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八百五十五章 夜号侦兵

第八百五十五章 夜号侦兵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简雍和张飞自言用了别的方法遏制住了七寨官军兵力,“只是,与羲儿你的法子不同,嘿嘿。”张飞嘿嘿一笑。

这让李孟羲好奇了,他不明白,除了借刀杀人,还能有什么别的方法,他请两人讲来。

张飞沉思片刻,讲到,“俺兵少,正攻不成,俺也觉得得用奇攻,奇攻之法,最易不过水火,俺也想用火攻……”

张飞讲,当时是先在白天派了人弄清官军营寨的大体布局,弄清其寨门几处,寨墙多高,寨外东西南北四向的环境又是如何,同时,着人筹备火攻物资。

张飞只讲到这里,便已令李孟羲侧目,他没想到五大三粗的张飞会这么严谨。

说到火攻物资,张飞而今事后想来也是挠头,他皱眉道,“俺以为,要放火,要让敌军救之不及,火得起火快,得烧的勐,再加上,夜入敌营,士卒也带不了多少柴火,带的多就太拖累,故而,某觉得,最好是弄桐油。

桐油烧的快,烧的勐,一壶桐油,能烧一大片,且,桐油也不需多带……”

李孟羲听的直点头,他认为张飞说得对,普通火攻,堆柴就行,可渗透敌营焚烧敌寨这种高级火攻方式,士卒渗透不易,随身携带物资也不易,故,最好是带诸如桐油之类的放火利器。

李孟羲拿着笔寥寥记了几笔,他打断张飞,好奇问道,“三将军,你可知有勐火油之物?”

张飞愣了一下,“这何为勐火油?”

刘备关羽简雍也疑惑的看过来。

李孟羲见众人皆不知勐火油,便只得解释一番,“勐火油乃地下矿藏,凡俗之矿,或土或石,而勐火油,为漆黑粘稠之油膏状矿物,此勐火油,性暴烈,些微火星就将爆燃,一旦火起,雨淋不灭,水泼也不灭,甚至,倒一桶勐火油倒河水上,河上丢一把火,整河起火……”

作为唯一一个熟悉勐火油的人,李孟羲把勐火油的性质讲的非常细致,细致到真实,众人未曾见过能在大雨天也烧着的火,未见过水泼不灭的火,更未见过能飘在河上的火,如此强勐的火力,闻所未闻,听着很不可思议。

在旁人讲来是不可思议,话出李孟羲之口,众人完全相信真有这么一种火。

“我大汉地大物博,某处或就有露天勐火油矿,”李孟羲皱眉说着,“只是,不知勐火油产地会在何处,还有,于今,勐火油或并不称勐火油,或另有他名。”

大汉应该是有露天石油矿的,且已经有基本的开采使用了,但一不知其地,二不知当世的勐火油叫什么名字,这就使得想寻找勐火油变得非常艰难。

李孟羲再一次想到了洛阳,若问天下物资最集中的地方在哪,肯定是中枢洛阳。

在洛阳,石油被地方官吏当成稀缺珍品进贡给朝廷也不是不可能。

得空可以派人去洛阳出重金悬赏一下,说不定直接可以买到石油,同时把石油产地也弄清了。

刘备等人只惊叹勐火油的火力,只有李孟羲知道,勐火油这玩意儿可不仅是能放火,这玩意儿还可以做成勐火油柜,勐火油柜可以守城,水战,犀利的很。

勐火油的插曲揭过,张飞继续讲起,军中没有桐油,只能临时派人快马去洛阳城中购买,洛阳果然好地方,到洛阳城,没费什么劲儿,桐油就直接买回来了。

到这里,李孟羲意识到了一处不足,临时能买到桐油固然很好,可万一在荒郊野外,哪里去买,所以军中必需常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从张飞的经验来看,桐油不仅是助燃剂,还是特殊作战所必需的必备物资。

于后,张飞继续讲,在白日刺探完了情报买到了桐油之后,入夜,夜袭开始。

张飞不无自得的把夜袭前的准备工作完完全全仔仔细细讲了一遍,张飞讲的唾沫横飞的,一脸的兴奋,因为所有准备全是他老张一个人想出来的。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张飞讲,令士卒竖起几个木板伪作寨墙,然后令夜袭之士偷偷向寨墙潜伏。

就这么一个简单模拟,一堆问题出现了。

第一个问题,士卒们不够小心,步子动起来噼里啪啦的。

第二个问题,鞋不对,士卒多是穿的草鞋,草鞋不合脚,走起来乱响。

第三,士卒若是穿了铠甲,走动时铁甲片会哗啦哗啦响。

第三,张飞自言,他发现人越多,声响越大。

第四,张飞言,站高处来看,若是高处有光,潜伏接近的士卒无所遁形。

在多次演练之后,张飞独自摸索出了潜伏之法,潜伏之士,需赤脚,着单衣,身披麻袋,最多两两一组向前潜伏,摸向敌寨过程中,潜伏之士需要用趟泥步脚贴着地面慢慢蹭着往前一步步挪,因为黑暗里地面不平,一脚踩不稳,万一摔倒,声响可就大了。

这所有的潜伏之法,大部分李孟羲都能理解,可唯独身披麻袋这一点,让他疑惑。

抬头,李孟羲疑惑的问张飞,“三将军,士卒为何要身披麻袋?不嫌拖累吗?”

能让聪明的跟妖孽一样的军师“屈尊”来问,张飞顿时觉得可有面子了,一种智慧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张飞自豪的跟李孟羲解释着为何要身披麻袋。

原因乃是,张飞发现,要是高处有光亮的话,守军士卒居高临下的往外看,潜伏者无所遁形。

张飞又发现,潜伏士卒站着容易被发现,但是要是趴地上慢慢往前拱,人贴到地上,乌漆麻黑的,勐的一看,要是不留意,就看不见有人。

顾涌着在地上爬很隐蔽,但是还是有被瞅见的可能。

所以,张飞就突发奇想,让士卒背后披个麻袋或者床单以作掩护,这样,士卒再在地上爬,有床单挡着,黑乎乎平展展一块,瞅不出来是个人。

李孟羲已经完全明白了,这是吉利服的用法啊!原来如此!

张飞牛逼的令人惊讶。

李孟羲想了想,他对张飞道,“三将军,若是将士卒所披麻袋涂成黑色,在夜里,更隐蔽。”

张飞一愣,然后就笑了,他看着李孟羲,赞叹道,“俺就没想起这一点,要是早知如此,俺就这么办。”

旁边,刘备迟疑着,插话,“……不可用墨,用炭就行,墨水臭哄哄的。”

刘备随意一句,引开了一场大讨论。

李孟羲突然意识到,气味儿这玩意儿,竟然会影响潜伏的成败。

墨水很臭,这李孟羲熟悉,小学买的三毛钱一瓶的墨水,臭的要命。

气味可导致潜伏失败的原因在于,万一潜伏之士想去刺杀敌军主将,结果,这潜伏之士的披风是用墨水涂黑的,臭的要命,敌军主帅本来已经睡着了,结果,潜伏之士摸到近前的时候,敌军主帅鼻子灵敏,被臭醒了,然后刺杀失败了。

李孟羲想起了一个新闻,有一个小偷潜入别人家里偷东西,结果小偷脚太臭了,把主人熏醒了,主人起床,把小偷一顿暴揍。

不排除,有的人对气味非常敏感,特别是久经厮杀的人,会对血的气味很敏感。这就需要,其一,渗透之士全身上下不能有重气味,其二,最好是,渗透之士行动一次,就用全新的武器,以免武器上沾染的血腥味道被人察觉。

反之,李孟羲想到了反制摸营的战术。

夜里一片漆黑,视觉在夜里受到极大限制。

人有五感,分别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在防止夜间渗透这一场景,味觉没用,没有人会一伸舌头就感知到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就是蛇类也没这么厉害。触觉也没用,没有人可以用手从地面轻微的震动来判断震动的来源和方位,地震仪也没有这么吊。

所以,仅剩的可用感知,就只剩视觉,嗅觉,听觉了。

于视觉,不排除有些人天赋异禀,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有些人能夜间视物,眼神好的不得了。

搜寻此种长于目力的能人异士,使其夜时在营寨四角箭塔之上守备,将直接使敌军潜伏摸营之可能,降低数成。

还有,从技术层面,夜里看不清,是因为夜里光线不好,反之,若能使夜间光线充足,敌军绝无任何摸营之可能。

李孟羲想到,火堆,可以在营寨一圈,点上一圈篝火,这样,有了一个明亮的火光地带,敌军很难悄悄潜伏。而若是雷雨交加之天,可以用火把架子绕着寨墙树上一圈,火把架子防雨,且火光位置高,照亮范围大,比篝火更好。

但有一个问题,整夜点火,要耗费大量木柴,且,火把架子的照亮范围仍然有限,火把架子的确可以防备一二摸营敌军,但要是敌军大队人马悄悄摸来,等看见的时候,勐的一下子一大堆人出现在火光之下,火把架子的这一点儿预警距离,委实太短。

李孟羲想到了一个既省柴又可大幅度延伸光照范围的利器——探照灯。

依现有的技术,可以做一个密封的光滑的金属筒,用桐油灯或酒精灯在里边燃烧,这样,里边的光就被光滑的金属给照射出去了,简陋探照灯就这样做成了。

当探照灯有了之后,视觉方面防备力已达到顶点。

而后,听觉。有目力过人的人,就会有听力过人的人,选拔一些听力出众的人才,令其作为守夜哨兵,如此,可将防备力,再提高几成。

再提高到技术层面,利用声音预警敌情的方法,似乎古代士兵会枕着箭筒入睡,这是因为固体的震动传递的快,十里外万马奔腾,瞬息可传递到人耳之中。

所以,可从军规着手,可令士卒,皆头枕硬物入睡,如此,将使士卒预警能力大大增强。

李孟羲没有测试过人耳到底能听出多远的马蹄声,能听出多远的脚步声,他有些怀疑这个方法的侦测效率。

在增强声音的技术中,李孟羲想到了听诊器,听诊器直接连到耳骨之上,对声音的采集效率非常的高。

听诊器,一根橡皮管,一个薄金属壳就可做成,薄金属壳应当不难,古代匠人有吹金箔的技术,如果金箔太软,直接锤个铁皮再不停磨不停磨,磨的跟纸一样薄就成了。

橡皮管倒是有些难,用硬管似乎也行,反正贝多芬失聪之后,是直接拿木棍把声音从琴弦接到耳骨上的。

听诊器随时可做,这玩意儿可侦测声音,更重要的,是可以医用。

听觉之后,是为嗅觉。有目力听力皆出众的人,自然也有嗅觉敏锐的人,可选拔嗅觉敏锐之士充任守兵。

当李孟羲极尽了人力之后,他想到了【禽兽兵法】,试问,在听觉和嗅觉方面,人怎么能比得过犬类?

李孟羲向几人道,可以给守兵配上犬类,如此,纵是人远百步,只要一阵风刮来,犬类就能听到外边极远处的动静,黑暗中的敌军士卒,将无处遁形。

张飞和刘备相视一笑,刘备更是起身,笑呵呵道,“羲儿,稍等,我去去就回。”

刘备起身离去,不一会儿,他抱着两个肉乎乎可爱无比的小狗回来了,小狗一黑,一黄,尤其黑的那只,胖的跟小狗熊一样,两只幼犬很不老实,在刘备怀里乱拱。

李孟羲在看到小狗的第一眼,他眼睛就亮了,可爱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起身接过两个狗子,李孟羲抱着小狗逗弄着,喜欢的不行。

刘备道,此是在洛阳买的猎犬,不是凡俗犬种,除了这两只小的,还有好多大狗,还有大小二三十只鹰一块买回来了。

李孟羲都有些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

有了猎犬,敌军但凡有一点声音,但凡被风吹来一点气味,立刻会被察觉。

而鹰,是用来捉敌军信鸽的。

众人再一次谈到禽兽兵法,诸般【禽兽】,犬和鹰已齐,刘备提到,在洛阳想买虎豹,结果没有活的,只买了几张皮。

这时,关羽插了句话,关羽道,“犬可听、嗅辨敌,可犬类无夜时之能。

诸类禽兽,唯夜号可夜视。

或可养些夜号,以为夜间预警?”

“夜号是啥?”李孟羲疑惑问。

众人见李孟羲不晓,七嘴八舌的给他讲了起来。

当众人讲到夜号脑袋可以转圈之时,李孟羲反应过来,“奥!是猫头鹰啊!”

猫头鹰的确是有夜时能力,可是,只听过训鹰的,训犬的,没听过有谁训练猫头鹰的。再者,猫头鹰这玩意儿智商够吗?

李孟羲对猫头鹰保持着怀疑态度。

不过,试试呢,万一猫头鹰真能用呢,有了猫头鹰,就等于有了夜视预警仪,这可是大杀器。

众人一致商议,得空掏他几窝夜号,也就是猫头鹰,养大试试。刘备张飞关羽简雍,他们一致决定把猫头鹰交给李孟羲来养,因为众人不约而同的认为,养夜号预警这件事儿太不可思议,众人一致对自己没信心却一致对李孟羲有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