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785章 万家欢喜百家愁,乌斯藏异动

“父亲,社学和郡学归礼部管,可这大学可就不是礼部一个部院说了算的,六部九卿都会参与进来,至少主管的礼部、考评的吏部和用人的部院来决定一个学子的去留。

咱们家虽然有些家产,但一向都是尽量少于官家扯上关系的,您虽然有些人脉但也够不着两部尚书吧。

而且现在朝廷查的这么严,万一被查出来了,这、这……不仅是我以后再也没有入学入仕的可能,全家都得连累吧!”

“吆喝……啧啧……”

中年男子怪笑了一声,盯着青年啧啧有声,而后猛地一拍桌子将茶杯扔了出去,砸在了青年脚下。

突如其来的拍桌子声和茶杯砸地的声音让青年吓了一大跳,正准备说什么时,自家老爹就到了跟前指着自己的鼻子怒吼了起来。

“你他娘的还知道连累全家?还知道老子够不着上面的人?

插手科举,轻则杖刑一百,重则抄家流放诛九族 ,你想死是不是?

你若是有这种走后门的念头,我劝你还是不要走仕途一条路,也不要经商,老老实实的当个纨绔子弟,免得祸害了全家。”

……

好一会儿后,中年男子骂完了,青年才小心翼翼的上前给自家老爹倒了杯茶,讪讪笑道:“父亲,我这不是就这么一说嘛,这也不怪我,您刚刚的话不是误导我嘛!”

砰……

中年男子又是猛地一拍桌子:“蠢,老子那是告诉你,前期朝廷为了做出表率,给学子们希望,增加他们的信心,前几批的学员都会缩短晋升的时间。

只要在胥吏的位置上勤勤恳,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半载的一定会晋升,五年内晋升到七品都是有可能的,七品之后就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你回去好好想想到底要学哪一科,为父给你请这方面的先生,自今日起到明年七月招生考核,尽量少出家门,你那些狐朋狗友的也少去,风月之地和赌场等都不要去,。

不能成为大三的第一批学子,这个很关键。

今日我们爷俩的谈话更不要往外传,尤其是胥吏的这事儿,大把的人能分析到,但他们分析到是他们的事儿,绝对不能从我们口中传出,明白吗?”

“孩儿明白!”

“明白就好,你好好想想,三天内给我答复,晚了那些好先生可都被请走了。”

“孩儿告退!”

青年点了点头,脸色严肃的离去。

中年男子坐在首座上看着离去的儿子的背影,长长的叹了口气,自家儿子什么德行他很清楚,性子太跳,即便是中了举人也没能改过来。

按照他的想法,当官没什么好的,不如和自己一样经商,现在吏治清明,朝廷又大力推动商事,海贸也要开了,这种局势下经商大有可为的。

当个富家翁,铺路修桥、带着家乡百姓共同致富,其实和当官主政一方造福百姓是异曲同工之妙。

但儿子自己现在难得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能泼凉水,反正现在吏治清明,或许真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再不济当胥吏的半年一年也能磨炼一下心性,以后接手自己的生意也是有利的。

“废除秀才六大特权、废除和打压正臂高呼的孔家、建立各大研究院、南直隶和朝鲜胥吏任用、龙井关大战处罚国子监学子每年教授一百名普通孩子识字三百、武科分数论、两次科举的策论等等,

这都是皇帝在为科举的改制做铺垫,也在在为胥吏的改革和中央集权做准备,皇帝当真是下了好大盘棋。”

……

如上面的这一幕,随着金榜和科举改制诏书在大明各地的传递,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当真是万家欢喜百家愁。

万家自然是最下层的普通百姓了,最终从胥吏开始干起他们管不着,但社学三年免费吃住这才是最现实的,能考上郡学和大学了再说以后的事儿。

百家愁的自然是乡绅的胥吏家族了,不反抗那就逐渐被取代,反抗那就会被扣上一个谋逆的罪名,直接横推。

关键的是一个县、府的乡绅胥吏家族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商量一下,谁知道有没有锦衣卫盯着他们。

别说本来屁股就不干净,就算是干净的锦衣卫还不能安一个罪名吗?

唯一的破解方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入学,将来也是从胥吏开始干起,可能成为官员,但当地的势力肯定是没有了。

官商子弟虽然也愁,但好太多,至少与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相比他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至少在社学这一个层级是有优势的。

大明境内漫天议论,境外同样也没有闲着,只不过对象不一样,大明境内是百姓,境外是各大势力高层。

诸如西边的乌斯藏、叶尔羌汗国,北面的外喀尔喀、更北部的乞儿吉思部、布里亚特等大部。

此刻的乌斯藏首府拉萨大昭寺内,数十名僧人齐聚。

首座上的僧人看向两侧僧人:“请诸位前来,想必诸位都已经听到些许消息了,那就是中南半岛被大明彻底的掌控了。”

“什么?真的覆灭了?”

“这怎么可能,九大势力足足六七十万的精锐,就这么覆灭了?”

“阐教王,这个消息到底准不准确?是准确打探到了还是小道消息?”

“明军实力这么强横吗?”

……

“这种事情我会开玩笑吗?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真的覆灭了!”

首座的阐教王神色严肃:“所以,此次请诸位前来,就是想问问诸位的意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大明!”

众僧人脸色一阵变幻。

中南半岛六大势力联合海外三国,六七十万的精锐,竟然被大明迅速的横推了。

中南半岛联合的事情他们自然是知晓的,因为相邻的缅甸曾经派人前来游说过他们。

他们虽然没有同意,但也一直关注着战况,但不曾想得到了却是中南半岛覆灭的消息。

见众人神色,阐教王沉声道:“都说说想法吧,我们该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