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279章 有制之兵,不可以败(下)

第279章 有制之兵,不可以败(下)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到底百夫长狗子和和气气的拉人,和其他百夫长板着脸拉人,两者的区别有多大,而又会产生怎样的实际效果呢?

不妨可以极限假设一下。

极限情况是——黄巾降卒今日刚加入义军队伍,然后第二天就遇到战事,战兵营需要立刻上阵。

因为是新加入,黄巾降兵和队伍还未磨合,并且降兵还缺乏集体感。

那么,因为狗子招兵的时候,态度很好,黄巾降兵愿意到其手下听命,虽还未开始相处,但百夫长狗子和黄巾降兵关系较为融恰。

将有五德,智,信,仁,勇,言,狗子所行之事,将之仁也。

因狗子能服众,纵然没有磨合,纵然今日招募降兵,纵然明日就是大战,但到了战场上,若狗子危难,黄巾降兵会因为觉得狗子人不错,会主动把敌军刺来的枪给拨开,亦或是狗子被人戳倒了,黄巾降兵会扶他一把,因为主动扶了一把,狗子能活下来。

而其他各百夫长,一夜扩军,半数人都是黄巾降兵,其他百夫长招兵时板着脸,被其招募的黄巾降兵,与之并无交情,哪里会伸手扶一下?

因为没有扶,所以,其他百夫长于是就挂了。

人和人的差别,就在这种细微的地方体现出来的。

若当真今日扩军,明日就遇强敌,毫无疑问,狗子那一部步卒是最能战的人。

士可为知己者死,如此而已。

“此可为永例也。”李孟羲目光炯炯,小声嘀咕了一句。

一旁,关羽闻言笑问,“何事可为永例?”

于是,李孟羲就跟关羽商量了一下,降兵从招兵到入营这一段,或许有操作空间。

首先,是招兵。

是主将亲自招兵,还是下面的百夫长,还是再下面的什长伍长,到底谁下场招兵为好?

主将下场是不合适的,一军主将要忙的事太多了,一个一个挑选兵员,耗时太长。

所以,应该是下面百夫长,最好还是各个什长伍长自己挑。

谁挑中了人,就领到自己那一什去,这不就多了一点交情吗?

招兵的人员确定了,由什长伍长这两个低级军官挑兵最为合适。

然后,挑选兵员的方式又该是怎样的?是什长们板着个脸挑,还是像狗子那样,用十二分热情,让降兵们感到如回家一般的温暖呢?

当然是狗子的挑兵方法更好。

或许还有更好的方法。

乡勇们挤在一起站着,跟待售的萝卜一样,呆呆地等人家去挑,宛若插标卖首般可怜。

而李孟羲突发奇想,是否可以换一下,让降兵自己挑选去哪个营呢?

其一,降兵肯定都有自己熟悉的人,可以和熟人一起,自己决定去哪个营。

小朋友去幼儿园还想和玩伴一起呢,投身军伍,死生相伴,有个同乡之人同为一伍,岂不能安心很多?

而要是让乡勇挑人吧,谁会好心问黄巾降兵有没有亲戚啥的,然后活生生的把人家同乡甚至是亲戚关系的两个降兵给拆散了,而降兵又不敢说,于是,不情不愿的被招兵的将官给招走了。

其二,让降兵自己决定去哪,就等于把挑人的市场,变成了降兵的市场。

降兵有了自主决定去哪的权利,有了主人公一般的参与感,能更好的融入军队。

李孟羲脑补了一下——乡勇们各个什长伍长站在那,眼巴眼望的等着降兵过来,然后忐忑不安的降兵刚走过来,什长们热情无比的招手,喊着要让人家往他们什里去。

忐忑不安的降军,那么一瞬间,感觉像是回到了家里……

这多好啊。

“关将军,你以为如何?”

关羽朗声笑了,边笑边摇头。“羲儿,大哥说你,一步之内,可有七谋,今日方知,此言不虚。

只招兵一事,你竟能想到如此多的门道,心思缜密如此,非关某能及也!”关羽彻底服了李孟羲了。

关羽很少夸人,被关羽夸赞,李孟羲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此可为永例?日后咱再招降兵,就这么干?”李孟羲抬头问。

“就这么干!”关羽点头。

这次就罢了,降兵们已经被各百夫长挑完了,下一次就可以让降兵自己想往哪一什,就往哪一什去。

好了,挑兵这个过程完善了,然后降兵入营,就比如今晚,降兵入营的第一晚,亦有文章可做。

李孟羲想到前世,新兵到连队去,连队里会有欢迎仪式,并且分到班里之后,班里还会开茶话会,聊聊天什么的,相互介绍下彼此,然后再随便聊一些别的东西,能很快拉近彼此的关系。

降兵虽然不是新兵,但比新兵其实更需要一个类似欢迎仪式的东西,无他,后世军队,新兵下连,知道除了累一点,军队里军纪严明,不会有人明目张胆的欺负新人。

黄巾降兵可不一样,汉末封建时代的军队,军律能有多严格,军队里欺负新人的事简直不要太少见。所以黄巾降兵新入营第一个夜晚,会很煎熬,生怕被欺负。

这么一想,李孟羲越发觉得今晚,得给什长们找点事做,茶话会李孟羲也不知道咋开,也没瓜子糖果什么的吃啊,那只聊聊天还是可以的吧。

李孟羲把想法再次告知关羽。

“此可为永例。”关羽又点头。

这么一会儿时间,两条军律便被制定了。

李孟羲能想到培养团队之间的默契的重要性,而绝大多数什长伍长们,想不到这么深。

用规章条例把这些东西规定下来,就等于强制让基层军官,也有了很智慧的行事方法。

智慧成果变成明文条例,明文条例再被低级军官们执行,等于是智慧被继承了。

哪怕是聪明如诸葛孔明想了三天三夜才想出来的方法,只要变成条例,就可以被一个平庸之辈,一下就能按照方法达到和诸葛孔明亲自施展一样的效果。

故,条例,规章制度,很重要。

故曰:

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到太阳落山了,义军大小什长伍长百夫长各级中下级军官被单独召集在了一起,关羽和李孟羲要训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