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书名: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作者:拉姆雷克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7:30

这个时空的香港和凯原本时空的香港一样又不一样。

一样的是,这个时空的香港依然是对外口岸,同时中西杂糅。不一样的是,两个时空历史还是有差别的。香港在这个时空并未成为殖民地,它一直属于祖国。

毕竟这个时空的华夏强势的一批,哪怕美国最强势的时候,都拿这个东方古老国家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这给了凯非常新奇的体验。

他并未去香港圣殿。

而是在香港闲逛。

“我还挺喜欢这里的,唯一有一点不爽的时候,我们到哪都会被监视!”斯特兰奇带着凯前去他最喜欢的烧鹅店!

深井陈记烧鹅粉面茶餐厅!

深井烧鹅是GD省的一道传统广府名菜,该菜品起源于广东广州,台山,香港,澳门一带地区传统的烧烤肉食;深井烧鹅源自广州黄埔区长洲岛深井村,该村制作出来的烧鹅皮脆肉美,众多广东地区的海外华侨必回味的广东菜食品。后来深井烧鹅传至港澳并继续发扬光大,成为粤菜名菜之一。

广东烧鹅起源自烤鸭,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书籍《食珍录》中,已有烤鸭的记载。南宋末年,文天祥、陈文龙等志士保护幼帝退居广东一带坚持抗元,南宋厨师也随之来到广东。作为宋朝的一道名菜,烤鸭自然也被带到了这里。广东并无杭州一带盛产的砚鸭,于是厨师以广东本地的鹅代替,改良成独具广式特色的烧鹅。

来到香港,怎么能错过美味的深井烧鹅呢?

深井陈记烧鹅位于香港新界荃湾区青山公路深井村!

斯特兰奇这个鬼佬自然没办法找到这么正宗的店,都是法师王圆找到的,这家伙除了宅在家,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了。

他祖上是广东的,所以特别偏爱广府菜。

茶餐厅,是一种起源于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是香港平民化的饮食场所。茶餐厅的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香港的冰室和西餐厅结合,形成了茶餐厅这一新事物。茶餐厅不仅提供了西式快餐的便利,还融入了中式餐饮的特色,成为一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饮食文化典范。茶餐厅的饮食灵魂是港式奶茶,这种奶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成为了茶餐厅的标志性饮品。

老实说,凯上辈子作为一个纯粹的中国人,一辈子都没吃过菜餐厅!

他出生在中部,当兵是在西部,专业回来也是在家乡,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北京,还是学习。南方只去过深圳,而且是为了办案,跨省抓捕。抓捕之前一直蹲点,吃的都是盒饭,抓完连夜带着犯人回去了,别说逛了,连一顿好饭都没吃到。

当地的同志是打算请他们吃饭来着,可当时任务太急了,只能忍痛谢绝了。

所以凯一辈子都没怎么吃过正宗的广东菜。

当然烧鹅烧腊这些当然吃过……毕竟生活那么好,只要你想哪的美食都能吃到。

但正宗的就太难了。

很多美食离开当地,根本就吃不到。

比如广东的鸡!

这玩意,不得不佩服老广,和他们吃鸡……真的要死。

他们总说一句话,鸡有鸡味,鱼有鱼味。

可凯始终没搞懂,什么叫做‘鸡有鸡味,鱼有鱼味’。

凯其实也不认识几个广东人,但认识的几个,到底也没给他说清楚什么叫做‘鸡有鸡味,鱼有鱼味’。

但这对老广非常重要,甚至于他们平静一家餐厅的菜品好不好,这玩意就是最高评价!

这一次来香港,他就特别想知道这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来茶餐厅之后……

老实说,这里给凯的感觉……还挺好。倒不是洋气什么的,反而有种复古的感觉。很有烟火气,里面有很多人。斯特兰奇带他来的是那种真正的老式街坊茶餐厅。

很多上年纪的人在里面。

看到两个鬼佬来这种地方,那些老年人也很好奇,不过大家倒是很有礼貌,看两眼也就过去了,这里是香港,鬼佬并不少。这里算是整个华夏外国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特别是在几次大事件之后。

外国人就更多了。

香港是对外口岸,所以政策相对宽松,对外国人移民也比较友好。

要知道华夏绿卡可是这颗星球上最难获得的。

申请中国永居有多难呢?中国五星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绿卡在2004年启动申请,截至2018年仅7000多人申请成功。而申请人数有多少呢?据说每年约有60万外国人申请,也就是1万人里仅不到8个人能获批,这难度可想而知。

并且,美国盖洛普调查公司曾发布过一组数据,全球约有900万人希望移民中国。即便后面几年由于引进人才的需要逐渐放宽门槛,但成功拿到五星卡的人数也仅2万左右。

那申请中国五星卡难在哪呢?

总的来说,五星卡只有以下三类人才能申请。

第一类,投资人士。想通过投资申请五星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实际交付的注册资金根据项目和地区不同,投资门槛在50万美金~200万美金以上。二是投资至少保持3年且有良好的纳税记录。

这投资门槛是个什么水平呢?美国EB5投资移民,投资门槛分别为85万美金和105万美金起;新加坡PIC投资移民,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新币(约78万美金);日本经营管理签证,公司注册金为500万日元(约3.5万美金)。这样对比下来,我们国家的投资移民门槛也在平均水平之上了。

第二类,杰出人才。这里面也分为两种:一是在中国任职的高级人才。这个高级人才的认定,首先是要在中国高新企业、外资的先进技术企业等单位担任副总经理以上的职位,或者你获得了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的职称。这类人才连续在中国工作满4年,才能申请五星卡申请五星卡。

二是有突出贡献或者国家特别需要的人才。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等等。这两个条件,可以说门槛非常高了。同样是人才引进,美国NIW利益豁免移民对学历的要求仅仅是硕士,并且即便只有本科学历但是有5年工作经验也能申请,除此之外也不需要劳工证明。再比如新西兰6分制移民项目,申请人也只需要本科学历、雅思6.5分以及获得新西兰本地雇主的offer就能申请。

第三类:中国公民或者永久居民的家属。比如父母、配偶和子女等,都可以通过亲属团聚来申请五星卡。以上三类人群除了家属团聚,能达到前两类标准的人也是人中翘楚了。更何况满足条件是一回事,申请后能不能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球星马布里在成功申请到五星卡之后,激动表示这是他至高无上的荣誉。

为什么这么难呢?

第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并不是移民国家,对外来人口的吸纳本来就是有限的。

海外国家之所以引进大量移民,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它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整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靠移民来支持,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其二,受到人口极度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影响,不得不大量吸纳海外人士填补当地劳动力市场,比如日本。其三,由于当地经济不景气,亟需海外资金的注入来盘活当地市场。这就是以希腊、葡萄牙为首的欧洲诸国。

这些国家的共同之处就是缺技术、缺劳动力以及缺钱。

可问题是不管是这个时空,还是凯以前的那个时空都不怎么缺这玩意。

准确的说,是缺这玩意的时候,别人压根不愿意移民过来。真的不缺了,也就不需要移民了。

这个时空更过分。

几次大事件,全世界都倒霉了。

唯独华夏这边没什么动静,虽然也有被波及的时候,但损失少的可怜。至于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就更没有了。

甚至于到现在,很多华夏人依然不认为超能力是存在的,因为一般来说,超凡力量是禁止出现在普通人面前的。

这让全世界再次确认,华夏是个安全的地方。

于是各种移民就都想要移民这里。

不能移民内陆,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到香港咯。

所以导致这几年香港的老外激增。

凯是不会粤语的,但他普通话说的溜啊!

实际上香港说普通话也没事,很多上年纪的人都会,年轻人也会。

当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点菜的时候,边上的老客都感觉稀奇。

其实是斯特兰奇买弄自己那塑料普通话,让凯听着难受……他自己还觉得说的挺好!

老外都是这样,总觉得中文很酷。

但偏偏这帮家伙又喜欢不懂装懂。最典型的就是纹身,有很多外国人甚至会把“汉字纹身”当成一种潮流,就连世界着名球星贝克汉姆也加入了这个潮流。汉语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种语言,一个字可以有着多个音节,并且放到不同的句子当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可是外国人并不知道其深意,对于很多不懂汉语的老外来说,他们愿意追赶潮流,在身上给你刻上模糊的文字。外国人身上刻“汉字纹身”不是很奇怪,最让人奇怪的是上面刻的字,就比如说下面这个老外在身上刻“蛋炒饭”,让人惊讶,还有的人在胳膊上面纹“囚”字,当我询问为什么要纹这个汉字的时候,她竟然和我解释这个字对她有很重要的意义。还有的老外因为天生心态好,所以毫不犹豫把“爱笑”两个字刻在了胳膊上面,希望自己以后每天都可以开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为中国学生从小就学习汉语,自然是精通,可是外国人不是如此,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因为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比如说这名老外为了体现出来自己很有文化,在学习汉语这方面很厉害,所以就请求在后背纹上“wiinds of pain”,它以为的是汉意“痛苦风暴”,但是等到我们用中文过来是“痛风”。

斯特兰奇觉得自己是天才,什么东西一学就会。

可实际上中文很难学的!

汉语的音节结构复杂多变,辅音与元音的组合如同编织一张精细的网,让初学者在发音的海洋中迷失方向。“shī、shì、sì”,这三个音节,虽仅一字之差,却蕴含了丰富的语音变化,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意思的天差地别。外国朋友常感叹,学习汉语发音,就如同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声学实验,每一个音节的发出都需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此外,汉语中还存在许多同音字和多音字,它们如同迷宫中的陷阱,等待着不经意间踏入的探索者。因此,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掌握正确的发音不仅是交流的基础,更是理解文化、深入语言的必经之路。

汉语的口语与书面语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更体现在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上。口语表达往往简洁明了,注重实用性;而书面语则更加规范、典雅,注重文采与修辞。这种双重标准的存在,使得汉语学习者在掌握日常对话的同时,还需不断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成语、歇后语、古诗词等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更是为书面语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与深度。它们如同一座座文化宝库,等待着学习者去挖掘、去品味。然而,这也无疑增加了汉语学习的难度与挑战性。

汉语不仅拥有统一的普通话体系,还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方言文化。从东北的豪爽直率到广东的温婉细腻,再到四川的麻辣风趣,每一种方言都是当地文化与历史的独特印记。对于外国学习者而言,掌握普通话已属不易,更不用说那些各具特色的方言了。

然而,正是这种方言的多样性,使得汉语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自己的家乡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也让汉语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的语言之一。

斯特兰奇那二把刀偏偏觉得自己学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