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五百五十五章 快速补给队

第五百五十五章 快速补给队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谈判之时,涿州军说立停扩壕动作,待皇甫嵩回营,登上箭塔,登高观察之后,观察很久,涿州军如约撤掉了挖掘壕沟的民夫,完完全全停下了扩壕之举动。

皇甫嵩不由的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深深的疲惫之色。

皇甫嵩想必以为,涿州军停下加强壕垒的动作,是两方交涉的结果,是拿千架弓弩换来的涿州军退让。

而实则,跟交涉无关。

一切皆在李孟羲算计。

若涿州军真欲全歼官军,自然无论如何也要拼命扩宽壕沟,加高土垒。

壕沟宽上一分,涿州军优势必然大上一分。

然,从壕沟开始挖掘的第一天起,最终目地便只是为了逼退官军。

不到逼不得已,涿州军不会与官军火并,与官军和谈与否,涿州军必撤走。

皇甫嵩若猜透涿州军意图,何必焦灼,只需等下去,涿州必退。

可惜,皇甫嵩不敢坐看涿州军日日挖沟,枯等下去。

涿州军中,全军下令,全面停下挖壕,全军歇息。

与此同时,军中开始抽调车辆,还有木桶木盆陶罐等水具,组成了一支数量庞大的车队去几里外取水去了。

事涉明日之后四十里长的埋伏,还有一处麻烦未解决,为后勤补给的麻烦。

埋伏既然前置四十里之长,前驱埋伏的士卒,就难以回营吃饭。

官军少说得两日才能逃走,涿州军少说两日才能彻底摆脱官军,两日之间的补给便成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和刘备张飞两人合计了一下,补给之法有,发给前驱埋伏的队伍柴火炊具还有粮食,使其自决。

再一法,可组建专门的后勤补给队,统一补给。

至于前者,让负责埋伏负责包围圈的士卒带上炊具,自己解决饭食,李孟羲觉得,这个方法容易出问题。

假设,正是饭点,本该列阵合围的士卒,却都吃饭去了。

这时,官军队伍恰好到,岂不,包围圈一大块破绽便暴露了一下出来。

皇甫嵩见涿州军紧密合围之阵势,突然有了缺口,再一看,一伙涿州军士卒慌里慌张的丢了碗跑过来,欲要填上缺口,皇甫嵩岂能不知此时为绝好的反攻时机。

于是,官军趁势反攻,涿州军所有布置,因一群士卒顾着吃饭忘了军务,致包围有缺,致官军反攻,致双方大战,致一切布置,全部白费。

有鉴于此,李孟羲觉得,还是由专门的补给队更稳妥。

问题便就在这里,保障数万大军的后勤,为这数万人送粥送饭,工作量极大。

考虑到这点,李孟羲冥思苦想,思考该如何简化补给,以降低后勤压力。

李孟羲想到的是,可以发压缩饼干,前去埋伏的军士每人发两天量的压缩饼干,这样,就保证了正常的食物需要。

士卒带的有压缩饼干,后勤车队只负责向前方埋伏的士卒们提供必要的水就够了,后勤简化了一半,后勤压力小了许多。

压缩饼干是好东西,然而压缩饼干是没有的。

李孟羲又想到的炒面,这个可以。

但是炒面做起来也很难,一是,军中粮食大多是黍子,囫囵的麦子之类的,面粉很少。二是,没有适合加工炒面的铁锅。

军中炊具,全是适合煮东西的陶罐瓦罐之类,这些东西煮东西可以,炒面粉却不好用。

又卡住了。

最终问题的解决,还是刘备提供方法的。

刘备说了一个方法,可以把黍子加少许水,煮成稠糕状,然后拿快子分成数块,每人拿上几块,麻布一包,带着便走。

一听这个方法,李孟羲便想起来了。

据说范仲淹读书时家境贫寒,每餐的食物,只是把小米熬成稠粥,拿快子一分数块,每餐吃一块。

范仲淹同窗同情他,送给他许多美味佳肴。

但过了几天,同窗来看望,看到范仲淹把美味佳肴全放坏了都没吃。

同窗很生气,质问为何把食物放坏了也不吃。

范仲淹解释说,非是不领好奇意,只是怕万一吃了美味佳肴,日后就吃不下粗茶澹饭了,同窗这才理解。

此中道理暂且不谈,最不起眼的一处,熬粥,把粥熬成糕,这是一种方便食用,也方便携带的处理食物的方法。

李孟羲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可以用麻布盛粥,连碗都省了。

补给问题已解决,可立使军中升火熬粥,多多加粮,尽可能把粥熬的稠一点,更扛饿。

于是乎,在和谈之后没多久,官军便发现,涿州军阵线之后,炊烟四起。

此时还是上午,远未到中午。

官军士卒见此异常,赶紧回禀皇甫嵩。

皇甫嵩谨慎思索之后,以为,涿州军早早造饭,估计是要预谋攻击,或者预备撤离。

皇甫嵩猜的全然错了。涿州军加紧造饭,不是为了预谋攻击,也不是要拔营,而是为了埋伏。

官军与涿州军两方又陷入了安静的对峙。

皇甫嵩在不知不觉中被涿州军又一次拿捏住了。

今日,涿州军壕沟土垒彻底暴露在官军眼前,直接把皇甫嵩逼到了死地。

绝境之下,老将皇甫嵩本欲等到今夜拼死一博,看能不能成功突围。

皇甫嵩本欲拼死一搏,然,涿州军竟然愿意和谈,愿意撤围。这一下,让绝境之下士气有所回弹的官军,又有了希望,不再欲拼死突围。

攻城之中,有围三缺一的战术。

现下,把官军围死,又给了官军希望,同样是削弱了官军的作战意志,连皇甫嵩的作战意志也削弱了,与围三缺一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孟羲把事情安排完,一考虑到晚上还得调动兵马,还得趁夜去布置埋伏,又是一夜不能睡,索性直接睡去睡觉,晚上再起。

大白天直接睡觉,李孟羲随意躺到一架板车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与此同时,李孟羲去休息了,刘备还在忙碌。

后勤补充方法已经安排好,士卒带粥糕为粮,补给队送以清水,有粥有水,足以撑过两日。

关于补给队该如何布置,刘备有自己的想法。刘备想到的是,既然埋伏要赶在官军之前,补给队送水也得赶在官军之前,若只靠人背着扛着去送水,超不到官军前边去。

所以,需要有快速的补给方式——快速补给方式便是,游骑商队。

驮马加一架板车,板车上装半车水,便能以远超步卒行军的速度,快速完成补给。

游骑商队的快速机动能力,和足够的物资携带能力,竟然还能用到快速补给方面。

有时,需要以最快速度将粮草运至某处,此情况之下,粮草运载量不需太大,但运载速度要足够快速。

游骑商队的半载马车,运载量比牛车少,但比人的运载量大的多,更重要的是,速度远比牛车和人力携带快,半载马车是最快的补给方法。

刘备涨了本事,竟然单独发掘出了快速补给队的用处。

这是对后勤补给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值得李孟羲着重写在兵法中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