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书名: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作者:拉姆雷克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7:30

事实证明,美国的紧急状态果然没什么用。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所有人都一脸懵逼。没办法,美国把这玩意已经玩坏了,就好像狼来了,喊多了,也就没人相信了。

直觉来想,当讲到紧急状态,我们会想到是美国受到攻击。

但在现实操作上,法规上没有这种定义。是的,实际上什么是‘紧急状态’,美国法律并没有明确定义。些法律界的人士认为,紧急状态的声明令人震惊,因为一切就只是总统为了积极抢夺预算。就比如某位王者归来的金毛,宪法将预算支配的权力交给国会,国会拒绝为某堵墙埋单,金毛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明显就是试图篡夺国会拨款的权力。

这种事在美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毕竟那个什么紧急状态法案也才1979年才成立,结果就这么几年时间,就特么颁布了几十次,平均下来一年两三次!

大家都习惯了。

所以这一次白宫尽管非常严正的发表了进入紧急状态的发布会。

可实际上,从各州政府到下面的民众大家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没办法,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权力争夺从美国一直延续到现在。美国总统作为美国的国家元首,是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可以代表国家发表政治立场。所以看起来好像只要成为总统,就可以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美国国内,总统连召集州长开会的权力都没有,有时甚至会被州长“指着鼻子骂”。美国并不是集权国家,其实施的是联邦制,每个州都是政治实体,享有相对独立的主权。总统与州长之间只有合作关系,没有上下级之分,而州与州之间也不能越权执法,他们的法律甚至各不相同,在某个州合法的事情,放在另一个州很有可能就是违法行为。

联邦制国家的州与单一制国家的省,都是一级行政单位,所以有人会把美国的州跟省划等号,但在单一制国家里,省是由中央管辖的,服从中央政府指令,而美国的州与联邦政府是分权制衡的,州拥有相对主权,与联邦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所以在美国的国家架构当中,州的权力和影响很大,这与美国建国以前的殖民地历史,以及州权主义传统脱离不了干系。

美国曾是英国的北美殖民地。17世纪,英王批准殖民地特许公司前往北美大陆开发殖民事业。他们到达北美之后,就在当地建立起移民居点。紧接着,成批躲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逃避政治斗争的王党份子,以及被英王封赏土地的贵族臣子,都接二连三的涌入这块处女地当中。就是这些早期移民,把北美大陆拓荒成13个北美殖民地。英国没有继续向西扩张,是因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位置靠近法国的地盘,为了避免与法国起争执,英国禁止殖民者跨越山脉去开拓领土北美13个殖民地与英国其他海外殖民地不同,他们都有自己的领土和疆域,以及各自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生活和宗教信仰。当地居民除了土着印第安人外,基本都是从英国本土移居过去的。相对来说英王室对他们的管制会比较松,因为他们是被英王特许存在的,与英国之间更像是双重契约关系。虽拥有高度自治权,但殖民地领主也还是要向英王派任的总督汇报地方事务。除被英王允许自治外,北美的自治习惯还与英国的自治传统脱离不了关系。大英帝国的本土是由多个王国联合组成的,他的主体王国是英格兰。自诺曼人征服英格兰起,英格兰就被赋予了城市自治的权力,可以自行建设自己的机构,铸造自己的货币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等,所以英国的自治史比较久远,从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英格兰有着非常明显的分权特征,王权与封建贵族的力量处在均衡状态,地方事务由贵族掌管,王国事务及外交事务由王室掌管,地方虽享有主权,但依旧受王权监控,这是他们形成地方自治的关键。而当初那批移民到北美的殖民者就是英格兰人,他们把英格兰的地方自治传统,政治文化以及民情全都带到了新大陆,所以北美的自治习惯其实是从英国身上“复制”过来的。虽然北美殖民地大多都是英格兰后裔,但在时间和距离的影响下,他们与母国的关系逐渐变得疏离。殖民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也已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并且有了统一的市场,所以他们开始对政治经济有了更多的诉求。英国原本是放任不理的,自发现北美经济变得繁荣以后,英王室就开始加强控制,增加他们的税收,对其进行压榨。最后北美难以忍受,选择爆发独立战争。

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北美殖民地为了联合对抗英国,打算建立一个具有共同政府性质的永久性同盟,用来协调政治军事事务,“邦联”诞生了。邦联其实就是国家联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组成的,相当于联盟关系,类似于现在的欧盟。《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北美不仅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还将殖民地变成了13个自由独立的美利坚联合州,诸州都拥有宣战、结盟、营商的权力,可自订法律,自建武装以及自营贸易等,所以美国的州是在邦联建立初期诞生的。

当时的邦联还不具备统一国家的概念,更像是13个独立国家组成的作战同盟,所以独立战争结束之后,没了英国这个共同敌人,美国邦联体制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由于邦联制主权在州,各州只能看到自己的利益,没有统一协作的愿望,联盟关系很松散。加上邦联政府受制于州,没有主权权威,所以美国独立后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在国际环境上有强敌压境,被西班牙以及英国殖民地包围,在内部问题上各州各谋其是,且州之间的关税法各不相同,导致州际贸易被诸多限制,引起各州关系不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部分精英人士重新对邦联制进行改革,创建了《美国宪法》。美国宪法当中确立了联邦制。联邦制将“国家主义”和“州权主义”融为一炉,避免国家**或地方分权的情况发生。只是美国作为一个新生国家,内政还不稳定,国内对联邦权以及州权的看法也各持己见,在两种观点派系的竞争之下,新的问题诞生了。

反联邦的州权主义者认为,宪法当中给联邦划分的权力太大,除参议院身兼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权力外,联邦国会还拥有常备军以及征税权两项绝对权,就连总统也是集军事大权于一身,所以他们担心州主权最后会被联邦主权吞噬,美国也会发展成集权制国家。反州权的国家主义者认为,宪法当中创建的人民主权,没有明文规定是联邦的人民主权还是州的人民主权,且联邦不再是联盟,而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地方主义如果不削弱,就会再次出现分权的现象,所以主权的重心应该要放在联邦身上才对。在联邦与州的主权归属争夺之下,二元联邦制诞生了。他被美国学者称为分层蛋糕,也就是在联邦与州之间划一条权限分界线,彼此互不干涉。其实这个制度就是双方为了维持表面和平让步的产物,他并没有起到实质性改变,因为联邦政府没有停止扩大自己的职能权力,州也依旧还在强调联邦应该是为州服务的,所以彼此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主权确立后,联邦政府开始扩大权力范围,尤其是在20世纪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他们的权力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增强。1929年,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纽约股市出现了大崩盘,资本主义世界以此事件为导火线,全面陷入经济大危机当中。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从“二元联邦制”走向了“合作联邦制”,州与联邦的权力对比,也因州权的削弱和联邦的集权发展,走向了失衡的状态。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执政总统尼克松为了解决新政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专门出台了“新联邦主义”,将宪法中规定的州权交还给州,也就是州的居民安全、教育、卫生以及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重新摆正了联邦政府与州的位置,遏制集权的发展。此次改革在里根执政时期更是被推向了**。

里根认为美国是一个由主权州结合而成的联邦国家,原本建立联邦制的初衷就是为了坚持自治原则,避免大政府过于集权的状况发生,但经济危机使联邦政府权力扩大,剥夺了原属于州的权力,造成州权流失,逐渐背离联邦制的本质,所以为了彻底革除合作联邦制留下的弊端,里根再次对联邦制进行改革。里根的新联邦主义,表面上是为了恢复州的自主权,达到与联邦权平衡的效果,实际还是为了减轻联邦政府的经济负担。无论是之后的克林顿政府再造,还是小布什新保守主义,都是新联邦主义的一种延续。

所以美国现在的州权更像是一种服务工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有地方自治自主的权力,但已经不能像过去传统州权那样,可以与联邦分庭抗礼,它还是受制于联邦之下的。虽然受制于联邦,但与其他实施联邦制的国家相比,美国的州权已经足够大了。

有时候,联邦的一些决议,到了州政府反应……非常慢。

就比如这个联邦紧急状态,各州都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他们根本懒得推动。美国联邦政府并不是那种能够一把抓的大政府,他们没办法调动州政府这一层面的资源,于是明明很严肃的紧急状态,在民间压根没掀起什么风浪。

关键是联邦政府自己也一头雾水……他们只知道危机来临,但不知道具体从何而来……要不怎么说,谜语人滚出呢。

这帮人为什么就不能说的具体一点?

而灾难最先爆发的起始点,是罪恶之城——芝加哥!

……

芝加哥

正义三女侠,正在进行日常的巡逻。

最近凯莉非常的沮丧。

因为她发现……她们不管怎么努力,都没办法改变这座城市。

芝加哥,全世界最有名的犯罪都市之一。

美国第三大城市、乔丹所在的芝加哥公牛队、国际劳动节起源之地、摩天大楼的故乡!

这些都是芝加哥的标签。

可惜,现在这里给人的印象……只剩下黑帮、枪战了。

“现在这里是战区,芝加哥疯了。”一位芝加哥的牧师这样描述频繁发生的恶性枪击案。通过福布斯的数据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16年,有4504名美国人战死于伊拉克战场,有2384名美国人战死于阿富汗战场,令人震惊的是,总共有7916人“战死”于芝加哥,人数远超两场战争的总和。

芝加哥警察局的数据显示,芝加哥枪击案高发区域往往居住着较多低收入、少数族裔人群,而他们的聚集则要“归咎于”一段历史。作为五大湖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和交通中心,芝加哥曾接纳过两批移民。第一批是意大利人,在美国早期经济发展时期涌入芝加哥,芝加哥政府从1938年起开始为他们建设公屋,解决住房问题。第二批是来自美国南方的黑人,20世纪50年代,美国白人在南部施行极其严苛的种族法律,在压迫之下,黑人不得不前往芝加哥寻找机会。

原本的老式公屋无法容纳大量黑人移民,白人们也不希望与黑人共享社区,于是政府在芝加哥南部兴建了一批新的公屋供黑人居住,公屋面积及设施远不如白人。很多社区容纳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原本设计人数。

长久以来,这样的独立社区形成了“地方割据”。

芝加哥经济蓬勃发展,失业率仅有3.8%,13的城市工人每年至少收入10万美元,可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富人太富,穷人又太穷,芝加哥的财富不均等地分布在这样一个个完全隔离的社区里。根据芝加哥人口普查数据,当地34%的非裔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非裔社区居民的收入中值比城市其他地区居民的收入中值少了2万美元。积贫积弱的居民们无法寻得谋生出路,社区里的年轻人逐渐转向暴力,肆意开展犯罪活动,这些社区自然成为了“帮派根据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