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45章 回堡

第145章 回堡

书名: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21 03:45:06

绥德州。

大军在休整了两日后,北方大地终于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漫天的大雪中,绥德州城外一片喧闹的景象。

今日,是大军启程,返回榆林城的日子。

天色微亮,各营地内的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收拾着各种物资打包装车。

而威武堡营地内的伙夫们,也已经开始在做着早饭。

半个时辰过后,热腾腾的小麦粥与白面馒头被端了上来,当然还有开胃的咸菜也必不可少的。

正在收拾营地的军士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开始享用着早饭。

待到一顿暖人心胃的早饭下肚,众军士无不精神百倍,随即又继续忙碌着收拾营地里的物资。

而其他营地的士兵们,早已望见威武堡的军士吃的早饭,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黑馍馍与碗中清可见底的稀粥,纷纷投以羡慕的目光望向威武堡的军士。

羡慕他们能吃上白面馒头,羡慕他们碰上这么好的上官。

......

辰时初。

刚刚用完早饭的刘博源走出营帐,抬头望着天空飘落的朵朵雪花,心中不由的想起一句话。

瑞雪兆丰年。

可当他一回想起明末的历史走向,冰河时期的天灾那是一直都伴随着整个明末进程,还从未有过什么风调雨顺的气候。

再加上今年的气候显得格外的干燥寒冷,真不知晓明年开春之后,又将会是个怎样的气候呢。

唉!希望明年能风调雨顺吧,让百姓们能粮食满仓吧!刘博源心中暗自祈祷。

发完心中的感叹,刘博源正待准备巡视营地。

这时,高威、杨勃与赵通三人一同前来,向刘博源汇报营地已经收拾完毕,随时可以启程,返回榆林城。

刘博源点了点头,对着赵通问道:“可知晓王良所部走到了哪里?”

赵通连忙回答道:“回大人,昨日晚间属下便收到夜不收来报,王百户现已带着五千多流民走到了清涧县,距离我们还有八十多里的路程。”

“那就好!”刘博源点头,又道:“赵通,派快马通知一下王良,大雪天气,不要急着赶路,一定要确保流民不能冻死饿死在路上,保证流民能安全抵达威武堡。”

“还有,如果王良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快马告诉我,我会帮他解决的。”

“好的,大人!”赵通低首抱拳应道。

原来,刘博源在延长县剿匪时,俘虏了大量的贼匪。

而在这些俘虏的贼匪当中,大多都是一些流民,其中只有少数为恶的贼匪,也被刘博源公开审判,进行人道主义处理了。

所以,对于这些俘虏的安排,刘博源打算将他们全部带回威武堡,作为威武堡的军户,以便增强威武堡的实力。

......

上午巳时末,一个传令兵快马来到了威武堡的营地内,向刘博源传达大军出发的命令。

很快,营地内就响起了一片人喊马嘶之声。

众军士的脸上都挂着欢喜的神色,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着回家的渴望。

在外征战一月之久,没有哪个军士不想家的,大家都渴望着尽快回家见到爹娘亲人。

军士们相互谈论着此战能得到多少赏银,谁又能升个小旗,谁回家该说个媳妇了......

半刻钟后,刘博源率领麾下的八百人马出了营地,很快便与不远处萧远的卫所军汇合在一起。

刘博源放眼望向四周,整个绥德城外一片人叫马嘶,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与战马。

在他的左侧,是怀远堡千户马进的四百卫所军,右侧是常乐堡千户王和泰的三百卫所兵,往前则是保宁堡千户李贵的三百卫所军。

当刘博源再往远处看去,皆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各种颜色的旗帜高高竖起,旗帜上都写了一个硕大的姓氏,以表示自己的帅旗所在。

这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从城内传来。

众人连忙止声,目光望向城内。

只见从城内快速奔出几十名骑兵。

这些骑兵在大军阵前纵马跑了一圈后,又返回到了城门口,分列两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很快,众将领便见到陈奇瑜策马从城内走出。

此时的陈奇瑜穿上了出征时的盔甲,盔甲明亮锃光。

陈奇瑜缓慢策马来到大军阵前时,目光严肃地扫视了一遍眼前的大军。

静望了一会后,陈奇瑜猛然抽出腰间长剑,大喝一声道:“大军回程!”

众将领轰然应诺,随即率领着各自人马,开始启程返回榆林城。

由于大军来时是坐船顺流而下,而如今返回却是逆流而上,自然是不能坐船了,且现在的无定河已有部分河段结冰,不能行船。

所以,此次大军回程,只能依靠两条腿了。

所幸绥德州距离榆林城只有两百五十里左右的路程,再加上将士们归家心切,行军速度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尽管有大雪天气的阻挡,但仍阻挡不了将士们归家的心情。

大军一路兼程,竟然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赶回了榆林城。

当夜。

陈奇瑜再次宴请了此次出征的众将领,并在酒宴上向众将领保证,此战之功劳定会尽快核实赏赐下来。

这番拉拢人心的话语,使得众将领欣喜万分,纷纷大呼巡抚大人英明,举杯敬酒更是络绎不绝。

陈奇瑜见此,也是乐的举杯回应。

他也知晓,依靠此战大胜归来的威望,自己以后在延绥镇再也没有掣肘了。

......

崇祯六年十一月八日。

当刘博源率领八百军士回到威武堡时,整个堡内的军户全都轰动了,军户们欢喜万分的跑出堡外迎接。

毕竟军士们从九月二十日出征,到如今的十一月八日回堡,长达一个半月的在外征战,军户们无不担心自家亲人或者儿子。

此时,军户们见到了自家亲人与儿子安全回来,顿时一片喜悦喧闹。

喜悦的同时,有些妇人不由的喜极而泣,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刘博源见得此场景,也是情不自禁地感慨万千。

谁也不希望将自家亲人与儿子送上战场,但若是没有人上战场,谁来保护我们的亲人,谁来抵抗敌人的侵略。

面对这乱糟糟的明末之世,就必须有人站出来,为自家亲人、为自己同胞,谋得一席安身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