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敢战方能言和

第五百二十一章 敢战方能言和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一场一触即发的惊天大战,几度箭在弦上,几度剑拔弩张,最终,没有爆发,几乎被李孟羲以一己安排一己之力给生生压灭下去了。

回程,关羽张飞二人,挤在李孟羲左右,问和皇甫嵩对峙之时,都说了什么。

连好战张飞都幸好说,幸好未曾打起来。

张飞非是怕官军势强,而是,他作为大汉一豪强,不愿与官军为敌。

纵如董卓,董卓那般可恶,屡屡与义军为难,张飞不也没一怒之下过去砍了董卓。

回程路上,李孟羲在思索接下来之事。

今次,义军仗军势之强,龇露獠牙,令皇甫嵩不敢轻举妄动。

然,皇甫嵩会就此作罢?

不知。

希望不能全建立在对手身上,应作最坏的打算以作应对。

最坏的打算,以义军如今军力,官军人马不知有多少,若以前卢植部今董卓部推之,卢植部为朝廷征北大军,兵力为两万出头,以此推之,讨冀州巨鹿黄巾贼情最重之地,卢植只两万兵力。

皇甫嵩,乃讨南阳一代黄巾,兵力最多估计也只两万,估计会更少。

卢植与皇甫嵩部两部区别可能是,冀州贼情重,因而地方势力弱,官军能得助力就弱。

而皇甫嵩部讨中原黄巾,其兵力虽略少,然中原之地,田地广茂,豪强世家众多,皇甫嵩多得各地乡勇为助。

因而,卢植兵力虽略多,但为一支孤军,皇甫嵩兵虽略少,但得各地乡勇为助,其麾下兵力加起来反而比卢植部要多。

朝廷南北两支大军,不算伤亡折损,兵力若总说四万,只将将跟义军兵力相彷佛。

而实际则是,董卓部本有两万左右,结果董卓用兵无能,讨伐不利,麾下人马折损的就剩一万出头。

皇甫嵩部,估计也仅两万,决不至三万。

共计,现下官军人马大抵三万,最多不过四万。

官军兵力的上限,不过是现在涿州义军兵力的现有数量,还不算张角部,还不算众多虽不是战兵但拿起兵器也能跟人厮杀的黄巾流民。

如李孟羲威慑皇甫嵩所说,李孟羲放话要歼灭皇甫嵩部,并不是大言不惭,而是涿州义军兵力至少两倍甚至三倍于官军,要灭皇甫嵩,胜算极大。

故而,李孟羲认为最大的麻烦,不是义军败亡,而是能不能一举歼灭官军。

正想着,不觉已至义军营寨。

前边刘备焦急等在道旁,关张二人早迎上去了,在与刘备言说战事,李孟羲在后,因不会骑马,得有人帮着牵着马,缓缓而行,慢腾腾到了。

刘备目光看来,李孟羲目光迎上。

刘备神色复杂,张嘴欲问话,话都嘴边,变成了,“走,羲儿,杀了只鸡,回来正好!”刘备笑着。

李孟羲回以微笑。

——

刘备不经允许,就杀鸡鸭笼里的鸡,李孟羲想说,鸡鸭笼里,可是一只多余的家禽都没有了,不会下蛋的公鸭公鹅早就吃完了,不会下蛋的公鸡就剩三只了,公鸡于兵法来讲,是用公鸡打鸣声稳定军心的。

这可好,瓦罐里,炖着的,就是一只有冠的大公鸡。

幸好是刘备也知兵法,也知公鸡于稳定军心有大用,因而只杀了一只公鸡,剩下的全还留着。

身上铁甲很沉,李孟羲穿着很不舒服,想脱下来,又想到现在算是战时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官军就杀了过来,到时临时穿甲,又来不及。

有前车之鉴,就因去官军大营之中没有穿甲,差点就被人暗算了。这让李孟羲学到了一点宝贵的知识,但凡身在军伍,必要甲胃在身,以免有时穿甲不及。

可,步人甲也太重了一点。

围着瓦罐,几人预备鸡煮好了吃鸡肉。

刘备问起与官军对阵之事,虽听关张二人说了未打起来,只对峙一阵,但听了李孟羲亲说只是对峙,并未厮杀,刘备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了。

直到此时,从关羽遭遇官军,再到众人匆匆商议,到和关羽单骑赴会,到李孟羲再不及解释,匆匆安排,再到与官军将战未战,这一连串事完,李孟羲终于得空向稀里湖涂的刘备解释种种安排。

“……官军兴师问罪而来,其势汹汹,彼时,某又料事董卓扇风点火,官军势汹,我部只一地义勇,官军大可能因其势强不由分说来剿我。

当是时,事有紧急,当时关键,非是我军罪或不罪,错或无错,彼已视我为鱼肉,我必不能引颈待戮。”

“于是,某令军中战兵集结,以鱼死网破之势,反逼皇甫嵩。”

“某知一言,【能战,方能言和】。玄德公以为,某真要与官军厮杀?非也。与官军为敌,如若与朝廷为敌,不到万不得已,为之不智。”

“正如所言,能战,方能言和。我军所求,不与官军战也。

然若为求和步步退让,官军势嚣张,见我退让,其则步步紧逼,到时,轻则,强令我军交出黄巾俘虏,交则我军心动荡,重则,其以谋反之名压我头上,强硬要覆灭我等。

于是,此时,委屈求全,反而不得不战。

故,若求和,关键在能战。何为能战?使官军知,我军有巍然之军,且兵力盛强,且有十足敢战之心,使官军知若与我战,则其必败。

于是,此时,我军求战,官军反而竭力避战,于是我军所图,不与官军为战,反而得偿所愿。”

“为以战谋和,某领大军前去,先以堂堂之阵慑之,而后再与皇甫嵩阵前争驳。

皇甫嵩以其军力压我,此时我反指皇甫嵩数处必败之处,再陈我军数必胜之处,先弱皇甫嵩战心。

而后,皇甫嵩又以朝廷压我,此时,某当如何?某若不能争执,则必被皇甫嵩拿捏,某稍弱势,皇甫嵩必倾轧而来,逼我不得不退。

知此,某则反说,【朝廷如何?这荒郊野岭,尽杀灭尔等,抛尸荒野,天不知,地不知,朝廷怎知是我涿州军所做?】一句话,让他皇甫嵩拿捏我不得。”

“此是实话,万一真与官军厮杀,不论胜败,我军大不利,唯有一者,我军无有不利——尽歼灭官军所有,杀其所有。

杀至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则我军,便无有与朝廷为敌把柄。”

“皇甫嵩见我丝毫不软,便耐我不得。”

“要说,那皇甫嵩虽是老将,脾气火爆,某说,以涿州军军力,灭官军易如反掌,皇甫嵩却怒了,一怒之下,非要与我见个高低。”

“此时,差点谈崩。我军非是真要与官军厮杀,实乃为免厮杀耳。”

“于是,我反说,【若我涿州军乃贼,灭你官军有何不可,若我涿州军乃是义军,何必与你官军拼杀。】

反问皇甫嵩,【涿州军到底是贼是义军?】

此时,乃强留一台阶也。

若皇甫嵩强硬仍称我军为贼,那便岂有此理!灭了他皇甫嵩又能如何!

好在,皇甫嵩乃沙场老将,非是怒而忘师之人,他知我军强盛,知官军兵少且疲惫且营寨不备,若与我军冲突,他官军人马大败亏输之可能,至少八成。

于是,皇甫嵩为官军计,便忍下一时,口称我涿州军,乃是义军。

我再问他,【我涿州军有无收拢黄巾之事?】,猜他皇甫嵩如何说,他皇甫嵩说,【无有此事。】”

“皇甫嵩不愧朝廷大官,这口是心非之语,说的是熟练无比。”

“此便是,能战,方能言和,不时时抱以鱼死网破之心,则便必被官军势压,我军必退无可退,必要终与官军为战。”

“此中,还有一关键——董卓。

董卓与我部有仇,我恐其故意激我厮杀,董卓不需多做,只需两军对峙时一轮箭雨突然射来,则我军能忍?某决计不忍,忍则屈死我军将士,于是,我军便不得不与董卓厮杀。

董卓为官军,他与我军厮杀,则同为官军之皇甫嵩必来襄助。

于是,董卓但凡想借皇甫嵩之手来剿我等,他只区区几支箭来,我军则必不得不陷于厮杀。

故,某令关将军三将军各领骑兵五百,以慑董卓。

我精骑全压董卓阵前,使董卓知,万一战起,皇甫嵩如何不知,但他董卓,必被首当其中必先被灭。

于是,董卓为求自保,则反怕与我军先起冲突。

因而,三将军阵前叫阵,董卓阵中,竟一支箭也不敢发来。

董卓能轻易挑动我军与官军厮杀,但其不敢率先挑动,于是,某以战促和之策,方能功成。此中微妙,此中之险,如若刀尖起舞,稍有不慎,血流成河。

幸而,某谋得成。”

------题外话------

订阅暴降到三四百了。

是我更的少了吗?

可我前边万更一个多月了,订阅也没怎么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