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277章 择兵法

第277章 择兵法

书名: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19:57:01

对降将王路的安排太低了,刘备倍感亏欠。

李孟羲宽慰刘备,说来日方长,日后再补偿不晚。

仅安排这一人,三人已密谈许久,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如此复杂,这应该算是好事,正因如此,刘备义军虽不是正规军,也渐渐变得正规与成熟。

接下来,除降将王路以外,还有其他大小黄巾将官,又该如何安排。

“全部革除军职,和普通士卒一视同仁,我军有功必赏,真有本事,必然能冒头。若无本事,正好把无能将官筛选下来。”李孟羲依然坚持,黄巾这两千多人,全部一视同仁,全部当普通士卒对待。

这次,刘备没再反对。

不过,刘备补充了一点建议,“黄巾大小将官,和士卒一视同仁无妨,但其身穿甲胄,所带兵器,不予收缴。”

刘备顿了下,又补充了一点,“当下军令,勒令我军旧部各伍长什长,不得夺人甲胄兵器,违令者立罚。”

刘备如此提议,李孟羲愣了下,想了好一会儿才想明白其深意。

首先呢,在黄巾军中,好的铠甲和好的兵器必然优先装备将领,那些大小将官,铠甲必然比普通士兵精良,而且精良很多。

已经决定,除降将王路任骑兵百夫长以外,王路以下所有将官都扩为普通士卒。

这些甲胄精良的前黄巾将官,进入到义军体系之中之后,只是普通一卒。

铠甲和兵器,也是为将者的尊严。

不给黄巾降将官职就算了,让他们保留精甲兵器,算是保留他们最后的尊严。

现在义军甲胄不足,一个百夫长的甲胄,很可能比不过一个黄巾将官的甲好,这样以来,黄巾将官以普通士卒扩充到义军之中,顶盔掼甲的,好不显眼。

要是有的黄巾将官会做人,会主动把甲献给百夫长了,心里却会暗恨;而要是义军哪个百夫长是个小人,眼馋人家的甲,强抢豪夺,引发矛盾,不利军心。

所以,刘备说要特意下一道军令,胆敢谋夺私收麾下铠甲兵器者,军法从治。

刘备思虑深远,非李孟羲所能及,李孟羲纵然心思机敏,也想不到这么远。

李孟羲大为受教,更加佩服刘备起来。

李孟羲能想到让黄巾军全部一视同仁,全部为正卒,以最大程度挖掘黄巾降军的潜力。

而刘备,从李孟羲的提议,能想到不缴收黄巾将官的铠甲兵器,给予黄巾将官最起码的尊重,还能进一步想到要杜绝巧取豪夺之事的发生。

相较于李孟羲,或许是因为年长一些,刘备思虑远比李孟羲成熟。

至此,安排黄巾降军两个大问题之一,对黄巾将官的安排问题解决了。

然后,是对黄巾普通士卒的安排。

普通士卒的安排,简单多了。

既然把黄巾自降将王路一下所有人都当成普通士兵,那就无非就是先全盘普查一波,从中挑选出各类人才,有会骑术的挑出来,会医术的挑出来,会木匠活的挑出来,弓箭射的好也挑出来,等等等等。

李孟羲认为,扩军最低的标准是,至少保证每人一副甲,有多大锅,就做多少饭,有多少甲,就维持多少战兵。

因此,黄巾这两千多人,虽然属于较精锐黄巾了,都是青壮,但是不可能全部划为战兵。

从降军中挑选可用的人才,刘备和关羽李孟羲三人商议之后,划定的优先级是这样的。

首先,因为医师急缺,如果一个人会医术,同时又会骑术,那优先补充到医师营。

然后,若有甲匠和造弓弩的高级人才,依然优先补充到后勤之中。

再接着,才开始是战兵。

骑兵选兵为战兵的最高优先级,一人同时会骑术,射箭也射的很准,那么此人,应该去的是骑兵营。

然后,当过猎户,射箭准的,同时身长力大者,补充弓弩营。

再然后,因为刀盾兵肉搏需要力量和体魄,身体强壮的兵员应当补充到刀盾兵中去。

最后的最后,最次的兵员,去当枪兵。

和网游中不一样,一般网游中,战士的建模一般身强力壮,为了突出职业差别,弓弩手建模往往纤细瘦弱。

现实中不是如此,开弓需要力量,开强弩亦需要力量,古来神射手无不是用强弓之士,而开强弓需要力量和体魄,因此但凡神射手,必定魁梧异于常人。

弓弩手不是鱼腩之师,反而是最精锐的部分。

或许有的军队更看重精锐刀盾甲士一点,甲士的补充优先级高过弓弩手,但义军之中,刘备关羽李孟羲三人,皆认为弓弩应该是仅次于骑兵的精锐之伍。

最后的最后,李孟羲还有另一个问题,这次黄巾投诚,黄巾主将还有地方去安排,去安排到准备新组建的骑兵队,那下次呢?以后呢?再招降纳叛,或者有人率军来投,哪里又有高位给他?

难道每一次招降纳叛,就得新立一营吗?这次是骑兵营,下次得新建个什么营?汉末兵种就步兵,弓弩骑兵这么有限的几种,显然不可能。

李孟羲认为,义军的军制等各方面,有朝一日势必成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存在,因此,任何降军,或者率部来投之人,彼之旧制皆不足用,必从刘备军之制。

于是,让不是刘备军体系的外军,加入到刘备军中,必需要绝对以刘备军为主,到时如何安排彼军的将领,就会遇到和这次一样的问题。

三人思来想去,争论很久,只能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跟这次一样,若再有黄巾投诚,按跟这次一样的办法,把其主将和大小将官扔到骑兵队最为合适。

为什么把降军大小将官扔到骑兵队合适而不是步兵队弩兵队?

因为骑兵有马,马等于座驾,等于古代的奔驰。

让投诚的将领当骑兵等于还给其配有一辆奔驰,不算太折辱,唯独骑兵可以,弓兵和步兵都不行。

要是让一军主将,去当步兵,这是深深地折辱。

商量好了,就这么办,以后俘虏中那些黄巾千夫长之类的乱七八糟的各种将领,全往骑兵队丢就行。此是最合理的安排办法。

把千夫长之类各种将领都往骑兵队去丢,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义军的骑兵部队,好像会变得很可怕……

随便找五个人,一问,三个都是前黄巾千夫长,剩下的俩,一个曾拉了几千人,是黄巾一方渠帅,另一个更厉害了,拉了几万人……

在黄巾这种组织架构不成熟起义军部队,个人武力强的人更容易冒头。因此,能成为黄巾将领的,大部分武力值是出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