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824章 朝廷财政,商税屯田

第824章 朝廷财政,商税屯田

书名: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7 22:32:41

在议对完辽东之事后,崇祯皇帝又突然谈论起当前的流贼之事。

在前些时日,河南巡抚李仙风上奏称,河南府地界已然出现了几十股势力不小的流贼。

当中,拥众上万的流贼有五六股之多,而拥众数千的流贼更是有十几股之多。

这些流贼四处流窜,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将河南府祸害的一片狼藉。

不过,由于这些流贼并不主动攻击城池,也不主动与官军交战,从而使得官军剿灭困难。

于是,李仙风奏请朝廷,希望派出兵马围剿流贼。

可李仙风不知道的是,这些出现在河南府的流贼,其实是李自成故意散出去的。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围攻洛阳城做准备。

而崇祯皇帝对此也是丝毫不知道。

“丁启睿率军剿贼数月有余,却是没有半点成效,反而使得流贼再度有势起的苗头。”

“朕思量许久,决定在河南再度编练数万新军,以应对当前势起的流贼。”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再度编练数万新军,这是崇祯皇帝考虑了许久之后,才做下的决定。

因为崇祯皇帝明白,若是单依靠左良玉与贺人龙之流,亦或者依靠当地的驻军与卫所军,怕是永远也剿灭不了流贼。

所以,崇祯皇帝还是决定再度编练数万新军。

而且,这数万新军必须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由朝廷供应粮饷,安排将领。

听得皇上又要编练新军,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户部尚书李侍问。

“皇上,编练新军应对流贼,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这粮饷又该从何而来啊?”

李侍问苦着一张脸色,脸上满是愁容。

自李侍问担任户部尚书没有几天时间,便深刻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明白户部的摊子有多烂。

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升官的欢喜,早已没有了入阁的欢喜,有的只是那一脸的愁色。

“皇上也知晓,当下的户部库房早已是空空如也,大明各处又多是灾害肆虐,流民遍地都是。一些贫困州县,甚至是连粮税都收不上来,还有各地驻军,也是欠饷数月甚至一年之久。”

“若是再严加苛税,恐有逼民从贼的危险啊!”

“所以,微臣以为,当前编练新军之事,应稍缓再议,日后再徐徐图之。”

听得李侍问的反对之话,崇祯皇帝紧皱眉头,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李爱卿,朕不管钱粮短缺之事,这编练新军必须要进行下去。否则的话,流贼还如何剿灭,如何还百姓一个太平!”

李侍问也是耿直脾气,当即反驳道:“皇上,户部丝毫钱粮也没有了,这叫微臣如何办是好。若是皇上一意孤行、逼迫甚紧的话,那微臣只得自请辞官了。”

这时,陈新甲突然跳了出来,解围道:“皇上,虽然当前的北地灾害不断,流民遍地,但江南诸省却仍是十分富庶。”

“臣建议,这编练新军的粮饷,当可从江南诸省之中征税所得。”

此话一出,当即引得一众阁臣与伯侯面色微变,纷纷用敌视的目光望向陈新甲。

其中,周延儒、郑三俊、傅淑训几人皆是江南湖广之人,且又是东林党一员。

若是任由朝廷在江南诸省加征赋税,那他们几人的官位也就做到头了。

然而,陈新甲似乎丝毫没有在意一众阁臣与伯侯的目光,仍是继续道:“皇上,江南诸省商贸发达,为商者甚多,且家中皆富庶有余。所以,臣还建议,当适当的提高商税,以此增加朝廷的税收。”

“不可!万万不可!”

“皇上,万万不可提高商税啊!”吏部尚书郑三俊急忙跳出来反对道。

“太祖立国之时,便定下了三十取一的商税。神宗时期更是有过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者一概免税,买价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一分五厘。”

“若是贸然的提高商税,不仅有违祖制,而且还会与民争利,加重百姓们的负担啊!”

“皇上,万万不可听信陈新甲所言。此法简直是与民争利,岂不闻神宗朝时的商税之祸乎?”傅淑训也急忙站出来反对道。

随后,又有魏藻德、刘泽深、洪承畴等人站出来反对。

见得陈新甲似乎惹了众怒,原本还有些意动的崇祯皇帝,也只好压下了心中的想法。

“好了!诸位爱卿莫要再争议了,商税之事暂且作罢。”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制止了众官员的争议,并安抚了众官员们。

随后,崇祯皇帝再次问道:“诸位爱卿,难道除了加征赋税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回禀皇上,微臣倒是有一良策。”

见场面酝酿的差不多了,周延儒这才站出来回答。

“哦?周爱卿有何良策?”崇祯皇帝欣喜的看向周延儒。

周延儒躬身作揖,应答道:“回禀皇上,臣之良策,还是受了永昌侯的屯田启发。”

“臣有十二条屯田之策,以供皇上定夺。”

“一为官屯。官府之土地,招募军民商贾种植,待收成之时,双方平分收获。”

“二为民屯。凡荒芜闲置土地,百姓们可自由开荒种植,官府发放永业帖。”

“三为商屯。给地于商贾之人,官府每年按亩收取粮税或折色本银。”

“四为军屯。驻军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半耕半军,无需耗费朝廷粮饷。”

“五为罪废开屯。将触犯大明律法之徒利用起来,使其开荒耕种,所得粮食皆为官府。”

“六为陆屯。则不毛之地,种以桑榆,所得其获,皆归百姓。”

“七为......”

“......”

周延儒洋洋洒洒说出了十二条屯田之策,听得崇祯皇帝连连点头,双眼放光。

“好!好!周爱卿此屯田十二条,当真是利国利民、国之大计啊!”

“若是这屯田十二条颁布下去,那必然能解当下的朝廷财政困难,编练新军也是有望啊!”

看的崇祯皇帝如此夸赞周延儒,一旁的陈新甲不由得心中嫉妒,脸色难看。

这该死的周延儒,竟然提出如此屯田良策,顿时解了朝廷的财政问题。

不过,以周延儒的眼界与脑子,绝对想不出这等良策。

刘博源!

定是那刘博源所为的!

该死!

周延儒该死!

刘博源也更该死!

陈新甲心中暗恨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