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八百八十五章 墓道

第八百八十五章 墓道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听闻挖坟出了意外,李孟羲不敢再放任众人自为了,众人都没盗过墓,对墓葬的凶险没有什么认识,莽撞行事容易出意外。

墓里可能有粽子,可能会有粮食,可能会各种脏东西。

出于谨慎,李孟羲花了好大劲儿找了一点糯米,又捡了个桃树枝,张宁那里有张角留下的一筒朱砂,这是张角的东西,张角是道士,说不定降妖除魔很在行,便把张角的朱砂一并带上了。

李孟羲腰间系着一小袋糯米,手腕上系着一小包朱砂,手里提着根桃树枝,他已经全副武装了,就是真有不干净的东西,勉强能有些自保之力了。

李孟羲亲自带着队伍,再次来到了墓地所在。重新开挖之前,他看了看塌陷的地面,关切的问了任八遇险时的情况。

任八心有余季的答说,“挖着挖着,轰隆一下就塌了。”

任八讲的语焉不详,李孟羲听的直挠头。

墓道有坍塌的危险,李孟羲便想有无预防的办法。

一想还真有,打墓道这件事,跟挖地道,打矿井,挖隧道其实是一类事,都是土木作业。

李孟羲想到,地铁隧道里,有用巨大的柱子在下边支撑着以防止地道坍塌。挖盗洞也可以如此,也可以拿东西支撑,比如,可以带上一些木板,带上一些支撑的木棍。

这是第一种办法。

第二种办法,可以用铁桶,铁桶一个接一个,挖一截往前续一个铁桶,这样,人处在铁桶保护之下,不受坍塌带来的伤害。这是盾构机的思路。

为盗墓制作专业的工具乃是必要,可考虑到成本问题,铁桶不好做,成本高,运输也不便,还不如木板加木棍的支撑结构。

堪用的支撑结构,大概是这样的——木板宽三尺,与人肩同宽,高则四尺,与人缩头蹲下的高度近似,木板长可半人高,支撑用的木棍,木棍三尺七八之间,再加上用于铺垫垒高的的薄木板就足够使用了。

想着想着,李孟羲便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于盗洞来说,怎样的盗洞最结实?

似乎是圆形盗洞……

又是圆形,虽没挖过盗洞,李孟羲也没有任何盗墓经验,但他就是直觉觉得圆是最厉害的形状。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圆,蛋壳,龟壳,拱形,都是带有圆的性质。

有了新想法,李孟羲对任八说道,“下回挖洞挖成圆洞,圆的结实。”任八点了点头。

任八看大伙来了好一会儿了,他就提议下去再挖一回试试。

“当心点。”李孟羲好心提醒。

盗墓队就六个人,李孟羲不说了,简雍也不说了,剩下的三个风水师可都是读书人,只有任八是个大字不识的匠人,就任八地位低,也就只好他来干活。

盗墓乃是高难度技艺,势必艰难。

任八换了个地方垂直挖了下去,挖出的土全部撂了出来,挖了一人多深,他又在洞里横着往一边挖,挖了半晌,看不见任八人了。

李孟羲这时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在地下挖洞或许并不难,但随着往下,光线越来越暗,还有,会缺氧。

李孟羲赶紧呼喊让任八出来。

不一会儿,灰头土脸的任八倒着爬回来了。

“军师,叫俺做甚?”任八在坑里仰头问。

“你在下边憋闷吗?”李孟羲问。

“有点憋的慌。”

果然疏忽了。

光线问题,可以拿灯解决,氧气问题,古代盗墓贼是如何解决的?

当墓道深到地下十几丈深,空气能达到地下吗?应该能的。

在不久前,跟张飞谈起逮兔子的事儿,张飞说拿火熏兔子,烟不容易进到洞里。

当时的解决办法是,用风箱,拿一架风箱接上管子把管子伸到洞里,拉动风箱可以把烟吹到兔子洞深处去。

方法有了,李孟羲终止了挖坟。

回城,他着匠人制作一个大型的鼓风皮橐,之所以用鼓风皮橐而不用风箱,因风箱密封性能不够好,漏风。

鼓风皮橐乃是本就有的技术,制作起来不难,送风的管道倒难了。

要做一根长几十米甚至更长的密不透风的长管,材料唯有金属,陶土,皮革等有限的几种材料。

可这些材料当中,金属的长管不计工本可以做到几十米长,却灵活性太差,陶土灵活性也差,而皮革材料,想把皮革缝的一点风都不漏,难度极大。

思来想去,李孟羲唯想到了橡胶,也只有橡胶有足够的致密和足够的柔软轻便。可问题是,哪里去找橡胶。

冥思苦想所有可利用的材料,最终想到了纸。

用胶和坚韧的桑纸一节节卷起做成长管,再拿桐油刷上一层以增强气密性,这样一根足够长气密性也足够的管子便做了出来。且,纸张有足够的柔韧性,勉强可替代橡胶管。

第一根十丈长的纸管做好,李孟羲将之七拐八折的绕起来,一端接上鼓风皮橐,拉动皮橐鼓风,在另一头观察,有微弱的风吹出来。

只要有风,输送空气就不成问题。

李孟羲带着鼓风设备,再一次出发了。

再次回到墓地,任八下洞,拉上纸管,提上一个小小油灯,再次开始挖掘。

这次,可能是因为送风装置太好,也可能是因为油灯的缘故能看的清楚,任八在下边一挖半天不出来,这让李孟羲一度以为,任八可能出事了。

将近日落之时,任八爬出了洞,他上来的时候,宛若一个土人,衣服上头发上脸上鼻孔里都是灰土。

问任八下边是否憋闷,任八说憋闷倒是无有了,就是挖了土没地丢,只能往后撂,后边越撂越多,撂着撂着就不敢撂了,怕把退路堵着。

李孟羲只一听这个状况,顿时明白,挖盗洞还得运土,且还得前后配合,一人在前挖洞,一人负责把土运出。

为方便运土,便得有简便的运土工具——口袋。

翌日,挖洞的人变成了两个,任八在前挖掘,风水师郭璞提着油灯抓着袋子在后跟着,任八在前边挖的土扒拉到后边,郭璞把土揽到口袋里,装到半袋多,再拽着土慢慢倒回去,慢慢爬到洞口,再爬上来把土在洞口边倒掉,这活像土拨鼠。

由此,李孟羲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出于隐秘考量,盗墓挖出的土不能堆在洞口,该找另外的地方撒掉。

借着好用的送风设备和油灯,在下边挖洞再无任何阻碍。

挖掘工作在平稳无事的持续了两天之后,终于又遇到了一个问题。

任八挖洞挖着挖着感觉到突如其来的恐惧,他突然意识到,不知道自己是正在往东南西北往哪里在挖。

任八慌张的拱了出来,不敢再胡乱挖了。

地下挖掘容易乱向,无从判断方向也就无法精准挖掘。

判断方向,用指南针,罗盘。

任八只意识到了方向问题,李孟羲却随之意识到,挖墓道是立体作业,除了平面的方向,还有平面距离,还有垂直高度。

只知方向,往一个方向挖了半天,结果挖的太远了,往下越挖越偏。

不能精准,就不能高效。

挖墓道需要定位之法,需要能精准的定位墓穴的位置,确保精确的朝墓穴挖掘。

众人凑一起商议,李孟羲想到拉着绳索下地挖掘,绳索标上长度,以长度来判定是否走偏了。十丈深的墓穴,挖了一百丈长的墓道,肯定偏了。

灰头土脸的任八思索了一会儿,他看着众人道,“要不,咱不七拐八拐的了。

咱不是用铲子探到了封土吗?

就顺着铲子探到的洞,咱直着挖下去。”

李孟羲眼睛一亮,哎?这倒是个方法,跟着洛阳铲的洞挖下去,就不存在定位问题了。

之前为什么要斜着挖洞来着……

在错误的路上走了半截,众人似乎幸运的发现了正确的方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