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890章 反间之计,谣言散布

第890章 反间之计,谣言散布

书名: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6 20:19:58

“宁爱卿,明国会答应议和吗? ”多尔衮疑惑的问道。

宁完我神色自信,肯定的道:“回禀皇上,明国肯定会答应议和的!”

“哦?这是为何?”多尔衮问道。

宁完我细细的分析道:“皇上,虽然松锦之战我清国损失惨重,但明国也同样伤亡不小。”

“而且,明国境内又有天灾**不断,流民遍布整个北地。据前些时日消息传来,流寇首领李自成率领数百万流民,在河南境内肆虐横行,接连大败多支剿贼明军,使得明军伤亡不小。”

“如今,崇祯皇帝又调集了数支精锐边军,欲要彻底剿灭流贼,必然是无暇关注我清国。这对于我清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只要我清国主动向明国提出议和,甚至可以表示称臣,那定然会使得明国同意的。”

“就算明国君臣不同意,那也绝对不会再大动干戈的。而这就给了我们机会,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听完宁完我的分析后,多尔衮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多尔衮拍案而起,高声道:“好!就依宁爱卿之言,向明国提出议和,向明国主动称臣!”

“皇上圣明!”

宁完我与范文程连忙跪地磕头。

多多尔衮摆了摆手,又说道:“除了议和之外,朕还要让明国境内内乱不断,要让那些流寇肆虐横行,彻底搅乱整个明国,让明国实力大损。”

“只有明国内乱不断,我清国才能安心的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只要我清国的实力恢复了过来,那就是向明国报仇的时候!”

听得多尔衮的话语,宁完我与范文程心中顿时一寒。

与皇太极相比较起来,多尔衮少了几分雄才大略,但却又多了几分阴狠毒辣,喜欢使用这等阴谋诡计。

要让明国内乱不断,那就需要在暗地里支持流寇,让流寇的实力壮大起来,以便更好的搅乱明国局势。

至于如何支持流寇,那就需要利用到晋商八大家了。

晋商八大家的势力,遍布整个大明南北与朝堂,支持流寇这点小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皇上才智超绝,微臣等不及啊!”

宁完我与范文程再次大拍马屁。

“哈哈哈!”

多尔衮很是满意的点头大笑,而后坐回了龙椅之上。

“此事已毕,那再说一说刘博源之事吧!”

“刘博源此人,乃我大清之死敌,必须要铲除。若是这刘博源一日不除,我大清难有出头之日。”

“两位爱卿,可有对付刘博源之法?”

这次,范文程起身回道:“皇上,要想铲除刘博源,唯有实行反间之计!”

“又是反间之计?这次可行吗?”多尔衮皱眉问道。

“皇上,虽然此计已用过多次,但效果确实十分之好。如今刘博源与崇祯皇帝之间,早已经是君臣不合。”

“而且,在明国朝堂之中,也有不少官员对刘博源很是不满,恨不得除之后快。”

“只要我们再继续实行此计,必然会引得刘博源与崇祯皇帝更加不合,说不定崇祯皇帝也在想尽办法除掉刘博源。”

“就算除不掉刘博源,那也能引得明国朝堂的内乱,有利于我清国!”范文程神色阴冷的道。

多尔衮听后,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继续实行反间之计!”

......

元宵节刚过去没多久,京城内又突然流传出一些谣言。

而谣言的对象,又是永昌侯刘博源。

不过,这次谣言的风向不是污蔑永昌侯,而是大肆的夸赞永昌侯,说的都是好话。

谣言内容之中,将永昌侯夸成了无敌战神,别的武官将领都是一些无能的酒囊饭袋。

在松锦之战中,若不是永昌侯力挽狂澜,焉能大败东虏。其余各镇总兵能获得战功,还不是永昌侯施舍给他们的。

若没有永昌侯,各镇总兵早就被东虏打的落花流水,溃败而逃。

放眼整个大明,有谁能与永昌侯相比,有谁能大败流贼、大败东虏。

当前的剿贼局势越发糜烂,朝廷抽调各路兵马进剿,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只要永昌侯率领威武军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另外,在谣言中还称,大明的文人官员也都是一些废物,治理地方更是无能。

不见现在的延绥镇之地,不仅没有流民出现,而且百姓们都能吃饱穿暖,这在动乱的大明北地,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试问哪一个文人官员,能有如此治理地方的能力。

苦读十数年圣人书的文人官员,竟还不如底层出身的永昌侯,这真是将圣人书读进狗肚子了。

像永昌侯这等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民的人物,又得民心所望,当为天下所有百姓着想,取当今朝廷而代之。

又有谣言称,永昌侯在出生之时,便见到其家中紫气萦绕,有仙音龙吟之相。

其祖坟之地,更是葬在了龙穴之位,必当有皇帝出现。

还有其子刘长平、刘长安、刘长乐三人,更是天生的皇气环身,出生之日霞光万道,照射整个榆林城......

种种的谣言,都满是说永昌侯的好话,将永昌侯夸得是大明第一人,连当今皇上都比之不及。

头脑聪慧之人当即就知道,这谣言简直就是极为的险恶用心。

当今皇上,可是十分的多疑与寡情。

谣言中如此大肆的吹捧永昌侯,必然会引起当今皇上的猜忌。

而且,原本永昌侯就与当今皇上君臣不合,这谣言的传播,岂不是更加剧了君臣之间的矛盾。

若是皇上真的要一心铲除永昌侯,那必然会引得永昌侯的反击。

甚至有可能,还会引得永昌侯起兵造反。

永昌侯有着天下第一的强军,谁又能镇压的下去。

流贼肆虐,军阀造反,那大明岂不是有亡国之相。

因此,一些心忧国家社稷的忠臣们连忙上奏,请求崇祯皇帝彻查谣言之事,一定要将那些散布谣言的险恶用心之人捉拿入狱。

可是,关于这次散布的谣言,奉命彻查的锦衣卫也找不到幕后主使者,仿佛这谣言就是凭空出现的。

因此,最后查不到幕后主使者的锦衣卫,便抓了一些爱传谣的长舌妇前去顶罪。

到后来,京中的谣言越传越广,逐渐向着京畿之地散播,而朝廷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