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重生之王妃是破案奇才 > 第四十二章 一二往事

第四十二章 一二往事

书名:重生之王妃是破案奇才 作者:缅栀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9-09 06:21:20

实际上,不过就是告诉了她,上次曲江边的男尸,其实是吕祭酒家的二公子吕殷,因饮酒过度,不慎落入江中溺毙。

这种案子,不说在这人口百万的帝都时常有之,就算在漓水县那样的小地方,一入夏,溺毙之事,也是不少的。

一桩意外,尸体也早被吕家认领走了,案子也早结了,莫铄月心中就算存着疑惑,却也不想追查下去。

倒也不是怕麻烦,而是涉及朝中官员,她担心一个没处理好,会给李蕴旼惹来是非。

经过上次进宫一事,她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暗流涌动,波诡云谲。林长玢被贬出京,太子一党更是对李蕴旼恨之入骨,争锋相对,就等着揪出他的错处来。

所以,在这风口浪尖上,如非必要,这段时间,她还是少掺和朝廷官员的家事为妙。

可惜,这个理,就算说了,江迢迢也是不会懂的。

“我跟你说,吕祭酒家前日一领了吕殷尸体,就草草入殓封棺,听说是因为吕殷的母亲见不得尸体,吓晕了好几次呢!”

“嗯。”

“你说他们胆子怎么那么小呢,不就是一具尸体嘛,还是完好无缺,没缺胳膊少腿的啊。再说了,我缝合的时候也是细细处理过的,比我见到的时候可是好看多了。”

莫铄月手中动作顿了一下,更是对眼前之人,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

寻常人看到尸体,还是那样有些不堪入目的尸体,有些不适,有些难受,也是正常不过的事吧?

而且,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死状惨烈,难免伤心过度,未必是被吓的。

江迢迢继续自顾自道:“我就说了,那日尸体看着眼熟的很,果然就是见过的人嘛。你都不知道,这个吕殷生前长的那叫一表人才,风流倜傥。是京都有名的诗酒妙人,才华好,性格还好,可是京中万千少女的梦中情郎啊!可惜啊,死的时候……还真有点……难看。”

“梦中情郎?”莫铄月不由得来了几分兴致,目光终于从书上移开,笑问:“我在漓水县时可是听闻,恭靖王是京都万千女子的倾慕对象,怎么,这种理想夫君的模板,还有数人?”

“这事你可问对人了!京都还真有‘理想夫君四人组’。”江迢迢拍拍自己的胸脯,一脸得意,“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放眼整个帝都适婚的青年才俊,要说这帝都女子最为心之神往,当属风姿神秀,恍若天人的恭靖王,只是我们王爷身份尊贵,加之乐娴郡主扬言非恭靖王不嫁,大家也就更不敢多言多议,只能在心中臆想罢。”

乐娴郡主,李乐娴,平章侯府嫡女,皇上的堂侄女。这个京中市井上好谈资的人,莫铄月还是有所耳闻的。

十五年前,贺田国侵犯我朝北境,平章侯率兵出征,僵持了三年,虽打了胜战,却也落下一身的病痛,还未入京,就在途中病故了。

先太后在世时,怜她年幼失怙,将她接入宫中亲自抚养,对她极是宠爱,却养成了刁蛮跋扈,任性妄为的性子。

十二岁时,第一次见到恭靖王的天人容姿,一见钟情,一发不可收拾,哭着闹着求着先太后赐婚,可惜皇上以未及笄为由,拒了这桩婚事。

三年前,先太后仙逝,乐娴郡主尽管刁钻蛮横,对先太后的感情倒是真的。

据说那时候,她悲痛欲绝,不吃不喝了近半月,一度寻死,要随太后一起去了。后来在家人劝阻下,决定留在家中带发修行,为太后祈福往生。

就在大家都以为她会就此沉寂下去时,谁知堪堪过了两年,也就是一年前,刚刚及笄的她,竟是没羞没躁地求皇后为她和李蕴旼赐婚,被李蕴旼当场拒绝,从此,李乐娴就成了全京都第一大笑话。

“要说这第二位适婚美男子嘛,自然非容家长公子容疏临莫属啦!才华、人品、家世,样样出挑,可惜人家早已指腹为婚,今年年初刚刚与青梅竹马、门当户对的司马家的小女儿司马佩儿成婚,不知碎了多少女子的心啊。”

“说到这司马家,这位列第三的就是司马佩儿的长兄,司马长公子,也就是三年前刚承袭爵位的镇军大将军——司马轶。早年因为战事,加之三年守丧,耽误了终身大事,年纪是四人中最大的,却丝毫不影响姑娘们对他的倾慕啊。尽管年近而立,常年驻守边疆,但老天爷赏饭吃的脸就是不一样,沉淀了岁月与阅历的气息,那张脸不但不显风霜的沧桑,反而渗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成熟之美,不得不说,成熟英气之余,又不失儒雅温和,我看着也蛮喜欢的。”

看着江迢迢露出的花痴样儿,莫铄月拆台倒是拆得开心,“那你的心可真大,一边喊着秦继哥哥,一边说最为仰慕王爷,现在又说喜欢司马轶。那这最后一位,该不会就是吕殷,你也蛮喜欢的?”

江迢迢嘻嘻笑着,毫无所谓,“你还真说对了,这第四位就是吕殷,只是那种文弱书生样,我的那些小姐妹还挺迷恋的,我还真不喜欢。”

“不错,难得有一次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的喜好。”

仿佛完全感受不到莫铄月话中的讥诮,江迢迢又开始新一轮的滔滔不绝:

“说起这个吕殷,就不得不提到吕家,你可有闻,吕家的先祖其实贺田国的大祭司?五十年前,吕家先祖卜出一卦,算出贺田国三十五年后会有一个大劫,国家存亡与否,就看能否渡过那个劫数。他在朝中提出此事,却无人相信,还被取笑为杞人忧天。于是悲愤之下,毅然辞了大祭司之职,举家迁徙入京。不成想,谶言成真,贺田国经过十五年前那场恶战,一蹶不振,以前还是个河清海晏的小国,现在目之所见,饿殍遍野,那边的流民许多都混入我们这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