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年树木

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年树木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刘关张都去中山祭祖了,都走了,剩下的总管全局的只剩李孟羲了,简雍不行,简雍不能熟悉所有事务。

李孟羲开始处理山一般繁多的事务了。

十三日,李孟羲要出城去。

出城之前,他召回在外巡视的廖化,将城中所有兵力和城防全权暂交廖化,他吩咐廖化,一旦有敌情,锁城死守。

除兵事安排妥当,李孟羲召集十三部官员,让吏部主官秦束负责协调各部,所有事务,由吏部负责分发各部,至于各项事务是交于各部官员自己处理,还是留下等处理,凭各部官员自决。

把这所有的事务安排好,李孟羲带了骑兵三百,出城去了。

目标,巨鹿城外五十里的大湖,大鹿泽。

两个时辰后,抵达大鹿泽,大鹿泽水域辽阔,烟波浩渺,站在岸上远看,一眼不见尽头。

李孟羲指着大湖,说起早前计划的宏伟蓝图,“这湖极大,有几十里水域,有此大湖,可有取之不尽的鱼获。”

“某想于此湖之上,建船坞,建船厂,建一支水军。”

简雍不由看向李孟羲,巨鹿哪有大用水军的用武之地。

却听见李孟羲继续说道,“于冀州,或无大建水军之必要,可纵是不大建水军,一应工匠,一应工技,一应舟船制造之法,该有全得有,这万一有一日需大建水军之时,有所准备,水军方可立建。

建水军非一日之功,无深厚积累,是万万不行。”

当着辽阔水面,水上一只船都没有,李孟羲却大发豪言的想着建一支庞大的水军,这听在简雍耳中,简雍却丝毫不觉得李孟羲是在异想天开,简雍笃信,不久将来,巨鹿军当真能有成一支强大水师。

对着渺无人烟的水面大发了一阵豪情之后,李孟羲问跟随过来的士卒,问,“有人可知怎么摸螺壳吗?”

一骑兵当场脱了衣服,下水去了。

在这名士卒趟着水慢慢往里走的时候,李孟羲问其他士卒水性如何,士卒有说精通水性,有说水性一般。

李孟羲谓简雍道,“临泽设寨,这便是好处之一。

士卒训练需场地,场地需假作丘陵,沟壑,城池,丛林,等等不同地形,丘陵沟壑城池等,皆可陆地平建,独水流场地,陆地建之极难。

临水建寨,水流可自水泽引入寨中,建之易也。”

说话间,下去摸螺壳的士卒上来了,他怀里抱着几个三角蚌。

李孟羲拿起一个有脸那么大的螺壳,他想给掰开,可螺壳吸的很紧,轻易无法掰开,只能作罢。

李孟羲跟简雍讲解道,“宪和,这三角蚌可以种珍珠,将螺壳切碎,或是用石块乃至其他杂物,塞入蚌肉里边,过不几年,珍珠就裹着杂物长出来了。

平常河蚌,百蚌难见育一珠,用种珠之法,一蚌可育几十珠。

种上几千蚌,用不三五年,到时,珠可斗量也!”

简雍一听珍珠还能种出来,便问如何种珠,杂物又怎么塞,塞哪里才能种的出珠来。

简雍求知心切,为求答桉,他抽出剑嘎吱一声把螺壳给别成了两半。

“哪里?哪里可种珠?”简雍捧着螺壳问。

李孟羲看着分成两半的蚌,他看了一会儿,迟疑“……这个,跟人一样,人有五脏六腑,蚌也一样,人五脏六腑受损,会死,蚌也是如此,种珠肯定不能种在蚌的脏腑内,至于种在哪,某也知之不详,得试试看。”

“此事可交于军医人等,使军医人明辨河蚌脏器,然后,一一分试之。”

说罢,李孟羲指着简雍手捧的河蚌道,笑道,“宪和,你这蚌肯定种不了珠。”

“为何?”简雍不解。

“哈哈,因为你把蚌给掰死了!”

珍珠除了一点药用价值,剩下的就是经济价值了,养珠几乎不需要投入什么成本,只需要把珠种进去,然后再把蚌装笼子里,把笼子丢河里用河水养着,不需怎么料理,珍珠就会自然长成。

不过,珍珠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等三五年光景才能见到成果,所以,还是早些开始的好。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已经来到水边了,李孟羲索性令人下河多多的打捞河蚌,准备是把蚌带回去交给军医们研究研究。

人多办事效率就极快,百十人下水,不一会儿摸到的螺就堆了一堆。

见差不多了,李孟羲令一名士兵回去,令他回去叫上人拉上车带些桶,把螺壳带湖水一并运回去。

“走,宪和,咱去看看营地。”李孟羲呼唤一旁抱着螺壳入了迷的简雍。

营地所在,是在大陆泽周围一片地势最平坦开阔且地势较低的岸边陆地。

到了营地里,营地地面上有些横七竖八的浅浅沟壑,看得出来,营地有进行过初步修整,地面有填平痕迹,还有一些树木被砍伐了,树垛子孤零零的留在原地。

去年时候,李孟羲来过这里一次,当时和关羽一起挑选好了立营地点,再后来,一切后续测量和规划都是关羽自己来的,李孟羲没再来了,这因此,李孟羲对营地的规划有些陌生。李孟羲先是到处转了一圈,略熟悉了营寨规划和布局之后,对简雍讲解着营寨中的种种。

首先是,地上横七竖八的用锄头凿出的浅沟,这是建造队测量过的特意留下的施工线。

建在水边的营地跟内陆的营地没太大不同,不同之处有二,“一个是水寨,临水建营,近了水,敌军也可能从水上攻来,且,多了一面临水,我军也便多了退路。”

指着脚下两道又长又直从岸上一直延伸到湖边的浅沟,李孟羲解释,“我与关将军商讨,可建一道城墙,城墙可从我军营寨直接连到船坞之上,如此,有城墙勾连,我军水面陆地可相互支援,若有朝战事不利,一旦陆上危急,可顺着城墙过道从容退到水上。”

这是依水建寨的第一点大优势。

“其二,近泽用水极为便利。

我准备从岸边挖上几条大沟,把湖中之水引到营中去,营中再挖上几个大坑,坑上支上大锅,当中水道,用石板阻拦,用水之时,抽了石板,水径自流入大锅,再使人添柴烧水,水烧热,再流入池子。

用水便利如此,士卒一日一清洁将成为可能,此为陆地建营所远不能也。”

大费周章,就为了一日洗一回澡,简雍不很理解。

再往下转,地上的沟壑再变,变成了一个个屋子大的小格。

这是营房。

营房没什么特别,特别之处在屋内。

李孟羲提到,想做一种上下两铺乃至三铺的床架,床架虽费木头,却能省了屋子,一屋本能住四人,用了床架就可以住十二人,这就等于省了两间房子。

两间房子,再怎么也比几个床架贵的多。

因此,架子床可以大量节省居住成本。

说到架子床,李孟羲就有些头痛,“缺木头啊,做犁具的木头都不够,离得近的树都要砍完了,树越找越远。

依我看,最好是得种树。”

说起种树,李孟羲就问简雍,种点什么树好。

简雍答说,经济致用,以桑,桐为佳,备灾种榆树,获果种桃李杏枣,取材,则就多了,各类木材各有作用。

“嗯,”李孟羲若有所思,“杨柳可取药,白果也可以取药,构树可造纸,椿树据说能防虫。”

“哎?宪和,你说要是军营之中,种满椿树,会不会就没蚊虫了?”李孟羲突有奇想。

简雍思索了一下,笑了,“可,椿树会长毛虫啊。”

相比李孟羲,简雍更熟知各种树木的特点,“若想防蚊虫,用香樟。”简雍道。

香樟是啥,不晓得。

再问简雍有无其他防蚊子的树,简雍说不上来了。

关于树,李孟羲意识到,树木不仅是植物,更是随时可化为战略物资,种树又不需要成本,随手可种,何妨在领地内遍地种树呢?

树长成,落叶为柴,果可裹腹,还可取桐油,桑叶,树胶等经济作物,到战争时期,境内木材众多,这就是战争潜力。

言谈间,又敲定一重策,李孟羲决议在巨鹿境内所有不适合耕种的地方全种满树。

简雍则问,树长的那么慢,要十年乃至数十年之久,等的上用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为长远谋,将亦胜在长远。”李孟羲说出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简雍为之侧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