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重生之王妃是破案奇才 > 第五十二章 新的猜测

第五十二章 新的猜测

书名:重生之王妃是破案奇才 作者:缅栀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9-09 06:21:20

莫铄月抬眼望着李蕴旼,迟疑许久,才问:“这是…...送给我的吗?”

“嗯。”李蕴旼淡笑,“我看你平时用的簪子皆是素簪,猜想你应更属意素简的款式,月前正好得了一块羊脂玉,便让工匠打了两支素簪,正好我们一人一支。”

莫铄月盯着手中的玉簪,注意力全落在了“羊脂玉”三字上面,选择直接忽略了后面的话,低头沉思了一会,问:“我朝物产丰富,却并无羊脂玉矿,王爷月前得来的羊脂玉,从何处运来的?”

李蕴旼皱了皱眉头,笑得颇有些无奈,他好不容易说出心里话,她却是一心都在案子上,关键的意思,是一点都没领会到啊。

罢了,来日方长,只要能留她在身边,总会慢慢融化之的。

“从回纥而来,不过回纥的羊脂玉品相虽是最好,但量产不多。贺田国的玉矿一向以羊脂玉为最,有羊脂玉之乡的美称。”

莫铄月的眸光亮了一亮,不由自主地轻轻扬唇。

李蕴旼的手指轻叩着青玉扇柄,发出“嗒嗒”轻响,思索一会,问:“你是觉得吕殷身上的羊脂玉佩,是产自贺田国?”

红炉点雪,见李蕴旼领会了自己的意思,莫铄月说出了新的猜测:“吕殷的那块羊脂玉佩虽大,玉质却是普通,前后都雕刻着字,特别是背后的两行,死生一世不相离,惟愿相伴岁月长。这样的内容一点都不像是亲人之间的情感,一看便不是家人所赠。说是挚友相赠,像,却略有些牵强。缱绻情谊,更似恋人。”

李蕴旼沉吟片刻,说:“这玉佩的原主,念娘已经着手在查,不消多久,便有答案。”

“念娘做事,一向求速战速决。”莫铄月莞尔微笑,表示赞同。

以前偷尸一案,她也是领教过她做事速度的。

不到半年光景,失踪的尸体,便能达十五具之多。没有新尸体,就偷一堆白骨,总归就传达着一种思想,想了便做,做了便快。

这种爽利急切的性子,还真想不明白她修行之时,到底怎么禅定住的。

她停了一会,又徐徐分析道:“说起来,那两行字,字形很像是吕殷的,却只有其形而无其意,像是刻意模仿的一样。什么人,会刻意模仿别人的字,又要把东西再送与当事人呢?可见,此人要么书法造诣一般,要么,非汉人。”

“显然,你觉得后者可能性要更大。”李蕴旼看着她,缓缓出声。

莫铄月点头,郑重其事说:“我一直在想,吕家到底是何时来的京都,又是因何在朝中立足?更难理解的是,到底是触动了什么样的事,会让人对自己的至亲血脉痛下杀手?吕家作为敌国人,不但在朝为官多年,一直以来,还颇受倚重。难道真的仅凭着那无史可考,五十年前便说出的谶言,就能做到现今这个高位?想来,你也是不信的。”

领走尸体,明知有疑却不允许查下去。悲痛是真,却对死者布下那样狠绝的诅咒,这样又爱又恨的矛盾的情感,真是令人难以理解。

“二十逢三遇巨龙,应顺应敬莫侵扰。雪落轩辕殷梅落,休将养息一世安。”

李蕴旼轻叩着扇柄,边回忆边道:“这个谶言,十五年前,我在父皇的案桌上曾见过,是赑屃司所呈,全文除了那四句谶言,前言:永光二年六月十八,突逢狂风骤雨,雷电交加,余卜得一卦,卦象所示如下。以及结尾极简短的一句——据实佐证,请主上论断。”

“事过十五年了,你那时还是个六岁的稚童吧?都能一字不差地记得?”莫铄月惊讶看他,带着丝丝怀疑。

“毕竟简短,看过一遍也就顺带记住了。”李蕴旼淡淡地说,“那时候小,总爱在父皇案桌前戏耍,也正因年岁小,也没人阻拦着。偶尔总会不经意地看到一些东西,想要忘记,却发现那些内容如雕刻的一样,深深印在脑中,至今犹不能忘。”

莫铄月听着他这一番似自夸的大实话,不得不以崇拜的眼神望着他:“说实话,像你这样过目不忘的人,我平生第一次见。”

“只要用心,没有什么东西留意不到的。”李蕴旼的手指在青玉扇柄上按了按,唇角扬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所以,你不妨把留在案子上的心思,分一些在我身上,必能对我了如指掌。”

莫铄月语塞,忽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难以应付的场面,这人今日怎么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说话怎么都这般直白不讳,毫无顾忌了呢。

方才拿过簪子时,她便担心往后尴尬,刻意忽略他后面的话。

他怎么还是说着这种…...令人臆想非非的话。

怕是饮酒过度,现今还有三分醉意?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簪子,忽觉惶恐不安,在还与不还之间摇摆不定。

不知是不是看穿了她的心思,余光之处,袍角移动,很快在眼前消失。耳边听得李蕴旼不疾不徐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赶紧把头发挽好,没有理清头绪的地方,正好,我帮你挑了一条线头。”

莫铄月望着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长廊转角,想要赶紧回头寻一寻自己的簪子。

可一想到案情就差一点便能水落石出,左右摇摆了一瞬,只好麻利挽了个单髻,用手中的羊脂玉簪固定住,连奔带跑地追了上去。

“王爷方才提到,那四句谶言是在十五年前看到的?”莫铄月一上马车,就迫不及待地问出心中的疑问。

李蕴旼明白她的言外之意,沉思了一会,说:“朝中皆传,吕家先祖是在五十年前便已入京。而这个传言,在我的印象中,在景初二年以前,我闻所未闻。若说我何时知道吕顺的,算起来应该就是在十五年前,也就是景初二年。”

凭着李蕴旼这种过目不忘的好记性,尽管那时只是一个孩童,于他而言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是,但凡是他见过的人或事,便会一直记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