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六百二十五章 填壕战术与玄武战车

第六百二十五章 填壕战术与玄武战车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正好空闲了下来,天还早,李孟羲便立刻去准备【壕车】事宜。

军中车辆众多,随便找来了一些板车,然后令士卒将板车推到城外,巨鹿城外恰好就有很宽的护城壕沟,恰好可以就近测试壕车性能。

护城壕沟边上,李孟羲看着众多车辆,他在想,该如何将板车连起来。

李孟羲想到,可以做一些铁环,然后挂在板车左右,这样,再拿长棍把车和车穿起来,就能够把车辆连成一串。

当李孟羲把想法告诉关羽之后,关羽沉吟了下,“不必如此麻烦。”

关羽显然有更简洁实用的方法。

关羽找来许多长枪长槊还有麻绳,令士卒将板车一个一个前后排起,再把槊杆前连车板后绑车把给绑起来,不大功夫,士卒们绑起了长长的一个车串。

李孟羲惊讶,不用铁环,也不用木杆,直接用枪杆加绳子也能把车连接起来,可以如此简单。

回想了一下破壕战术,乃是用车辆直接垮桥而过,从这头跨到那头,直接在壕沟上架起一个桥出来。

李孟羲令士卒把车辆推到护城沟前,预备跨沟而过。

当士卒们推着车冲到了护城沟边的时候,第一辆车一头栽到了沟里,掉下去了。

测试失败,车辆连起来,并不是一个坚硬整体,并不像攻城梯一样可以挺着,而是像一个巨大毛毛虫一样。

李孟羲不由挠头思索起来。

既然,板车不能像汽油车等动力车辆那样,直接飞车飞到沟对岸,那就没办法自动架桥了。

退而求其次,或可把车辆再次加以改造。

可,该如何改造才能一下就把桥搭好?

李孟羲想到了攻城器械,想到了云梯,似乎云梯这种攻城器械,就是个活动的梯子,云梯有一截可以放下来伸出来的短梯,这个能折叠能放下的云梯结构,不正好适合快速架梯过壕之时?

可以做一辆特种车辆,这辆车用云梯的结构,车上装着两节很长的梯子,到需要用的时候,士卒们推着车辆一个劲的冲到沟边,然后再把折叠梯子一放,梯子直接伸到对岸了。

李孟羲恍然想起,似乎,消防车顶棚上就有这样的车载梯子的。

问题立时解决了。

接着,李孟羲再一想,能经得住大量士卒踩来踏去折叠梯子,用木头似乎还不行,强度可能不够。

可若用铁的话,造价就高了,且铁重,梯子也就做不太长,顶多能有五六个板车的车身的长短顶多能有个三四丈长便是极限了,如果壕沟更宽的话,梯子就不够了。

宽度超过三丈的沟,要么再另做梯子,要么,就把车辆推进沟里,把沟填平。

已知攻城之时,应对护城壕沟方法有四种,其一,造壕桥之法;其二,把攻城梯造的足够长,长到从沟这边直接抵到城头上,也能越沟而过;其三,如果壕沟不深,可以直接派刀盾士下去用盾阵把沟填平,以人为梯,其四,最后一法,乃挑土填壕。

现在为探究野外工程作战的方法,李孟羲意外的发现,其实还有破壕第五法,可以直接把板车推到护城沟里。

要知,板车的体积可不小,一个板车的体积,比五十筐泥土的体积都大。

而攻城之时,泥土需要人力一筐一筐往城下背,五十筐土,就需往返城下五十人次,城头箭雨纷飞的,往返五十人次过程中,得死伤十人。

而若用板车,只需一两人推着车把板车往护城沟里一推就行。

用板车填沟,效率极高,伤亡比填土法高的多,唯一的问题是,板车重要?还是人力重要?

肯定是人力重要,板车虽然属于重要军资,没有板车后勤运力就要下降,但其实从攻城战来说,攻城战打到后面,粮草淄重势必消耗很多,势必有很多板车空出来。

因而,拿板车填沟是极好的方法。

本着实验一下的想法,李孟羲令众士卒把所有板车推护城沟里,看到底能不能把沟填平。

士卒依令,将板车一辆接一辆的把车推进沟去。

最终,落入沟里板车多达十几辆之后,板车成功高出了壕沟。

巨鹿城的护城壕很深很宽,然而须臾之间,就用板车把沟填平了,很是迅疾。

李孟羲站在沟边,他看着沟里堆的支愣着的乱七八糟的板车,他若有所思,似乎可以用厢车来填沟的。

厢车,既,有车厢的板车,厢车等于一个箱子一样,当厢车推到沟里,第二辆车再推下来,就直接摞起来了,厢车的车高比普通板车高两倍,这就意味着,厢车的体积比一般板车大两倍,如果壕深三丈,用普通板车,得十辆板车摞一起才能把壕沟填平,用厢车的话,厢车只需三辆就够了。

而且,厢车的车体是箱子一样方棱四正的,堆砌时会更加规整整齐,更加平坦。

再者,厢车上边有木板,沟填平之后,都不用再架梯子了,士卒直接踩着车顶就能如履平地。

李孟羲同时又想到,攻城战时,攻城器械几乎都是木头做的,很怕火,同理,用车辆填护城壕沟,容易被城头敌军一把火烧了。

这个问题想来不难解决,既然怕火,那就两法并用,先用车辆把壕沟填平,然后,沟填平之后,再着人背土,把车盖起来。

只要盖薄薄一层土,就决计不怕火了。

李孟羲把想到了新的破壕战术告诉关羽,关羽满是赞叹,连连点头。

一辆厢车等于五十筐土,用板车填沟的效率便五十倍于填土之法,效率提高了五十倍,则只此厢车填壕一法,少说能让攻城战时少死两千人。

探究至此,【车载云梯法】,【厢车填壕法】,此两法一出,野战时再遇到敌军挖的壕沟便不足为惧了。

都不用花时间去赶制器械,直接把军中车辆调过来,须臾就能将壕沟填平。

直到此时,关羽和李孟羲两人方才醒觉,当日围困皇甫嵩三万大军的土垒深壕看似凶险难跨,实则凶险则凶险矣,实则没那么可怕。

当日,皇甫嵩若知以厢车填壕之法,则待皇甫嵩以车铺路之后,纵是皇甫嵩三万大军依然要全军覆没,可涿州军因壕沟被破,要多死上数千人。

野外工程作业,毕竟乃是仓促而为,就如涿州军合围皇甫嵩之时,一夜之间,挖的壕沟不过一人高,半丈宽而已,纵是挖壕持续三日五日,壕沟宽不过三五丈而已,远比不上真正的护城壕沟艰险。

故,野战之中,车载云梯有渡三丈壕沟的能力就够了,绝大多数时候,敌军匆匆挖的壕沟极难超过三丈宽。

三丈宽一人深的壕沟,人力工具充足的情况下,至少得挖三天整。可我军既然看见敌军在挖沟,怎会干等着等他把沟挖好,必然是直接冲杀出来了。

野战攻壕能力,要求实则不高,只要有少量的一些厢车,少量的一些梯子,便不至于被敌军困死。

可极端想来,万一极端情况下,因各种原因走脱不了,被敌军围着挖沟围困数日,十数日,乃至半月月余之时,彼时,壕沟可不会只三五丈深了,乃是比真正的护城沟也深的多的天堑。

至此时,又该如何突围?

要知,野战攻壕还不同攻城之时,攻城之时有足够的木材和时间去打造器械,野战之时,被围在荒郊野外,四下一棵树都没有,军中所有能够大造器械的物资,只有车辆和长枪两种。

至于随军携带大量木头?太蠢,太浪费运力,与其拉大量木头,还不如拉军粮呢。

那么,当面对着敌军挖了一个月的壕沟,军中又只有车辆和长枪来做攻垒器械,那么在此绝境之下,该如何制胜?

若说此种绝境发生的可能微乎其微,那不对。

明末之时,明军的车阵就是这样被皇太极给围了一个多月,皇太极硬生生围着明军车阵建出了一圈墙出来,生生困死了明军。

兵争险危,就怕万一,故,若为将来计,必需弄明白破解之法。

李孟羲想来想去,面对着敌军挖了一个月的壕沟,军中又只有板车可以噼开做攻城器械,那就只有把部分板车噼了做攻城梯,剩下的板车全部推沟里填沟。

因敌军挖沟已经挖了一个月了,沟肯定是又深又宽,填平肯定不容易,所以便只能有一个突围方向,板车只能把一个方向的沟填平。

再者,依然需要防火,为防敌军一把火烧来把板车全烧了,则还需要盖土,故,要突围之前,除了要调集车队,还得收集箩筐,得挖许多泥土早早备着,待突围之时,直接就能背着土去填壕了,就不用再慢腾腾的再挖土了。

再考虑到厢车体积比普通板车大的多,在攻壕一事上,一个厢车顶得上三个普通板车,似乎军中多装备一些厢车的话,在攻城攻壕作战时,应对能力就更强。

可,板车这类运载工具,厢车跟板车还不同,厢车有顶,运载量极少,而普通的无顶板车,物资可以拉的高高的。

若是军中所有车辆全用厢车,那自然,攻城之时,便利无比,可同样,厢车运载力不够,削弱了后勤运力。

思来想去,军中主要运载车辆,还应是普通板车,至于厢车,可少量配备,厢车有顶,能防风雨,倒是能有普通板车不具备的特殊作用。

平日之时,厢车可以装载药品,纸笔,石灰,弓箭等怕雨的物资。同时,厢车亦可以用来拉载重伤员。

当遇战之时,如果战况紧急,可以将少量厢车投入关键地方,以快速填平壕沟。

若再考虑到军备的通用能力,李孟羲觉得,厢车这种车辆本身的结构就决定了,厢车似乎还可以兼用作渡水时的浮箱。

假设,将厢车做成棺材形状的,既,四底是严丝合缝的,并且底板涂了桐油,做好了防水处理,开口则在上边,上边加上边一个盖。

然后,这样的棺材状的厢车,平日里,跟斗子车一样,照常能拉东西,不过是拿东西时麻烦一些,得从上边拿。

到遇到河的时候,若要紧急渡河之时,不管是临时找木头做船,还是去沿河找船,都很浪费时间。

此时,可以把棺材车腾出来,棺材车一个个跟浮箱一样,能稳稳的浮在水面上,如此,三二十棺材车,就等于三二十浮箱,有三十二大型浮箱,绝大多数中小型河流直接能架浮桥横渡了。

若是,棺材车多达百辆,上百个浮箱,那么大河也瞬间可过。

如此,又能正常拉物资,又能防雨,又能填壕沟,又能架浮桥的棺材车,有此一车,带了一车,等于带了普通板车,等于带了厢车,等于带了浮箱,一车能数用,其不万用?

此中唯要考虑的制作棺材车的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

想来,技术难度应该不大,不过是把木板嵌成一个棺材模样的箱子而已,跟造船技术一样,该镶缝镶缝,该填麻填麻,鱼胶桐油与漆一并弄上,肯定能防水,肯定能飘在水上能当浮箱。

成本的话,百辆棺材车,成本不会比百辆小船高上多少,完全负担的起。

于是,李孟羲便又为军中设计了一项绝妙军备——能运载能防雨能填沟还能客串下偏厢车还能用作浮箱的万用【棺材】,此车,堪称车中的豪杰。

唯有一点,李孟羲称此车为棺材车,关羽不喜这个名字,棺材太晦气。

“不如,就叫箱车如何?”关羽建议到。

李孟羲眉头一皱,“不妥,箱车与厢车同音,不利区分。”

“那……便称玄武车,如何?”关羽又建议到。

李孟羲再一思索,这棺材车,做的四面有板,严丝合缝的,结实的跟乌龟一样,且此车,恰好能下水,正合玄二字。

“玄武车,玄武,”李孟羲念了一遍,他摸着下巴,“挺好。”

玄武为四象神兽之一,挺霸气。

事情了结了,本是复盘当日与官军战事,本为探究野战破解土垒之法,收获远超过本来目的。

此一日,李孟羲与关羽议得,【车载钢铁云梯】,【车辆填壕战术】,【玄武战车】,此三法,每一法都是可决胜之术,收获颇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