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八百八十四章 【搬山】【缷岭】

第八百八十四章 【搬山】【缷岭】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七月初,下了一场磅礴大雨,因这场大雨,有意外事端发生。

游骑来报,在广宗县东召乡,大雨冲垮了一座墓室,听闻有人从墓里捡到了钱财,当地屯丁蜂拥而去,禁止不住。

李孟羲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屋檐下跟弟弟用石子做游戏。

听闻消息,他抬头看了一眼浑身被雨淋的湿漉漉的游骑,“墓?多大的墓?”他好奇的问。

“不知,地下一个黑窟窿,看着不小。”游骑答道。

“好吧。”李孟羲点了点头,他嘱咐游骑,“此事先别禀告玄德公,更莫声张。”

游骑略感诧异,他不知李孟羲为何要隐瞒此事。

李孟羲冒着雨,带上人,匆匆赶往广宗。

到了地方,地里早有很多百姓冒雨挖掘着。

李孟羲令甲士过去驱散了百姓,拉开一张巨大的人网把现场围拢了起来。

到前去看,走到墓边,地上是一个黑咕隆冬的大窟窿,正是大雨之时,泥水黄汤随着哗啦啦的大雨不停的往窟窿里灌进去,窟窿似乎跟无底洞一样怎么也灌不满。

李孟羲站边上探头瞅了半天也没瞅清墓室里的情况。

雨天不是太好的挖掘时机,但恐久拖不利,李孟羲立令驱散百姓,戒严四周,开始就地挖坟。

士卒们拿着铁锹锄头镐头,也没有什么技巧,跟挖沟一样,只会蛮力去干。

李孟羲带来了三百士卒,三百人力在雨中忙碌的挖了半天,挖起的黄泥一堆堆的堆着看着不少,可到前边一看,挖掘深度还不到两尺,而看墓坑的深度,估计在好几丈以下。

——

整个挖掘工作整整持续了七天,在三天的时候,雨停了,在第四天的时候,士卒们挖出的土明显跟普通的土质不一样了,到最后一天的时候,挖到了墓室。

当某个士卒一锄头下去,锄头刨到了硬物,把土扒拉开一看,土里边露出一枚枚长了锈的铜钱,第一个挖到财物的士卒,立刻就兴奋的嗷嗷叫。

差一点,局势就没控制住。

幸好来的是士卒,不是乌合之众,有军律约束,躁动的士卒们被训斥一番,遂安静了下来。经这之后,士卒们卖力多了。

墓中的钱财不知有多少,也不知钱财深埋在土下多深,士卒们不放过任何一寸土地,他们卖力的把土刨起铲进身边的筐里,装满一筐,上边的人拉着绳子把土和夹在土里的钱财一块拉了上去。

地面上,有另一批士卒负责清点财物,一筐筐的墓土送上来随意倒在地上,士卒们三五一群围着墓土埋头扒拉,他们仔细的检查每一捧土,掰开每一个土块来看,墓土中藏着的钱财比比皆是。

铜钱一枚枚的被清理出来,带着泥土和铁锈的铜钱落入筐里,发出陈旧的沉闷的撞击声。

筐里,铜钱已积了半筐还要多了。

李孟羲四处转了转,他随意从一个筐里拿起一枚钱币,钱是五铢钱,跟军中的钱币一样。

也就是说,这个墓年头不远,是汉代的墓。

两日后,墓葬似是被挖完了,再往下挖,土里什么都没有了。

多日挖墓的收获,经清点,有钱财九十六万余枚钱币,有拳头大的铜锭二十一个,铜镇墓兽四对,完好的玉器四只,破损损坏的玉器十几个,还有大量的陶器,大量的沤成木头的漆器,还有发黑沤烂疑似是丝绸的布匹拿上来一晒就干了,一碰就碎了。

李孟羲对一块类似是琴的木板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明白到底是不是琴,只好将之投入火堆里一把火烧了。

坟挖完了,李孟羲外令士卒把挖回去的土再给填回去,并且特意在坟墓旧址给垒了一个巨大坟包,对外就说,雨水冲垮了大墓,特意把坟给重新修了修。

回程,李孟羲严令告戒一众士卒,回去之后,不得声张,敢有违命,军法从事。

收了李孟羲封口费的士卒们,哪敢造次。

小小一座墓,一下就挖出了快百万钱,挖一座墓,就抵得上一个乡一年的税收了。

有汉一朝,似乎崇尚厚葬,也就是说,汉墓当中,钱多。后世所挖掘的那些汉墓,一个王侯墓动辄能挖出来几千万钱币,动辄就是几千斤金饼。

这简直就是暴利。

回巨鹿,刘备问李孟羲哪里去了,李孟羲只说在乡间巡视,刘备不疑有他,并未怀疑。

李孟羲经慎重考虑之后,他私下找到简雍,问简雍,“宪和,你觉咋俩交情如何?”

“这个……你我交情,自是非常。”简雍笑答。

李孟羲认真的看着简雍眼睛,“那你我交情,比之你与刘玄德交情,又是孰深孰浅?”

“额……这不好比吧。”简雍迟疑。

简雍心思机敏,敏锐察觉到了李孟羲是有目的而来,他索性直接问道,“羲儿,你是有事找我吧?”简雍看着李孟羲问道。

“嗯!”李孟羲点了点头,他严肃的看着简雍,“有一事,我想告知于你,但又怕你走漏风声。宪和,我能信得过你吗?”

简雍笑道,“当然!”

“那好。此事只能你知我知,就是连刘玄德也不能告知,你能不能应我?”李孟羲再次出言确定。

简雍更加好奇了,他不知李孟羲这么神神秘秘的要说什么,他点头,“就你知我知,某绝不告之别人。”

“那,来,击掌为誓!”李孟羲一本正经的伸出手。

简雍哭笑不得,伸手跟李孟羲连击三掌。

简雍入套了,李孟羲朝简雍嘿嘿一笑,“是这样,日前有一场大雨……”

——

“什么?!掘坟!?”简雍惊的跳了起来,他震惊的看着李孟羲,“不成!你不能如此,这是要遭天谴的!”

李孟羲嘴角咧了咧,“民生艰苦,取祖宗之财,救济万民,列祖列宗若是在天有灵,绝不会怪罪。”

“不成不成!”简雍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摇个不停,“你找别人干去,别找我!”

李孟羲也不急,静静的等着,他开解道,“要不是没有可靠的人,我也不会找宪和你,要不是我抽不开身,我也不会找你。你再想想,这可是无本万利,这可是亿万巨财。”

挖人坟茔,是断子绝孙的事,让简雍执掌盗墓,简雍有极大的道德压力。

简雍费尽口舌想规劝李孟羲,李孟羲主意已定,丝毫不听劝告。两人僵持了下来。

简雍担心遭天谴,李孟羲则说,授命挖坟的是他李某人,要遭天谴也是李某人遭天谴。

简雍沉默了。

“唉。”简雍眼神复杂的看着李孟羲,“你就不怕万一事泄?”

李孟羲澹然一笑,“行事足够隐秘,就不会事泄。”

——

李孟羲最终勉为其难的说服了简雍,简雍答应替李孟羲管着挖坟的人手,但并不参与盗墓。

这就妥了。

盗墓,李孟羲不太懂,盗墓得找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汉末曹操创立的……奥,现在就是汉末。

盗墓贼大概自古就有,由官方组建盗墓团伙先例,大概自曹操始。

乡间大概有盗墓人才的,可这种人才,不好找,就是人家真的会盗墓,问到人家面前,人家不会承认的。

反过来想,盗墓人才找不到,那就找会建造墓地的人,只要熟悉了墓地建造方方面面的知识,就能熟悉墓葬,就能针对性的进行盗墓。

俗言说,建墓的跟盗墓的从来都是死对头,又俗话说,最熟悉你的,是你的敌人。

招募擅长建造墓穴的匠人,再派这些匠人去盗墓,恰用对了人。

李孟羲去了匠营,遍寻建造匠人。

在众多匠人当中,有人自言曾给别人建过大墓。

李孟羲听其讲解着好多造墓相关,比如封墓有用石灰,有用沙子,有用烧过的土等等,还有的会放点朱砂防虫。李孟羲从这里顿时领悟到了一些盗墓知识,墓葬的土,跟寻常的土不一样,所以,可以从土质判断墓葬的位置。

而探土的方法——洛阳铲。

匠人唾沫横飞的讲解着造墓相关的种种,李孟羲突然问了一句,“建墓的时候,看风水吗?”

“怎不看?可得看!”匠人信誓旦旦的说,然后露出尴尬神色,“看风水高人才会,俺不会……”

李孟羲点了点头。

风水是墓葬的密码,按风水丧葬的规律,反着推就可以推算出墓葬的位置。

李孟羲问了造墓匠人的名字,将之名字记下,然后离开匠营,去找风水师去了。

风水奇术玄妙深奥,懂风水的人,必定多是读书人。

巨鹿有不少读书人,除科举选拔的一百人以外,剩下的还有大几百人,读书人的单独编制,是为君子营。

李孟羲召集了君子营的读书人,向几百人中搜寻懂风水的人才,有数人自荐而出。

私下与此数人交谈,问其可懂如何堪地选坟,其中有一人,自言平日在乡里就靠给人算命堪坟为生。

算命堪风水的人,俗称看地仙,专业对上了。

人员齐了。

李孟羲召集风水师三人,造墓匠人一人,连同他自己,连同简雍一起,区区六人的盗墓团伙秘密成立了。

为避免走漏风声,李孟羲秘密把所有人召集到一起,他设了祭台杀科公鸡置下血酒,对天地盟誓。

“今日,我等发下誓言,至死守密,胆敢有泄密者,天人共戮之!”

“敢有泄密者,天人共戮之!”

风水师三人,造墓匠人,简雍,同声盟誓。

李孟羲不信什么誓言,也不信报应,他知道别人会信,所以特意用此方法来约束众人。

饮完血酒之后,啪的一声摔了酒碗,李孟羲偷偷观察众人反应,他就看见,众人脸色严肃的如同寒铁。

李孟羲正式向这个小小的盗墓团伙下达了第一个命令,他要风水师们去找一个大墓,他令造墓匠人把所知的所有造墓方法写下,由简雍负责协助他记录。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众人散去之后,各自回去后,相熟之人上来询问跟军师干嘛去了,众人神色严肃,闭口不答。

李孟羲着人去打造洛阳铲了。

洛阳铲的形状简单来说,就是个噼开的细竹筒,又细又长又卷的结构使其能把土卡在铲子里能抽上来,盗墓贼用洛阳铲可深探到地下十几丈深的土壤。

洛阳铲形制简单,匠营有诸多高手匠人,没花多久时间,几只洛阳铲打造好了,经测试,洛阳铲用钻头一样的用法,对着地面某个点转一转,钻一钻,再把铲子收上来,地下的土就被一点点的带出来了,就这样,洞就一点点的向下延伸了下去,洞越打越深。

过了几日,一风水师找到李孟羲,说疑似找到一墓。

找了一个时机,李孟羲带着自己的盗墓小队带上洛阳铲去了目的地。

墓葬所在,位于一片树林之后,林后有岗,岗前过溪,岗上粗看荒芜,无有坟茔,但风水师却说此地避风绕水,坐北向南,为上好风水。且,高岗之上,地势隐有凸凹,似是藏有久年大墓。

李孟羲听风水师这么说,再凝目看去,的确发现,高岗上的确隐约有一块突兀高出些许。

把洛阳铲发于众人,李孟羲也提着一根铲子,他带头朝岗上去了。

人迹罕至的高岗,岗上荒草遍生,找好了地方,李孟羲胡乱把地上的草铲了铲,然后他给众人演示起洛阳铲的用法。

洛阳铲,用法如钻头,把细长的铲头旋着钻下去就行。

教会了众人,李孟羲就让众人自己忙活,他站在一边看着。

洛阳铲掏土速度很犀利,铲子一点点往下钻,土一点点的往外带,洞不见变大,洞却在不停变深。

没多久功夫,各人都掏了一堆土沫子了。

半个时辰后,洞的深度达到了半个铲子深,又半个时辰,洞深的够不到了。

这时,额外带来的细竹竿派上了用场。

把细竹竿绑到洛阳铲上,可以继续往下打洞。

时间流逝,费了一日之功,竹竿接了三次,洞打到三丈以下深度。

终于,李孟羲发现,掏上的土似乎不太一样了。

他忙叫来众人一起细看。

那个通晓造墓的匠人,把地下挖出的新土拿手里捻了捻,仔细看了看,凑鼻子上闻了闻,甚至舔了舔。

“……似是,石灰,还有砂。”匠人答道。

李孟羲忙问,“会是封土吗?”

“像是,”匠人捻着土给众人讲解,“你们看,一般的土会又潮又黏,不会这么干。”

第一次出来盗墓就找到坟了,李孟羲开心。

天快黑了,李孟羲怕夜里呆坟地里会遇到诡异的事,他不敢呆了,赶紧带着众人回去了。

往后几日,一旦有闲,李孟羲就带着人去挖洞。

渐渐的,洞挖不下去了,怎么挖都挖不下去。

把铲子抽出来看,接到五节长的洛阳铲,深入地下的深度,深达五丈。

李孟羲怀疑,要么是碰到石头了,要么就是碰到墓室了。

往下,该是干怎么了?李孟羲看着手臂粗的小小土洞,若有所思。

盗墓贼盗墓的时候,会挖一个个盗洞来的。那就挖盗洞,挖人能爬出去的盗洞。

到这一步,李孟羲发现工具不够,长柄铁锹没办法带到地下去用,需要精致的小铁锹。

再回到巨鹿城的时候,李孟羲令匠人打造了小巧又犀利的小形铁锹,铁锹的铲子才巴掌大,柄还没有手臂长,铁锹的刃是三角刃磨的非常锋利,挖土速度蹭蹭的。

在李孟羲神神秘秘的盗墓这段时日,难免引起旁人奇怪。

某日,李孟羲提着洛阳铲回来,被关羽当场撞见。

关羽对李孟羲手里的奇形怪状的铲子极为好奇,他问此铲有何用途。

“你猜猜看。”李孟羲笑着搪塞过去了。

关羽要走了一个洛阳铲,拿去摸索去了。

几日后,李孟羲这伙儿盗墓队在坟上挖出了一个直上直下水桶粗的洞,挖到半截,李孟羲觉得不对劲了。

直上直下的挖,挖开的土都没办法挪开。

所以,似乎挖盗洞该是跟楼梯一样,从地面慢慢斜着往下挖,斜一截折一截,逐步往下靠近。

李孟羲叫停了直上直下的挖掘,他准备换个方法试试。

这日,天黑回城,关羽找到李孟羲,说找到铲子的用法了。

“奥?”李孟羲惊奇,“那关将军以为,这铲子是作何用处?”

“探水。”关羽答道。

“……探水?”李孟羲目露疑惑。

关羽随之跟李孟羲讲解起来用铲子如何探水,李孟羲的铲子,形若竹节,这铲子一点点往下拧,再一拔,能把土带上来。

“用此铲,半日之功,可探土二丈有余,甚速也。

于行军扎营之时,若想知某处地下有无水源,想知挖井多深才能见水,不妨,以此铲探之。”

(卧槽?)李孟羲都惊了,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关羽。这洛阳铲,还能找水啊?洛阳铲竟然能探测地质,竟然能找水!

还真能……

行军之时,或不必挖井,但探水乃是必要,每扎营,着士卒用洛阳铲下钻探土,一夜之功,钻深两丈,若两丈之下有水,则铲必湿,由此便可知,于扎营之地,水近在两丈之处,于此地扎营,不惧敌人断水。水近地两丈,随地挖个井就有水用。

关羽指铲问李孟羲,“羲儿,此铲,可有名称?”

李孟羲笑答,“名为,【洛阳铲】。”

关羽大感诧异,“……洛阳铲?”

李孟羲点头,“对,洛阳铲!”

——

洛阳铲的事很快也被刘备张飞所知了,刘备张飞只知道洛阳铲是探水利器,他们却不知道,这洛阳铲乃是挖坟用的。

李孟羲深知,要想高效率挖墓取才,区区三五个人手根本不够,得像曹操那样成立一支专门的盗墓部队。

而盗墓部队名字的话,叫发丘中郎?叫摸金校尉?不能这么叫的。

起这样名字,刘备一问,发丘?丘,坟也,挖谁的坟?摸金,取财也,取谁的财?然后一下就暴露了。

李孟羲给自己的盗墓部队,准备是一部命名为【搬山】,一部命名为【缷岭】。

在李孟羲立下两营营号,然后开始四处招募人手之时,刘备果然来问了,他问搬山缷岭,有何深意。

“匠力达到极致,搬山卸岭,亦可能为。此两营,为匠营也。”李孟羲是如此作答的。

这个解释很合理,刘备觉得,搬山卸岭跟匠营很是贴合,他认为名字取得很好。

自此,以匠营的名头,李孟羲秘密招募了精锐匠人充入搬山卸岭两营,明面上,他们是匠人,实际上,他们经常外出十天半月不见人影,他们不是出去干活去了,实际上是去盗墓去了。

盗墓部队就在匠营的遮掩下,堂而皇之的存在着了。

汉末,曹操设发丘中郎将,有摸金校尉。

曹操的盗墓大业还没开始,李孟羲的盗墓大业,已开始起步了。

七月十六,挖坟第九天,【搬山魁首】,造墓匠人,任八,任八在斜挖墓道的时候,经验不足,把墓道挖塌了,差点被活埋。是【缷岭魁首】风水师郭璞手忙脚乱的把任八给挖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