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237章 机械的魅力

第237章 机械的魅力

书名: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作者:千越南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9-08 13:20:32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正文卷第237章机械的魅力自动化模块智能机器人顾名思义是由多个智能模块组合而成,战士可以通过减少增加或者更换不同功能的模块,来自行改造自己的机器人外骨骼装甲,使之在不同作战环境下发挥出最大优势。

根据数据模型的设计,机器人主要分为腿部和头部两部分。

模块机器人的行动模式和人一样利用双腿行走,且脚部有滑动缓冲带,能够起到更好的平衡作用。

腿上双轴均可进行一定幅度的转动,自动适配不同地形的需要。

如果在执行任务时,机器人可以通过降低重心开启奔跑模式,速度要比普通人类快得多。

另外脚底设计的有隐藏螺旋桨,因此哪怕在水中也不影响行动。

至于头部则搭配智能雷达扫描组件。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加装机枪电击枪等武器模块。

防御方面则是在两腿中央快速形成防御墙,搭配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可以确保防御墙后面的战士安全。

每个模块内设置电池空间。

凭借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基本能满足机器人的正常作战行动,再不济还可以直接插入电源线以能源车的方式跟随提供能量。

而正是因为这些功能的缘故,使得机器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门框。

但论实战价值的话,除了不能像普通外骨骼装甲那样穿戴在身上,绝对是最强大的单兵作战装备。

“电池模组数据已经传给了电池实验室那边,让他们定制电池形状和大小,雷达模块也联系了帝都大学的激光雷达联合实验室,这两块都不需要担心什么。”徐昀再三确定模型没有问题,便开始具体规划起接下来要进行的内容:“那么就先进行腿部功能的制造吧。”

做好清晰的规划徐昀起身离开座位,穿戴好防护工服向车床走去。

机器人装甲的主体结构采用某种新型合金,算是孙正洪他们项目的最新成果。

如果不是有孙正洪这个渠道,目前想在市面上采购到根本不可能。

搭配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基本能够满足机器人装甲的强度需求。

伴随机器设备运转的声音响起,徐昀几乎用不到专注便沉浸其中。

不过让他颇为意外的是,才刚持续了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却见面板突然浮现。

显示出新生成的任务。

——

任务:机械的魅力

要求:累计在当前操作环境中工作一百五十天,每天不少于五个小时。

进度:0\/150

奖励:积分200。随机奖励一次。

随着面板上的信息映入眼球,徐昀眉头有些微皱。

“能生成任务倒是值得高兴,不过这要求显然是不想我太早完成项目啊。”

心中暗自想到什么,自顾自低喃了两句。

眼下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到位,并且还有激光雷达联合实验室以及固态电池实验室提供支持,尽管他在李廷波那里保证的是半年完成,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用不了几个月便可以正式进入到实测阶段。

只是现在有了这项任务,他最少也要在这里工作上五个月才行。

这次任务的奖励明显是以积分为主,虽说他很久没有抽取过随机奖励,却也不会选择放弃完成任务。

毕竟他现在还有八个小时的大脑超频时间,积分充足才能不用顾及的开启大脑超频。

放眼整个科学界,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很多科技没法实现。

既然自身拥有破解的可能,自然要看一看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后的场景。

根据着名天文学家卡尔达舍夫的理论,他将文明分为三个级别。

分别代表着文明能利用行星恒星以及星系能量。

目前人类能使用的能量为太阳给予地球的太阳能和地球上的化石能源。

确切来说人类甚至还未进入一级文明。

对于将追求真理作为目标的徐昀,内心深处向往的无疑是星辰大海。

如果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人类发展至一级甚至二级文明便没有遗憾。

“算了。”

“还是想走一步看一步吧。”

思维运转了片刻,徐昀最终吐出这句话,然后隐藏面板继续工作。

他并不打算为了完成任务故意放慢工作进度。

反正任务要求是在这里工作五个月,又没对具体工作内容进行限制。

到时候就算机器人装甲提前完成,他还可以搞些小东西把时间凑够,总之权当做没有这项任务按照自己的节奏正常进行即可。

……

时间就像是头倔驴,跑起来就不停。

很快一个月过去,徐昀可以说是梦回高中生活,几乎没有离开过。

每天睡醒和平时一样锻炼完,便泡在厂房内制造机器人装甲。

另外可能是于宏达特意交代的缘故,除了班长崔驰过来送饭外其他人并不会来这里。

倒是期间陈诗禾来军队探望几次,两人聊了些公司上的事情。

“帮我抬到那边去,和那根放在一起就行。”

2019年9月12日,上午操作台上徐昀指挥着崔驰协助转运材料。

平时崔驰过来送饭,都会主动询问有没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

加上他从不过问任何东西,徐昀倒也乐得请他帮忙减轻自己的体力劳动。

主要对于不是这个领域的外行人,很难和对方解释那些设备以及零部件的作用,如果在工作的时候经常被询问问题的话,那么反倒会影响到自己的效率,不利于项目的正常进展。

起码在这件事上,崔驰做的很不错。

“徐教授。”

“还有我需要帮忙的地方吗?”

崔驰按照要求将材料放好,抬起视线看向徐昀再次开口确认了句。

“已经没事了,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崔班长。”

徐昀闻言连忙开口回答,过程中脸上始终堆着笑容释放善意。

看到用不着自己崔驰倒也未过多逗留,露出憨厚笑容当即表示道:“没事的话那我就先归队去训练了,有事你随时去操场喊我。”说完不等徐昀回答便转身快速向外面小跑出去。

望着崔驰的背影直到彻底从视线中消失,徐昀这才笑着收回目光。

将视线转移到旁边操作台上,能看到两根呈现出银灰色的机械腿部,两米多的高度加上相隔距离,简直像极了堂屋大门的门框。

这两根腿部模组正是他这段时间的杰作,目前已经对行动驱轴测试完毕。

可以保证机器人装甲行进时的稳定,且能够胜任各种不同的地形环境。

不过两腿中间快速出现的防御墙暂未安装,仍需要段时间才能彻底完成腿部模组。

另外各模块需要的全固态电池,公司固态电池实验室那边正全速制作。

主要万晓勇和卢毅两个人要帮助宁徳他们改造固态电池生产线,目前能待在实验室里的时间有限,单靠新招聘加入实验室的新人,效率方面难免会稍微慢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在电池的影响不是很大,只需要在进行整体测试时不影响安装。

还有便是机器人装甲的头部雷达模组。

因为徐昀设计的这款机器人装甲,包括战士远程操作和功能操作两种模式。

其中功能操作有着安检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人装甲能通过脚底的钢钉来和地面固定充当安检,对经过的人员进行身份扫描和确认并攻击存在问题的不明身份人员。

要实现这项功能保证效果,头部的雷达模组起到着至关重要作用。

幸好先前他协助帝都大学联合实验室的项目,已经让国产固态雷达实现技术升级。

等帝都大学实验室那边完成定制的雷达,届时安装在头部组件就行。

“以现在项目的进度,倒是比预想的还快了点。”

这时徐昀回到电脑面前看了眼进展,稍微在脑海中分析下自语般低喃了句。

从现在完成速度来看,最多四个月他便能制作出这具门框样式的机器人动力外骨骼装甲,也就是说届时他还要找点其他事干。

念头刚停留在这里,徐昀突然注意到旁边扣在桌子上的手机震动起来。

他进行新项目的研究相熟的人都知道,所以不会贸然给他打电话。

事实上这些天他也没接听过电话,就连陈诗禾过来也是崔驰跑过来通知的。

“谁会这时候给我打电话?”

脑海中略显诧异下,他伸手将桌面上的手机拿起。

屏幕中的备注姓名赫然是秦向新秦院长。

想到秦向新这时候给自己打电话,可能是数学高等研究院内的事,他当即滑动屏幕选择了接听。

“秦院长。”

他这边刚在话筒里打了声招呼,便听秦向新那熟悉的声音传出。

“我知道你时间宝贵,这次就长话短说,高教社杯评委会想邀请你参加这届赛区的评委。”

“今年赛区答辩地点定在了我们京大,倒也不用你来回折腾。”

“当然究竟要不要参加全看你的决定,毕竟项目的事是最重要的。”

听完秦向新这番话,徐昀顿时反应过来每年一届的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又开始了。

对于高教社杯他肯定不陌生,当初他和计院的朱立言和郑瑜超参加。

可是成功拿下最高奖项。

如今奖杯都还在数学系荣誉室展览呢。

按照高教社杯的流程,参赛小组成员的成绩有希望评选国奖会首先进行赛区答辩,然后由评委推送到帝都那边进行专家面试。

后者需要前往帝都担任评委。

若如秦向新所说今年的高教社杯赛区面试放在京州大学进行,他抽时间担任下评委倒也没啥问题。

上次他参加高教社杯还是以学生的身份被面试,这次已然成为教授面试别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种新奇体验。

还有他也能猜出秦向新的想法,毕竟他在国际数学界上的地位都有目共睹,眼下自己的学校举行高教社杯数学建模赛区面试,他不出现参加的确实不太合适。

虽说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不用担心后果。

但学术研究也离不开人情世故,这点在海外同样无法避免。

想着眼下帝都大学激光雷达联合实验室那边还未完成定制的雷达模组,暂时也没办法进行机器人装甲头部模块的制作。

出去顺便透下气换个心情倒也不错。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昀便不再迟疑果断回答:“有秦院长您主动邀请,我肯定要去参加了。”

几乎是话音刚落,话筒中便传出秦向新的笑声。

“那好。”

“等下我就把你名字加上。”

“今天高教社杯刚开始,到赛区面试还要一段时间你倒不用着急。”

接下来的时间徐昀又寒暄了两句,然后挂断电话把这件事放到心上。

说起来这些天他都在忙着制作机器人腿部,对时间方面不是太过敏感,没想到今天居然是高教社杯开始的第一天。

“好像之前小娅说要参加高教社杯,不知道能不能在赛区面试碰到。”

徐昀又想到韩小娅和他提起的这件事,将手机放到桌上自顾自说了句。

他知道韩小娅一直拿他这个表哥当目标,所以捧回高教社杯也是她的追求。

不过韩小娅虽说是保送生,但计算机方面学习的知识并不多,加上没有撰写论文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都要依靠小组成员配合,或许有希望拿到赛区答辩的资格入选国奖,只是想参加专家面试捧回高教社杯难度系数绝对不会小。

想到距离赛区面试还要段时间,徐昀接着暂时先将高教社杯的事抛在脑后,继续按照他先前完成的数据模型完善腿部功能。

……

与此同时。

京州大学老校区机房内,十多支参加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的队伍,正紧绷着神经进行答题。

“小娅咱们选择a题真行吗,我现在都还没思绪。”

靠窗位置处作为韩小娅舍友的沈梦,面对此次的竞赛题目愁眉苦脸。

原本她并没有要参加此次竞赛的打算,但架不住韩小娅的软磨硬泡,这才和计院的一位同届女生组成了三人队伍成功报名参加。

不过竞赛毕竟和平时考试不同,在看到题目和问题后思绪顿时就乱了。

按照分工她们几人中计院的女生负责成语,沈梦完成数学建模。

韩小娅作为队长要解决论文问题。

关键她们三个人都是同一届新生,并没有相关的参赛经验。

而韩小娅只能说不愧是徐昀的表妹,在这个时候依旧表现的比较镇定。

此次题目中她经过分析果断选择了a题,题目为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

面对沈梦的担忧信心不足,她立刻调整策略开口安抚对方施加信心:“我们之前做过相应的题型训练,这道题目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我来帮你分析题目问题你来进行数学建模。”说着主动对沈梦提供帮助共同分析题目和后面的问题。

长达三天时间的高教社杯数学建模转眼结束,尽管过程非常曲折,好在最后韩小娅她们三人顺利按时完成了答案提交。

虽说无法确定结果会是怎样,起码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总算是结束了,我现在只想赶紧回去补觉,以后都不想参加这种建模竞赛了。”

回去的路上,心理承受力较小的沈梦,想起这三天的经历便忍不住打颤。

俨然快产生了心理阴影。

倒是旁边的那位计院女生,颇为满意的说:“咱们要是能拿个省一等奖就好了。”

“我们的目标可是高教社杯奖,我表哥都能拿到我们肯定也行。”韩小娅将两位队友的话听进耳朵,做了个胜利手势信心满满。

只不过这话在沈梦她们看来根本不可能,毕竟作为京大的学生谁不知道徐昀的厉害。

“想达到徐教授的水平太困难了,毕竟不是谁都像你表哥那样变态。”计院女生忍不住接过话茬回应了句,只是话音刚落便意识到什么连忙补救:“那个我不是说你表哥变态,我是想说徐教授太妖孽了。”

“他的天赋确实很变态。”韩小娅没等对方说完便亲自盖章。

尤其想到对方已经成了学校的教授,更觉得想追赶希望渺茫。

对此沈梦则在两人中间拼命点头。

约摸沉默了几秒,韩小娅又恢复过来,笑呵呵对两人抛出一句话。

“管他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至于能不能实现再说。”

各赛区作品评审的工作还是比较繁重的,结果基本都要在十月初进行公布。

好在这个环节并不需要徐昀参与。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进入十月份后在第二周的时候各赛区开始相继公布省奖名单,以及获得赛区答辩资格的小组。

徐昀并没有主动询问韩小娅或者学校获知成绩,到达赛区答辩开始的那天,早上便让公司的司机王朋飞接他前往京州大学。

而参与赛区答辩的评委,除了徐昀和秦向新外,还包括另外几位省内高校教授。

刚和他们见面时徐昀态度上非常客气,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

中间有些意外的是,他们有人对他正进行的杰青项目颇为好奇,时不时的询问上两句显得很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