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技重施

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技重施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夜晚,大约亥时,篝火旁静静等着的李孟羲,抬着头看着天上的月亮缓缓在天空移动,约莫时间差不多了,他突然起身,向一旁张飞刘备说到,“夜不早了,某先去了。”

刘备忙起身相送。

李孟羲这边要调动兵马,还需有人配合。

张飞穿上铠甲,提上丈八蛇矛,也出去了。

很快,安静的夜晚,便喧嚣了起来。

张飞先一步带着步骑三千,冲出土垒,朝官军营寨包围去了。

三千兵马人嘶马鸣之声,惊动了满营官军。

待皇甫嵩匆匆出来观瞧,看到营寨之外,涿州军人影纷乱,围在寨外不远,火把通明,一时数不清不知多少,更有大量骑兵在绕着营寨奔驰,马蹄声隆隆一片,大有作势欲攻之势。

皇甫嵩以为涿州军是要攻营,紧张不已,立令军中戒备。

可等了许久,只见涿州军骑兵绕营奔走,迟迟不见有人来攻。

正疑惑时,涿州军中忽然一将近前。

张飞在一众步卒簇拥之下,行至官军寨门之前,火把的光中,张飞身上铁甲在火光中显得光耀粼粼,张飞持矛朝官军营中喝道,“恐尔官军趁夜反袭,故特来戒备,谁人不服,便出来一战!”

张飞麾下士卒也跟着喊,“谁人不服,出来一战!”

“出来一战!”

……

谁敢冒死出战。无人。

没料到,白天皇甫嵩主动挑起斗将,却反让涿州军多了意外之喜。

没有白天的斗将,没有张飞一人连胜九将的赫赫凶危,现在到晚上再贴近合围官军营寨,官军势必出来相抗。

白天若不是恰好斗将,恰好压灭了官军不安分的想法,现在张飞逼近皇甫嵩营寨,皇甫嵩就该出来相抗,相抗的方式,大可能,会是斗将。

张飞抵近包围,是故意大动干戈,是为了李孟羲大调兵马做掩护,一旦官军出来,则是对涿州军暗中行动的极大干扰。

意外之喜便是在这里。

张飞在白天先一步打的官军胆寒,到夜中,官军营寨被逼近围困,皇甫嵩最佳对策,本该是借斗将之名,逼退张飞。

结果,白天已经斗罢,皇甫嵩也好,官军诸将也好,现下没了出营和张飞厮斗的勇气。

再有,依照约定,明晨涿州军就撤下合围,三万官军便能安然脱困,皇甫嵩不愿节外生枝,便只能忍下涿州军绕营喧嚣咄咄逼人之举。

满营官军,想的都是谨慎防守,不让近在迟尺的涿州军突然发难。

官军中唯有一人,曹操站在箭塔之上,登高观敌,涿州军骑兵就在寨墙外边,就在箭塔下,贴着寨墙环绕不止,曹操注意力不在近在迟尺的涿州军骑兵那里,反朝远处漆黑处看去。

朝远看,安安静静,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回想昨夜与前夜,涿州军阵线之后,夜里还有火把的光亮,现在却一点光亮也无。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异。

涿州军突然遣兵马前来围寨,后阵又悄有变故,让曹操感觉隐隐不妙。

再一想到,就在三日之前,就是夜里一个不妨,被涿州军骑兵堵在了营中进退不得,没想到当时一夜之间,涿州军竟用车阵把官军营寨整个合围。

官军数万大军因此陷入绝境。

当时夜里,涿州军骑兵也如今夜一样,绕营奔驰呼喝声嚣。

事后回想,涿州军是用战马奔驰的马蹄声,遮掩大队人马调动的声音,以使人不知鬼不觉,便成暗中谋划。

已经吃了一次大亏,有前车之鉴,今夜再见涿州军异动,曹操敏锐的觉察到,涿州军是想故技重施。

前番夜间大动作,涿州军一夜之间把合围官军大营围了个水泄不通。

今番涿州军又有算计,又会如何,是还要合围不成?

可,涿州军已成合围,土垒壕沟深筑,且已明说明晨撤围。

明晨既然撤围,那涿州军何必夜里再有动作。

难道明晨合围是假?是缓兵之计?

曹操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无论如何去想,曹操想不明白,区区一日一夜的缓兵之计,能让涿州军增添多少优势?是能多挖丈许壕沟?

总不能,涿州军是要夜里全军撤离了,是怕动静太大,故而以骑兵遮掩之。

这个想法刚一浮现,曹操便觉得绝无可能。

涿州军有何紧急要全军连夜撤离,毫无道理。

曹操差点就猜对了,涿州军还真就趁夜几乎全军撤离了。

与此同时,李孟羲这边,灯熄火暗之中,一队长长的行军队列,绳索前后连缀,千人不止。

队中,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抓着绳索摸黑往前在夜间行走。

说来这第二次夜间动作,已经算是轻车熟路了。

有过之前的经验,之前要夜间布置兵马的时候,人员得安排,纪律得强调,大量绳索得去收集,当时方方面面都很仓促,现在,人力是有早安排好的次序与编队,纪律早强调过了,绳索更是不缺,不论李孟羲还是士卒们,全都有夜间行动的经验,比三日前的夜里,现在调动熟练了不是一点半点。

因官军大营是扎营正中,目的地是越过官军大营之后东数里之后,有官军大营挡在之前,势必要绕路。

李孟羲熟悉方圆十里的所有大路小路,他手中有一副张角所赠的地图,绕路而已,他领着人按着图摸了过去。

两刻钟之后,李孟羲带着人绕了好大一圈,不知到了哪,四下黑漆漆一片。

按说,是绕到官军后面去了。

但黑灯瞎火一片,又没有地标可以判断方位,李孟羲也不确定,到底到了哪。

荒郊野外,按常理,本来是没有地标的,但是几日之前,有了人造地标。

李孟羲叫过身后骑兵,交代,“点上火把,往前,顺路直走,走到十字路口停住看看,看两边有杨树没得。

左右应当一边有一棵杨树,若有,回来禀告。”

骑兵掀开板车上麻布,麻布下是火盆,火盆里乃是燃烧的炭火。

火把轰然一声点着,骑兵拿着火把向前去了。

寂静夜中,单调轻快的马蹄声嗒嗒而去,很快便消失不见。

就几里路,步兵得好久一段时间走,骑兵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到。

受命而去的骑兵走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所说的大十字路口。

停下,往右手边看。

黑乎乎一片,没有看到有什么杨树在。

略作思索,骑兵骑着马,往右边岔路小跑过去。

不到百步,果然看见,路边有一棵枯杨树,就在路边长着。

然后,又朝左手岔路过去。

左岔路,也有一棵枯杨树。

如果说荒郊野外遇到一棵杨树是偶然,那么遇到两棵左边一棵右边一棵很对称的都在路边的杨树,毫无疑问,就是李孟羲前两天找人挖走特意埋在那里的杨树。

骑兵调头回转,向李孟羲回报说前方果有十字路口,果有杨树两棵。

看来没走错路,张角给的地图很精确。

李孟羲朝身后看了眼,“走,都跟上,莫掉队!”

又是一刻之后,李孟羲带着人,赶到了目的地。

当李孟羲下令令点起所有火把之后,瞬间,荒野之中一片明亮。

这第一批跟着来的千余步兵,还跟着许多车辆,车辆上除了放步卒们的木枪以外,还放着火盆,还放着许多火把。

本来漆黑不能视物的黑夜,有了火把,调度变得容易的多。

李孟羲和百夫长们,领着人,一队一队的去往事先安排好的的埋伏点去安置。

离主路两百步以外,野地里能找到用铁锹用锄头等物挖掘出的浅浅土沟。

李孟羲在检查着这些土沟,他拿着火把,从一个土沟这端,走了四十多步,走到另一端,复又走回来。

看向周围士卒,李孟羲给众人解释到。

“看脚下,这道沟后,便是埋伏之处。

以沟为界,埋伏于界后,埋伏之时,伏地隐匿。

何为伏地?趴地上,手里枪也按到地上,此便为伏地。

夜里地凉,我知,夜里不必伏地。

但待明早,天将亮之时,官军要脱围而出,到时,各部必要埋伏好。

但有哪队不依令而行而致埋伏不成,则立斩队长!”

交代完,李孟羲又令士卒们原地演练一下。

不过是就地一趴而已,没甚难度,士卒众人完成的干净利落。

再带着众士卒,往前走,走了七八十步以后,前边又遇到挖好的直熘熘的一道土沟。

李孟羲指着脚下的土沟又道,“远的那道沟,用以埋伏。

那近的这道沟,是用来作何?

埋伏之后,官军一旦入围,咱就得冲杀而出。

这第二道土沟,便是杀出之后,列阵之处。”

经过李孟羲的解释,众卒恍然。

李孟羲再令众人于列阵之处,摆前后枪阵三排。

在各自队长的调拨之下,众步卒列阵,前后三排枪阵列完,刚好是,枪阵的横长,刚好是跟土沟的长差不多。

这不是偶然,而是精确测量过的。

枪阵排列时,一个枪兵大致占半步左右的宽度,只要算好包围圈多大,预计投入兵力多少,就能精确计算出每段枪阵的长度和兵力数量。

这就是为什么几队步卒往列阵处看似随意一站,几乎刚刚好,三排枪阵排完,人力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步阵安排完,李孟羲又带着骑兵去布置。

和步兵不同,步兵伏地埋伏,地上一趴就看不见了。

骑兵目标大,尤其是战马不同于人,让战马往地上趴,战马并不那么听话。

又要用骑兵参与埋伏,又要使骑兵不被发现,解决方法便只有一个——让骑兵埋伏更远一点。

步兵埋伏两百步外,骑兵就埋伏更远,再让骑兵埋伏时下马,进一步减小目标,就减少了暴露之可能。

李孟羲带着一队骑兵,一直往远走,一直走到一丛灌木丛前。

李孟羲道,“此便为你部埋伏之地。”

“瞅脚下。”李孟羲提醒。

骑兵们都朝脚下看。

过来的时候,还没察觉什么,拿火把往脚下一看,骑兵们顿时看到,有一道很长的浅沟,从远处一直蔓延到了灌木丛前。

李孟羲对骑兵队什长说道,“明早,听闻鸣镝响时,你留心盯着浅沟,带着人上前。

骑队太靠后,麻利点儿。”

说完,李孟羲带着骑兵队,顺着那道浅浅的壕沟原路返回。

一直走到预备列阵处,也就是步兵列阵两个阵列之中的地方,浅沟嘎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是地上挖出了以三角形排列的一个个圆坑。

坑很分散,十个坑,遍布了很大的一片范围。

李孟羲给骑兵们讲解道,“尔等骑队,列队于步阵之中。

瞅见那些个坑没有?列队之时,一坑一骑,只要站好,就是个锥阵。”

骑兵们往脚下扫了一圈,看见留在地上的坑很是明显。

只要明早天亮,依沟列阵,都不用对齐了,简单的很。

在李孟羲安排好了步骑各一队之后,其他百夫长们,也把一队队人安排妥当。

人还未安排完,后边又有一队一千多人的兵力跟上来了。

在官军不能见的地方,在官军背后几里地外,荒郊野外,火把如同是萤火一样星星点点。

今次夜间调动兵马,比上次简单太多。

第一是,不管是各级军官还是士卒们,全都有了经验,调动起来轻车熟路。

二是,因为离官军很远,没有暴露的风险,百夫长们可以大声吼人,士卒们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点着火把在百夫长们的安排下调动,可以明火执仗从容无比。

而像三日前的夜里调动,几乎是在官军眼皮子底下摸黑操作的,当时不仅不敢点火把,一次都不敢调动太多人,生怕脚步声大以致暴露。

调动难度骤降带来的便利是,可以快速布置埋伏,可以大量兵力一拥而上。

亥时四刻,十字路口处的第一处埋伏布置完成,一万五千多兵力安置妥当。

随后的安排,就简单的多,离十字路口朝后半里,在大道两侧,隔一段就是一杆早就立下的旗帜,只需按照步卒队的编制,每一杆旗帜处,留步卒三队,依次往前排就成。

当时间过了子时,夜半之后,李孟羲已前驱十里之远,布置完了数万兵力。

涿州军与官军对峙之处,张飞依然领人喧嚣扰乱官军视听。

远在七十里,关羽所部,终于等到了后半夜夜深人静之时,关羽立刻带人不点火把,不明火光,摸黑朝巨鹿城摸去。

袭城开始。

——

巨鹿城在夜晚之时,四下城门已关闭。

在城外,有官军哨骑暗伏。

漆黑夜色之中,一队弓弩手悄悄朝巨鹿城外不远一片小树林摸去。

逼近树林之后,弓弩手左右分开,把树林整个包围了起来。

林中,官军埋伏的暗哨正坐在一截枯木之上,瞌睡的连连打盹。

忽然有石头飞入林中,铛的一声撞在了树干上。

官军哨骑立刻警醒过来。

“谁?!”哨骑警惕大起,忽的一声起身,出于谨慎,赶紧朝战马走去,解下了拴在树干上的缰绳。

冬!

又是一颗石头飞来。

哨骑心中一沉,立刻知晓,是有人摸过来了。

不再迟疑,哨骑灵敏的翻身上马,马鞭啪的一声甩在战马屁股上,战马受痛,希律一声,朝树林外蹿去。

正这时。

休休休!

箭失声突然大起,弩失如雨,全朝声音响起之处飞去。

急促的箭支啸响声中,先是战马中箭的惊哞声,然后是人中箭的惨叫。

再之后,扑通一声重物摔地的声音。

箭失依然继续射了一段时间之后,方才停止。

之后,弓弩队悄悄向林中摸去,搜到了被乱箭射死的官军哨骑。

城外一处暗哨已经拔除。

皇甫嵩治军有法,若方才弓弩不能建功,让哨骑走脱了去,徒只此一名哨骑,便足以让欲趁夜偷城之举全功尽弃。

他皇甫嵩麾下士卒不差,然涿州军众人更是谋划严谨,弓弩不能建功让官军哨骑逃脱了也无妨,林外另有骑兵静守以待,关羽亲自带队来围杀官军哨骑,哨骑绝无逃脱之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