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五百五十章 惊天危机与半步之幸

第五百五十章 惊天危机与半步之幸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曹操欲骗杀刘备不成,只能是胡乱把话题上往旁处扯,以作掩护。

曹操只是胡乱支应,刘备倒好,真以为官军使者是想交好,曹操问一句,刘备能热络的答三句。

正热络的聊着,忽然有脚步声近。

刘备一厢情愿的和官军使者谈的正热络,只顾着谈,反应还不如曹操敏锐。

曹操简直风声鹤唳了,一听见脚步声,惊觉的勐地转头朝帐外去看。

曹操一有动作,刘备也就反应过来了,大概是军师回来了。

果然,众目同时看向帐外的刹那,帘门动了。

一个小小的身影掀帘而入。

李孟羲一脚踏入帐中刹那,看到帐中情形,他稍微愣了一下。

首先让李孟羲意外的是,帐中有官军使者,还有左右两边坐着的几个顶盔掼甲将领模样的人物。

离比较近的,恰好就在帘门两边,一左一右。

也就是一进来,恰好就是处于左右皆被外人包夹的情形之中。

正因为情形稍微有些不对,李孟羲犹豫了一下,停下不走了,他有些戒备官军诸将,不满的往身后看了一眼,朝后面说到,“走嘛,说了嘛,你们得走头里。”

然后,就从帐外走进来两人,两名健硕甲士,两名表情尴尬的持盾甲士。

持盾甲士进帐,一左一右走到李孟羲身旁,手中的盾也不用举起,左边的人,盾拿左手,盾提在腰侧,右边的人,盾拿右手,盾也提在腰侧。

左右二人护卫到位,李孟羲这才趾高气昂的昂着头,背着手,目不斜视,不看旁人一眼,迈着步子卡卡就往前走。

走动之间,李孟羲身上小号的步人甲甲片哗啦啦的响。

自李孟羲入帐,所有一切,曹操全看在眼里。

曹操表情木然,毫无变化,但心中已满是惊骇。

只两刻前,来使涿州军时,涿州军小军师身上无甲,只一身粗布麻衣。

可没多大一会儿,再来,其人竟穿上了一套厚重铁甲。

再有,涿州军小军师入帐之时,行为极反常,像是早察觉到了有人要刺杀一样,会入帐之后,看见夏侯惇四将,突然停住不走了,只待护卫跟进,才肯再走。

连护卫甲士,也是持盾甲士,盾刻意朝外对着官军诸将……

李孟羲从曹操前边走过,曹操目光随着李孟羲移动,两下错开之时,从曹操的角度去看,曹操几乎看不到李孟羲的身影,完全被李孟羲的两个护卫挡住了。

就这一个突然发现,让曹操一看心又一沉,这必是有意准备。

护卫遮挡之严,莫说夏侯惇四将骤然发难了,从帘门处一路过来,这一路,就是夏侯惇等人突然发难,纵是想以小弩偷袭,难以伤之。

李孟羲还不知道,就走了几步路,便把姓曹的吓得心中惶惶。

矮几之后,刘备等到李孟羲走近时,特意往边上挪了一下,把矮几让了一半让给李孟羲,李孟羲很自然的落座,和刘备共用一几。

这一幕,落在曹操眼中,曹操眼神微妙,涿州军刘玄德与这小军师,君臣和睦非常。

李孟羲落座之后,看向左手下位的官军使者。

见官军使者还是前边那人。

李孟羲便问,“使者又来,今次所为何事?”

误以为李孟羲看破了什么的曹操,因为心虚,几不敢与李孟羲对视。

低着头,曹操朝李孟羲拱手一礼,忙道,“皇甫将军愿赔涿州军数日行程拖延之耗损,特命某前来想请,邀众位入我营中相谈。”

一听官军使者说,皇甫嵩愿赔数日拖延之损耗,李孟羲立刻便露出了笑意。

果然,皇甫嵩还是明白,何为诚意。

都不用去想敲诈名头,人皇甫嵩自己就把被敲诈的名头想好了。

既然皇甫嵩愿意拿诚意来和谈,那何不捞一笔。

一想到能狠赚一笔,李孟羲开心的不能行。

可能察觉到了笑得太过灿烂,李孟羲伸手摸了下脸,藏去了笑意。

然后,一本正经的看着官军使者,正色道,“嗯,既皇甫将军能有诚意,那便和谈吧。”

曹操眼神微不可查立刻一动,马上打蛇随棍上,顺势直身,拢手施了一礼,“那诸位何时动身?皇甫将军已在军中备下席宴。”

宴席,吃席了……

李孟羲稍有意动,然后笑了,“前去赴宴,便不必了吧。使者,这宴,怕不是好宴吧?”李孟羲看着官军使者,笑问。

曹操心脏砰的又勐跳起来。

李孟羲面上是挂着浅笑,然而看在曹操眼中,李孟羲的笑显得极其可怕,曹操生怕面前这笑的人畜无害的小少年,下一刻突然一声令下,帐外就冲入刀斧手数十,把自己几人剁成肉酱。

宴不是好宴,能是什么,鸿门宴……

皇甫嵩根本就没备下什么宴席,曹操还真就欲效法鸿门宴旧事,来一个擒贼擒王……

曹操已不敢久留了。

从脸上挤出僵硬的微笑,曹操尴尬道,“诸位不愿赴宴,也罢。”

“只是,这和谈之事选在何地?还请小军师定个章程。”

李孟羲略一思考,“就在北门以外,旗界处,你我两方,于彼处商谈。”

曹操便道,“既如此,某便回禀皇甫将军。”

说罢,曹操起身,欲走。

“不送!”李孟羲随意摆手示意任请自便。

曹操如蒙大赦,朝李孟羲与刘备略施一礼,拔腿就走,看样子走的很急,一刻不愿多留。

官军使者并护卫数人皆出帐去了。

要问李孟羲为何不去宴席。

搞笑呢,李孟羲还怕一入官军大营,就被弄死了。

为了吃席,脑袋掉了,多搞笑。

涿州军一场惊天危机,还未来得及发生,便毫无波澜的自动消弭了。

刘备也好,李孟羲也好,都有些低估了战争的残酷。

刘备倒罢了,刘备至今为止,依然把官军看成官军,未把官军看成死敌,而官军却视刘备为死敌,因而,皇甫嵩也好,曹操也好,狠毒手段说来便就来了。

刘备因为心态问题,视官军便为官军,对官军未有足够戒备。

而李孟羲又如何?李孟羲屡此三番以为涿州军有绝对优势,官军势劣,关张二人又有万夫不当之勇,李孟羲只要带着关张二人,出入官军营寨,只如寻常。

李孟羲的底气来源于,关张二人悍勇绝伦,皇甫嵩真要想玩什么摔杯为号,那么自己逃不逃的了另说,皇甫嵩肯定必死。

李孟羲的底气便是,有关张二人在,随时能跟皇甫嵩同归于尽。

他以为,能跟人同归于尽,便是保险了。能跟三军主帅皇甫嵩同归于尽,便是保险了。

可李孟羲毕竟尚有青涩,他根本未想到,谁说人一军主帅,必然会惜命,必然不敢同归于尽?

尤其,如今皇甫嵩已被逼至绝境,狗急必要跳墙。

人皇甫嵩都要跳墙了,能先杀涿州军几个重要核心人物,再跳墙,不好?人皇甫嵩想不到?皇甫嵩正人君子,或许能想到,不愿背义而已。

曹操未献毒计之前,李孟羲出入官军营寨,还不算太危险。

但曹操毒计一出,李孟羲若是再入官军营寨,那李孟羲立刻就危险了。

不仅是如此。

不仅李孟羲身处险境,刘备也差点就挂了。

曹操第二次来出使,本就带着行刺的想法,若是刘备还是毫无防备,刘备此时已经死了。

刘备固然武力不俗,可夏侯惇,夏侯渊,再加皇甫嵩麾下最悍勇武将两人,四个勐士,近距离突然发难,刘备如何能活?

差一点,要么李孟羲轻入敌营,或被擒,或被杀,被擒,官军拿李孟羲做要挟,以刘备的为人,刘备无论如何,要拼死保全李孟羲,然后就被官军任意拿捏。

皇甫嵩让刘备撤军,刘备便只能撤军。

李孟羲只要被擒,立刻,涿州军直接劣势。

要是李孟羲被杀,那李某人,可能又要穿越了……

若是刘备被曹操行刺成功,涿州军亦将大乱。

天大危机超过九成可能就要将临于涿州军头上,可涿州军幸运的不可思议。

曹操欲行刺刘备,刚好,刘备忽然身边多了一群甲士,还多了勐将张飞护卫;曹操还想把刘备或者李孟羲骗走杀掉,可李孟羲忽然身边也多了护卫,且本来对舌战官军群雄感觉良好的李孟羲,忽然就不愿去官军营中了。哪怕感觉极好。

这突然间的大变,变化发生只在极短的时间,只在二十分钟不到以前。

曹操失计的原因,只在曹操本身。

要不是他曹孟德狡诈,贼头贼脑的打探涿州军虚实,李孟羲就不会看见曹操走的慢腾腾的,还乱看,也就不会去拿枪阻拦,李孟羲不拿枪阻拦,就不会一个转身,不小心看到夏侯惇夏侯渊在背后怒目而视,不看到夏侯惇两将虎视眈眈,李孟羲就不能顿悟到使者这一类人物实在危险。

李孟羲从官军使者处,察觉了危险,并联想到了差点被荆轲捅死的秦始皇,李孟羲再一审视自身,审视涿州军,发现不管刘玄德,不管自己,身边都没护卫。

到此,李孟羲和刘备算是对使者一类人物,高了一些防备之心。

但若到此为止,还依然远远不够。

若是当时,李孟羲跟刘备聊完,没有立刻去找甲士护卫,而是决定等明日有空再找不迟,那么,刘备依然大可能要被行刺。

身旁无甲士护卫,或者随便几个民夫护卫,面对夏侯惇四将突然袭杀,吕布可能也得饮恨。

就说当时帐中,若只刘备一人,曹操必会痛下杀手;若刘备根本没来得及召集甲士,而随意找了几个民夫护卫,涿州军民夫何等模样?瘦的竹竿一样,衣衫褴褛,手里一根破木枪。

这般羸弱又寒酸的护卫,焉能让曹操掩息杀心。

然,极其幸运的是,刘备非是孤身一人,非是再令亲兵在帐外等候,而是,身边许多护卫,且是花一阵功夫精选出来甲士。

涿州军民夫众多,刘备要找甲士,还得特意去阵后战兵驻扎处,一通忙碌,方选得甲士十数。此十数甲士,还非一般甲士,乃皆是魁梧雄壮之士。

有这些甲士在,刘备再与曹操五人同处一帐,曹操见甲士魁梧,刺杀的念头便升不起来了。就算曹操依然要不管不顾刺杀,有精锐甲士数人护卫,刘备幸免于难之可能,极大。

同样因为护卫,李孟羲身边,多了两个护卫。

不同于刘备的护卫,有拿枪的,拿刀的,还有拿弓的,一看就是随便挑的人。亦或者刘备是没见识,不知道护卫该拿啥兵器。

李孟羲的护卫,虽只两人,但李孟羲特意是选了刀盾士两名,还结合所知,略交代了刀盾士护卫细则。

就在李孟羲去布置埋伏的半路,李孟羲草草安排了两个刀盾士的职责。

这才有,当时李孟羲一进军帐,身后两个刀盾士没能及时跟紧,但被李孟羲提醒之后,两个刀盾士很认真的把李孟羲一左一右挡了起来,生怕被李孟羲又吼。

李孟羲个子小,刀盾士身量高大,又拿着盾,把李孟羲护了个严严实实。

有此布置,曹操五人若想突然袭杀,李孟羲依然危险,但幸存之可能,高了许多。

涿州军护卫一项,片刻就大变模样,变化比危机来临的更快,就因变化快的不可思议,快到曹操根本未曾料到,才至曹操的毒计还没施展便告失败。

李孟羲曾经谨慎过头,曾经做火把架子时,当时是临近傍晚,李孟羲才想到可以用火作为夜间警戒,并在夜里才和关羽刘备粗略商议了夜间火光旗帜的使用细则。

然后,李孟羲就说,既然有用,何不今夜就立火为旗,万一今夜便有敌军来袭,正好防备。

当时,行军半途,斥候好多天没回馈敌情,哪里会有夜半敌袭。

当时,李孟羲便是谨慎过头了。

还有,收拢黄巾降兵时,李孟羲便又说,得赶紧把降兵纳为己用,万一明日有大量敌军攻来,则今日若能吸纳降兵,明日就能大用。

曾突然一天想到车阵,李孟羲生恐被敌人袭击,扎营都完了,他又跑去让人把车辆重新推走,摆车阵去,好一番搅扰。结果,车阵根本没用上,一直没遇到敌袭。

过于谨慎的李孟羲,总是一旦发现什么疏忽,总是不想等,跟刘备关羽等人,李孟羲常说,“万一明日敌军便来,今日早布置,明日不就能用上?”

有一个冷笑话,说明日再做不迟,可明日你死了呢?

是真的,今日不做,明日真的可能会死,都不用等明日,就两刻钟,两刻钟,三十分钟之前,三十分钟之前察觉到了护卫不严,若是没立刻做出足够反应,三十分钟之后,则就死了。

刘备会死,李孟羲会死,若不幸,张飞也死了,都死了。

曾谨慎过头,总是生恐万一明日敌军就来如何如何,然后忙了许多许多,但什么都没遇到的李孟羲,现在危机暗来,终于体现了李孟羲根本就不是谨慎的过头,而是谨慎的刚刚好。

总说,先人一步为天才,差别人一步,为白痴,极端否?不极端。

李孟羲真就毫不知觉的情况下,只先了曹操一步而已。

若未有这一步之先,未在曹操行刺之前就把护卫安排好,那么现在,李孟羲刘备全死了,然后,涿州军灰飞烟灭。人都死了,涿州军都灰飞烟灭了。曹操先了一步,于是他曹操,在极端绝境之下,冒死刺杀,一举反败为胜,他曹操,官军皇甫嵩,凭此足以留千载智勇之名。

而慢了一步,哪怕是明日,哪怕是一个时辰后,再去找护卫,都不行。明明有绝对优势,却身死军灭,刘备与李孟羲,将成为历史长河中,最有名的蠢才之二。

曹操先一步,曹操成不世智才,李孟羲成死的最蠢的穿越者之一。

反过来,李孟羲堪堪先了一步,李孟羲根本就没能察觉危险,都不知道曹操欲行刺杀,看曹操,刘备身边多了护卫,曹操吓得不行,以为事败露,李孟羲也带护卫,曹操更是心惊,惊惧李孟羲如惧鬼神,明明曹操胆魄过人,却被李孟羲一个娃娃,被一个处事不深,还不知战争博弈不知人心险恶的小娃娃,吓得他曹操步步心惊。

就因为,快了曹操一步,还不是一步,只快了三十分钟,实际算起来,刘备找好护卫,十分钟不到,曹操就来了。

只快了曹操几分钟而已,曹操成了计策不成,还把自己吓了个半死的笨蛋,李孟羲则成了,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挫败了一场惊天阴谋的鬼谋。

一步差别,便是天才与蠢货的差别,极端吗?极端。但在极端的情况下,这句话,根本不夸张。

反正是,李孟羲都没察觉到危险,刘备也没察觉到危险,还傻不拉几的跟曹操谈的热络,但是,曹操屡屡心惊肉跳,浑身冷汗淋漓。

这或许就叫——

傻刘备吓傻了狡曹操——哪有危险?没有啊。曹操行刺,人曹操有礼有节,哪像刺客……

李孟羲曾经和刘关张三人早有约定,约定日挑军中一错,强军之法,既然不能详知,那便使军中疏漏,日日减少,当军中无有任何疏漏之时,岂不就是强军。

未料,毫无察觉之间,此则已得以应验。

更未料到,只是习惯使然,不过是惯例,挑军中疏漏,顺手补上而已,竟能带来丰厚至极之回报。

------题外话------

订阅又是突然腰斩,暴降一半多,我还以为这个月订阅会好点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