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五百一十一章 粮草之忧

第五百一十一章 粮草之忧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十一月,二十五日。

义军至南栾城休整,第二日。

早饭的时候,刘备与李孟羲商议来日之事。

虽刘备未明说,李孟羲知道刘备指的是黄巾,张角。黄巾部众还好,能以流民择地安置,可贼首张角,万不能招留麾下,不然,如何应对天下声讨。

李孟羲沉思良久,“我得空去与张角言明。”

又是半天沉默,李孟羲眉头一挑,“说借他张角头颅一用。”

李孟羲说的澹然,语气中,却带着三分肃然。

刘备一愣,然后笑了。

刘备尊重李孟羲,黄巾张角部,毕竟是李孟羲一人劝回的,虽说,未把张角部当做降虏对待,但张角部如今跟归降无太大差别。

刘备尤记得,当日南栾城急,黄巾呼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容赴死。

李孟羲说此诗,乃他师门传承。

刘备就理所当然的认为,黄巾于城将破进退无路之时,黄巾是因兴亡百姓苦一诗而投义军。

黄巾张角非降于义军,降于李孟羲一人也。

李孟羲未对黄巾有何安排任其自然,刘备也不好越过李孟羲去强加插手。

今听李孟羲欲借张角人头一用,刘备就知道,自家军师分的清轻重,腹有定计也。

要紧的事谈完了,刘备端起碗,大口喝粥。

刘备抬头看了一眼李孟问,随口问,“今日做甚?”

李孟羲专心剥手中的鸡蛋,头也不抬,“练兵。做木甲,削木枪。木枪做好,咱明日就走。”

刘备点了点头。

不大会儿,两人吃完饭,李孟羲让弟弟去上课去,他本人,则跟着刘备,去视察练兵。

话说这第三批练兵,已经十几日了。

并且与前两批行军时练兵不同,这第三次练兵,屡屡有遇到围城不攻,或者扎营等待之时,这就意味着,不只是夜里能练兵了,又有白天整天时间可练兵。

一整个白天,抵得上多少个夜晚。

去查看各部练兵进度,李孟羲看到,各部进度,大抵全到了跑步走一节,部分慢的,则依然练齐步走。至于前边的四向转向,练完了。

李孟羲随意挑了一部新兵队,抽查训练效果。

刘备在旁下令,从集散开始,到对齐,到报数,到原地踏步,到各种转向,再到起步走,问题不大,有第一批青巾兵八成齐整了。

李孟羲对这一队还算满意。

李孟羲又深知,队列动作虽难,但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实则是纪律性,也就是站立正,练军姿,要站半天,手指头不能动一下。

为此,李孟羲下令立正,就让这队新兵站那里。

然后,刘备和李孟羲二人就在一边等着,等着看看什么时候有人会动。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李孟羲查了五百个数,也就是大致五百秒,八分钟,查的他都烦了,不见有人动。

李孟羲没了耐心,索性走,令新兵教官继续练。

走出几步,李孟羲跟猴子一样,机灵的一个勐回头,想杀个回马枪,抽冷子看有没有人动。

没见有人动。

刘备见李孟羲猥琐的跟猴儿一样,忍不住笑了。

往后边再继续巡视,遇到教导队经过。

教导队就是,第一批青巾兵四十人,这是军中队列最齐训练最熟的四十人,由这四十人分成数队,以向新兵演示队列动作。到目前,教导队基本完成了任务,绝大多数新兵,都看过教导队跑步走队列。

也就是,三万多新兵,绝大多数都从头到尾看过完整的队列动作。

大致巡视了新兵营,又到淄重队,军中粮草大抵清点完了,义军十一万,若再算上张角部,就是十五万之众,军中粮草,还能支撑半月之久。

李孟羲顿时眉头紧皱。

一直没管过粮草的事,粮草有屡屡缴获,本来应该不缺。

可如今,抓获俘虏太多了,几乎把黄巾全部倾吞为己用,粮草一下捉襟见肘了。

李孟羲问刘备,半月粮草,可够回赶涿州。

刘备说不能。只能是沿途采购,亦或早早派人四处求购粮草。

采购相关,李孟羲很熟,出涿州这一路过来,遇村落也不少,可如今年景不好,乡间少有存粮,十五万之巨,尽一地之粮亦供应不起。

想以采购补足军粮,有些冒险。

除非,遇大粮商,能购来数万石之巨,方能无忧。

可,李孟羲不知有何门路,刘备想必也未曾结识什么粮商。

李孟羲感到头痛了。

放下粮草的事不提,李孟羲又问,“回涿州,涿州一地,可有供养十五万人之粮?可有供十五万屯垦之田?”

刘备一时默然,“怕是无有。”

李孟羲眉头皱的更深,似乎,前方就是绝境。李孟羲倒是有破解绝境之法,在涿州时,曾抢了豪强一波,得了许多粮草,不然当初也安顿不了两万黄巾流民,豪强之辈,藏粮多矣。

若夺豪强,济十五万之众……

李孟羲目光微动。

边上,刘备说,“虽涿州也少粮,至涿州,我等大出钱财,出州跨境求购粮草,想必不难支撑。”

“……也好。”李孟羲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走一步,看一步吧。”

离开淄重营,李孟羲令清点军中所有囤积的兵器,把军中所有长短棍棒收集起来,给送木匠营去。

李孟羲跟着也去了木匠营。

木匠营今日,依然按部就班的在忙碌。

李孟羲到时,匠营副官鲁犁迎了上来,“营正,又有新车做好。”

李孟羲先是夸赞一番,又跟鲁犁说,一会儿过去拿粮食。

而后,李孟羲对鲁犁说,“鲁犁,今日所有活计全停了,木匠营今日只做两物,一个木枪竹枪,一个木甲。”

然后,李孟羲就跟匠人们说,木枪木甲咋做。

木枪好说,只要是根长棍,削尖就行,削尖了,再放火上稍微烤一下就完事了。就是数量麻烦,得好几万木枪。

至于木甲,李孟羲昨日见黄巾木甲,大抵是,找来木棍,横胸长短,木棍方圆无所谓,薄厚无所谓,然后,把木棍木条木板给一根接一根绑成竹排一样,绑起来。

因绳子外露,为避免一刀下来,绳子全散了,绑木头的时候,除两头得绑,中间也绑,最好,木棍与木棍之间,多用绳子。这样,就不至一刀下来全散了。

交代完,李孟羲问,“谁还有好主意,提出来。”

问谁有好主意,说的是谁能想到好方法,有赏。

木匠们小声攀谈起来。

“……做木枪,棍子也不够啊。”一木匠小声说着。

李孟羲听到了,把木匠叫过来,“你提了第一处,赏粮十斤,一会儿过来拿。”

那木匠满脸喜色。

李孟羲又问向匠营众人,“棍棒我也不知哪里找,你们呢?想想法子。”

“咱去砍点树?”有木匠说。

李孟羲想了一下,反问,“砍树来得及吗?”

“来得及!来得及!就说来不及,咱路上不也能做?”

说的好,路上也能做,明日也能做。

“二十斤粮,一会儿来领。”李孟羲道。

“要不,我看锄头铁锹啥的,都有杆,杆卸了,短一点,不也能当枪?”又有木匠提议。

李孟羲倒没想到这一点,屡次缴获,锄头铁锹叉子之类的农具工具,还不少,不过都是当做工具屯着,除了部分发给民夫众人作为采集工具,还有好多存放在淄重队没动。

李孟羲皱纹问刘备,“哎,玄德公,你说,是拿着锄头当兵器厉害,还是把锄头去了,把锄头杆削尖当兵器厉害?”

此处,是李孟羲一处常识上的疑惑。

锄头有铁刃,再怎么着也是件铁器,应该比木头厉害,可是,锄头笨重,攻击也笨重,而木杆削尖,则是一根短枪,好像木枪反而比铁器锄头厉害的多。

李孟羲不能知到底铁器锄头厉害,还是木枪更适合厮杀。

李孟羲把刘备问住了。

刘备皱眉沉思半天,“……是枪厉害吧。”

于是,李孟羲就令,尽取军中所有锄头铁锹之类工具,把杆全去了,削杆做枪。

锄头之类铁器于行军之时,也有大用,比如挖沟,比如挖河道,等等。

但事有轻重缓急,义军目前,远无挖掘壕沟挖掘河道之需要,农具之类,暂时废了就废了,日后再重新配杆不迟。

枪则是眼下之急。

后边,与木匠们继续商量,木枪大致没太大问题了,远出伐木,还有取用农具的柄削以为枪,再各处搜集木料,应该可以解决原料不足。

到再商量木甲该咋做的时候,李孟羲依然问计众匠。

木匠营讨论热烈,个个皱眉思索,“我觉着吧,”一木匠挠头道,“咱不是有做盾吗,拿盾身上一绑,不也跟个木甲一样?”

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用木头防护胸腹,以提供基本的防护。

“盾也不好做啊,”李孟羲反驳,“盾做一个,还得拿木头拼,还得做把手,太慢。”

边上又一木匠道,“俺见有的甲上,扣个碗一样的圈圈,咱们也有碗,能不能扣木甲上?”

碗?谁的铠甲上有碗?李孟羲疑惑。

忽然,李孟羲灵光一闪,想起来了,木匠说的碗,其实应该是某些铁甲上的护心镜,一块金属片,就跟碗一样,圆的。

这木匠说,把木碗往木甲上绑,哎?还真就是护心镜了。

李孟羲眼睛亮了,“这法子好!麻雀虽小,当五脏俱全。这样,咱们做木甲,木条绑好之后,也加个护心镜。所谓护心镜……随便找了碗口大的木板就成,绑在左心窝那里。”

“此法,值粮五十斤!”李孟羲郑重宣布。

这片刻讨论时间,最厉害的一个想法出现了。

破烂木头甲,也是可以加护心镜的。

烂木棍加破木板,等于有甲又有重点防御。

由此,倒又有了木甲改进技术。

木甲力求简单,做法是,木棍横着绑一串。但横着绑,中间的缝容易被横来的刀剑砍伤,为再加强防御,可以再用木板在外边再加一层,挡住缝隙。

如果没有足够的木板,随便扯来一些粗树枝,再竖着绑一层,那么,木甲横的一层,再加竖的一层,就不会被横斩斜斩竖斩各种斩所重伤了,因为木甲骨架成网格状,无论怎么斩,都会被木头挡住。

如此,加强版木甲出来了,对斩击防护面面俱到,至于防御力,反正能挡住,防住防不住不知道。

以李孟羲不多的生活经验,就算只是一把树枝绑一起,拿菜刀用力去砍,不一定能把树枝全斩断。

于木甲则是,木甲虽废,刀剑虽远比菜刀势大力沉,但一刀过来,木甲就算被一破两半,也能抵消很多力道。

李孟羲带众木匠去拿粮食了,因为粮食不够,又为能使激赏法奏效,所以还是粮食只赏一斤,剩下的,发以军票,待日后凭票领粮。

有木匠说木头不够,找出了原料不足的问题,赏粮一斤,军票久斤。

有木匠提到说,可以去砍树,纵然砍了树,今日做不出木枪,明日能做。这是为找材料找到了方法,赏粮一斤,军票拾久斤。

有木匠说,可以把锄头铁锹之类,去了头,拿杆做枪,这又是一项极好的解决材料来源的方法,赏粮一斤,军票拾久斤。

最后一人,说护心镜,此法极有创造性,又引申而出木甲升级改进思路,故赏粮一斤,军票肆拾久斤。

粮食发到了木匠们手中,军票也发了下去。

李孟羲又回到木匠时,他看到了主观能动性的木匠几人,竟然真的拿着碗,在讨论怎么往木头上扣。

木匠们动手能力很强,拿绳子把碗一缠,就缠木排上了。

李孟羲想起来了,木匠营杂活木匠们,天天有做木碗快子之类,匠营还真存着不少木碗。

极好!木碗厚实,还是他喵的蛋壳穹顶结构!说不得,木碗做护心镜,连箭都能防的住。

只是,木碗这个凸起形状,往木排上一扣,就很像女人那两个……

木匠们极猥琐的相视着嘿嘿笑了。

李孟羲也咧嘴笑了一下。

然后,他又装作一副严肃模样,“咱们木碗还有多少?全拿来做护心镜。”他说到。

别人可能不懂穹顶球形结构防御优势有多大,李孟羲可是十分懂。

木碗真的是非常优秀的防御加强件,尽管说,难看无比。

木甲,张角部用了几个月,都没想到如何改进一下。李孟羲也没想到该怎么改进木甲,却被义军匠营的匠人们,东扯一下,西扯一下,竟然神奇的把木甲改进方法给想出来了。

这过程中,什么改进头绪都没有的李孟羲,只是照惯例问了一下,问木匠们有什么好方法没有,他本人根本就没抱什么希望。

然而,正如李孟羲所认为的那样,众人之智,必胜于一人之智。

学自黄巾军的木甲术,到义军中第一天,就迎来大升级。

义军能用众士之智,黄巾所不能及也。

------题外话------

大纲我大概整理好了。

黄巾剧情勐然加速一下,把我弄的都接不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