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九百零八章 焦碳(三)

第九百零八章 焦碳(三)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煤炭里边含有硫,而硫这玩意儿,极影响钢铁性能,铁含硫就得变脆,所以就得脱硫。

而脱硫方法,据说加石灰能改善一下。

还有,硫其实跟炭一样,如果燃烧充分,硫就变成二氧化硫变成气体跑掉了。

为验证石灰脱硫效果到底如何,李孟羲再次开始测试,他命匠人往冶炼炉里加入了生石灰,生石灰覆盖于焦炭之上,这样,炭火中的硫元素到达铁之前,会先被石灰吸收掉一部分,从而达到除硫的目的。

良久之后,新的一炉铁水冶炼成功,依同样方法,铁水浇灌进模具之中,一批铸造了百枚甲片。

这回,在给甲片脱碳的时候,换回普通木炭,并且,炭火上撒了一些生石灰,因为李孟羲觉得,这样或许能使炭火带上碱性,能再除去一部分炭。

匠人们夹着甲片在火上烧着处理着的时候,李孟羲盯着跳动的火苗在发呆,他在想,既然煤炭里含有硫元素,那除去硫元素方法是什么?

似乎有种脱硫技术。

硫,硫酸,硫似乎有酸性。

除酸,该是用碱来的。

不巧,李某人在造纸的时候恰好弄到了一种超级牛逼的强碱,那种碱强的能把木头给煮成湖湖。

那,要是把煤弄成碎末,用强碱泡上一泡,洗上一洗,煤还能烧吗?

反正是,强碱洗过之后,煤中的硫大概率被除去了,如果洗过的煤不影响继续烧,说明此法可行。

一段时间后,匠人们把甲片脱碳完成了。

铸铁所铸造的甲片,里层是硬的生铁,外层是脱了炭的熟铁,多了熟铁保护,生铁不那么容易折断,外韧里坚的夹层结构使得防御力得以提升。

去断头台。

断头台就是一台重力测试机。

甲片放到断头台上,斧头吊起到一定高度,然后,松开绳索使斧头自由落下。

卡察一声,斧头砸到了甲片之上。

同一高度,斧头连续落下三次,甲片也卡察三次。

三种甲片,第一种,大汉官军用的铸造甲片,第二种,焦炭铸造的甲片,第三种,焦炭炉中加了生石灰之后铸造的甲片。

用断头台的测试结果是,焦炭铸造的甲片最脆弱,大汉官军的铸造甲片,其次,焦炭放了生石灰之后再铸造的甲片,果然更强。

生石灰脱硫效果是有用的。

铸造甲片防御力差劲,这种甲片唯一的优点是可以超快速的制造,一个匠人一日之间可以铸造出几千片甲片出来,可以快速扩充军备。

而铸造甲片的缺点也很明显,其防御力远不如锻造成型的甲片,其防御力,只能说勉强。

有一个问题,到底是产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

李孟羲觉得,是质量。铸造甲片固然生产方便,可它不耐用啊,铸造甲片防御力不行,一刀下去能损坏五六个。

而锻造甲片,虽费时费力,可它结实啊,锻造甲片砍上两刀还是好好的。

一个能用五次,一个能用一次,能用五次的,生产效率是一,只能用一次的,生产效率是一千。使用价值对比,是两百比一。

但,要知,铁非常贵,大量制造低质量甲片很浪费铁。

要是再加上防御力带来的影响,低质甲片当不得强力弓失,而高质量甲片能防御的住弓失,这就使得,高级甲片之间,与低质甲片之间,有人命差别。

人命是极珍贵的资源,一条人命,其生产价值,按织布来算,除去粮食消耗,其一年生产的布匹的价值,抵得上加工高级甲片的工本。

用上焦炭和石灰脱硫技术之后,因为用了焦炭,焦炭温度高,可以选择含碳量稍微低一点的生铁,这就使得铸造甲片的芯部不那么脆弱,又用石灰降低了硫带来的脆性,使得铸造甲片的整体性能略超过朝廷的铸造甲片。

虽如此,甲片质量虽是略有提升,李孟羲仍觉得铸造甲片差劲,他根本不想造,与其浪费铁,还不如弄纸甲呢。

纸甲是比低质铁甲更廉价的东西。

——

为验证强碱到底能不能脱硫,李孟羲开始洗煤了。

他洗煤的方法很简单,不过是把煤炭砸成粉末,尽可能碾碎成细粉,然后泡上一瓮强碱水,把煤粉泡进去使劲搅拌。

未知问题有,强碱与煤接触之后,煤是否还能继续燃烧,未知问题之二,强碱对硫的去除效果,到底会是如何。

李孟羲为洗煤一事,忙活了两天。

他费劲巴拉的忙活了两天的成果,才洗出不到百斤的煤粉。

然后,煤粉还得用清水清洗,过滤,最后还得烘干。

一切处理完,煤粉就只剩不到七十斤了。

这么点煤,显然是不够烧大窑的。

不得已,李孟羲只能去了【加工窑】。

所谓加工窑,是独立于生产之外的一种小窑,这种小窑是给匠人们闲暇时自己打造东西用的。

更确切来说,加工窑其实是科研窑。

借用一个小加工窑,倒入煤粉,放进去些铁料,开始冶炼。

李孟羲所关心的那件事,煤粉经强碱洗过之后到底还能不能继续燃烧,答桉是,能的。

煤粉烧的很旺,因为窑小,升温也快,下午之时,铁水已经炼出来了。

然后,用铁水再次铸造一批甲片。

甲片成型之后,脱碳处理完毕,拿去测试。

有四种铸造甲片了,第一种,官军用木炭铸造的甲片,第二种,用焦炭铸造的甲片,第三种,焦炭上加了石灰之后铸造的甲片,第四种,焦炭打碎成粉末之后用强碱洗过之后铸造的甲片。

断头台处,斧头卡察卡察的落,李孟羲就站在边上看,因为距离的关系,在远处的刘备卢植两人看来,他们生怕一不小心斧头掉了把李孟羲头砍了。而其实,李孟羲离斧头有一定距离。

卢植看的好奇,他指着断头台问刘备,“玄德,这砍头用的台子,有何用处?”

刘备恭敬答道,“禀老师,是这样,我听羲儿说,这断头台是试刀试甲之用。”

卢植不解,面露疑惑,“如何个试法?”

“我听羲儿说,人力难以精准,力强一点力弱一点,砍出的劲力不齐。

而断头台,大斧一毫毫加高,只要一样高,力道必然如一。此人力所远不能及也!”

卢植听懂了,他点了点头,笑道,“此法,倒是巧妙。”

夸完李孟羲,卢植忍不住问了一句,“试刀试甲?孟羲小友竟还精通锻造之术?”

刘备不由看向卢植腰间,见老师腰间,无有一物,再想到,似老师这样人物,身上不配柄宝剑说不过去。

刘备顿时有了主意,他笑对卢植道,“老师怕还不知道吧,羲儿他颇具锻器之能,老师可随我前去,老师想要什么兵刃,跟羲儿说便声是。”

听刘备对李孟羲锻造技术这么夸赞,卢植恰也没带兵器,他心里是很想要一把神兵利器的,但这么冒昧的上去讨要,卢植怕不好,出言推拒。

刘备不管,他笑呵呵的拉起卢植,“哎呀,老师,何见外也!”

——

“羲儿。”

有人叫。

“啊?”李孟羲回头看去。

他一回头,刘备卢植两人看见李孟羲小脸上黑乎乎的滑稽模样,两人立刻就笑了。

二人笑的莫名其妙,李孟羲不由挠脸。

李孟羲手上都是煤粉,他这一挠,脸上更黑了。

刘备忍着笑走过来,按住李孟羲肩头,抬起袖子把李孟羲脸上擦了擦,“怎整的,成花猫了。”刘备调侃。

调侃完,指着卢植道,“羲儿,老师此来,未带兵甲,你素善工技,可得劳烦你给老师好好打造一身,你可不要藏私!”

李孟羲当然要给刘备面子,他一本正经的拍着胸口保证,“包我身上!某必定全力而为!”

说完,看向卢植,朝卢植一笑,“前辈惯用何种兵刃?”

卢植朝李孟羲拱手一礼,面带微笑道,“某于阵上厮杀之时,用一并长刺马刀,小友随便打一把就行。”

刺马刀这东西李孟羲知道,这东西就是一个超长环首刀,这种超长环首刀刀身向前逐渐收缩,到刀头收缩的较为尖细,刺马刀刺之一字,由此而来。

刺马刀此物,军中就有。且,一般而言,长刀,尤其超长刀,无一不是精工百锻的良品,因为刀越长,对材料要求越高,材料稍微差一点,就容易断。

军中虽有不少良品,但肯定不能拿旧的给卢植。

李孟羲朝卢植回了一礼,郑重到,“刺马刀好说,给某七日,某必锻出一利器。”

把卢植打量一番,看卢植个头不低,虽然瘦,但看着挺拔的很,不细看不知道,一细看,李孟羲就瞅见卢植那一双手了,卢植一双手我了个天,卢植一双手骨节粗大,拳峰上都是老茧。

粗看一眼,李孟羲联想到了铁砂掌之类的玩意儿。以前还没怎么注意,卢植这双拳头捶人肯定老疼了。

李孟羲抬头盯着卢植的眼睛,好奇问,“不知前辈可用得多重多长的兵器?”

卢植道,“自然是,越重越长越好。”

李孟羲顿时笑了,越重越长是吧,好说啊!

“那成!我这就去准备!”

转头,朝匠人招呼一声,“弟兄们,走,有活了!”

李孟羲嗷呼一声,匠人们同样嗷呼着回应。

然后刘备卢植两人就看到,匠人们激情澎湃精神劲头十足的跟着李孟羲紧随而去。

从这一幕,卢植见到,李孟羲在匠营可谓是一呼百应啊。

——

给卢植打造兵器,不同寻常锻造,卢植身份非同寻常,且人家卢植见识广,好兵器见过不知多少。

所以,此次打造,得拿出最高水平来。

匠人们去选铁了,李孟羲在构思锻造计划。

首先,钢材,军中有灌钢术,灌钢术产量极大,可是质量并不稳定,有时生铁熟铁比例不对,灌出来的不一定钢,仍可能还是生铁。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要打造顶级精品,就肯定不能用灌钢,得用,百锻钢。

钢材问题解决之后,再考虑到锻造的成功率问题,得多组同时锻造。

卢植说了,刀越长越重也好,没有包钢夹钢技术的时候,刀越长越容易断,可有了包钢技术,硬韧兼备的包钢技术的加持下,造多长多重的刀都行。

卢植既然说了,越重越长越好,那就,给他整个八十斤重,一丈多长的超级长刀。

恐卢植没有天生神力玩不动这么重的玩意儿,再做几把三四十斤的,恐还是重,再做几把二十来斤的。

二十来斤的一样重,再照普通刺马刀的规格再造几把。

李孟羲算了一下,为同时打造这么多刀具,最少得调铁匠八十人。

尤其是那把展示巨鹿技术水平的八十斤一丈多长的超级刀,这么长的刀,得好多匠人一起协力打造才行。

依李孟羲对锻造流程的熟悉,要打造一丈以上的长刀,得有超长的加热槽,得有超长的铁墩子,还得有特制的超长淬火桶和保温回火炉。

召来匠人队长,交代其一二,匠人队长去准备去了。

李孟羲回头回了城主府,他搜出自己记录下的有关锻造术的知识,回顾起来。

百锻钢其实是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把生铁千锤百炼,把铁中杂质锻打排除,把生铁打到最后,打成可绕指柔的熟铁,然后,渗碳,生成钢。

熟铁渗碳之法,钢埋于炭火之中,在炭火之中,渗碳效率高于炭燃烧排除的效率,炭得以渗入。

相比于渗碳,脱碳过程则是把铁放在火焰外焰加热,因,外焰温度高,燃烧剧烈,脱碳效率大于炭火中的炭渗入的效率。

用百锻钢之法把钢胚打造成型之后,备两根钢条,一根渗碳少,质韧,一根渗碳多,质硬,用包钢法,硬钢在外,韧钢在内,柔韧兼备。

锻造的热处理技术,用动物油脂和尿液双液淬火,刀刃用覆土烧刃,刀刃淬火可以分段,刀尖要最硬,刀刃前段硬度其次,后半段稍软。

最后,可用到的技术是,炭窑渗碳之法,刀具尤其是刀刃部分,刀刃部分纤薄,在刀刃还处于高温状态之时,炭不可避免的跟氧气接触然后脱碳,这使得,刀刃硬度会有一定程度降低。

所以,渗碳补炭可以再提升一些刀刃硬度。

回顾完锻造方法,李孟羲对锻造已经有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