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八百四十六章 舆论战核心要义

第八百四十六章 舆论战核心要义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在吃喝说笑之中,简雍把洛阳所行说了七七八八,在洛阳发生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舆论战之全貌就此完全展现在众人面前。

简雍去洛阳,麾下带的不过只是一些说书人而已,就是这不满百的一些说书人,竟搅的满城风雨。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刘备入洛阳城之时,之所以满城百姓闻讯都来围观,原来是在此之前十几日时间,说书人在到处传播讨黄巾的刘玄德的英雄事迹,有长达十几日布局,自然能使刘玄德之名声闻全城。

这还不算完,洛阳人皆知刘玄德其人,却不一定会愿意去城门围观,这当中,说书人再一次发挥了关键的引导作用。

当日在刘备入城前的一个时辰,若无说书人四处鼓动,没有说书人们带头,第一波人流就很难带起来,有了第一波人流,这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最终声势席卷全城。

之后,刘备殿上一头撞柱生死不知之时,又是说书人满城传播舆论,满城鼓动着人去向陛下求情。

当日满城百姓齐聚宫门之外呼天喊地的盛况,为洛阳数十年未有。

刘关张三人皆能懂兵,却丝毫不知何为舆论战,今番得见舆论战的全貌,得见舆论战的可怖威力,三人心中震撼。

“人言可怖啊!”刘备感慨道。

刘备太老实,他觉得鼓动人心很不地道,他由感而生的一句人言可怖,却完美的概括了舆论战的方法和特点。

简雍更是感慨无比,他赞叹不已,“当初军师命我带人去洛阳活动之时,某未曾料到,我不过几十人,竟能搅的偌大的洛阳城群情嚣嚣!

军师之谋,叹为观止!”

亲自操纵舆论的简雍,亲自经历舆论却被蒙在鼓里的刘备,还有事后听完究竟的关羽张飞,他四人,皆知晓了舆论战的精要和威力。

由洛阳一事,众人意识到舆论的可怕,若是万一有朝一日别人在我方境内大肆散播流言,大肆引动人心,又该如何。

按惯例,发现了问题,几人群策群力的商讨起来。

商谈一阵,关羽认为,应设一部查禁流言之兵,以扼杀流言于微末。

张飞认为,可严酷刑罚,以震慑不法。

简雍答说,当对贩夫走卒,酒庐客馆,说书算卦等人等地,严加看管。简雍在洛阳亲自操持了一场漂亮的舆论战,他的经验终究是磨练出来了。有操控舆论经验的简雍,反制起舆论来,也是得心应手。

刘备对于舆论战的看法是,人心,还是人心。所谓,养信千日,用信一时,若平日里广施仁义,绝不失信于民,纵有朝一日流言起境,百姓不肯轻信也。刘备所言,颇有些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境界。

如刘备所言,与其今天捉说书人,明天查封酒庐,后天派千百游骑四处搜查有无散播流言者,倒不如,把民生治好,把治内之地,治的殷实富庶,甲兵强盛,把治内之民,治的路不拾遗,上心一心。

如此,若真有一天流言传来,他传说,将闹饥荒了,赶紧跑啊,治内之民闻听流言之时,一想家里仓满谷满,便笑,怎可能闹饥荒。

流言若是传来,他传说,要闹饥荒了,赶紧跑某某地逃荒去啊,比如这某某地,是巨鹿左近,常山郡。流言传来,巨鹿百姓一听流言,再一寻思自己家里藏着的满仓的粮,再一寻思常山那个穷样子,傻子才逃荒呢,逃荒也不去常山。

流言传来,说有敌军要压境,巨鹿军平日里兵强马壮屡战屡胜,都没败过,流言传来说敌军压境了,谁信。

兵争之道,以正为重,以奇为补,阴谋算计,是永远无法抵得过堂堂正正的真正实力的。

流言是偏奇之道,难敌堂堂之势,刘备一不善阴谋的家伙,竟然一眼看穿舆论战的最根本精义。

舆论战的最根本精义,不是去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去打好舆论战,最高境界,是经营好国力民心使国力民心坚实到使一切舆论难以动摇丝毫,舆论战的最高境界根本不需要去打舆论战,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

众人讨论舆论战之相关,讨论至无可讨论之时,关羽起身去拿了纸笔的,把大家方才所谈全部记录了下来,记完,关羽将之传于众人观看。

传到简雍的时候,简雍拿着挺括厚实白唰唰的纸张,他不由感叹,“咱巨鹿的纸极好,我拿着纸在洛阳走动,畅通无阻。

不想逾月再回,纸又好了何止十倍!”

简雍极赞叹手中白纸的质量。

关羽见状,一思索,明白过来了,简雍拿的纸,是构树皮加藤浆又加了松脂和树胶所造成的纸,这纸是现在造纸术的最高工艺,最顶尖的纸。

简雍走时,造纸材料还没测试出来,造纸依然用的生麻和麦秸,简雍走后,军师把巨鹿境内几百种草木植物通通试了一遍,方才在几百种草本中找到最好的原料。

简雍所言,一个月不见,巨鹿本就质量绝佳的好纸,竟然又好了十倍不止,这是真的,当真是一月之隔,巨鹿的纸张质量暴增了十倍。

想到了纸,关羽就想到了仓库里囤积着的大量纸甲,他临时起意,对几人说到,“我去拿个好东西,稍等我片刻。”

众人好奇,不知关羽所说的好东西会是什么。

片刻后,关羽抱着一堆东西回来了。

关羽抱来的东西有,两套白甲,弓弩,还有剑器棍棒之类。

关羽拿白甲给刘备张飞简雍三人看,“且看,此是桑纸甲。”

刘备好奇的接过纸甲放在膝盖上翻看起来,一旁,关羽解释着,“大哥当日走,羲儿恐大哥此去要遭遇艰难,我俩商议,若事到临头不得不战,那就起兵大战。

要大战,十万兵马亦或不足,而我军中,兵甲贵乏甚也。

故此,军师便试作纸甲以纸代甲以备作战。”

正翻看纸甲的刘备,一下停住了,他不由看向关羽,刘备心里一热,原来在自己走后,羲儿与云长已决议随时领兵杀向洛阳。刘备既是感动李孟羲跟关羽二人的情义,又是有些无可奈何,羲儿倒也算了,这小子胆子大的吓人,可云长也跟着胡来。

纸甲在片刻时间在众人手里传了一遍,纸甲无甚奇特,不过是纸做的铠甲而已。

纸张大家都熟,一指头戳一个窟窿的玩意儿,做铠甲好使吗?

刘备三人皆对纸甲的防御力持怀疑态度。

关羽早料到如此,他带来的有各种兵刃,他笑呵呵的请众人亲自一试。

第一个试的是张飞,老张将纸甲平放在矮几上,高举着刀,卯足了劲儿,一刀狠噼下来。

神奇的很,刀砍下去,还弹了一弹。

一刀砍完,检查了纸甲,本信心满满的张飞,牛眼大瞪了。

“我的天!”张飞瞪大眼睛,他一张张的翻看着纸甲上的砍痕,一数,砍开的纸层不到三分之一,离透甲而过还差的远呢,他惊呼,“怎能砍不烂呢?!”

不信邪的张飞拿到再砍,又砍了好几刀,纸甲仍没被砍透,纸甲的防御力委实有些让人震惊了。

随后,好奇不已的刘备和简雍也拿刀试了试,他们试手的结果跟张飞一样,都没能砍透。

三人彻底信了,看似柔弱的纸甲,竟然真的能当利刃。

随后,又试弓弩。

从帐中到帐外,十步以内的距离,强弓不能透甲,强弩倒是射透纸甲了,却只透了一个小尖,不足以伤到着甲之人。

听关羽所言,此类纸甲,近一个多月以来日日抓紧赶制,仓中已存了近两千具之多,若是真有大战,军中可立多两千甲士。

“还有一事。”关羽抚须说到,“羲儿他着人去了常山甄家,借了五千万钱并大批粮草。

后,又拿这五千万钱去外地买了铁器两万件有余。

有此助力,我军中现在已足以撑起一场大战。”

刘备很清楚,出发去洛阳之时,那时军中粮草已不足以供给一支大军长驱远征,军中兵备更是奇缺,人手一件铁兵器不配甲胃估计满打满算也组不起五万人。

没想到,军师做了不可思议的纸甲,又短短时日之内,拉来了强援,一下把粮草和兵甲的短缺补齐了。

刘备丝毫不怀疑,若是军师真要席卷天下,军师他本钱已足,他真能搅的天下大乱。

一般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军师他,没有米也煮的出一锅好饭。刘备再次为李孟羲的谋事能力所叹服,同时,刘备心里又升起一丝丝感动,军师为了他刘玄德的性命,花了太多心思了。

在刘备感怀的这会儿,一声诧异打断了刘备的思绪。

“这是个啥?!”张飞手里拿烧火棍一样扒拉一把弯曲的剑,他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打量着这个奇怪的玩意儿。

回过神的刘备,闻声向张飞手中看去,张飞手里,拿着一把很长的弯剑,刘备一眼看清,这把剑是有意打造成弯曲的,而非是一把坏了的剑。

关羽在旁解释,“这是,钩剑,羲儿称之,【吴钩】。”

【吴钩】剑,剑形奇怪,打造的却是很精良,钩剑剑身像是一把折弯的长剑,钩刃处弯曲圆润又不失锐利,在吴钩剑剑柄,有一月牙形护手,月牙护手似乎还是开刃的。

当吴钩传看至刘备手中之时,刘备双手捧剑掂量了几下,约莫着剑身重量。

见此,关羽问,“大哥,你观此剑如何?”

刘备善剑术,更对剑器有非同一般的见识。

刘备目光从吴钩剑从剑到柄仔细看了一遍,翻过来又看了一遍,他目光落在吴钩剑纤细的剑身上,沉吟道,“此剑虽长,却并不沉重,比之短剑还要轻盈。

此剑有钩,有月牙护手,似乎,是守御之兵?”

说完,刘备抬头看向关羽,目有疑惑,“可此剑剑身如此纤细单薄,怕是不堪恶战吧?”

关羽目有赞叹的看着刘备,“大哥眼光独到,所言皆对!”

随后,关羽就给刘备解释为何这吴钩剑要做的又长又轻还要带钩带护手,总而言之,这把吴钩剑,根本就不是战阵搏杀之器,这剑是用于特殊场合的特种兵器。

吴钩剑剑身纤细,这乃是有意为之,乃是为了使剑身足够长且足够轻盈。

吴钩剑的使用场合,在且只在使者出使之时。使者出使敌军,若席上敌军突然翻脸要痛下杀手,仓促混乱之间,使者可借吴钩守御之利,支应个片刻时间。

说到这里,刘备似乎明白了,吴钩剑剑身很长,这就使得在敌军的刀剑枪戈击来之时,可以将攻击格挡在远身;吴钩剑又十分轻盈,这就使得事出突然之时,还手可足够迅速;吴钩剑有钩刃,此钩类似于月牙戟的小枝,比月牙戟有更强的钩挂之能,敌兵刃击来,持吴钩不需怎么去精准格挡,随意把吴钩甩过去轻易就能钩住敌方的兵刃,轻易就能格挡住对方的攻击。

再加上,吴钩护手处的月牙刃,把手也护住了,整个吴钩剑,似是完全为了守御而生。

让刘备不解的是,吴钩剑这样怪异的剑形,显然不适合群斗,且剑身为了轻盈做的太纤细了,估计久斗也不能,久斗下去,剑身估计得弯。

刘备将满腹疑问问向关羽。

关羽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此剑易钩挂,不善群斗,此剑单薄,更不堪久斗,然,此剑只为守御之用,只需守御片刻,便足够了。”

看着仍有不解的刘备,关羽转头伸手,把张飞拿在手里玩的一根铁棍拿了过来。

“此物,”关羽递铁棍给刘备,“此为鱼肠飞剑,为使者双刃之一,使者左配吴钩,右鱼肠飞剑,双刃合力成事。”

在关羽后续的讲解中,刘备恍然大悟为什么要做那么一把吴钩了,原来吴钩剑是副兵,整个吴钩剑,都是为了配合鱼肠飞剑而存在的。

使者与敌统帅宴谈之时,若敌统帅突然翻脸,危机乍临,当是时,使者举目皆敌,瞬息之间便有刀剑刺来,至此时,身处众敌合围,想苟全性命,已是不可能,唯有鱼死网破,鱼肠飞剑便用在此时。

危机乍临,瞬息之间刀枪刺来,使者左手立抽吴钩格挡守御,右手立抽鱼肠飞剑——只要两息之久,只要使者能撑住两息之久,便足以抬手把鱼肠飞剑蓄力完成并瞄准近在迟尺的敌方统帅,然后嗖的一声把飞剑飞过去。

鱼肠飞剑涂有烈毒锐可贯甲,宴间席位又是迟尺之内的距离,只要命中,只要破皮伤肉,就足以置对方统帅于死地。

使者惜命难活鱼死网破之时,给敌军最狠的反击,便在鱼肠飞剑之上,要掷出鱼肠飞剑,所需不过三二息,吴钩还何需久斗,吴钩只需在那么三二息的锻造瞬间,格挡住攻击就行了。

“仓——”的一声响金属摩擦的声音响起,众人转头看去。

是张飞,张飞不信手指头粗不过半臂长的一根鱼肠飞剑能贯穿铠甲,他拿铠甲试了试,结果,全力一击,鱼肠飞剑真的钉穿了甲片,虽剑尖穿过甲片之后穿深不大,但已足以伤到皮肉了。剑尖如果涂的有毒,还真能一击杀掉地方顶盔掼甲的统帅。

众人一起到铁甲旁查看,鱼肠飞剑拔下之后,甲片上有一个小小的穿透孔。

关羽言,使者之类人物,必近彼方位高权重之人,使者乃刺客不二人选。

使者,刺客,这一结合起来,刘备便心中思索,(欲效荆轲之事呼?)

——

简雍看上了吴钩。不善武力的简雍拿着吴钩跟持剑的刘备较量了几轮,刘备剑技高超,简雍深知自己非刘备两合之敌,可借助吴钩之利,刘备剑招刺来,只需胡乱一钩,制住刘备剑招之可能,有七八成。也就是说,只需拿着吴钩,就能跟持剑的刘备打三五合了。

简雍喜欢,刘备就将吴钩给了简雍,不过,这把吴钩显然算不得最好,刘备言,择日可让军师给做把好的。

军师有锻剑秘术,众人皆知。

使者随身之刃,有五,吴钩一个,鱼肠飞剑一个,还有能用作飞镖的铁发簪,能用作飞环的金环,能用作流星锤的金铃铛,发簪金环金铃铛这三类隐秘暗器,杀伤力也有,隐藏也巧妙,刘备张飞简雍对其兴趣聊聊,吴钩还算是堂堂剑器,鱼肠飞剑有贯甲杀敌之能,其他三个,太小巧了。

——

不知觉间,鸡叫声起,宴席散去,关张二人回去休息去了。

简雍与刘备出帐转悠,转到城墙之上,腰间悬挎吴钩的简雍看着城外漆蒙的夜色出神,“玄德啊,”简雍转头向身侧刘备看来,“在洛阳之时,我既怕你刘玄德万一死于非命,又恐万一你出事,我怕翼德一怒之下会把洛阳杀的尸横遍野。

唉,所幸无事。”

“玄德,你我相识已久,交情也算深厚。

某自思,若让某冒天下之大不韪要起兵造反来救你,我断然不敢。

可羲儿他敢!我算看明白了,就算为救你要与天下为敌,羲儿他也在所不顾,其心可慨啊。”简雍长叹一声。

转过头来,简雍盯着刘备的眼睛,认真问道,“羲儿他哥俩孤单无依,玄德你又无子嗣,玄德你何不将他哥俩收为义子?”

刘备顿时就笑了,他摇头。

简雍皱眉,“为何?”

刘备目露追忆,他看着渐渐亮了的天边夜色,缓缓说起缘由,“当初我也提过,羲儿他仁义,不愿认人为父背离家门,我也,就不好强求了。”

简雍挠头,“……好吧。”

经洛阳之行,简雍看出来了,他看出小军师与刘玄德交情深的过命,亲如手足,简雍很想让刘备认下这么好的一个义子。很遗憾,不能如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