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五百二十五章 时间之急迫

第五百二十五章 时间之急迫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涿州军大营,站在寨门处翘首以盼的刘备和李孟羲,终于听到了黑暗中响起了的细碎马蹄声,关羽终于回来了。

问关羽,夜里行军如何,车阵安排又如何。

关羽道,“行军无妨,安排也无妨。只是……太慢。”

“此去来回一趟,耗时一刻。一趟只三四十人,数万大军,怕是忙到天亮,不能调动半数。”

关羽建议,“使两百人一队。”

事情真的难,不仅要夜里安排军事行动,还不能点火把,还得悄悄摸摸,还得是一夜时间,把数万人马,全安排完。

两百人一轮的话,军中新兵队为三十一人为一队,两百人,六队不够,得七队。

七队为二百一十七人,其中新兵教官旗手七人,枪兵二百一十,带车辆每队两辆,共计十四辆板车。

调动人员,发其长绳令其首尾牵绳相系。

其中有一个问题,一队单独行动时,长绳一根,足够三二十人抓着绳子一同行动,但是,多达数百之后,没有那么长的绳子。

为防有人走丢,李孟羲认为是,其中得有人,一手抓着前边绳子的尾端,另一手抓住后边的绳子,起到承接前后的作用。

可是,新兵们手里都拿着木枪,双手抓绳,枪就没地方放了。

第一时间,李孟羲想到的是,抓绳的新兵可以把枪交给别人让别人帮忙拿。

再一想,莫不是傻了,有带着板车,何必拿枪。

夜路不好走,走着走着一个跟头,枪万一脱手掉了,半天找不到,岂不耽误。

而把枪放到车上的话,谁要摔倒,爬起来便是,无有木枪丢失之担忧。车只要不翻,枪就不可能有事。

于是,李孟羲令各队把枪都放车上栓好,到地儿再分枪。

然后,两百多人,用了八条绳子,从前连到后,连了一串。

旁边,木匠们负责把小棍一人发一个。

“都把棍儿咬嘴里,路上不能说话,到地儿也不能说话。

敢有违者,杀无赦!”

李孟羲在旁边走着,重复着夜行禁令。

看人都拉好了。

李孟羲朝关羽招手示意,“妥了!”

关羽翻身上马,旁边人递来绳头,牵起绳头,“走!”关羽沉声下令。

这第二波人数相比第一波人数多多了,关羽不敢走太快,前边走的快,后边就得跑了,一乱起来,容易出差错。

于涿州军,今夜有天时之利。

幸好如今将近腊月,十天有九天天色昏沉,夜黑风高的,天上星星月亮都没有,伸手不见五指,正利夜行。

义军军营,李孟羲抬头看着乌漆麻黑的天空,他眉头皱着,在计算着。

(兵力四万,一波可调动人马两百,需,两百波。

一来回,不算车阵安排,准备时间加行路,需一刻,现在大致,夜中十点多,按十点算。

临近冬日,六点天要微亮。

也就,只剩八个时辰,共有三十二刻。

若两百人一波,最多有三十二波,最多可调动起人手六千四百人……)

李孟羲眉头紧皱,时间不够。

每波人手,至少得加个五倍才勉强可以。

也就是,一波千人之多。

可人一多,就容易发出声音,容易暴露。

陷入两难境地了。

李孟羲和刘备商议,问刘备,如何能减少声音。

刘备思索片刻,道,“可把鞋脱了,赤脚走路。”

李孟羲恍然,这是个极好的方法。

赤脚声音能小很多。

于是,全军下令,令所有人,脱下鞋子,不管是把鞋子系着挂脖子里,还是夹腋下,还是塞衣服里,总之,不能穿着。

命令下达片刻之后,李孟羲令军法官下去审查,遇到没脱鞋的人,立刻把人拉出来,一顿鞭子就抽了过去。

鞭子啪啪抽,杀鸡儆猴的效果极好,那些嫌地凉不脱鞋的人,立刻就把鞋脱了。

李孟羲又令新兵队五十队出列,也就是,一下出来五十队,一千五百多人。

人一道排开,从校场,能排出寨门,排到外面去。

绳索用了七十多根,把人员和车架从前到后一字拉好,李孟羲发现,单人队列,实在太长了,长的过分。

无奈只得再改。

改成双人队列,以板车为核心,板车后边,车尾左右拴着两根绳,这就使行军队列短了一半。

待人重新拉好,发给众人咬在嘴里的木棍还未发完,关羽便回来了。

等了片刻,算是把第三波人安排好了。

关羽回来的路上,关羽也把帐算明白了,一波要是只三两百人,忙到天亮,也无法完成合围。

本来要回来跟军师商量下,把人数加多,没想到,军师先一步安排妥当了。

关羽本还想再商议下细节,看到众士卒都是持着脚,关羽便不打算再多问了。

必是大哥与军师有稳妥安排。

这第三批,多达一千五百多人,车架百辆,人数一下多了很多。

人太多,关羽也怕弄出动静,严厉交代道,“嘴里的棍咬紧了,莫要多说一句话,胆敢有违!军法从事!”

目光扫了长长的队伍一眼,“走!”关羽牵绳带头出发。

人数多了太多,关羽深知,此次得走的更慢,前边稍微快一点,最后边的人就跟不上了。

用长绳连接的长长的队伍,只完全走出营寨,就花了不少时间。

关羽前脚走,李孟羲立刻又令五十队新兵队出列,马上开始统筹下一波人手,排列队伍。

车辆,绳索,发给每人的口嚼子,一个不能少。

旁边,给李孟羲帮忙的超过几百人,木匠们在不停的制作口嚼子,虽只是一截小木棍而已,但是数量缺口太大,不赶紧作,后边就没得用了。

还有战兵们,战兵在负责腾车辆和送车辆,运送车辆的队伍往来不绝。

还有军法官和刘备的亲兵们,则负责拉队列,还有拉绳索,关键的还有负责检查绳索有没有绑紧,车上的枪有没有绑紧,口嚼子是不是每人嘴里都咬着,还有检查是否每人,脚上都是赤脚。

要是碰见有人摘了口嚼子,乱说话,愤怒的军法官立刻就把人脱出来,鞭子狠抽一顿。

实在是今晚行动,对纪律要求太高,几万人,但有一个人咋呼一声,就可能使行动失败,得几万人,一点声音不能有,此是惊天难度。

李孟羲这边,在拉后续队伍,关羽领着一千五百多人,慢腾腾到了地方,到了与车阵续接之处。

因为不能有光,不能说话,不能大肆走动,关羽不得不亲自指挥着,让一队一队,一辆一辆车的调动。

意识到,单就把过来的一千五百多兵力安排妥当,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的。

关羽于是,去叫来副将,令副将悄摸声的,把人续着车阵给一点一点安排好,“且记,不怕慢,就怕大声,慢慢来,莫有大动静。”

把兵力安排之事交给副将,关羽跨上战马,朝正叫阵的张飞去了。

张飞堵在官军北寨门外,喊的都累了。

关羽来,叫过张飞,与张飞耳语了一番,听完,张飞极诧异的勐地回头朝后看去。

咦?!身后漆黑一片,哪有大队人马调动?

这无声无息,做了好大事!

张飞粗犷的脸上,阴险的嘿嘿一笑,“就交给俺老张!”

然后,张飞劲头十足的朝众骑呼喝,“走!再扰他一阵!莫让皇甫老儿睡的安稳!”

“驾!”

“驾!”

“冲啊!”

“杀啊!”

……

停息了一阵的涿州骑兵,突然又喊杀着动了动了起来,喊杀阵阵,马蹄隆隆,把夜晚的静谧,搅的嘈杂不堪。

张飞突然大动,谨守营寨的官军士卒一下惊动,紧张了起来。

可涿州军骑兵,仍是绕寨奔走不停,并不靠近。

又,皇甫嵩恐箭支损耗过甚,下令,只在涿州骑兵临近之时发失还击,若其不近,莫费箭失。

于是,两下相安无事。

张飞所部,再未受一支箭失袭击。

老将皇甫嵩站在箭塔之上,已很久没有下去。

耳听涿州人马大肆呼喊之声,皇甫嵩便知,果然屈兵之计也。

涿州军定是打定主意,要搅扰一夜,使官军人马一夜不能安然歇息。

皇甫嵩大恨,可惜,本欲夜袭,被涿州军先了一步,又不知涿州军在暗处埋伏多少弓弩手,出寨驱赶涿州骑兵也不能,先机尽失矣。

于另一处,有人也有如皇甫嵩一样的判断。

曹操看涿州军骑兵势又嚣嚣,便知,涿州军欲以区区百十多骑,要袭扰官军整夜,以成屈兵之策。

“唉,兵法如棋,宁失一子,莫失一先呵。”曹操幽幽叹道。

张飞之所以放弃休整突然再动,是故意要用呼喝之声和马蹄声为关羽作掩护。

有喧嚣人声与马蹄声吸引官军耳目,其后暗暗聚集之涿州军大队人马,便安全了许多,少了许多暴露之可能。

不久,关羽又回大营。

一千五百多兵力,又安排好了。

关羽不做太多停留,领人又走。

一波调动人力,一千五百,要调动四万人力,需三十波,因人多,每波赶路和抵达之后的安排,要耗费更多时间。

大致,一刻半,可安排妥当一千五百兵力。

共需用时,三十个一刻半,大致为七个时辰。

时间勉强够。

只是,李孟羲觉得,把官军营寨全围起来,包围圈有点大,区区四万人,好像不够围拢一个超大的包围圈。

若四万不够,八万人力又该如何,李孟皱眉。

此时,李孟羲心里没底,情报不够,他不知官军营寨多大一块,以官军营寨为中心,拉起的巨大包围圈,又该有多大,他算不出来。

若需八万人力,现在待命的人力不够。

义军战兵加新兵营,满打满算,也就四万出头,这是义军所有有一定纪律和组织的人力了,剩下的,全是民夫。

若令民夫众人参与夜间行动,可靠性堪忧。

想到此处,李孟羲再令,令营中大起篝火,叫起所有民夫。

命令下达之后,李孟羲匆匆去了后方黄巾军扎营处,夜里,张角被匆匆惊扰起来,中军帐升起火把,持火夜谈。

李孟羲目视张角,问,“你手中有多少可依令而行之兵?我军要夜围官军营寨,需暗地行事,人马衔枚,若你部人马不能依令,则反有事败之忧。”

李孟羲不问黄巾军力是否强盛,只问黄巾能不能依令行事,这个问题极其难答。

张角一时迟疑,不敢轻易作答。

张角眉头紧皱着,半晌之后,抬头看向李孟羲,“……不妨某将人手交于公子,公子来安排?”

张角问题回推给了李孟羲。

李孟羲思索了下,以纪律严明之兵,间杂一些民夫之类,虽等于掺沙子,但勉强能使可用之兵的数量变多。无他,以新兵教官,以一队新兵三十人,节制民夫众人而已。

觉得有一定可能性,于是,李孟羲便令张角聚集军中所有手中有刀兵之人手,前去为用。

张角还要花时间调集人手,李孟羲便离开回营去了。

回到营中之时,义军营中,民夫众人已被搅扰起来。

此时,义军十五万之众,几乎全都连夜动员起来了。

李孟羲回来时,关羽刚又领一队人走。

刘备在组织新一批人手,李孟羲建议,此次,以民夫和新兵间杂,两名新兵,中杂一民夫。

也就是,一队新兵三十人,夹杂三十个无甚纪律之民夫。

刘备疑惑,值大事之时,用民夫是否稳妥?

李孟羲则说,恐怕人手不够,围不成包围圈。

若新兵不够,再调民夫,则民夫成营,必然混乱。

若使新兵一半,民夫一半,则稍能约束纪律。

刘备点头,转头,令民夫营民夫一个接一个过来。

再开始编排队伍,更复杂了,得新兵叉开,往新兵们中一个隔一个的安插民夫。

同时,军法官众人更忙了,得一个个看着民夫们把鞋脱了,发木棍的时候,得看着民夫们把木棍咬嘴里。

民夫们纪律性是远比不过接受了长时间队列训练的新兵的。

队列中,一精头精脑的民夫趁军法官走远,拿下了嘴里还带着树皮苦涩无比的木棍,他碰了碰身前一人,小声问,“哎,弟兄,咱这是干啥去的?”

前边,咬着木棍的新兵回过头,并不说话,看白痴一样的看着民夫。

民夫不耐,又拿手碰新兵,“问你呢,你倒是说啊!”

“谁他娘让你说话了!”军法官一声暴喝,愤怒过来,抓着方才说话民夫的领子,一把把人拖出来,手中鞭子不由分说就往人身上狠抽。

一阵很抽结束。

民夫委屈又愤怒,横着脖子面红耳赤,“俺没说……”

军法官狠狠地瞪了民夫一眼,“棍儿咬嘴里,咬起。”

民夫仍然犯犟,军法官挥起鞭子啪的一声抽过去,“老子让你把棍儿咬起!”

军法官怒目瞪向民夫,手已准备拔刀了,民夫迫于形势,只能把苦涩的树棍咬在嘴里。

把民夫重新塞回到队列,军法官目光扫了一圈,高声交代道,“老子说下!一会儿出营,都抓紧绳子,莫掉队,到了地儿,棍儿给我咬紧了,谁要是说一句话,死了别怨没交代。”

另一边,另有军法官也在训斥人。

看一名民夫脚上鞋不脱,军法官训斥让其把鞋脱了。

“地凉……”那人弱弱道。

“凉你爹了蛋!脱了!”军法官暴怒。

民夫不得不脱了草鞋拎在手里。

因为这次人员复杂了,调动安排起来麻烦无比,关羽回来的时候,队伍仍未安排完。

等了好一会儿,队伍安排妥当。

因,每队都混入了一半民夫,各新兵队人数膨胀一倍,因而,一波人数就多达恐怖的三千多人。

此时,要是再用绳子,三千人从头一直连到尾,已经不可行了。

因为队伍太长,若连成一体,前边人慢腾腾的走,后边人得飞起来才能跟上。

所以,李孟羲又派战兵数人帮着带队。

把长长的队伍分成数截,则就不用太担心行军速度。

夜色更深,官军营寨四周,张飞令骑兵散成小队,环围官军营寨,使官军营寨四周任何一个方向,都被马蹄声惊。

官军难以安然,义军这边,十几万之众全被搅扰而起,今夜同样无法休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