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702章 蓬莱水城,登州水师

第1702章 蓬莱水城,登州水师

书名: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9 22:18:15

登州府,蓬莱水城。

因蓬莱水城地处辽东半岛极边,且又外接渤海重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所以也就成为了大明北方最为重要的水军要塞与兵家必争之地,历来发挥着抵御外侮、保卫海疆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使得蓬莱水城享有‘京津门户’与‘渤海锁钥’之美誉。

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时,登州升级为府,增设登州卫,并在宋代辟建的刀鱼寨旧址上疏浚扩展,环筑土城。

登州卫下辖有七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设有备倭船十艘,共辖战船七十余艘。

后来为了备倭急需,又在蓬莱水城内建立水师府,专设水师营,全称为‘备倭都司府’,俗称为‘备倭城’。

因城墙是围小海而建,故又称为‘登州水城’。

登州水师营以参将或游击将军统领,归属登莱巡抚调遣。

后因倭寇肆虐海疆,使得大明朝廷多次加强了登州海防力量,并在登州水城内屯聚重兵,设立山东海防总兵官。

为了进一步加固登州水城的防御,原有的夯土城墙也改为了包砖结构,又在东西北三面增筑敌台,各架设有两门将军炮。

如此一来,城内的水师官军就能凭借着敌台上的火炮,控制附近海面,增强了对敌威慑力,使得蓬莱水城真正成为了北方的军事要塞。

嘉靖二十五年至三十五年(1546年-1556年),登州水师营共下辖有水军五营,即水左营、水右营、水中营、水前营和水后营。

每营设有领兵官一人,每营两哨,每哨设有哨官一人,每哨配备有福船二艘、海苍一艘、艨艟二艘。

登州水师共有五营十哨,拥有大小战船五十余艘,官兵三干余人。

可在崇祯十一年(1638)时,登州水师被朝廷精编为左、中、右三营,改由登州城守营游击将军统领。

尽管登州水师被削弱了兵力,但是该有的战船数量还是没有少的,只不过缺乏日常的维护而已。

........

也许是不受朝廷重视的原因,又也许是不再出现倭患的原因,从而使得如今的登州水师已是变得不堪为战,最多只能用于威慑海盗而已。

是的,就是用于威慑海盗,而不是围剿海盗。

至于其中的具体原因是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曾经还有三千余人的登州水师营,已经被削减至两千人左右,这还只是军册上的名单。

若是深入登州水师营调查一番的话,那就能够详细的知道,如今的登州水师营最多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而且在这一千五百人当中,老弱病残又还占据了一大半,真正能够算得上青壮且又能上得战场的兵力,最多只有五百人左右。

这并非是过于夸张,也并非是故意贬低登州水师营的实力,而是事实的情况就是如此。

在整个大明军队当中,不仅仅是登州水师营不堪一用,就连整个大明军队都是如此。

当然了,除了榆林亲王刘博源所率领的威武军外,整个大明军队之中还能一用的官军,也就只有大明边军与京营新军。

而在各省战兵与卫所军之中,也并非是没有可战之兵,但却大都消耗在了围剿流贼的战斗中,以及还有消耗在了辽东战场。

因此如今的大明军队,哪里还有什么精锐明军,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