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 第1645章 蛋糕谁先拿谁后拿

第1645章 蛋糕谁先拿谁后拿

书名: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作者:燃烧石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1 02:17:39

1987年教师节

这一天,天空似乎比往常更加湛蓝,阳光也格外明媚,鹏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大背头和喇叭裤,年轻人们朝气蓬勃,精神饱满,活力满满,追求时尚和潮流,充满了朝气。

长城大酒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来自非洲矿业大亨格里森·威廉,要与富国矿业、四海贸易公司共同合资成立四海国际矿业,主营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注册资本高达3亿美金!

消息一出,整个矿业领域瞬间炸开了锅。

要知道,3亿美金可是个天文数字,足以让无数矿业公司望尘莫及,更何况这其中竟然还有一位来自非洲的矿业大亨。

一时间,矿业界的同行们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格里森·威廉从容不迫,身着一件定制的白色西装,领口打着精致的蝴蝶结,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在签约仪式上,他操着一口略带口音的英语,风趣地说:“各位朋友,不要害怕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嘛,四海国际矿业,就是要做矿业界的探索者,让这个行业更加活跃!”

四海国际矿业成立的消息,迅速在矿业圈内传开,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果不其然,四海国际矿业成立后的第二周,就在韶关市沙溪镇扔下了一颗“炸弹”,投资1.5亿美金建设矿场。

这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手笔也是大的惊人。

而四海国际矿业的脚步并没有停下,第三周,他们就在肇庆高要发现了金矿,并迅速获得了开采权。

这一消息传出,整个矿业界都为之震动,金矿可是矿业界的“香饽饽”,谁要是找到了金矿,那就等于抱上了金饭碗。

四海国际矿业的好运似乎才刚刚开始,随后,他们相继在新几内亚、刚果、澳大利亚博丁顿等地发现了金矿,并火速投资开采。

这一系列的大新闻,迅速让四海国际矿业声名鹊起,成为了矿业界的一颗璀璨新星。

海内外投资者们闻风而动,纷纷涌向四海国际矿业,希望能分一杯羹。其中不乏花润、招商、保力、正荣等国内着名企业。

这些大佬们平时都是眼高于顶,但此刻却对四海国际矿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面对这些蜂拥而至的投资者,四海国际矿业的大股东曹卫国显得格外好客。

他不仅没有护食,反而格外的热情,开门迎客,欢迎投资。

花润的陈经理亲自来到四海国际矿业:“曹董,咱们也是老相识了,那我就不说虚头巴脑的了,我这次来,就是想和四海国际矿业探讨一下合作的可能性。”

曹卫国哈哈一笑:“合作嘛,双赢的事情,我欢迎,能和花润合作,那是我们的荣幸啊!”

一番寒暄之后,双方正式进入了正题。

张凡详细介绍了四海国际矿业的经营情况、发展规划和投资方向,而花润集团的代表也表达了他们的合作意愿和投资计划。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送走花润集团的代表后,曹卫国靠在沙发上,点燃了一支雪茄。

他深吸一口,吐出一个个漂亮的烟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像花润、保力、招商这样有实力的大股东加入,对于四海国际矿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以后在拿矿开矿方面,也会更加便利。

虽然会把蛋糕分出去,但有实力的股东越多,以后的路就越好走,蛋糕也能做的越大。

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大家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共同发财也要共同承担风险。

矿业这一行的利润高,但水也深,事故也比其他行业多。

而且一出事儿就不是小事儿。

以前曹卫国没实力也不敢碰,现在有了张凡和格里森,实力有了风险也小了,这么大一块蛋糕不吃,那岂不是太浪费了。

浪费是非常可耻的!

所谓的治度,那就是规定蛋糕谁先拿谁后拿。

与其蛋糕被别人拿走,不如自己先吃进嘴里。

以后拿出蛋糕,多盖几座希望小学也好啊。

况且四海国际矿业的法人是张凡,富国矿业是四海国际矿业的股东,而富国矿业的法人是冯炎……而他曹卫国只是富国矿业和四海国际矿业的大股东,兼四海国际矿业的投资顾问。

强强联合之下,四海国际矿业也没有辜负这些投资者们的期望,凭借着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在矿业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

每当有新的金矿被发现或新的矿场建成投产时,都会引来媒体的一片欢呼和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接下来,四海国际矿业就是紧随富国世通国际物流公司之后,前往香江这片热土上市,发行股票,有这么热门的噱头,不上市卖股票那实在太可惜了。

京城长城大酒店,同学会上,那场面,简直是张凡的个人秀场。

他一出现,昔日的同学们纷纷投来惊讶、羡慕、嫉妒交织的目光。

现如今的张凡已经是跨国集团的cEo,手握数十亿资金,走到哪里都是镁光灯的焦点,各地政府争着抢着要请他吃饭喝茶,报纸杂志更是争相报道这位年轻有为的杰出青年企业家。

哎,你说这人要是走了运,那真是挡都挡不住。

张凡现在的感觉,就像是踩上了七彩祥云,走上了人生巅峰,往那一站,就开始指点江山,高谈阔论,什么经济全球化啊,矿业市场趋势啊,讲得头头是道,比教授还能叫。

“你们看啊,现在的经济形势,那全球化是不可逆的趋势,就像我们做矿业生意,更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国内的一亩三分地,不能放在以前的矿区,要探索,要发掘,那样才有发展……”

张凡说得唾沫横飞,同学们听得一愣一愣的,有几个还时不时点头附和,心里却在嘀咕:这家伙,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这么有水平呢?

一旁的老李,以前和张凡经常一起玩弹弓,看他现在这副模样,低声对着一个同样出身工人家庭的同学感慨:“张凡这家伙,真是命好啊,一出生就在罗马,咱们这些人还在为养家糊口发愁,人家已经去开拓国际市场了。”

那个同学羡慕道:“谁让人家老子有觉悟敢拼命呢?三代经商不如一代扛枪啊,人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跟咱们不一样。”

知根知底的人,心里其实都跟明镜似的。

张凡能有今天,靠的可不仅仅是努力。

当然啦,你要说张凡一点本事没有,那也是冤枉了他。

但问题是,本事归本事,机遇才是关键。

张凡的机遇,那可不是天上掉馅饼砸中的,那是人家老爹给他铺好的路。

别说什么勤奋和努力,世界上最无耻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做励志的故事来愚弄底层人。

要是张凡的老爹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他能一顿饭的功夫就拿到采矿许可证?

别开玩笑了,那采矿许可证,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拿不到的香饽饽,张凡却能轻轻松松到手,这背后的门道,还用明说吗?

同学会上,张凡自然是不会提这些的。

他讲的是自己如何敏锐地洞察市场趋势,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如何努力的去开辟市场如何去谈判。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故事。

但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一切都是台面上的漂亮话,真正的规则,那可是台面下才玩的。

这就是台上讲的规矩,台下走的是关系。

“张凡啊,你现在可是咱们班的骄傲了,以后可得多多提携咱们这些老同学啊。”

老李端着酒杯过来敬酒,脸上堆满了笑容。

张凡也是爽快,一饮而尽:“见外了啊!咱们是同学,能帮的我肯定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