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唐诚马玉婷 > 第1465章 三断一坑

第1465章 三断一坑

书名:唐诚马玉婷 作者:渔阳员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6-15 03:49:34

苏县就是用这种等于下三滥的做法,无所不用其极,用行政手段,威逼手段,引诱手段,强制手段,人为干预农村城市化进程,强迫农民住进楼房,这就叫典型的拔苗助长!三断一坑也是够绝的!同时呢,又用法治手段,在各个道路上严防死守,坚决不允许出现群体性上访事件,坚决杜绝群众上访。严厉打击上访人员。通过一系列的高压手段,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苏县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方面,工作确实是走在了全国前面。

当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农民一户户的搬进来,很多原始村落开始拆除,进行还耕还林。这种政绩,不可否认,是耀眼的,光芒四射的!

很快,农村楼房购买率就上升到了百分之八十,这个比例已经很惊人了。

这个政绩,足矣傲视全国了。

苏县方面,在农村城市化进程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专门讨论和研究苏县经验,解决苏县经验在推进当中,遇到了一些个现实问题。会议由县委书记牛学斌主持召开。

会议首先由县长左风臣介绍了当前情况,他说:“同志们,我向大家介绍情况,目前,我们苏县推行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总体来说,进展的很顺利,各个乡镇都推行的很好,多数乡镇,已经达到了楼房购买率百分之八十以上,我们的苏县模式,已经是初步见到了成效!但是呢,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工作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要把困难估计的足。越是剩下的,越是最难啃的骨头,越是到了最后,越是攻坚战最难克服的时候。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直面问题。当前,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最后剩下的农户,之所以没有去制定的区域购买楼房,主要原因,他们家庭条件贫穷,确实是因为没有钱,剩余的这些个农户,百分之八十的是没有钱,生活困难!有的还是属于五保户!本身就需要国家照顾,我们制定的原则是,真是属于特别困难户的,其所住的楼房,先由我们乡镇财政垫付。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我们县财政也拿出来资金,奖励优先去购买小区楼房的农户,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还有就是,最后,为了让最后的农户搬进楼房,我们协商银行,给予这些个农户贷款,帮助他们搬进楼房,我们政府再拿出来一部分资金,帮助他们,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工程。就能顺利完工了,也有利于我们苏县经验的向外推广。”

县委书记牛学斌继续说:“刚才风臣县长主要是讲到了,我们县财政的支出,仅仅是有支出,而没有收入,这是不可以的!我们县做这么大的工程,要想做成全国典型,这是需要花钱的,资金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做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我们还没有向农户收取一分钱,关于那个乡镇建设配套费,这个我们也是收支平衡。只要是农户购买小区楼房,我们是不向农户征收乡镇建设配套费的。这项款项,等于是没有收。但是呢,做这么大的工程,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越是到最后,越是要攻坚克难了。今天上午,我还听取了财政局的汇报,他们也讲到了资金困难,已经不堪承受了!所以,我们今天这个常委会,就专门议议,如何解决这个资金短缺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吗。”

县委副书记夏秋耕,这是一个好同志,他从一开始,就反对苏县大搞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这对农民来说,不是好事,但是,他一人是孤掌难鸣。这个时候,工作遇到了难处,资金成了大问题,他就表态说:“同志们,从一开始,我就反对这个做法,我认为,这是不合时宜,是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的,这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长!现在,你们还是一意孤行,我认为,最后,是容易出问题的。”

另一位县委常委副县长童志,立时就反对夏秋耕,这位童志同志讲到:“我不能同意夏书记的意见,我认为,这个农村城市化,我们苏县推行的很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我们苏县,一定能够走向胜利的,走向全国,我们将会创造一个奇迹,让全国上下都感到惊叹。我感觉,我们苏县经验,一定会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届时,会有数不清的县级兄弟,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考察观摩。关于资金问题,我们也有一个非常好的靓点,那就是农村人口搬离到了小区楼房,那么,原来的农村宅基地,就可以进行还耕还林,腾出来的宅基地,我们可以卖给农户,或者是租用给农民们继续耕种,我们可以收取一部分的租赁费的,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以用于补偿到农村五保户家庭购买楼房上。”

县委书记牛学斌,非常赞同童志的意见,他说:“我们这么做,必然会腾出来很多的宅基地,开发出来很多闲置土地,还耕还林,这是必然的,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承包给农户,收取一部分承包费,这是很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向外推广,也值得大家学习,再说了,我们这个还耕还林,是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相切合的,我们一再提出,要保证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动摇,要保证这个亩数,其实是很难的,我们苏县,就不但不会土地耕地亩数减少,反而是大批量的增多,这是为国家保障土地供给,是立了功的。这就是我们做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靓点之一。”

夏秋耕说:“可是,目前遇到的资金缺口是巨大的,仅仅靠那一点的还耕还林收取的承包费,是杯水车薪啊!何况,现在,农户购买楼房,已经把家里的积蓄给掏空了,你再让农民去缴纳土地的承包费,他们拿的出来吗!他们会承保你们的土地吗?还有就是,那原来都是宅基地啊,都是砖瓦遍地,把原来的村子驻地变成耕地,这是需要很多前期资金投入的,没有第一笔的资金注入,这些土地是很难变成耕地的,要平整,要清运垃圾,要上化肥,要规划,这都是钱。这笔钱谁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