可是他第一次吃上象样一点的午餐。就在烤鱼和午餐的过程中,又钓上来五六条大刀鱼和鲈鱼。吃完饭,躺在火堆旁,摸摸肚皮,舒服得真想睡一小觉。

但只休息了一小会儿,他便跳将起来,先从水里拽出几把水草,垫在袋底,将这些活蹦乱跳的鱼从水塘内捞起,装进粮食布袋,再摘几把水草盖在鱼身上。然后才提着鱼,顺着灌河大堤,急勿勿地向下游走去。

走到县城位置时,又折向县城,先到市场看了一下鱼的价格,刀鱼四毛二一斤,红鱼三毛七一斤。小贩热情地问:“买鱼吗?”

虞松远笑笑问,有鲈鱼吗?鱼贩看着他就不象是买鱼的,因此半理不理地说,“这冻手冻脚的季节哪有鲈鱼。”

他心里有数了,快速离开市场,来到灌河饭店旁边。这里对面就是长途汽车站,人流如织,各种车辆络绎不绝。他将报纸铺在地上,拿出一些水草铺在报纸上,然后将鱼倒出几条,鱼儿不停跳动、扭动,好不容易才大约摆好。

刚摆好,活蹦乱跳的大鱼,就引得不少人围上来问价了,“活鱼啊,太新鲜了,刀鱼多少钱一斤?”

虞松远说:“刀鱼五毛,红鱼四毛五,鲈鱼一块。”

一个大妈过来问价,只是嫌贵,但却对活鱼爱不释手。哪个年代市场上没有活鱼卖,刚打的活鱼极其稀少,只有到捕捞现场才能买到。大妈最终咬牙买了四条活刀鱼,说是女儿小孩刚满月,回去给女儿下奶用。

这时围上来问价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愤愤不平,责问虞松远,“小伙子,你杀人呐,为什么比市场贵这么多?你这是扰乱市场秩序。”

虞松远说:“这全是我刚钓的,刚出水,连泥水都不沾,所以才贵。”一些人还在吵吵,虞松远有点恼,“嫌贵你们可以去市场买死鱼,没人拦着你。死鱼确实便宜,能和活鱼比么?再说,这季节在市场你能看到鲈鱼么,还是活的?”

正在纠缠着,这时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男人挤了进来,用双手拿起一条鲈鱼看了看,急促地命令道:“快,快把鱼收起来,快跟我来,我全要。”

“为什么?买鱼在这谈,一手钱一手鱼,不买鱼免谈。”虞松远有点警惕,男人一脸精明相,让他缺少信任感。

中年男人掏出工作证在虞松远眼前晃了晃,然后说:“你真是死脑精。我是这家大饭店的经理,这些鱼我全要了,快!”

虞松远坚持:“先谈价格。”

男人火了:“你再他妈的啰嗦一会,鱼就都干死了,一分钱不值,还谈个**毛。要卖就快点,我们这么大饭店能讹你啊。”

虞松远咬咬牙,装起鱼就要跟他进饭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