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八百二十六章 洛阳科举(三)

第八百二十六章 洛阳科举(三)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至,科举第二日。

科举士子们在晨曦中被张罗起来,听闻今日所考之事,乃是,【数算】。

数算大抵无难,字不会写,算个数还能不会算吗,士子们大抵都这么想。

及开试,第一批考生拿到卷子,看到试题的时候,两张合并在一起的大木板上,挂着一幅巨幅的白绢,白绢上是密密麻麻的字。

看到这么多字的时候,有人开始察觉到了不同寻常。

跟前一科一样,数算考试也遵从着从易到难的选择,试题难度过渡的非常平滑。

数算开试第一题,【岸有一枣,一槐,一榆,问,共有几树?】

这很明显,是再简单不过的加法而已,一加一,加一,再加一,有木三棵。

紧接着,第二题,问,【屋后有树五棵,伐去其二,还剩几树?】

减法,最简单的减法,五减二,三。

最开始的题,不过是最简单的加减题,且是数目很小的加减计算,一点弯弯绕绕没有,随后,题目再往下,是难度更高的加减题。

加减计算难度顶端的题是,【伍有兵一百六十八万三千九百八十二卒,遇战,死十万九千六百六十五,逃一万六千六百,问,所剩兵力多少?】

如此一题,数目很大,计算繁琐,很明显,考察计算大数目加减法的能力。

至此一题,好多考生算不明白了。

于涿州军中,军中好多士卒,他们也没学过算数,但平日耳濡目染的,也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但是这些士卒,只能进行一些小数目的计算,数目大上千,计算起来就吃力了,大上万,就更吃力了。

涿州军士卒当中,好多人竟然连百万是多大的数都没有一点概念。

涿州军中士卒是怎样,考场中那些底层考生也就怎样,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他们勉强识得字,看的懂题干,认的清字,但是却算不清大到百万的数目。

到这里,真正通晓加减计算的人,和对计算一知半解只能算小数目的人,从这里开始区分出来了。

数算的最基础,不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已。

于之后,乘除运算的试题紧随而来。

乘除题一开始也按照从最简单的开始,然后逐渐攀升难度。

这是,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淘汰了一批懂加减却不懂乘除计算的人。

第三部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这前三部分,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题而已。

第六场考试中,曹操做数算题做到这里的时候,丝毫不觉有难。

但接下来,晋级难度来了。

题问,【有钱十,取一半,为几钱?】

二分之一,或是除二,这是分数。

题问,【今有积百步,问,为方几何?】

这是开方。

题问,【男十,女十,两两相搭,可有搭法多少?】

这是,两两分配问题。

题问,【袋有大小轻重皆同之泥丸,十白,五黑,问,若取一丸,所取为黑之可能,为几何?

若,所取不放,再取一丸,所取为黑之可能,几何?】

这是,概率。

这些问题开始麻烦了,这些问题计算量不大,但是颇为晦涩,曹操自开始做起这些题,眉头就没舒展过。

往后,题更难了。

题为,【一二四八十六】,问下一个数是多少。

这很简单,一眼就能看出,下一个,乃是三十二。

好,若是以为这不难,紧接着,晋级难度来了。

题为,【一二四八十六……以此类推列数,为,第十数,为何?

第百数,为何?”

要答出这个晋级问题,两种方法,一种,老老实实一个一个乘,硬算到第一百个数,但这样以来,耗时费力。要么,能通晓数列,用公式计算。而能通晓等比数列公式的人,堪称数算人才了,选的就是数算人才。

曹操不懂算等比数列,他先是老老实实一个一个的往后算了一阵,算了二十多位的时候,曹操一想,照这么算下去,不知得耗费多久,遂弃了这题,往下一题去了。

同考场中,袁绍在算到这一步的时候,袁绍死脑筋,盯着这个题一个劲的往下算,因此耽误了太多时间。

曾有一个故事,据闻,鬼谷子考教孙膑庞涓二人的时候,拿了五张饼子给两人,并说,一次最多可拿两张饼,吃完可再拿,谁吃到的饼多,谁胜。

结果是,庞涓上去就抢了两只饼,风卷残云的吃了起来,而孙膑,略作思索,从剩下的三张饼中只拿了一张,不紧不慢的吃了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任凭庞涓狼吞虎咽,他没吃完两张饼,孙膑把手里的一张吃了,从容拿起剩下的两张,这样一来,孙膑得三饼,庞涓得二饼,孙膑胜。

鬼谷子通过这次考教,便判断,日后庞涓绝非孙膑对手,日后果然如此。

洛阳所开科举,乃头一遭,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头一遭,所有人都没有考试经验,曹操没有考试经验,袁绍也同样没有。

曹操果断舍题,而袁绍恋题不放,这固然是有两人考试经验不足的缘故,可同是经验不足,曹操机灵的多,也果断的多,而袁绍欠缺考量,过于耿直了。

以细微处见之,今日数算一试,曹操大可能胜过袁绍,这或并不是曹操数算水平高于袁绍,而是曹操更加机灵,知道主动舍题去先做那些简单的题。

若是,要从数算此一试中选拔人才,数算水平仿佛的曹操跟袁绍二人,曹操高拔而出。这公平吗?似乎极其公平。

分数更高的曹操,分数高,便很说明问题,说曹操更机灵也好,说曹操果断也好,说曹操谨慎也好,不管如何,若是凭成绩来选拔人才,选拔出的,大概率会是比旁人更优异的人。

曹操又遇到一难题。

题为,【二,五,十,十七,二十六……以此类推,问,第百个数,是多少?】

相比规律明显的等比数列,此一数列,又难了一级。

曹操皱眉思索良久,他隐有灵感,却迟迟猜不透规律在哪,纠结良久,手掐指算,灵感最终突然来临,曹操一下想明白,此数列,是平方加一,第一个数,一方加一,为一,第二个数,二方加一,为五,以此类推。

自然,第百个数,百方加一,结果出了。

骤解一难题,曹操心头大快,眉头舒展。

基础数学知识,基础大抵分诸代数和几何两大类。

曹操做到了几何题知识,见到了,勾股,求积,求高,测长,量深,等等试题,一个比一个难。

而这,还仍只是基础部分。

真正为难的题,非这个时代顶级学士不能答出。

诸如,问勾股。

勾股简单,寻常人也能道一句,沟三股四弦五。可若如此答,十分的题,只能答出一分。

若真有数学大家,方能答出严谨的勾股公式。

除此以外,还有,问,圆周率。此一题,答桉是三种。

一般人,寻常答说,径一周三。如此做答,只一分。

第二种,若有人答,径一,三余一二,只要他答的不是整数,只要他把圆周率答出个三点多,不管多多少,不管对不对,那说明,此人对圆周率的理解,比答三的人深了一截。这第二种回答,得五分。

而第三种,乃可答出精确圆周率,只要答到圆周率后两位,只要答到3.14,就直得二十分。

小小一个圆周率,要精进一位,得等百年,要精进七八位,得等到南北朝,等到祖冲之出世。

巨鹿取士之时,出圆周率精率,为求一数学大才,可巨鹿的几百士子,无一人可答出圆周率精率。

数算一卷,压轴题不是一题,而是很多题。

曹操抬头看考题,考题所剩的最后一部分,一个球,又一个圆,一个圆套球,又一个球套圆,套来套去,接来接去,乱七八糟的拼到一起,曹操看的头晕眼眩,心直往下沉。

不久之后,锣声响起,考试结束了。

曹操低头看卷,大半没写。

及下场,回了营地,营地里安安静静的,气氛很低沉,丝毫没了经学考完之后热烈讨论的景象。

考完了数算的士子们,一个二个情绪低沉,安安静静的。

曹操问袁绍答的如何,袁绍烦躁的直抓头发,“难的日狗!”袁绍骂了一句。

考了一场数算,八千多考生考的都沉默了,日了狗一样的难。

过了数算考试,全八千多个考生,再无一个对科举心生轻视,包括袁绍和曹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