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铁血幽灵 > 第十五章 岁月象条河

第十五章 岁月象条河

书名:铁血幽灵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26

国道如一条玉带,穿行在花海之中。

天上白云滚滚,远山青翠如黛。遥远处的地平线上,有几个大的村落,灰色房顶白色墙面的民居依稀可辨。不远处的菜花间,几头水牛,背上两个牧童,点缀在黄花的海洋中。此情此景,尤如人间仙境,构成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卷。

“太美了,老天哪,想不到这里人会种这么多油菜啊!”脑袋裹着纱巾的肖雨婵,一下便沉浸在花的海洋中,脱口赞叹不绝。

黄花满地,花香袭人;人在画中,美人如花!

这遍地黄花,赶走了她脸上的愁云,驱除了她内心的阴霾。到底是一个只有二十岁的爱美姑娘,绝美的风景,慢慢就让她忘却了身后的凶险。

路上车子并不多,可吉普车跑不起来,就象一条小船,在漫天花海中荡漾。整整两个多小时,车子才过了诗城。

肖雨婵的好心情,也让虞松远受到感染。他想起小时候,每当黄花盛开的季节,王凤便会给他们讲咏花诗、柳絮词,从“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到“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从李白到曹雪芹,讲好多好多优美的诗词。

每当想起很小的时候,赖在于月月、王凤怀里,跟在她们腚后,他常会感叹,人,要是永远不长大,那该多好。可岁月象条河,美好的童年,温馨的岁月,诗一样的记忆,逝去了的,就变成了永远的回忆,让他无限怀念。

向后面看了一眼,远方的地平线上,一个小白点不紧不慢地跟着。他又收回心神,紧张地开始观察着,在哪里斩掉这个尾巴呢?他有点不忍心在这诗一样的美丽小山城,在这一地醉人的碎黄花中,留下几片肮脏的血污。

很小的时候,他就读过《唐诗三百首》,那还是很少见的清朝蘅塘退士编撰的石刻线装本。当年破四旧时,父亲与小爷将它们藏匿在茅厕旁边的地下,才得以幸存下来。王凤下放后,无用武之地,就经常给他们四个小兄弟讲古诗词,讲四大名著,讲三言二拍,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

王凤一肚皮学问,一个学富五车的高级语文老师,只能对着几个顽童讲古诗词,讲作者生平,讲诗词背景,讲风土人情。虽然刚开始,有点对着死猪弹琴的味道。但她讲得引人入胜,慢慢地,就给他们展开了一辐又一辐优美的画卷,让他们的思绪飞扬。

他记得王凤在讲解李白的《过天门山》时,曾用自己的语言夸张地描述道:

“哇,巍峨的天门山,被奔腾不息的江水拦腰劈开;碧绿的长江水向东奔流,到此处即回旋激荡,汹涌澎湃。看,两岸青山耸立,险峻的山峦遥遥相对,象一幅画轴,除除呈现在人们眼前;一叶孤舟,顺江而下,似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飘来……”

她又讲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高超的剑术、坎坷的经历和颠沛的一生。讲盛唐“三绝”,讲诗仙与诗城的难解之缘。他记得王凤当时动情地说:

“李白站在采石矶上的蛾眉亭里,凭栏远眺,一望无际的长江,滚滚东去。诗人纵情诗意,泼墨挥毫,对月当歌,在诗城留下无数不朽的诗篇。情到浓时,诗人跳江捉月,可怜江在月也在,诗仙却融进江水之中。诗城也就成了谪仙李白的人生终点……”

虞松远记得,讲到这里时,王凤已经哭得梨花带雨,不能自己……

“老大,右前方有一个大村庄或是小镇子,我们应该进去讨口油菜花茶喝啊!”林涛一语双关的话语,打断了虞松远正沉醉着的思绪。

他有点气恼,可林涛说的是正事啊。

离公路边两三公里处,有一个大村庄。一条土路穿过一片茂密的林子,直达村庄之中。这片林子内,路两边有很多的坟头,露出一块一块高高的古碑。这树林,这坟地,不正是一片打伏击的好战场吗?

“我们现在位置?”

“已经离开诗城郊区,最少也有十几公里了。”林涛说。

“好!”虞松远向后方的白点看了一眼,下定了决心。林涛将车头向右一扭,顺着国道旁边的土路,穿越大片密林,向远方的大村庄开去。

“这树林里都是坟,太恐怖了。你们干吗?才十点多啊,行行好,吃饭不是太早了点吗?”肖雨婵舍不得离开公路,便不解地问。

林涛说,“姐啊姐,这么好的风景,漫山遍野的黄花啊。不赏赏花,不喝杯花茶,就这么走过,太糟蹋江南这大好风光了。”

听林涛这么一说,肖雨婵兴奋得小脸彤红,也不报怨了,“太好了,太好了,可惜没有相机。这么好的景色,要是能把我的海鸥120双反带来,那可就好了。”

林涛闻言马上说,“一会,商店里如有,小叔子林涛负责买一个相机送给给小嫂子,让大小姐玩个尽兴。”

肖雨婵赶紧说,“呀,那太好了,说话可得算数。告诉你们,我摄影和洗照片可是很专业的,在我们学校,姐可是摄影社团的主席,还办过影展哪。”说着,高兴之余,竟然哼唱了起来:

“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柳丝浅拂,益尔轻飏。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黃。曾经舞榭歌場,却付与空园锁夕阳。从非花非草,也來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每到年時,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

歌声很美,让虞松远和林涛听得如醉如痴。唱完,见两人半天没有反应,肖雨婵又等了一会还不见动静,便有点心灰意冷,兴趣索然,“没劲,对猪弹琴,一点情趣没有。两头死猪,白浪费姐的感情了。”

见她已经忘掉恐惧,基本恢复正常,虞松远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有心想创造点气氛,便故意激她,“上了几天历史系,就把别人都看扁了,真是少年轻狂!”

“吹没有用,知道出处才算数!”肖雨婵似乎胜券在握的样子,穷追猛打。虞松远没有回答,却用低沉的男中音,低声吟唱道: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肖雨婵一下被震撼,“哇,你一个五步杀一人、十步不留形的武夫,这你也懂啊?老天,姐对你开始刮目相看了。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才气冲天,牛得不得了,儿子怎么可能会不通文墨、不解风情?”

“姐,你和老大,真是‘如鼓琴瑟,鸾凤和鸣。’”看他俩一唱一和,肖雨婵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样子,林涛戏谑地道。

“行啊,林小弟还蛮有文采的嘛。”肖雨婵显然对林涛这话,忒愿意听,心里忒爽。

“后面还有两句,姐,小嫂子,你要不要听,叫作‘万年相聚,奸夫**。’”林涛恶作剧一般地说。

虞松远坐得近,听到了,狠狠瞪了他一眼。林涛死命憋住笑,赶紧不敢说话了。

肖雨婵正在兴头上,她却象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对林涛解释道,“你这四句虽然有点俗,我看都靠谱,听着耳顺。姐刚才唱的是清人陈维松的《沁园春.咏菜花》,你大哥唱的也是陈维松的,还是代表作,《醉落魄.咏鹰》。”

林涛看了虞松远一眼,又不怀好意地笑了,“姐,小嫂子,你们真是知音哪!这个陈维松是一个什么玩艺?是个媒婆吗?”

肖雨婵得意地说,“屁话。陈维松是清朝初年的著名词人和骈文家,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大家。他的词作壮彩英思,具有蹈扬湖海的气势。《醉落魄.咏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而《沁园春.咏菜花》,只是他即兴之作。不想你大哥连这也知道,你说不是知音还能是什么?”

“是,绝对是。老大家学渊源,你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姐,你和老大简直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林涛刚说完,虞松远一掌就上去了,林涛赶紧作投降状讨饶。

“嘻嘻,很是靠谱!”肖雨婵裹着毯子,很幸福地笑起来,笑得十分灿烂。

还没闹够,车子也进入村内了。这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个很小的镇子,叫容和镇。周围群山连绵,这里却是一个小盆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镇里有供销社、招待所、农机站,一条小街穿镇而过,平坦得很。

除招待所外,镇上只有一家小饭店。小镇太小,招待所是一个小院子,由于没有生意,门上竟然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铁锁。小饭店室内只有几张小桌子,室外一个布凉棚下,也有几张小桌子。此时离饭点尚早,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这两个地方都是公共场所,太过明显,显然不利于隐蔽。林涛从镇的这头开到那头,跑了一个来回。

“就在这个小店吃饭吧,尝尝皖南风味!”肖雨婵说。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蒋匪军……”林涛忽然边开车边哼了起来。转了一圈,将车子在一个小农资店前停了一下。小店连个营业员都没有,门前和周边却扫得干干净净。院门很宽敞,方便车子进出。

“就这里了!”

林涛说着,将车直接开进小店后面的民居院落之中。

院内还挺宽敞,停着一辆手扶拖拉机,一个壮实的小伙子,只穿着个大裤衩,光着肚皮,正在修理机器。一对老夫妻,正在院内的树下拾捯农具,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妇,抱着胖墩墩的婴儿在喂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