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六九零章 贪多嚼不烂

第六九零章 贪多嚼不烂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京城告破,举国皆惊。

河东距洛阳不过几百里,第二天的夜里,就接到噩耗。

帐中坐满了军将,但个个如丧考妣,脸上充满了悲伤。

不是悲伤元怿***殉国,而是因为这大厦已倾,即便有通天之能,也难以挽回。

账中静谧无比,只闻油灯炸开珠花的“毕剥”声。

良久之后,李崇一声长叹,打破了沉默:“我等世受皇恩,如今正是报国之时,唯有一死而已!”

众将齐齐一拜,大声喝道:“请都督示下,我等唯命是从!”

“好!”

李崇抬起头,目光众人脸上划过。

“建扶,以你为帅,思若为副,即刻整军一万,护恃陛下连夜往南……我已派八百里加急传旨于傅竖眼,令他率军至南阳接应……”

“谨遵都督之令!”

这二人是宗室,且皆是秉性耿介,廉慎自修之人。谁都会叛降,但元匡和元钦绝不会。由他二人护送少帝南下,自然是最妥当不过……

“杨钧,你依旧谨守白水、铜官,不可使叛军多进半步……”

“杨县子(杨大眼起复后就爵复原位),你依旧予华山(郡)勐攻,莫要计较伤亡,只求将叛军阻予洛水之东……”

“得令!”

“世哲,你谨守潼关,替我等守好后路,但需切记:小心提防羊祉!”

李世哲是李崇的长子,用来固守后路,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听李崇如此交待,帐中诸将大都松了一口气。至少说明李崇并没有准备意气用事,与叛逆玉石玉焚。

但听到后半句,众人又禁不住的心中一凌。

潮水退了之后,才知道哪个穿着衣服,哪个光着屁股。

谁又能想到,打八百杆子才能和李承搭上一点可有可无的亲戚关系,且一向颇有气节的郭琰,竟会主动投附?

遑论羊祉与李承志还是直系姻亲,且平日就桀骜不驯,隐有不臣之心。

好在羊祉手中也无多少兵,且在敌后,也就是潼关之北的蒲板县。前有十数万平逆大军,后有杨氏固守弘农,他就是想叛也联络不到李承志……

多番计议,诸将逐个散去,直到帐中再无他人,只余几个亲信扈从,李崇仿佛撑不住了一般,“腾”的一声就倒在了矮榻上。

亲信大惊,忙奔了过来。李崇摆着手,意思是无碍,但浑浊的泪水就如泉涌,从眼角滚滚落下。

大魏终究是败了。即便少帝能安然退至徐、扬等州,又能多撑几日?

对于他这种征伐一生,战功赫赫的忠臣名将而言,不仅仅是江山易主,王朝更替,而是眼睁睁的看着毕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信念轰然崩塌,却无能为力的那种痛楚。

但事已至此,徒有奈何?

唯以死明志,以身殉国尔……

当听到京城已破,元怿、元渊、元顺皆在宫中殉节,他就有了玉石俱焚之念。所以才安排与他差不多的心思的杨钧为右路前锋。

至于杨大眼,诸子早已死在京城的乱战之中,与李承志已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断然是不会叛降的。

李崇之所以交待长子守好后路,不过是为了安定人心,以防狗急跳墙……

……

长安府衙。

一众将领跪在堂下,一个比一个激动。

“国公,河东距京城更近,想必比我等还要早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为免军心动摇,李崇定会当机立断,派宗室或重将护送少帝南下。若是此时不乘胜追击,定会错失良机……”

进言的是源规,陇西王源贺之孙,司徒源怀之子,承爵冯翊郡公。

李承志平定沃野,大败昌义之之时,源奂为其麾下卫将,算是老部下了。

之后崔延伯为都督,与李承志决战陇山,

时源规在泾州刺史杨钧帐下听令,后陇山失守,杨钧退走,但源规却举城归附。

所以他归附的比薜和还要早,而且要不是他,李承志的祖坟怕是都被杨钧扒了个干净。所以在一众降将中,源规的地位很是超然,也很受李承志并李氏将领的亲睐。

有人开了头,剩下的也相继进言,央求李承志尽快出兵。或是与李崇决一死战,或是派奇兵轻车简骑,追杀少帝。

因为人人都知道,皇甫一战而定,不但攻占了京城,更是攻破了皇宫。如今比这还大的功劳,也就是生擒或斩杀少帝了。

所以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其中就包括李亮和李彰,甚至是达奚……

但李承志却不为所动。

他转头看了看李韶和崔休,但这二人却似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

自从被李丰生擒(崔休为离石镇将),这数月来崔休一直是宁死不屈,定折不弯。但当他知道洛阳失守后,态度急转直下。

倒不是怕死,而是随捷报而来的还有崔光的亲笔书信:自长子崔长儒之下,他九个儿子全部降了崔光这位族叔。

一世清名已被几个逆子毁了个干干净净,他这块遮羞布又能为清河崔氏遮住几分丑态?

所以他很是干脆,虽只降了也就一日一夜的功夫,但句句出自肺腑。

他和李韶均称:元魏败的这么快,固然有李承志天纵其才,能征擅战的因素在内,也绝离不开高英和元怿昏聩无能,倒行逆施,继而使天下民心大失。

但归根结底,祸乱的根源还在于孝文强行汉化,宣武又过于急功近利,对鲜卑及诸胡过于苛刻的缘故。

不然不会有于忠、元丽之乱,更不会有高肇振臂一呼,六镇响应者无数的局面。

反而言之,孝文、宣武二帝待汉臣不薄,心怀感恩,誓死报国者绝不在少数。

其中定然有李崇,杨大眼。

更何况,杨大眼的三个儿子还在京城乱战时死了个干净。

困兽犹斗,所以李韶和崔休都劝李承志,既然胜利在望,实无必要急功近利。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才是上策。

李承志也觉的是这个道理:贪多嚼不烂。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将吃到嘴里的咽下去才是正理……

ps:推荐一下新书,直接点作家头像就能找到,各位要是有多余的票,务必投上几张,谢谢了!

《汉逆》:穿越到三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中平二年,黄巾方定,曹操功迁济南相。一上任就大刀阔斧,整肃吏治,使“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孙坚功升别部司马,同样干的风生水起。

刘备亦因参与平乱而崭露头角,在涿郡小有名声。

耿成却窝在雁门关外,与胡人在大青山中打游击。

天下将乱,英雄辈出,耿成不求闻达于诸候,只望能苟全性命于乱世。谁敢拦他,耶稣来了也照杀不误!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到进行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