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一零章 心服口服

第五一零章 心服口服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无人问出“为何要退兵”这种愚蠢的话。

只因裴邃与成景俊深知:若不想成为大梁之千古罪人,不想真的叛出南梁,就只有尽快退兵。

原因则在于:不论李承志之计成与不成,昌义之、裴邃等人的亲眷子弟会不会中计而逃出建康。但只待其秘遣之心腹,及或是被其收买、或是受其胁迫的那些俘将回到建康,昌义之等三人之秘辛自然满城皆知。

恰恰这几桩秘辛又如板上钉钉,真的不能再真。再加上李承志与之相应而编造的“昌义之图谋自立”,“昌、裴二人欲率大军降魏”等等谣言就会嚣其尘上,令萧衍与南梁朝野无法分辩真假与虚实。

而偏偏自晋以来,南朝每代都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得以窃国,至如今已历整整五朝。包括当今皇帝萧衍。

因此莫看萧衍行事颇有仁君之风,但南梁朝野皆知,皇帝最忌讳的便是领兵大将拥兵自重。最担心的便是有人如宋之刘裕、齐之萧道成、并他梁之萧衍一般,也想尝尝这当皇帝是什么滋味。

到那时,南梁皇帝与朝廷必会惊慌失措。留给昌义之与裴邃等人最好的结局便是即刻回京,主动避嫌。也更说不定,随宣旨官而来的,还有暗中调查的钦差。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说的便是眼下这般:恰至局势变幻莫测,风谲云诡之时。若再来个临阵换将,更如雪上加霜。

此一时,彼一时。这次不论来者为何人,哪怕是萧衍亲至,便是伏罗、元丽、于忠等人口灿莲花、声泪俱下,新帅也绝不会相信诸如“李承志乃天授”、“可于庙堂之中决断千里之外”、并“天雷”之类的说辞。

便如昌义之坚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般,新任之将再是谨慎,也无法想像出李承志的诸般手段。故而但一接战,定会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到那时,这十万大军,能活着逃回到南梁的,能有几个?

而便是南梁国力不弱,又能再征得动几次“十万大军”?

这等大败,必然要有人背锅。用脚指头也能想到不会是皇帝,那就只剩昌义之或是裴邃,更或是二人同为难兄难弟。

故而,与其败北并损兵折将,还要留一世骂名,不如就此做罢。

待全须全尾的返回建康,再向皇帝解释也不迟……

痛定思痛,裴邃狠狠的一咬牙:“那就退!”

“即刻就退……立时传令,命兰子云撤回陈仓……”

昌义之头点的斩钉截铁,“待退回南岸,便掘开上游河坝。待入夜后,便连夜退回陈仓……”

“好!”

裴邃满脸苦色的唤来亲信,予往各处传令。

昌义之回过头,看了看跪伏于地的亲信和瘫坐榻中的成景俊:“莫怕……便是绝密,不久也会天下皆知,故而何需灭口?至于景俊……”

他略一沉吟,“自古孝悌之人,莫不如是。再者陛下宽仁,定会予你网开一面,故而莫要心忧……”

二人连声应诺,昌义之双大手一挥,往堂下走去:“李氏小儿即称予我备了厚礼,那就随老夫看看,都是何等新奇之物……渊明也来……”

亲信连忙扶起成景俊。裴邃闻言,予传令的亲兵低语几句,也走了过来。

“来时郎君便诸般交待,称些许薄礼,还望县候莫要嫌轻……”

李睿抢先一步,刚要予昌义之开箱,却不想昌义之一声断喝:“不劳贵使……左右,予我开箱……

随着话音,登时便有数位甲士掀帘而入,横在了昌义之与李睿之间。

李睿微一愣神,又恍然大悟:昌义之这是在防备他猝然行刺?

他有此讪讪,老老实实往后一退,又做了个请的姿势,意思是可由帐中亲信代劳。

来时李承志便警醒过他,称李睿只要老老实实将信送到,将话代到,此计便成了大半。万万不可妄生恶念,多此一举,不然就会坏了他的大事。

所以李睿还真没生出过这种心思。

再者礼箱抬入帐中之时,便由昌义之之心腹大致查验过,李睿也无隐瞒,告知箱中皆为刀甲等物。故而昌义之不得不防……

看甲士掀开箱盖,李睿颇为自得的介绍着:“这一匣,乃我泾州李氏独有之‘白刀’……吹毛断发,削铁如泥,堪称举世至宝……”

随着箱盖打开,只觉一道银光刺来,昌义之不由自主的眯了眯双眼。

其后的裴邃与成景俊也跟着双眼一亮。

“白刀……便是老夫予徐州之时,也略有耳闻,传言似是关中李氏得天外陨铁所铸,某当时以为,应是出自陇西李氏之手,不想竟是泾州李氏?”

昌义之口中称奇,眼中更奇。手一伸,便将刀接到了手中。

“渊明,你来看,果真就如传言一般,这刀竟真的亮如明镜?”

裴邃闻言往前一凑,人还未到近前,却先看到锃如明镜的刀面上显出了一张人脸。

面相方正,浓眉大眼,可不就是他裴邃?

裴邃伸手接过长刀,又奇又疑:“听闻此刀无坚不摧,便是两分厚的精钢甲叶也能一刀两断?”

这就有些言过其实了,李睿不好正面回应,只是笑吟吟的道:“如今刀在县子之手,一试便知。”

试就试。

若是砍坏了,那就证明是世人讹传,更称不上是什么至宝,也就更不用心疼了。

几声呼喝,当即就有甲士送来了一副札甲。

李睿只是一眼便知或是工匠偷了懒,或是手艺不精,这副铠所缀之甲叶还是生熟参半。

若是这样的甲叶,还真有可能砍成两截……

正猜忖间,兵卒便将札甲卷做一团置予地下。裴邃将刀举过头顶,吐气开声,以斧劈华山之势斩了下来。

随着刀甲相击,只见闪过一溜火花,又听“叮”的一声脆响。

凝神细瞅,被刀锋斩中的两块甲叶赫然被斩开了足有一分多深的一道豁口。便是没断,也只差了一丝。

帐中顿时响起兵卒与亲信低吸凉气的声音。他们很清楚,若非左右两侧的甲叶承受了相道大的力道,这两块甲叶早断了。

见真与传言一般无二,裴邃不喜反惊,满脸戾色:“这刀恰好就送来了三口,莫不是县候与我、并成将军等每人一口?李承志为陷害我等,还真是舍得?”

“县子误会了,此刀虽利,但远无世间传言那般珍稀……只因我李氏器坊每日都可锻铸千把有余,故而并无‘陷害’与‘舍得’之说,只是郎君送予三位的一点薄礼而已……”

日铸千把,你当这是田间的野草?

裴邃呵呵冷笑:“难不成苍天予你李氏降了一座陨山?”

“正如县子所言,苍天并未降一座陨山予我李氏!但县子又何以认定,这刀就一定要用损石所铸?就如那天雷,我朝先帝追问之际,我家郎君不也赌咒发誓,称是由鸡子所沤?”

天雷是鸡子所沤……你哄鬼呢?

李睿的表情极是认真,且极为恭敬,但看在裴邃眼中,却可恶无比。

同时他也算是明白了,李承志名为送礼,实则为示威:一日就能铸千把有余,岂不是说如今的魏军皆已配装此刀?

名将不愧是名将。昌义之虽然也恼怒不已,但还不至于如裴邃这般气急败坏,多少要理智一些。

他挥挥手,意思是让裴邃镇定些,而后又令左路右将帐中的木箱尽数打开。

其中还有一箱佩刀。但足足装了有十口,也并无那三把白刀一把配有精美的刀鞘,并涂了油。

只见刀刃、刀面还有斑斑锈迹。

成景俊凑了过来,低声问道:“县候,李承志这是何意?”

“若连寻常兵卒都配有那般宝器,元丽、于忠焉能不知?故而渊明并未猜错,那三口白刀实为李承志栽赃之用……若不出老夫所料,这一箱,才为李承志逞威扬武所用……”

昌义之怅然一叹:“渊明可还记得,随这李睿同来那百余甲士,应配的皆是此刀……嗯,也试一试……”

稍一思索,裴邃恍然大悟:还真就一模一样?

登时便有甲士上前,捡起一把,照那地上的札甲劈了下去。

又听叮的一声,再一细看,虽无方才白刀砍的那般深,但也斩了近有分许深。

裴邃眼角微微抽动,往前一步,往其余箱中急眼一扫,又令甲士逐一试过。

一副铁锻的全甲:薄如纸页,轻如绸麻,提在手中,至多也就三十斤左右,但偏偏牢不可催。

裴邃不信邪一般的让兵卒试了试,甚至拿那白刀砍了两记,也只留了两道浅浅的印子。

一张铁胎弓,弓背与箭矢均为精铁所制。看其大小也就数斗,但足可以拉动一石弓的裴邃将吃奶的劲使了出来,弓臂也只是稍微弯了弯。

待他唤来军中力士,才知此弓至少三石,只要能将其拉满,近斤重的铁箭便足能射出百丈之远。

昌义之与裴邃皆以为送来这弓这为彰显李承志之勇武,岂不知会错了意?

“此弓三张合为一弩,故而称之为三张弩,又称十石弩。其力重千钧,可将逾儿臂粗壮之弩枪射至两百张外,足可穿金裂石。又因轻便,故而不但守城可用,攻城时亦可用……

行军之时,只需车载、马驮,便何处都能去得。若车马不便,还可一分为三,普通步卒也能背负……”

听着李睿这番话,裴邃恨的直咬牙。

他算是明白了,这些甲、弓之物,皆是同样用意:便是凭此刀甲之利。我李承志也绝不怯你,你要战,那便战……

正暗恨着,又听昌义之问道:“这是何物?”

他闻声看去,见亲卫从一口箱中搬出一物,似是一座木车,就只尽许大小,好似是稚子的玩物。

送给昌义之的幼子的……李承志能有这番好心?

“好似是……石炮?”

昌义之极是古怪的嘀咕了一句,但话音方落,他脸色猛的一僵。

那车臂上写着一行小字:便是退到陈仓,你也守不住!

见他愣住,裴邃狐疑的凑了,只是几眼,一张脸便涨成了猪肝色。

“李氏小儿……欺人太盛?”

裴邃身上的杀气有如实质,任李睿足足离着两三步,仿佛都能感受到一般。

他止不住的往昌义之身边靠了靠,心想这老倌儿几乎被郎君逼上了绝路,更是恼到了极致,不会恨屋及乌,就地将自己一刀喀嚓了吧?

“莫要光看那字,看那车……”

昌义之怅然一叹,“此物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定也出自李郡公之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