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166章 这也能催更

第166章 这也能催更

书名: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作者:千越南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10 23:37:17

徐昀推门走进校长办公室,身体停在办公桌前主动打招呼。

“导师。”

“先坐下吧。”吴仲平摆摆手示意。

他的脸埋在电脑屏幕后面,像是正看着什么东西。徐昀也不着急,拉开身旁椅子大方坐下,耐心等待吴仲平忙完。

估摸两三分钟的时间,吴仲平将身体正过来,对徐昀有种丈母娘看女婿的感觉。

越看越满意。

待脸上堆出笑容,开口道:“你小子可是又出风头了,不但数学年刊编委会主编主动约稿,整个数论界都在等你的新论文。”丝毫没有掩饰眼神中的欣慰和喜色。

“霍费尔确实给我发邮件来着。”徐昀点头如实回答。

吴仲平接过话茬说:“你打算什么时候发,现在不少研究数论的学者都在催更呢。”最后还不忘补充了句。

“我还没开始写。”

“关于拓扑群论我打算继续优化完善后再发表。”徐昀回答完吴仲平,又解释了句。

但话音刚落他猛然想到什么,疑问道:“什么催更?”

“网上的事情伱还不知道吗?”吴仲平瞳孔中闪过些许疑色,简单说明了下情况:“现在海内外数学家发起了一个活动,集体催更让你赶紧发表新论文。”似乎之前从未遇过这种趣事,讲话时脸上笑容没消失过。

“集体催更?”

徐昀闻言重复了句,心里颇感诧异。

最近两天他除了知道霍费尔约稿外,对网上的热点新闻并未怎么关注。

作为京大数学高等研究院终生成员,又刚成为校长吴仲平的研究生,事情繁多下每天的时间早已被安排满,哪有上网玩手机的空。

他现在早就没了深度睡眠时间。

况且这几天还在陪母亲。

“我最近两天陪着我妈在京州转了转,没怎么看网上的消息。”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边掏出手机搜索相关新闻,边和吴仲平细讲里面的情况。

那么多数学家集体催更一篇论文,这种场面放在数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所受到的关注可想而知。

根本不用徐昀怎么搜索,便看到了大量内容。

而随着他持续滑动手机屏幕,脸上表情也变得越发古怪。

实属没想到自己的拓扑群论会这么火。

除了霍费尔接受采访高度评价拓扑群论价值公开约稿外,不少数论数学家也都在各自平台账号上发文,到后边逐渐形成了一项接力活动并传到国内。

甚至他还在微博上看到了几个熟人转发,比如参加他毕业答辩的汤谷聪教授。

以及自家学校的官方账号。

但最为意外的还是物院的许崇兴院士。

要说秦向新唐延山他们虽不是研究数论的,作为数学领域人士转发也正常,你一个物理院士凑啥热闹。

当然这话他肯定是不敢说的,片刻后收起手机表情有些哭笑不得。

谁能想到论文也能被催更。

“这确实是个比较新奇的体验。”徐昀感慨道。

不过在拓扑群论没完善前,这论文他肯定是不会写的,只能说那些学者催也是白催。

只要不线下过来催更就行。

这时吴仲平从座位上站起身,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水,递向徐昀接着往下说:“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你倒不用有任何顾虑,另外那些想过来采访的媒体记者我都帮你推了。”在提到记者时神情明显变得严肃起来。

徐昀连忙站起伸出双手将水接下,恭敬表示感谢:“谢谢导师。”

正常情况下导师更多是吩咐自己的研究生倒水,奈何吴仲平已经很多年没带学生,只好自己动手。

同样这也使得徐昀没有直系师兄师姐。

接着正当徐昀准备回应时,耳旁又响起吴仲平的声音。

“这事没通知你我就直接做主推掉了,你不会埋怨我让你失去这个采访机会吧?”

尽管这句话是吴仲平半开玩笑说出来的,徐昀还是立刻回答:“怎么会呢,没有媒体打扰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语气斩钉截铁。

他这话绝对是发自内心。

上次被那么多媒体记者包围,还是靠晨跑才勉强躲了过去。

后边更是配合总台方面拍摄了支短片。

确实耽误时间,影响他的正常时间规划和学习安排。

再说凭他现在的实力,只怕以后做出的学术成果会越来越多,总不能每次都要耽误几天接受采访。

真讲起来他反倒担心学校会趁机安排采访呢,毕竟不太好拒绝。

现在看来吴仲平作为导师还是比较为他考虑。

“你能想明白就好。”

吴仲平听到此回答,拍了拍徐昀的肩膀留下这句话,然后才移动身体回到自己座位上。

说完网上情况,吴仲平下秒又开口把话题引到正事。

“对了。”

“还没说今天你找我什么事呢。”

“是这样的导师,我准备暑假就开始系统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徐昀闻言没有任何迟疑,直接讲出自己的来意:“想让您帮我规划下安排。”

吴仲平对徐昀的回答明显不感到意外,对此只是反问了句。

“那高等数学研究院那边你打算怎么安排?”

“拓扑群论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慢慢完善优化,没必要急于这会。”徐昀沉声回答。

吴仲平点点头:“这段时间你在数学上的进展确实很快,沉淀下倒也没有坏处。”说着从桌面上抽出一张打印纸,递到徐昀面前说:“你就先按照上面的教材学习吧,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随时过来问我。”

徐昀将写有教材名字的纸张接过,刚把目光落上去神情就变得古怪起来。

敏锐捕捉到这点的吴仲平,当即出声询问:“怎么了,是上面的教材有什么问题吗?”担心自己弄错了什么东西。

“教材没问题,只不过大部分我都自学完了。”徐昀抬起视线道。

先前为了完成图书馆挑战任务,他选择的那些书籍中很多便是计算机相关的教材,所以里面内容早已存入大脑,最多尚未融会贯通。

需要配合实际操作理解熟悉。

听到这番回答,吴仲平才想起来徐昀的天赋可不仅仅是数学方面。

否则也不会在没开学前就独自开发出图像复原工具。

眼下成立的深度科技,更是快速占据视觉算法市场,逼得红软不得不尝试转型。

“我倒是忘记你在计算机上的天赋了。”

想到这里吴仲平先是回应了句,然后陷入思考状,似乎是在考虑该怎么安排自己这位学生的学业。

约摸过去半分钟,才听他神情认真的说。

“正常情况以你的水平参与课题项目研究会提升的更快,但眼下合适的实在不多,你就先把列出的余下教材学完,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询问。”

徐昀知道研一阶段主要还是以学习专业课程为主,到后面才会参与课题。

他因为基础比较扎实,在课题研究中确实能更好提升。

但既然吴仲平已经这么说,他肯定不会反驳什么,何况对他而言要掌握余下教材内容是很快的事。

“我知道了导师。”

将写有教材名字的纸张折叠收好后,向吴仲平回应了句。

目的达成徐昀倒没过多逗留,毕竟他的导师除了院士身份还兼着京州大学校长,平时要处理的事情肯定不会少,若因为自己的闲聊耽误了安排可就不太好了。

随即再次向吴仲平告诉一声,便起身朝外面走去。

……

事实证明没有记者媒体的围堵,在学校里确实很舒服,不用特意躲避什么。

加上放暑假学生大多数都不在校内,使得环境也更加安静,刚好方便他研究名单上剩余的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他并没有泡在图书馆。

从图书馆借阅到教材,便去了数学高等研究院自己的办公室,虽说作为高院终生成员,却在里面抱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相关的教材研究有点违和,但胜在配套设施完善还没有人过来打扰。

毕竟考研大军是一年比一年多,想在图书馆预约到好位置可太难了。

依靠着自身大幅度提升后的各项能力,以及无比扎实的数学基础,学习起计算机相关内容倒是显得很容易。

尤其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脑海中的智能图像复原技术也越发理解。

没用多少天时间便把余下教材全部看完,并结合电脑尝试运用学到的内容操作。

记得刚开发图像复原工具的时候,他只学了常用的三种计算机语言,核心程序基本是比着脑海中的技术照抄,而现在他已然能自己设计。

另外网上的热度因为时间流逝正在逐渐降低,那些研究数论的学者也只有耐心等待。

希望徐昀能尽快发表论文。

殊不知这段时间徐昀压根没有着手完善拓扑群论,乃是把精力扑在了计算机上,也不知道要是他们知道这个情况,会不会真组团从海外过来线下当场催更。

这天徐昀坐在高等数学研究院自己办公室内,正当他看着一本教材时,却见秦向新领着两个人走了进来。

从脸上洋溢的笑容来看,心里是比较高兴的。

而对于其中一人他并不陌生,正是帝都大学数学系副院长汤谷聪。

感谢昆临远山的100点币打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